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自制白酒
配方:绿豆、山药各60g,川黄檗、牛膝、玄参、沙参、白芍、山栀、天冬、麦冬、天 花粉、蜂蜜各45g,当归36g,甘草9g,酒适量(用黄酒约1000ml)。制作方法及用法如下:将上药(除蜂蜜外)共研粗末,以绢袋装好,置容器中,加入酒,密封,浸泡数日后,过滤去渣,兑人蜂蜜即成。用法:随时随量服之,不可过量。
2. 怎样自制白酒封口膜
1如果是红酒就先用火把瓶口烧一下,消一下毒,在用一个比瓶口稍小的木塞在消毒后,在插入红酒瓶口,注意不要留缝,以防它变质。
2用蜡封
烧烤用打火机燎一下就可以了 蜡比较软所以还比较好开
3给瓶盖上绷一层保鲜膜,盖好盖。
4或者去超市买酒瓶塞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5成品瓶装白酒本身已封口,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加一层食用塑料布,用橡皮筋扎紧。
6用一块或者一张韧性较好的纸,例如:牛皮纸覆盖坛口第一层,上面再覆盖保鲜膜或者塑料膜,把酒坛口盖好,覆盖的纸和塑料膜要超过坛颈部,再用绳子围绕坛口绕圈系牢系好。
7最好的储存方法是把酒装在酒坛子里,用棕叶或笋叶不容易腐烂的东西盖上,在用石膏把坛子密封好,藏于地下,这样就不会使酒气那么快跑掉,过个3-5年,酒可能只有42-43度左右了。
3. 怎样自制白酒好喝
喝酒喝什么?喝健康!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健康更珍贵的?山门岗生态酒庄,大红、大紫、大富贵、黑金、生肖、坛子酒,纯正大曲酱香坤沙酒!
建议朋友们饮酒首选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酱酒也分不同工艺,坤沙、碎沙、翻沙、串香,坤沙为最高工艺。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酱香酒。
大曲酱香坤沙工艺,是用产自茅台镇的小红樱子高粱与有机小麦按照2.4:2.6的比例进行发酵,五斤粮食一斤酒。坤,是完整的意思。沙,是指茅台镇产的小红樱子高粱,这种独特的小红樱子高粱具有皮厚、粒小、支链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高、耐蒸煮、耐糊化等特点,也只有茅台镇的小红樱子高粱才能经得起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东北高粱一次就糊化了,北方两次,南方高粱最多四次,都不具备七次取酒的条件。
离开了茅台镇就造不出茅台酒,同样离开了茅台镇也造不出优质的大曲酱香坤沙酒!生产山门岗品牌的大唐酒业位于世界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镇名酒工业园区。就跟苹果一样,同样的苹果树,一棵栽到烟台,一棵栽到其他地方,结出的苹果哪的好吃?不言而喻,产区对酱酒的品质影响很大。茅台镇的空气、湿度、微生物、气候等等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就酱酒选择而言,一要选择工艺,看是不是坤沙工艺;二要看产区,看是不是产自核心产区茅台镇。
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具有129873的特点:一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取酒七次,一个月一次,整个制曲和取酒需要一年的既定时间;二为两次投料,第一次叫下沙,第二次叫糙沙,每一次投料各占50%;九指取酒过程需要对粮食九次蒸煮;八为八次发酵;七为七次取酒;三为大曲坤沙酱酒具有“三高三长”特点,三高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流酒,三长为制曲时间长(四个月)、生产周期长(一窖粮食酿造成酒需要一年既定时间)、基酒储存时间长(基酒储存时间最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勾调罐装成酒)。
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在调酒过程中不加水,整个酿造过程只有在润粮环节,其他环节不加水。七次取酒,每一个轮次的基酒酒精度数在52-58度,每一个轮次都要添加,最终勾调出53+/-1度,整个调酒过程不加水。因为不加水,不会产生高沸点脂肪酸乙酯类物质絮状物沉淀,不需要过滤,更无需香精香料添味增香,始终保持粮食精华的原汁原味。
大曲酱香坤沙酒具有不同于其他香型酒的酿造工艺,是所有的酒类中酿造工艺最为复杂,劳动生产率最低,机械化程度最低。每一个轮次酒的口感都不一样,每次轮次的基酒都要添加,属于复合香型。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流酒,曲为酒之骨,只有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才需要高温堆积,阴阳结合,高温流酒过程中一些醛类物质得到了有效挥发。所以说,大曲坤沙酱酒的香最为复杂,口感也最为独特。五斤粮食出一斤酒,用粮最多。把五斤粮食的精华装进瓶子里。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因其用粮、人工、储存等成本是白酒里面最高的,真正的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终端售价往往都在200元/瓶以上,最低也不会低于150元/瓶。但让我们痛心的是有时候即便花了高价钱买到的也不一定是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
碎沙,是指把高粱破碎(坤沙是用完整的茅台镇小红樱子高粱)后与曲进行混合发酵,1-2次就可以把酒取完,五斤粮食可以出2-2.5斤酒(坤沙为五斤粮食出一斤酒);翻沙是用坤沙、碎沙取酒后的酒糟加高粱和曲药进行发酵后取酒;串香,通俗点讲就是“酒精泡酒糟”,食用酒精里放进坤沙、碎沙取酒后的酒糟,香精香料添一添,过滤或蒸馏的酒,实质上还是食用酒精酒。
贵州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程明亮先生实验研究证明,饮用大曲坤沙酱酒可以诱导肝脏SOD、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非常重要成分,如果体内SOD缺失,人体会衰老得非常快,且抵抗力也会很弱。SOD被视为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SOD的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明显。金属硫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大曲坤沙酱酒的独有的特点造就了大曲坤沙酱酒的魅力。山门岗全线产品均为大曲酱香坤沙工艺的酒,不同产品的区别在于基酒年份和老酒添加比例有所差异。
要健康地喝酒,更要喝健康的酒!
