一、北大仓为何用麦麸做酒曲?
是因为麸曲酿酒工艺发酵周期短,出酒率高,成本低。北大仓部优酒,是一款获得1984年酒类评比优质奖的一款酒,这款酒是麸曲法白酒,是采取的麸曲工艺酿造的酱香型的白酒,这种工艺发酵周期短,酿酒出酒率高,而且成本比较低,这就成就了北大仓部优酒比较亲民的价格,酒质也相对比较醇厚,口感也比较柔顺。
二、白酒酒曲配方与制作?
白酒的酒曲其中汾酒曲其制作方法为:
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可以按曲中的原料、添加物以及形体来划分,现代可分为麦曲、红曲、小曲、大曲、麸曲,白酒酒曲多是小曲。那么应该如何分辨白酒酒曲的好坏呢?
好的白酒酒曲首先一定要在原材料取材上就是上乘的。制作好的白酒酒曲一定要选择颗粒饱满、质量上乘的大米,在原材料上取胜,同时在放入曲霉时,一定要放入适当的酒曲,这样才能让制作出的酒曲有好的质量。好的白酒酒曲会对酿造白酒有良好的作用。
好的白酒酒曲对酿酒有什么好处呢?好的白酒酒曲中的微生物十分多样,用这样的白酒酒曲酿造后能够实现白酒口味的多样,对于酒体甘醇幽香风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白酒酒曲在制造的过程中要选择良好的环境,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很多先进工艺也被加入进来,现在的白酒酒曲,都添加多种微生物、多种酶系进行发酵,在对白酒进行发酵前期,以霉菌做为作用主导,对原料中的淀粉物质进行充分的降解与转化,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
再通过产生乙醇的酵母将原材料中的糖转化为乙醇,同时产酯微生物还会和成各种香味物质,用这种上乘的白酒酒曲进行白酒的发酵,会大大提高产酒率,同时也会增强酯的不断代谢,很大程度上提升白酒的品质。使酿出的白酒甘醇幽香,闻起来有香扑鼻,喝起来入口回甘。上乘的白酒酒曲会酿造出上乘的白酒,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款好的的白酒,一定要在酿酒初期有上好的白酒酒曲,这样才能将好的酒酿造出来,才能让就甘醇,入喉甘爽,一款白酒有良好的口感才能赢得大家的喜欢,才能在食材上赢得良好的口碑,才能赢得市场竞争中的胜利,在众多的白酒品牌中脱颖而出。可见好的白酒酒曲对于上好白酒的酿造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三、同是酱香酒大曲和麸曲有什么不同?
酱香型白酒从生产工艺所用酒曲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曲酱香法和麸曲酱香法。
大曲酱香和麸曲酱香有什么区别呢?
大曲酱香法所用的酒曲一般是由小麦制成的大曲。一般现代蒸馏白酒如果想提高酒质,最好是选用优质小麦制成的大区。
大曲酱香酒的酿造流程:
将制作酒曲的小麦原料用脚踩踏成块状,将自然界的微生物天然接种到原料中,进而制出酿酒的酒曲来。将酒曲粉碎添加到蒸煮熟化的粮食中,促进粮食糖化发酵,产生酒精。
大曲酱香法制曲时间长(曲房培养时间一般最短为40天,储曲期一般在3个月以上)、用曲量大(与酿酒原料高粱之比为1:1)、出酒率低,同时酒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经现代微生物学分析,高温大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所产生的醇类、酸类、酯类及复合物等物质多并且酸酯平衡。
茅台酒、郎酒、武陵酒是大曲酱香酒的典型代表。这类酱香型白酒具有酒体丰满、绵爽、优雅、回味悠长等特点。
麸曲酱香法所用的酒曲是麸曲。
麸曲一般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
麸曲法主要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大曲中的主要酿酒微生物分离、纯化、培养,然后将纯种的微生物接种到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上,进而制造出酿酒的酒曲来。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工作者对白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55年,“烟台试点”科学地总结出“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池,定温蒸烧”的16字真经,成为当时降低粮耗、提高出酒率的法宝。
麸曲酱香法具有制曲时间短、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的特点。
但是与大曲酱香法相比,酒质尚有一定差距:酒质显得单薄 、味淡、味道不丰满等。
麸曲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麸曲酱香的代表有河北廊坊迎春酒、天津卢台春、贵州春酒系列等。
四、包谷烤酒的全部过程和原理?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
以上就是包谷烤酒的制作全部过程和原理
五、高度白酒酒曲配方?
