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兰风车精酿
No.1 帝磨栏(De Molen)
发源地:荷兰。帝磨栏好坏丑精酿啤酒、磨栏风车四味精酿啤酒 No.2 罗斯福(Rochefort brewery)
发源地:比利时。罗斯福10号精酿啤酒、罗斯福6号精酿啤酒、罗斯福8号精酿啤酒No.3 银河高原
发源地:日本。银河高原小麦啤酒酒瓶、银河高原精酿啤酒
2. 荷兰磨栏风车啤酒故事
圣佛洋金啤酒很好喝,泡沫细腻,消散较快,气味比较丰富,能闻到有麦芽、咖啡、波本桶、焦糖的味道,喝起来在浓烈的苦味中带点微微酸,酒体顺滑。
圣佛洋金啤酒的取名来源于一座历史悠久的荷兰风车,风车名为 “Arkduif”,是位于“河南”小镇博德赫拉芬有名的历史建筑,坐落于“旧莱茵河”的绿色中心地带。
3. 荷兰磨栏风车啤酒酒厂
磨栏风车起始于2004年,坐落在荷兰De Arkduif风车内。磨栏风车多年来一直被评为荷兰最佳酒厂,并且多年跻身世界百佳酒厂之列。2008年,磨栏风车酒厂所有者Menno Olivier获得了Zilveren Knuppel(银蝙蝠)奖,该奖项由荷兰啤酒协会PINT每年颁发,以表彰获奖者对荷兰啤酒文化的贡献。
当其它啤酒品牌在酒标上极尽创意之能事时,磨栏风车却奉行极简,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酒标就是一张质朴的白色标签,上面写了关于这款啤酒的一切,比如啤酒花品种、原料、原麦汁浓度、啤酒种类、酒精度等信息。
磨栏风车擅长酿造世涛、波特等酒液浓厚漆黑、密不透光的深色啤酒,外观仿若酱油,因此在国内精酿圈中得名“酱油厂”。地狱与诅咒作为磨栏风车的旗舰款世涛,名声在外,开瓶后焦糖与可可香气扑鼻,入口微甜,咖啡、巧克力的味道非常明显,酒体厚重浓稠,收口复杂,有各种味道停留在口腔内。地狱与诅咒另有榛子版、野生土耳其版、夏洛特港版多种衍生版本。
天堂和地狱同样是一款帝国世涛,地狱与诅咒的升级版,其强烈程度比地狱与诅咒更高一级,原麦汁浓度达到26.9,酒精度为11.9%。这款帝国世涛具有浓郁的深色麦芽风味,巧克力味、咖啡味、烘烤味相互杂糅,酒体极其浓厚,酒精度虽然过10%,但是很好喝,比较顺滑易饮。这款啤酒与名字一样,对喜爱喝“酱油”的人来说是天堂,对口味较淡的人来说则是地狱。
磨栏风车啤酒口味较重,更适合啤酒老饕品饮,如果是精酿新鲜人,一开始就涉足磨栏风车,恐怕会有较强挫败感。此外,磨栏风车啤酒的酒精度通常较高,官方列出的保质期一般长达20余年(除IPA外),因此很适合大量采购陈放,以便品尝到不同陈放年份的风味。在国内电商平台上,磨栏风车的啤酒单价一般为50元左右。
4. 荷兰风车啤酒所有种类
应该是帝磨栏啤酒吧,感觉磨栏风车第三千号啤酒够劲,15度
5. 荷兰风车啤酒12度
风车的风力来源是北大西洋季风。荷兰风车的运转与当地的气候也有相连的关系,荷兰地处北纬的51度到54度之间,这里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雨量丰富,强气流天气多。
就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在荷兰当地就能使用这些风车运转起来,运转起来的风车可以用作于碾压谷子、玉米、大豆、榨取植物油等多种用途。也可用于工业的制造上,是木材加工、造纸的最佳工具。
由于荷兰这个国家的风车很多,至少还保留有约数千座不同的风车,所以走到哪里都能见到这些风车,被许多国家的人称这为生活在风车村的国度。风车的盛行在16世纪就开始了,荷兰的工业革命早,早期的荷兰人就很喜欢那些机械制造与设计,所以荷兰人的聪明才智也让其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创新型国家。
荷兰风车的原理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由于技术的突破荷兰的风车用途多样化,运用大自然的风力使这些风车达到了利用最大化,科技改变人类,这是千古不变的名言。
现代的荷兰虽然风车的作用慢慢换用更现代的机械设备了,但历史遗留下来的风车可以全方面的展示荷兰风车王国的魅力,每年数不清的游客都是为了到荷兰目睹荷兰风车,农村与乡镇随处可遇到的风车,确实让人忍不住拍照留念。
6. 荷兰磨坊风车
荷兰的风大,能够利用风车带动水轮转动,靠这个来排水
因为风的动力,带动抽水机抽水进行灌溉
可以带动磨坊的磨转动来榨油,磨面粉
发点就是带动发电机的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力
脱谷就不太清楚了,可能是靠风车将它扬起,像扬场一样把
7. 荷兰风车啤酒12度罐装
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荷兰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开始时,风车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当时,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其中包括: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大麻子和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在荷兰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风车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
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艰巨的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当地的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特点,他们对风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此外,为了能四面迎风,他们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如左图)。
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这些风车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沦和人为鱼鳖的威胁。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蒸气机、内燃机、涡轮机的发展,依靠风力的古老风车曾一度变得暗淡无光,几乎被人遗忘了。但是,因为风车利用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耗尽之虞,所以它不仅被荷兰人民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今日新能源的一种,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目前,荷兰大约有两千多架各式各样的风车。荷兰人很喜爱他们的风车,在民歌和谚语中常常赞美风车。风车的建筑物,总是尽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每逢盛大节日,风车上围上花环,悬挂着国旗和硬纸板做的太阳和星星。
===================
内部结构看这里
19座风车房目前大多有人居住,只有一座专门对游人开放,里面的陈设依然维持着旧时风貌。对游人开放的风车房建于1738年,是堤坝东侧最早修建的8座风车房之一。它与其他7座一样,高约20米,呈下宽上窄的圆柱形。房顶不是固定在墙体上,而是支撑在滑轮上一个可转动的“盖子”。房顶一侧伸出一根木轴,上有4扇风车叶片,每扇叶片约长15米。房顶另一侧伸出一个粗大木制支架,垂到接近地面处,人可以通过移动这个支架而转动整个房顶,相应移动风车扇叶的朝向,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风力。走进风车房,穿堂里简陋的木架上摆着粗瓷碗等,地上有一双穿得半旧的木鞋。墙上青砖裸露,挂着绳索和高腰皮靴。穿堂一侧是一间小屋,有单人床、带烤箱的烧煤炉灶和橱柜,还有一台手摇缝纫机。靠窗小桌上摆着花。这就是风车房里家具最齐全的主人间了。
顺着仅容一人的木扶梯上楼,二层和三层也有简单的床和家具,空间狭小,几乎转身就能碰到隔板或墙壁。在顶层五楼的小阁楼,能看清整个风车的内部构造。风车叶片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楼底的木轮旋转,将水渠里的水提升到水位较高的临近水塘里。风车全为木制,看上去依然相当稳固结实。出了风车房,往南走不远是一座外观一样、但有人居住的风车房。
老式风车要至少四五级风才能转动,一年中有30%到50%的日子没法工作。1868年,村里修建了蒸汽机泵站,风车的作用退居其次。现在,蒸汽机水泵早已升级为燃油和电力水泵,围堰各处的水位全部由计算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