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特啤酒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准备食材:橘子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步骤:
1、做橘子罐头之前,需要准备一些罐头瓶子,平时吃罐头剩下的瓶子清洗干净后用开水烫两遍,保证罐头干净卫生。
2、把橘子的外皮剥掉,把橘子掰成小瓣。
3、把掰好的橘子瓣放入罐头瓶中,装至8-9分满即可。
4、锅里加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大火煮开,把冰糖煮至融化。
5、把煮开的冰糖水倒入罐头瓶子中,糖水要淹没橘子瓣。
6、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把罐头瓶拧上盖子,放入蒸锅中,蒸锅上汽后开始计时,盖上锅盖,保持大火蒸12分钟左右。
7、橘子罐头蒸好以后关火,焖3分钟以后再打开锅盖,垫上一块湿布,趁热把瓶盖拧紧。
8、蒸好的罐头完全冷却后,瓶盖会凹陷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密封的状态,罐头长时间保存也不会坏。
等罐头完全冷却以后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即可。
2. 啤酒制作工序
花丝镶嵌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晶,它将金银等贵重金属加工成细丝,以推垒、掐丝、编织等技艺造型,并在金银丝上錾出花纹,再镶嵌上色泽美丽的珠、玉、宝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类精美的产品,当时只是比较普通的金银工艺晶。花丝镶嵌工艺可分为两大类、即花丝工艺和镶嵌工艺。
花丝是在方寸饰片上,用银丝掐制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花丝工艺晶是用不同型号的金银或铜丝,经过加工制成的。镶嵌则是把珠宝翠钻、精石美玉镶在金银饰品上,再把金银、水晶、白玉和彩琉璃等组合在一起,镶嵌到带钩、壶、樽、灯、车轴等器物上。镶嵌的活要求镶好、镶平、镶俏,同是一块宝石、翡翠,安放的角度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外观俏丽与否,就能够导致在价格上的悬殊。
早年多为“抱镶”。饰品底胎采用“开金”配方,取其质地坚硬,做成把爪将石面抱住。以后钻石砾兴,抱镶不能胜任,则改为采用白金(铂)凿挤镶固,名为“挤镶”。到了明代银作局制作的金冠、凤冠和各种首饰,都达到了很高艺术水平。1772年在江西南城明益珠祜槟夫妇墓中,发掘出一对明朝银作局制造的金凤钗,凤高10.5厘米,钗脚高12.5厘米,重2两2钱。
金凤钗都是用粗细不等的金钱、金片缠绕。金凤的脚趾有力抓住的一朵云彩,也是用粗细不等的金丝编织而成的。从云彩中伸出的钗足,造型生动,技法纤细秀丽,显示了明初金银工艺的水平。明代艺人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万历皇帝金冠,高24厘米、冠身薄如轻纱,空隙均匀,金冠上端有龙戏珠图案,造型讲究,堪称一代杰作,其复制品如今陈列在北京定陵的展览室里。
清代时期,金丝镶嵌业分工更细,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全行业分为实作、镶嵌、錾作、攒作、烧蓝、点翠、包金、镀作、拔丝、串珠等11个专业。其中实镶和攒作是行业的主要部分,有独立产品和完整的生产过程,其余行业均属加工类型,但是协作关系非常密切。
清代宫廷里的金银工艺、风格与明代不同,较深厚,以錾、嵌为主。如故宫珠宝馆陈列的“金枝玉叶”大盆景,“点翠花鸟”大挂屏、银质烧蓝“鹤鹿同春”等,艺术形式是创新的,工艺制作则把实錾、攒炼、镶嵌、点翠、烧蓝等技术手法结合起来。金银工艺和玉雕工艺也相互结合,运用自如。
至此,中国的金银工艺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量金银外流,尤其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很多贵重工艺晶被掠夺出国。金银工艺因而停滞不前,特别是日本军队入侵中国,使花丝镶嵌行业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况中。在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对工艺美术行业采取低利贷款,供应原材料,统购、包销等一系列措施,组织起生产合作社。
产品种类、表现手法、造型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产品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首饰品类,包括手镯、项链、耳坠、胸针、吊坠、袖扣、领带卡、领花等;第二类是陈列晶类,主要是室内装饰物品,如小挂屏、花瓶、炉、熏、建筑、动物各种造型等;第三类是实用品类,以中小件产品为主,比如平镜、烟盒、烟灰缸、粉盒、糖罐、药盒、灯台、酒具、盖碗、牙签盒、小刀等。
