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问题我觉的正面回答没啥必要,我想侧面的分析一下。
第一,在过去的几年,或者相对准确一点说大概在2013年以前,有谁会问这种问题?那个时候大多数的言论是:这十几亿国民怎么就研究不出个好东西,一旦到了关键部位都要靠进口。你看看德国,你看看日本,弹丸之地竟然各个领域都压我们一头。美国就更不用说了,咱们照人家美国起码还要差个几十年……这是为什么?
第二,从2013年以后,我们无论从官媒,头条,微博还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闲谈我们更多的声音是:咱们国家能生产盾构机了(本人工程狗,有时候会聊一些工程有关的事),咱们的高铁世界最牛逼了,别人求着用我们的龙门吊,老美又有啥整不了,来求咱们了……这又是为什么?
第三,其实早在2004年,壕国迪拜建造哈利法塔的时候,总承包虽然是三星物产,但是土建施工和幕墙施工都是中国企业,用的设备也大多是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这个世界之最的落成早在2010年就已经奠定了中国基建强国的地位了。京津城铁在更早的2008年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等等诸如此类耀眼的成绩都是很久以前就有了的,为什么近几年大家才开始感到自豪?
第四,《战狼2》为什么票房这么高?高到离谱。高到大家都感觉震惊,但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合理性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我觉得,这种种疑惑的答案就是“政府导向”。我国政府从改革开放以来,最先解决的问题是温饱、教育等问题,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而且先富带动后富的方针也不是针对老百姓说的。国家需要宏观调控,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了,然后统一调配资源去帮助落后的地区。例如现在贵阳和五年前的贵阳对比,即使不能说天壤之别,也算是突飞猛进。国家调配资源给贵州省,首先发展贵阳市,部分地区享受扶贫政策,鼓励企业在贵州发展等等(一不小心扯远了)。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解决基本问题后,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向前发展。所以我们要搞航母,搞航母就要搞龙门吊。我们还要搞大数据,要搞北斗,要搞龙芯,要搞空间站,同时也在搞圆珠笔。我们国家当年的四万亿让我们成为了基建狂魔。搞基建让我们有了最多的公路,最多的高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所以才有了如此方便的快捷支付、共享经济。这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励精图治,从各个方面为发展提供便利,也以各种方式谋求发展。我们需要什么就自己做,自己研发,自己生产。局座那句话说的很恰当“中国配套”。
终于,在近几年,政府拿到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单,可以拿给人民来看了,可以好好宣扬一下我国的综合实力了,可以让国民为祖国感到自豪了,可以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进一步了。这个时候,谁不想好好晒一晒成绩单呢?所以就有了近几年大家经常会看到的“中国智造”。
然而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富强,这是一个国民最基本的爱国情怀,看到无数诸如此类的宣传,当然感到无比自豪:终于不用再受气了,终于别人来求咱们了,终于我们也扬眉吐气了。
这个时候的国民自信心空前高涨,近百年来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受到过太多的委屈和侮辱,他们需要宣泄,需要一些激情澎湃的东西。《战狼2》无疑是一部应运而生的电影,既符合了主旋律,又宣泄了人们的心声,而且又的确是良心制作。此片不火,天理难容。
回到您问的问题,虽然我没有正面回答,但是我表达了我自己的理解,至于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事,聊起来也没意思不是。手机码字一个多小时,蛮辛苦的,希望各位喜欢,多多关注点赞。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以及个人理解,不喜勿喷。插图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可联系删除。
因为工作原因,会接触到很多高端精密检测仪器,但是用得都是进口品牌,国内只有一些研究机构研发一些样机,但是都没有量产和规模应用。
微观形貌检测仪器在微观形貌检测、晶体结构检测领域,经常会用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
扫描电镜成像是利用细聚焦高能电子束在样件表面激发各种物理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通过相应的检测器来检测这些信号,信号的强度与样品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将其转换为视频信号来调制显像管的亮度得到样品表面形貌的图像。
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焦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件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影像将在放大、聚焦后在成像器件上显示出来。
原子力显微镜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有一微小的针尖,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微弱的作用力,通过在扫描时控制这种力的恒定,带有针尖的微悬臂将在垂直于样品的表面方向起伏运动。测出微悬臂对应于扫描各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个是大国重器都要用到的空间大尺寸测量利器-激光跟踪仪,我们的量子卫星、天眼、天宫、蛟龙、天眼、航母都会用到激光跟踪仪,激光跟踪仪主要是测量大尺寸工件形位公差和装配定位精度的,其他像高速动车、机器人、重型装备、小汽车、汽车生产线都要用到,但是很遗憾目前还没有国内企业和机构研发出来,不过听说国内深圳中图仪器很早就开始研发了,听说2018年要正式推向市场,期待国产激光跟踪仪ing。
不过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进行以及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的推行,高端检测仪器的壁垒肯定会被我们所攻破,对此,我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