白酒酒曲有很多种,比如大曲、麸曲。大曲分为高温、偏高温、中温。麸曲分为白曲、黑曲等等。大曲的原料就是小麦、大麦、豌豆。麸曲的原料就是麸皮。没有什么配方可言。都是传统工艺,培养微生物,通过水分、温度控制,达到微生物数量最大化、符合酿酒要求而以。
自制白酒的酒曲可以有很多种:1、糖化酶、酵母配合发酵。这种酒曲都是外购,出酒率高,产生的香味物质少。2、大曲发酵白酒。大曲做发酵剂发酵,产生的白酒香味物质多。原料是大麦、小麦,经过粉碎加水35~40%,在专业曲房培养,通过升温、排潮控制微生物生长。3、麸曲发酵白酒麸皮做原料,经过清蒸灭菌,接入纯菌种(河内白曲、UV48),控制培养温度、排潮达到培养菌种的目的。自酿白酒,不建议自己培养菌种,因自酿生产量小,做菌种培养。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责任心强,并且24小时进行维护、控制操作要点。
六、麸曲酒和大曲酒的区别?
大曲与麸曲之间的区别
1.发源地区别:
大曲算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创造”了,工艺都是在中国本土改进并发扬光大的。
但是麸曲不同,麸曲是日本作为发源地的,在日本,麸曲酒基本是作为酒水主体来做的。
2.原料的区别:
大曲的原料是以小麦为主料发酵的,而麸曲的原料是以麸皮(麦壳)发酵的 。
3.储存时间的区别:
由于制作的原料和工艺都有区别,所以说它们的储存时限也不同,大曲长期储存有利于微生物的发酵程度,所以一般都是用的陈年的,但麸曲不同,麸曲必须用新的,稍微时间长点酒曲酒不能用了。
4.形态的区别:
大曲之所以叫做大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呈现块状,像砖头,所以又叫块曲;而麸曲呈散状,一装一麻袋的那种。
5.本质的区别:
大曲属于天然微生物发酵,而麸曲属于人工纯菌种,麸曲更容易把控,而大曲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等等要求更高。
总体而言,大曲酿出的酒是优于麸曲酿出的酒的,从微生物的角度来讲,大曲酒中有益微生物更多,而且大曲酿出的酒更加浓厚,香醇,更加比较适合偏冷地区的饮用。
七、杂酒的做法?
1.原料处理及运送设备.有粉碎机、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式输送机、送风设备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却设备.有润料槽、拌料槽、绞龙、连续蒸煮机(大厂使用)、甑桶(小厂使用)、晾渣机、通风晾渣设备.
3.发酵设备.水泥发酵池(大厂用)、陶缸(小厂用)等.
4.蒸酒设备.蒸酒机(大厂用)、甑桶(小厂用)等.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八、麸曲酱香酒是坤沙还是碎沙?
麸曲酱香酒一般都是北方地区酿造的工艺,由于受环境和气温的影响所以只能酿造碎沙工艺的酱香酒。由此可见麸曲酱香酒是碎沙工艺的。
九、麦麸加啤酒发酵几天?
一般情况下,麦麸加啤酒需要发酵7-10天左右。1. 明确:麦麸加啤酒一般需要发酵7-10天左右。2. 啤酒发酵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酿造的方法和种类。一般情况下,麦麸加啤酒需要在酵母发酵的条件下,放置7-10天左右,让啤酒发酵完全。如果时间过短,就会导致啤酒口感和香味不足;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口感和香味过于浓烈。3. 发酵时间的长短除了取决于酿造的方法和种类之外,还取决于发酵的温度、PH值等因素。因此,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条件,调整发酵的时间和温度,以达到理想的口感和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