解放以后出现的杰出人物,如张广和、王金翱、毕尚斌是花丝行家,现保存着用金丝、银丝编制起来的“天安门”、“九龙壁”、“长江大桥”、“故宫角楼”、“蝈蝈篓子”、“花丝纪念碑”、“龙凤插盘”十分引入瞩目,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金光灿烂,巧夺天工,给人一种别致富丽之感,这种手工艺晶中国人叫“花丝镶嵌”,外国人称“掐丝珐琅”。
在白孔雀艺术世界展览室里,珍藏着这些作品。
1956年北京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时,张广和、毕尚斌为大会精心制作了花丝纪念碑,并请郭沫若题词:“保卫世界持久和平”。接着他们又做了一件银座龙宫灯,方型透空银花丝,龙嘴刁宫灯,龙盘旗杆柱,精致、古雅、美观、大方,此作品在英国展览时受到了好评。
毕尚斌、张广和从事花丝工艺60余年,不仅有高超技术,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北京工艺研究所聘为研究员,他与满族艺术家白静宜设计过上百种工艺晶。其中“凤鸣钟”是以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为题材的花丝镶嵌产品,在设计上,用金光四射的钟代表太阳,以珍贵的青金石制作成缭绕的祥云托太阳,一只金凤凌空啼鸣,形象多姿、生动传神,在制作上采用掐丝和镶嵌相结合的工艺,以细如发丝的黄金、白金编制出凤的全身,凤头镶有18块红、绿宝石和88粒钻石,羽毛上镶嵌着110粒钻石,凤尾嵌有9块红、绿宝石,作品金光闪耀,宝石映辉,巧妙地把艺术欣赏和生活实用结合起来,是一件优美的工艺佳品。
大型作品“南京长江大桥”,在花丝镶嵌工艺史上第一次采用主体带透视的表现方法,在1.13米的尺寸内,表现出了桥头堡、铁路桥身、米字的桥架、桥墩、两端公路行桥及大、小衬景建筑物20个,还有江中客、货轮8只,汽车7辆,火车两列,成功地表现出大桥雄伟的气魄和精密的结构。
从前金银制作人物,只能用素坯錾作,工艺较差。工艺美术师反复研究,大胆试验,克服头、手、体形、外衣等造型难点,采用象牙做头、手,黄杨木做内胎(体形),花丝做衣服,用分部位组合、花丝实镶结合等技术,成功地制造出花丝人物产品“方百花点将”,既表现出人物的质感,又有细致玲珑剔透的特点,艺术上也是上品,为花丝制作人物闯出了一条路子。
1985年9月北京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展出的珍品“龙的传人”以独有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一条巨龙和龙体上的5个孩童,全部采用22K金为材料,龙身镶有1600余颗各色宝石,每块宝石都用一个小金碗牢牢托住并接在一起。飞龙吐出的火球则是一块块红宝石镶嵌的。
据设计师白静宜讲,此火球就用了200多块宝石。孩童身上披的彩带采用花丝工艺制作而成,龙底下是五彩祥云,金彩带随风飘曳,煞是逼真。“龙的传人”以紫晶原石做底,与作品整件浑然一体,表现了中华民族和当代炎黄子孙腾飞向上的风貌。构图造型,惟妙惟肖,堪称佳作。
3. 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在酯化反应阶段搅拌速度要调整为低速或不开
1在打原料油前送检一次酸价和水杂如果和上一批原料是一个原料罐的且上一批原料水杂送检的样水杂没有超过
2可以不送按上一次的数据记录
3打原料油时上边的放空阀打开釜山其他的阀门都关掉可以边打料边升温升温要快蒸汽阀门要开大也可以开启真空边打料边升温边脱水使用真空时釜山上其他阀门都要关闭升温时下边的短路阀一定要关闭正常情况下短路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冷却后排夹套水时才可打开,温度升到95度以上时开始通甲醇蒸汽通上甲醇蒸汽后开始加硫酸加硫酸要慢保持在20-30分钟加完加量按油重的05-08计计量从视镜里看到硫酸开始加硫酸时先开泵再开启进出口阀门停止时关闭硫酸罐底部阀门再停泵再关闭反应釜上的阀门
4加完硫酸后控制蒸汽阀门腹内稳定在105-110度之间升温一定要快在此阶段需要岗位操作摸索经验是反应前期温度高还是后期温度高好是前期甲醇量大还是后期甲醇量大好一般认为前期温度适当高些
4.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及介绍
由于页岩破碎机跟锤式破碎机结构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也是一样的,也是在电机的带动下,互相串连的两套转子同时高速旋转,物料在机内腔经上级转子击碎立即被飞速旋转的下级转子的锤头再次细碎,内腔物料相互飞速碰撞,相互粉碎,达到锤粉料,料粉料的效果,形成了出料粒度小于3毫米的煤渣颗粒。此颗粒度完全能够满足砖瓦厂家作为内燃制砖的要求。
页岩砖加工工艺及设备参考:
5. 啤酒工艺流程简述
流程:
1、麦芽制造: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
2、啤酒酿造:
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作用的温度(62~70℃),以制造麦醪。
发酵: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
3、啤酒灌装:
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
拓展资料: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
