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发酵糖化蒸馏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3、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7、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8、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那个酒就一点点的留下来,用陶瓷罐装好,再放在地窖中封藏,注意了这里有三个阶段,前后期的酒比较戳捏,中期最好。
2. 白酒生产所用糖化发酵剂是
食品中文名 汾酒(清香型,53%) 食品英文名 Fen Wine(fresh scent 53%)
食品分类 含酒精饮料 可食部 100.0%
来源 食物成分表2004 产地 山西
营养素含量(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能量(千焦) 1327 蛋白质(克) Tr
脂肪(克) 0.0 饱和脂肪酸(克)
反式脂肪酸(克) 单不饱和脂肪酸(克)
多不饱和脂肪酸(克) 胆固醇(毫克)
碳水化合物(克) 0.0 糖(克)
乳糖(克) 膳食纤维(克)
可溶性膳食纤维(克) 不溶性膳食纤维(克)
钠(毫克) 2 维生素A(微克视黄醇当量) 0
维生素D(微克) 维生素E(毫克α-生育酚当量) Tr
维生素K(微克) 维生素B1(硫胺素)(毫克) Tr
维生素B2(核黄素)(毫克) 0.01 维生素B6(毫克) Tr
维生素B12(微克) — 维生素C(抗坏血酸)(毫克) 0.0
烟酸(烟酰胺)(毫克) Tr 叶酸(微克叶酸当量) —
泛酸(毫克) 生物素(微克)
胆碱(毫克) 磷(毫克) —
钾(毫克) 0 镁(毫克) Tr
钙(毫克) 0 铁(毫克) 0.0
锌(毫克) Tr 碘(微克) —
硒(微克) — 铜(毫克) Tr
氟(毫克) 锰(毫克) Tr
δ-E(毫克) (β-γ)-E(毫克)
α-E(毫克) 胡萝卜素(微克)
脂肪酸(总)(克) 灰分(克)
水分(克) 能量(千卡)
3.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发酵糖化蒸馏过程吗
1、选料。
粮为酒之bai肉,一般是将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和豆类等(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当然,原料中还包括一些辅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
2、制曲。
曲为酒之骨,制曲是酿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白酒酿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淀粉糖化(转化成葡萄糖)。
3、发酵。
从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采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才能称为固态发酵白酒。发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上一个阶段生成的糖发酵转化成酒精的过程。
4、蒸馏。
靠发酵产生的酒精度数其实是很低的,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数),一般还要进行蒸馏提纯,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态法出外)进行缓慢蒸馏,还可采取将黄水、酒尾倒入锅底进行蒸馏等措施。经过蒸馏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数一般比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质量、风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5、陈酿。
陈酿也叫老熟,我们说的“酒是陈的香”,就是指经过“陈酿”过程的酒。经过蒸馏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贮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坛中,更大的贮存容器可用不锈钢等作材质,尽量不采用金属铝质容器。贮酒应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剂等化学方法催陈。
6、勾兑。
这里说的勾兑和通常意义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兑完全是两码事。这里的勾兑是指,允许用不同轮次和不同等级的酒及各种调味酒进行勾调,绝不允许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发酵的香味物质。
前面已经解释了,从酒甑(俗称蒸锅)中蒸馏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间。这种原酒或基酒,由于生产批次和蒸馏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风格并不统一,是无法直接饮用的,为了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降低度数,便于消费者饮用,唯一的做法就是“勾兑”,白酒厂家也叫勾调。