4. 怎样自制白酒酿
芭蕉酒酿制方法如下:
1、未成熟的芭蕉果实切成小块,煮熟晾干后投入酒饼调匀。
2、调匀后放入坛子封口,一个月后发酵成芳香的酒料。
3、把酒料和清水调稀后盛入蒸酒锅熬煮,两小时后停火。
4、待自然冷却后,将酒舀入罐子中。芭蕉可以吃,芭蕉与香蕉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从中医角度讲,都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芭蕉果肉、花、叶、根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纤维素、多种矿物质、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药食兼用,营养丰富。
5. 自制白酒怎么做
白酒的酒曲其中汾酒曲其制作方法为:
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6. 怎样自己做白酒
别的地方看到的,供参考: 一、高粱。
小麦、玉米粉碎,(4斤)混合发酵,先用开水浸泡20分钟杀菌,(当然蒸熟了的就不用开水杀菌了),按1斤实物配2—3斤水的配比,水温调控28—30度,加酵母一小袋,搅匀好盖,在室内环境温度昼夜不低于28℃时可以不通电,反之插好电源,启动开关键,按发酵键,按+键设定30度,按开键正常工作,绿灯亮。发酵至15—20天,打开盖桶内鼓泡,即发酵结束。捞渣,洗渣,蒸馏。因为高梁,小麦,玉米质地硬,发酵时间稍长。二、如果高粱、小麦、玉米等无法粉碎,可用蒸煮的方法,熟料发酵的方法同生料一样,发酵时间可缩短3—5天,即15天,就可以蒸馏,捞渣和洗渣过程是与制作米酒一样。三、蒸馏出的白酒,用玻璃瓶装好储存在阴凉的地方,酒是陈的好,越放长口感就越好越香,用自己制作的酒泡中草药更放心,更著效果。四、一般家庭来客,多余的剩饭也可以按以上的方法制成米酒。(每小袋酵母14克,可做4斤粮食)以此类推,你有多少米就放多少酵母。
7. 怎样自制白酒酒曲
白酒的酒曲其中汾酒曲其制作方法为:
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28~30℃进行养曲。
10.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8. 怎么自制白酒
潮汕三乌酒的配方
原料及工具
10斤装的玻璃瓶,客家娘酒(黄酒)6斤,50度白酒2斤,乌豆(黑豆),首乌半斤,黑枣半斤
1、选择黑皮青肉的上等乌豆,用文火慢慢炒熟炒香,然后摊凉至常温;
2、将药店买好上等的首乌和乌枣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沥干;
3、将客家娘酒(黄酒)也进行加热后放凉;
4、选一个10斤装的玻璃瓶洗干净待用,最后将所有准备好的原材料倒入瓶中,密封大概2个月时间即可开坛饮用。一般保质期也能达到2年多。
9. 怎样自制白酒视频
这种传统的酿酒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将大米蒸熟 后拌曲发酵,然后蒸馏得成品酒。具体操作起来就更复杂一些,其工艺如下:浸米—蒸煮—扬冷、拌曲—入缸固态培菌糖化—半固态发酵—蒸馏—成品酒。
其中仅是蒸煮工序就很麻烦,操作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将浸好的大米倒入甑内,待园气后初蒸15~20分钟,然后泼入热水,还要上下翻倒几次,又上盖, 待园气后再蒸几十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泼水、翻倒、再蒸。同时还要求所蒸煮的大米外硬内软、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等等。如那一环节掌握不 好,达不到要求都可能影响到出酒率。
v采用生大米酿酒就简单得多了。生大米不需要淘洗,不需要浸泡,当然更不需要蒸煮。将市售的大米买来后,每公斤大米加入6克生料曲种,加入三公斤冷水搅拌、密封发酵,经蒸馏就得成品酒。所以,有人戏称生料酿酒技术为“傻瓜酿酒技术”。
v生料酿酒,可以说就谈不上什么“工艺流程”,如果硬要编个工艺流程的话,那么这个工艺流程就是:配料(大米+曲+水)—发酵—蒸馏—成品酒。
v采用生料酒曲酿制大米白酒,每斤米得一斤酒,45~50度,口感与传统酿制的一样,甚至超过。
由此可见,采用生料酿酒,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燃料和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出酒率,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由于生料酿酒操作简单,管理粗放,完全可采用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
由于生料酿酒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仅管这个新技术推广时间不长,宣传力度不大,但仍然受到许多酒厂的欢迎,尤其是受到那些文化不高、缺乏酿酒技术的小酒 厂和家庭酿酒作坊的普遍欢迎。例如:目前广西省内即有上千家小酒厂和家庭作坊在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大米白酒。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等也有许多厂家在采 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
然而,生料酿酒再简单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既是一门科学技术,就有一定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出酒率就高;违背或不按这些规则操作,就达 不到出酒要求。原因是,由淀粉转变为酒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假如改变了规定的作用条件,其代谢产物就不是酒,而是另一种代谢产物 ——如醋酸。