1L12°Bx 的啤酒,可产生3 344kJ 热量,相当于3~5 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 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啤酒”的名称是由外文的谐音译过来的,拿啤酒的“啤”字来说,中国过去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后来,有人根据国外对啤酒的称呼如德国、荷兰称“Bier”;英国称“Beer”;法国称“Biere”;意大利称“Birre”;罗马尼亚称“Berea”等等,这些外文都含有“啤”字的音,于是译成中文“啤”字创造了这个外来语文字,又由于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译时用了“啤酒”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正因为啤酒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所以日本人也称啤酒为“麦酒”。
6. 啤酒的工艺流程图
冲剂制作方法一、 1、在挤出法制粒中制备软材很关键,判断方法:制软材是挤出法制粒中最关键的一步,判断标准为“手捏成团,轻按即散”或“握之成团、轻压即散”。
2、糖粉与糊精是颗粒剂制备中常用的辅料,其与稠膏比例一般为: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1 3、颗粒剂制备中若软材过粘而形成团块不易通过筛网,可采取加适量高浓度的乙醇措施解决: 软材过软时可酌加加药材细粉;软材太干而粘性不足可加适量粘合剂;软材过粘必须降低粘度,而加高浓度的乙醇可以起到分散的作用,而加大投料量及拧紧过筛用筛网对解决该问题没有帮助。4、一般流化喷雾制粒制粒方法多用于无糖型及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 5、酒溶性颗粒剂一般以60%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 6、混悬性颗粒剂的药料处理原则错误的是:糖粘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 7、泡腾性颗粒剂的泡腾物料为:A+C 8、关于水溶性颗粒剂的质量要求是:含水量在5.0%以内。9、颗粒剂对粒度的要求: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10、颗粒剂溶化性的要求:可溶性颗粒剂包括水溶性和酒溶性两种,后者热水冲服显然不能全部溶化。11、我国药典对颗粒剂装量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应怎样检验:不得有1袋(或瓶)超出限度1倍。二、 1、制粒时软材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原因: 软材过粘 2、制粒时软材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过多, 原因:软材太干 3、制粒时软材易粘附或压出的颗粒成条状, 原因:软材过软 4、以药材细粉作为辅料可用作混悬性颗粒剂的制备 5、采用水提醇沉工艺一般用作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6、以枸橼酸作为辅料可用作泡腾性颗粒剂的制备 7、用酒冲服饮用的是酒溶性颗粒剂 三、 1、颗粒剂的理解正确:颗粒剂是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它是在汤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贮存过程呈固体干燥状态,含水量低,因此制剂稳定性好,而当使用时用开水(或酒)冲服,呈液体状态,药物高度分散在溶媒中易吸收,因此奏效快。2000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颗粒剂29种 2、水溶性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的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是较多采用的方法,但最新研究发现醇沉过程在除去杂质的同时,往往损失较大量的有效成分,因此一些新的净化方法在不断研究,出现了很多好的方法,这些方法中就包括高速离心法、超滤法、絮凝沉淀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等。3、可用于颗粒剂制粒的方法:挤出制粒法是将辅料与药物稠膏在适宜容器内混匀制软材,通过摇摆式制粒机以挤压方式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是固体辅料、药物细粉与稠膏共置快速搅拌容器内,通过调整搅拌桨转速使物料沿器壁抛起通过高速旋转的制粒刀而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又称沸腾制粒,是先将药粉呈流化态,再将药液或粘合剂以雾状间歇喷入,使粉末被润湿而凝结成多孔状颗粒;干法制粒是将药粉直接压成薄片,再打碎成颗粒;包衣锅滚转制粒是先将药粉置包衣锅中再喷入粘合剂制粒。4、颗粒剂制备中湿颗粒干燥的注意事项:若干燥湿颗粒时温度迅速上升,将使颗粒表面干燥过快而形成一层硬壳影响内部水分继续蒸发,造成所谓“假干”,此外颗粒中若有糖粉骤遇高温时会熔化而使颗粒变得坚硬,因此要逐渐升温。5、酒溶性颗粒剂一般采用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方法制备:酒溶性颗粒剂为可溶性颗粒剂,要求澄明度,煎煮法所得成分为极性很强的物质,很多不溶于一定浓度的乙醇中;水蒸气蒸馏法是用于提取挥发油的方法。6、酒溶性颗粒剂: 酌加冰糖以矫味;为节约药材可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充当辅料是制备混悬性颗粒剂时的原料药处理方法。7、泡腾性颗粒剂:有机酸与弱碱在水中可发生中和反应,也就是说饮用时有机酸已经反应掉,起矫味作用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呈酸性,能刺激味蕾而矫味。