7、灌装。
经过勾兑后的成品酒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灌瓶贴标。然后就可以进入市场和消费者见面了。
4. 酿酒工艺中所提到的酒曲是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而且中国的酒曲法酿酒对于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国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讲述中国酒的品种及特征之前,有必要对中国的酒曲作一个较详细的了解。虽然中国人民与曲蘖(niè)打了几千年的交道,知道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但一直不知道曲蘖的本质所在。现代科学才解开其中的奥秘。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以下是中国酒曲的种类。
5. 采用小曲完成糖化发酵的酒
酒鬼的42度馥香型鉴赏版,是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中端馥郁香型白酒。酒鬼酒是湖南特产酒,老牌名酒。酒鬼酒是运用小曲糖化、大曲发酵而成的酒,其风格与浓酱清米兼五大主流香型酒相比更接近兼香酒。主打坛系列和内参酒。坛系列是偏大众的酒,内参酒是其高端酒
6.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发酵糖化蒸馏对吗
白酒是液态,但酿酒的原料并不是液态,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米等酿造原料均是固态,其中的淀粉在糖化微生物发酵下转化成糖分,糖分在酒化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酒。
白酒是液态,但并非全是固态发酵,也有液态法和固液态法白酒。
固态法白酒是我国名优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采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原料,固态糖化发酵,开放式生产,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甄桶蒸馏,陶坛或酒海储存陈酿等一系列独特的工艺和设备酿制而成。简单来说就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的白酒。液态法白酒,即食用酒精和香精勾兑的酒。液态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单薄;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固液法白酒,即固态纯粮基酒+食用酒精+香精+水勾兑的白酒,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以上三种酿造工艺的发酵方式,本质取决于发酵过程中的基质属性。
固态发酵是指生物在没有或基本没有游离水的固态基质上的发酵方式,固态基质中气、液、固三相并存,表面似静态,而每一种物质的变化、分解、合成,无时无刻不在“动态”中完成。这个“动态”实实在在体现着物系变化、能量变化、微生物变化。而“液态发酵”则是借助于液态介质来完成发酵,啤酒、葡萄酒等酿造酒,威士忌、伏特加等蒸馏酒都是“液态发酵”而来。
相较于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具有水分活度低,微生物易生长,酶活力高,酶系丰富,发酵过程粗放,不需严格无菌条件等优势,固态发酵酿造白酒的要求很高,要用粮食为原料、用曲经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后贮存、勾兑方能生产出优质白酒,以致于固态发酵酿出的白酒质量高于其他工艺。
需要注意的是,好酒一定是固态发酵酿制,但固态发酵酿的酒并非都是好酒。市面上有很多商家抓住消费者想要用较低的价格购买纯粮酒的心理,宣称是自酿的纯粮酒,比液态法酿制的酒质量好,其实不然。
自酿酒的作坊难以满足卫生、设备、酿酒师等诸多条件,即使原料上使用粮食来酿造,往往酿出的酒易出现杂味,酒体不协调,甚至某些有害物质遗留在酒中,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固态发酵的酒,未必都是优质酒
7. 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
1、准备好原料:小麦、酒曲、水;
2、原料处理:麦子提前用水浸泡,直至麦粒吸饱水鼓起来。
3、清洗:将小麦搓洗一下,防止有的麦粒脱皮不彻底。然后沥干水分;
4、煮粮:蒸锅加水,麦子放盘子里,或垫蒸笼布,水开后小火蒸三十分钟;
5、摊凉:取出小麦摊开,让它散热,达到正常温度(40度以下)。蒸麦子的水可以趁热用来烫一下容器,选用玻璃或不锈钢的最佳。再准备一把勺子,也烫一下,去除杂菌。
6、酒曲:称取酒曲,在上一步烫过的容器里用纯净水化开。勺子也用烫过的,防止杂菌污染。