一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科学看成魔术,把生料曲种当成是“仙丹妙药”,以为在生大米中加点水,丢进去一点生料曲种,它就自然而然地“变”出酒来。一但没有变出酒来或变出的酒不多,就否定了生料酿酒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现将笔者采访数十家成功地采用生料酿酒厂家的经验和个人的心得,总结几条出来供已采用的厂家和对生料酿酒有兴趣的厂家参考。
我们知道,酿酒的希望和目的无非是两个:
一是能得到较高的出酒率;二是酿出的酒能有一个较完美的口感。但是,是否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关键环节,是在发酵这道工序。尽管曲种如何好,糖化力和发 酵力如何高;尽管大米的质量好,含淀粉多;尽管蒸馏设备如何先进、接酒技术如何高明。如果在发酵这一环节掌握不好,成品酒的得酒率也就不高。
如何发酵,如何管理,一般酒厂和酿酒作坊都有一定的经验。但生料酿酒与传统的燃料酿酒方法还有不同之处。生料酿酒在发酵期中要特别注意和掌握温度、厌氧和发酵期这三个环节。
一、 温度(指室温℃)。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酵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0℃。
温度与发酵期的关系是: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具体说来,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一般是15~20天,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温度在30~40℃时,发酵期一般为8天左右。
生料曲种耐高温,在35~40℃时酵母仍能继续生长、繁殖,而且不会产酸。因此,采用生料酿酒。不存在“安全渡夏”问题。
但是,生料酿酒也存在如何安全过冬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温度20℃以下时,生料很难发酵,如温度在10℃以下则停止发酵,这时的酵母处于冬眠状态,不繁育生长。因此,室温在20℃以下时,要采取保温和升温措施,使室温升到20℃以上,生料发酵才能正常进行。
室 温在20℃以下时,除了采取保温、升温措施以外,还可以采取熟料发酵。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与传统的蒸煮有很大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是指将大料随便蒸 煮而已。具体操作就是将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后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过心即离锅冷却到36℃以下时,加生料曲种搅拌、密封发酵。采用这种熟料发酵方 法,五天左右即全部发酵完毕,然后蒸馏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将大米蒸煮成米饭,无夹心即可。
二、 厌氧。所谓厌氧,就是将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装入发酵容器后要密封,使之在没有或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尤其是在发酵的中期和后期,更要特别注 意厌氧发酵。因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游离氧参加。如果在发酵中有氧气参加,酵母菌则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将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 量菌体使酒精的产量大为减少。
其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醋酸,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话,就一定要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怎样进行厌氧发酵呢?许多酒厂的实践经验是:在发酵初期,采用半密封。所谓发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发酵容器,至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这段时期。进入发酵中期和后期,就绝对采用全密封式发酵。所谓中期和后期,是指自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个发酵完全结束止。
有 的厂家则与此相反,重视发酵初期的密封,但在发酵中期和后期就不重视了。当原料投入发酵容器以后,他们很重视密封,但从此就无人过。二氧化碳将塑料薄膜冲 破了,捆绑的绳索松脱了,无人检查、更换,使空气中的杂菌大量进入发酵容器,醋酸菌大量生长、繁殖、甚至把酒精作为它的养料,这就是有些厂家反映出酒率不 高的原因。
三、 发酵期。发酵期是指,从投料到蒸馏前的这段时间。
上面已讲过,发酵期的长短决定于温度的高低。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我们不能说发酵期越短越好,当然也不能说发酵期越长越好,如何适当地掌握这个发酵期的长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环节。
适当的发酵期,首先是看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其次是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后,还要延长发酵期一二天,以利于酯化、增香。
