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窃格拉瓦都是人才
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生于阿根廷,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切·格瓦拉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
2. 窃格瓦拉领袖
近期,网络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这是偷车贼周某,外号窃格瓦拉在被抓后说出的话,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什么槽点,又为何会引起这么多人的争相模仿,打工到底是可能还是不可能的,他的背后反映了怎样一个社会现实,让我们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这个梗最早是出自网上流传的一段新闻的采访视频《男子偷车被抓,竟称看守所比家好》,视频中广西南宁周某因偷窃电动车被警方抓获,关于他的一段采访内容迅速蹿红网络,真的是语出惊人,网友戏称他为窃格瓦拉,下面是他和记者的对话,感觉像是在说相声一样。
记者问:你这么年轻身体健康为什么不选择找份工作,而要去偷窃呢?
他说:打工这方面,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进看守所感觉像回家一样,在看守所里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不打工是不可能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字面意思是“不可能打工”,但实际意思是“不打工是不行的”,这句话之所以在网络蹿红,原因之一是迎合了现如今社会的上班族的情况,上班族用来自嘲自己“搬砖”状态的一种梦想状态,想做一条自由自在的咸鱼,不用上班,但现实的情形却是“不打工是不行的”,这里也表现出了当代上班族对于打工生活的无赖,生活所迫,逼不得已。
引申爆红语录
1、吃鸡是不可能吃鸡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吃鸡的 。刚枪又不会,只有苟起来才能进得了决赛圈这个样子。在麦田里的感觉比家里面好多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移动又没声音,我超喜欢趴在里面!
2、毕业是不可能毕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毕业的。论文又不会写,就是学习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回学校像回家一样,在学校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窃格瓦拉最后还是去打工了
打工哥出狱之后,还是去打工了(喷饭),找了一份正常的工作,和普通人一样,开始了打工生活,据说现在在一家餐厅工作。当然他选择改过自新当然是好的,我们应该给予他鼓励。希望他越来越好。
3. 窃瓦拉格是谁
关于“切格瓦拉是谁”这个问题,我给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大事记吧。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父亲是著名医师,他本身也选择习医的道路,后来弃医从戎、献身于革命,从事游击战。他与古巴的卡斯特罗并肩作战,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其他拉丁美洲的丛林继续从事革命的游击战事业。1967年10月8日在玻利维亚被捕,10月9日,被美国支持的玻利维亚军人政权枪决。《时代》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
1928年6月14日,在阿根廷出生。
1947到1953年,就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期间游历拉美大陆。
1953年3月,大学毕业,第二次漫游拉丁美洲各国。
1954到1956年,在墨西哥做过摄影师、记者、编辑、医生,继续着他流浪的革命。
1955年7月9日,墨西哥城思帕兰街49号,格瓦拉和卡斯特罗一见如故,成为革命战友。
1956年11月25日,作为卡斯特罗率领的82名起义者中的一员,乘“格拉玛”号游艇从图克斯潘港口出发,经过七天七夜的颠簸,12月2日抵达古巴。
1956到1958年底,参加古巴马埃斯特腊山等地的武装斗争。
1959年2月9日,古巴内阁会议授予切·格瓦拉古巴国籍,享有与出生在古巴的人相同的权利。
1960年10月22日到12月9日,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苏联、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1963年5月,由于革命统一组织改组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格瓦拉被任命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1964年12月9日,率领古巴代表团参加在纽约举行办的联合国第十九届大会。
1965年2月2日,格瓦拉率团访问中国、法国、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参加亚非团结组织第二届经济讨论会,这是他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最后一次重大表演。
1965年3月,在古巴神秘消失,给菲德尔·卡斯特罗写了辞别信。这封信见证了一段伟大的友谊。7个月后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切·格瓦拉写于4月1日的辞别信。
1965年4月18日,格瓦拉出现在坦桑尼亚,随后到了刚果,在刚果前后7个月时间,但这段时间的格瓦拉暗淡无光。
1966年3月,格瓦拉抵达布拉格。在这里的3个月,甲壳虫乐队的歌声让他成了一名摇滚迷。
1966年11月7日,格瓦拉到达玻利维亚尼阿卡瓦苏河畔卡拉米那农场,这里成为他在玻利维亚开展游击战的据点。革命的烈焰即将在这块苦难的土地上燃起。
1967年3月25日,格瓦拉召开了全体游击队员大会,决定为游击队取名为玻利维亚民族解放军。
1967年10月9日,切·格瓦拉在拉依格拉村被杀害,时年39岁。
4. 窃格瓦拉为什么叫窃格瓦拉
窃格瓦拉是意大利足球运动员。2003年,窃格瓦拉从16岁开始就是意大利各年龄国家队的常客。在他第一场意大利U21比赛,便送出了一记助攻帮助球队1-0战胜了阿尔巴尼亚青年队。作为2008土伦杯的最优价值球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样看到窃格瓦拉精彩的演出,只可惜意大利在四分之一决赛输给了比利时而没有走的更远。
5. 窃格瓦拉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不是,是广西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网络流行语,出自一段网络视频,字面意思是“不可能打工”。语出广西男子周立齐,别号“阿三”,他因盗窃、抢劫电动车,数罪并罚,锒铛入狱。
该词作为网络流行语,比较常见的用法是众多的上班族们用来调侃自己“搬砖”现状的一种梦想的状态,不上班行不行啊,当条咸鱼行不行啊,现实的情形却是打工是不可能不打工的。
6. 窃格瓦拉 里面个个是人才
格瓦拉参加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死后,格瓦拉一直被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征。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战争的核心人物。
切·格瓦拉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1959年起任古巴政府高级领导人,1965年离开古巴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杀。
切·格瓦拉死后,切·格瓦拉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时代周刊》杂志将格瓦拉选入二十世纪百大影响力人物。
2014年11月14日《每日邮报》曝光了一组切·格瓦拉的遗体照片,这是他在1967年遭玻利维亚军队杀害47年后首次公布的照片。
7. 窃格瓦拉 里面个个是人才图片
窃·格瓦拉:即周某,是来自广西南宁的一位偷车贼。
参考资料:现在“窃·格瓦拉”已经演变为一种网络用语。
周某真名周立齐,绰号“阿三”,屡次因为盗窃入狱,2016年盗窃时持械威胁构成抢劫罪,入狱四年,现在仍在服刑。2012年接受采访后走红网络,随后被判刑1年6个月,与2013年刑满释放,2014年再次入狱,2015年获释,2016年再次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