7、搅拌:待到麦粒降温,盘子底部摸着不烫手时,倒入容器拌匀。(一定不能烫手,否则酵母菌就被烫死掉了),表面压平整,中间挖孔,蒙保鲜膜密封。如果用玻璃容器就不用挖孔,可以直接观察到。
8、保存发酵:放温暖处发酵,根据温度不同,一般36至48小时左右发酵成熟。冬天包毛巾或毯子保暖,并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如何判断发酵是否成熟:中间的小坑里出酒。如果是玻璃容器,出酒达到麦子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即可。)
9、蒸馏:酒醅发酵好,用酒度计测量,度数在8-12度以上就可以蒸馏了,蒸馏出的即是小麦白酒。
8. 白酒按照酒曲(糖化发酵剂)来分分为几种
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为以下4种:
1.干黄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总糖含量低于或等于15.0G/L。口味醇和、鲜爽、无异味。
2.半干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总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称为 “加饭酒”。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均属此种类型。
3.半甜黄酒: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较高。总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无异味。
4.甜黄酒:这种酒一般是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无异味。
按原料和酒曲划分
⒈糯米黄酒: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⒉黍米黄酒: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⒊大米黄酒: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以及湖北襄阳。
⒋红曲黄酒: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
9. 白酒是用发酵法酿制而成的
威士忌(Whisky)
“威士忌”一词出自爱尔兰方言,意为“生命之水”。威士忌以粮食谷物为主要原料,用大麦芽作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液态发酵法经蒸馏获得原酒后,再盛于橡木桶内贮藏数年而成(普通品贮藏期约3年,上等品贮藏期在7年以上)。饮用时一些人喜欢加苏打水,还可将其与柠檬水、汽水混合饮用,一般使用古典杯斟酒,斟1/3杯满。
白兰地(Brandy)
世界著名佳酿白兰地,原产于荷兰。由发酵的生果取出原汁酿制而成,蒸馏时酒精度不能超过85%,一般要达到成熟的白兰地,必须要在橡木桶里储存2年以上。白兰地酿制过程中贮藏期越长其品质越好,一般有五角星来表示老熟程度,每颗星代表5年,当今被誉为洋酒这王的法国“人头马路易十三”在白兰地酒中最负盛名。
伏特加(Vodka)
又名俄得克,最早出现于俄国,其名称来源于俄语“伏达”俄罗斯具有代表性的烈性酒,是俄语“水”一词的延伸。它主要以土豆、玉米为原料,经过蒸馏再加8小时的过滤,使原酒的酒液与合性炭充分接触而成,酒液无色透明,口味纯正,酒精度多为34-40度。
金酒(Gin)
又称松子酒,起源于荷兰,是国际著名蒸馏酒之一。它的名称是从荷兰语中嬗变而来,意为“桧属植物”以麦芽和裸麦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再蒸馏三次而成的谷物酒。现有荷兰麦芽式金酒和英美式干型金酒两种。
朗姆酒(Rum)
它以甘蔗汁或制糖后的副产品中的废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然后放于橡木桶中陈酿,最后与香料兑制而成。其酒液透明,呈淡黄色,有独特的香味,入口有刺激感,酒精度为40度左右,分甜和不甜两种。
特吉拉酒(Teguila)
经过发酵的龙舌兰汁和无刺仙人掌压榨成汁,蒸馏而成。
香槟酒
是一种起泡的白葡萄酒,产自法国历史上的香槟省。据伟17世纪末,由香槟省莱妙斯城山上教堂内的僧侣发明并以地名取名香槟酒,以后逐渐遍销世界,成为世界著名佳酿。香槟酒含酒精12-13度,分极干、干、半甜和极甜四种。
10.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发酵糖化蒸馏吗
刘伶醉酒为纯粮酿造,主要以高粱、小麦、大米、小米、糯米等为原料。不同原料生产的酒口味特点也有所不同,各种口味相互弥补,可以使酒味更加丰满协调。还要以小麦、大麦、豌豆制中高温大曲做糖化发酵剂。
制曲要在雨量集中、空气湿度大、气温高的伏天,发酵顶温控制在57℃-60℃,有利于富集自然界的微生物,经自然优胜劣汰,形成以酵母菌、生香细菌等为主的有益微生物体系,作为刘伶醉酒酿造过程中发酵的动力。
酒曲成熟后必须陈贮3个月以上。然后采用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经泥池老窖长期发酵、缓火蒸馏、控温馏酒、量质摘酒、分质多年贮存、精心调兑,方能成就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