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的标志是:生淀粉已完全转化为糖,糖已完全转化为酒精。用检测残余淀粉的含量和总残糖的含量方法就能确定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了。当残余淀粉和残余总糖的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时,即说明原料已得到完全、彻底发酵。
一些小型酒厂和酿酒作坊没有检测设备,怎能掌握了解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呢?笔者于1996年编著的《生料酿酒工艺及其操作方法》一书中,曾介绍了用眼睛看、耳朵听、口尝、手摸等方法。由于篇幅关系就不再详述。这里只介绍一种眼看、手摸的简单方法供参考。
手摸,是用母指和食指挤压正在发酵中的米粒,如无硬心、无粗糙感,一挤就化,就说明原料已基本上完全、彻底发酵了。
用眼看,一是看原料,二是看颜色。
当漂浮于发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发酵液由浑浊变青,而且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窜动时,就说明整个发酵过程已完毕,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了。
看颜色,就是看发酵液的颜色变化。从投料起至发酵开始冒小泡时的这段时期发酵液是清亮、透明的。从发酵开始至发酵结束这段时期,发酵液由清亮、透明变为米汤色。从发酵结束至酯化时期,发酵液由米汤色变清,最后变成暗淡的淡茶色。
实践证明,适当延长一点发酵时间,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要延长多少时间才能算适当呢?笔者主张,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时,再延长一二天即为适当。从颜色上看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由清变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进行蒸馏。
为什么要延长一二天发酵时间呢?因为酒的芳香物质,是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生化反应而成为芳香物质。这个生化反应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酯化时间。
10. 白酒的酿造方法
白酒是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因为选择原料不同,酿造出来的酒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粮食酒、还有一类是薯类酒以及其他酒。酿造粮食酒的材料一般会选择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豌豆、大麦、小米及绿豆等。不过常用的粮食只有五种,有高粱、玉米、小麦、大米及糯米,这些酿造白酒的原料在白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不同的白酒。
倒一小杯白酒在杯子里,这时候你会闻到粮食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因为高粱在发酵的过程中有起香的作用,抿一小口在口中,这时候你会感觉到丝丝甜意,就像我们平时吃甜玉米的时候一样,白酒中的这种甜味就是我们酿造白酒的原料之一玉米所带来的;当白酒充满整个口腔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辛辣酸涩的层次感,这是小麦起到的作用;当你把白酒咽入喉咙,你会感激到没有辛辣感,而且也不会有刺激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酿造白酒的原料糯米起到的作用,当你在回味白酒的爽净的时候,便是大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薯类主要有红薯、木薯及马铃薯,用这些酿造出来的酒被称为“瓜干酒”,这种酒比较辛辣,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一口蒙”,一口瓜干酒下去当场就蒙圈。如今人们的粮食比较充裕,都很少用薯类物质来酿造酒,所以瓜干酒也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不过目前还很流行马铃薯酿造的酒,比如“伏特加”。
其他类酿造酒的原料有甘蔗、甜菜等,用这些原料酿出来的酒很多都是烈酒,学名“朗姆酒”。这种酒喝到口中就像是火焰一样灼伤人的五脏六腑,是加勒比海盗们的醉爱,朗姆酒除了直接饮用之外,很多人还将其用来调制鸡尾酒或者是糕点、冰激凌的调味。
11. 怎样自制白酒最好喝
一般来说,白酒增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部分酿友会选择往白酒中增加增香剂,但在人人都注重食品安全的今天,此种方法并不可取,而蒸液态酒时,加入固态酒醅或香醅来串蒸增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值得所有酒友借鉴的方法。
串香法及其与调香相结合起来的串调法是近年来研究摸索出的提高白酒质量,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是白酒增香中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物质蒸发系数不同,更加大了两者间的差距。曾进行过试验:用相同的固态酒醅和液态发酵液,分别以甑桶和间歇筛板式蒸馏进行蒸馏。由此可见界面关系和蒸馏方式是造成液态法白酒与固态法白酒风味不同,口感不同从而达到白酒增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