7. 啤酒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风干指把物体暴露在空气中利用空气的对流带走物体表面的水分;
传统的做法都是把拌好的条挂起来,放24个小时让牛肉干有一定的干度,现代的做法是拌好的牛肉条用烘干炉进行烘干,烘干炉的作用很强大,具有热风循环和排湿的功能,设定温度不宜太高,机器的烘干类似于自然风干,一般内蒙风味的风干牛肉干4个小时就可以达到需求,烘干炉还可以保证肉质鲜美,做出的牛肉干不逊于自然风干的产品。
8. 波特啤酒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是什么
所谓“植株调整”,指的是采用人为干扰的方式,控制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从而获得多量优质的食用部分。就番茄栽种来说,主要通过整枝、打叉、摘心、疏花疏果等方式对植株进行调整,实现番茄的增产创优。
1、整枝
对于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适宜采用单干整枝、换头整枝。(1)单干整枝。只留一主干,去掉所有侧枝,在主干上留果。根据栽培茬口、方式不同,一般选留4-10穗果,但越冬花保留穗果适当增多。(2)换头整枝。主干在第3花穗前留2片真叶打顶,坐果后在中部留一侧枝代替主干生长,在这个侧枝上留3穗果后再打顶,按照这种方式换头2-3次。
2、打杈
番茄侧芽萌发力强,往往多个侧枝同时生长,为促进根系生长和发棵,最初打杈时间可推迟到杈长5厘米左右,以后可在杈长1-3厘米时及时抹去。打杈一般与绑蔓结合,应于晴天上午打杈,这时伤口愈合快,病害侵染减轻。注意要先打健株,后打病株。
3、摘心
当主枝上的果穗长到一定数目时,果穗上方留2片真叶打顶,称为摘心。摘心后生长点停止生长,可集中叶片制造的养分供应果实生长,促使果实增大、成熟。对番茄植株摘心时,顶部不要全部掐掉,应该留2-3片叶子,通过它们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以供下部花果生长,还能起一定的遮阴目的,避免上部的果实出现日烧病症。注意,摘心也应在晴天进行,另外,有限生长类型番茄有自封顶的特性,故不需要人为摘心处理。
4、保花保果
越冬茬番茄,由于受到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等环境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开花不良、授粉受精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坐果率不高,甚至落花落果。为增加番茄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建议农户及时使用番茄灵或2,4-D处理花期番茄。(1)如果使用番茄灵:当番茄第1花序有2-3朵花开放时,可用20-30毫克/升番茄灵喷雾,促进果实膨大。(2)如果使用2,4-D:在番茄开花时,用毛笔蘸15-20毫克/升2,4-D药液涂抹花梗,要注意不要把药液弄到茎上,以免引起药害。
5、疏花疏果
在用番茄灵或2,4-D处理花序前,如果发现每穗花的数量过多,就需要先摘除畸形花和特小花,一般每穗保留4-5朵花即可。同时,如果坐果太多,还应及时疏果,一般早熟番茄每穗留果4-5个,而晚熟番茄每穗留果3-4个,这样有助于促进番茄个大饱满。
搞现代种植,就应摒弃不能对作物“伤筋动骨”的传统意识,相反,对植株进行合理“取舍”不仅能提高产量,也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对于番茄种植来说,及时合理地进行整枝、打叉、摘心、去老叶、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等植株调整,是番茄增产创优的重要手段,希望农户掌握并实践。
9. 啤酒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
1、首先选择图纸图副、标题栏等;
2、其次,绘制主要设备;
3、再次,绘制管线;
4、然后,添加阀门、仪表、管件等,添加标注信息;
5、最后,核查图纸正确性。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将各种原材料、半成品通过一定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进行加工,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原则是:技术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生产工艺流程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