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馏水白酒
西藏的酒叫青稞酒,把青稞酒放锅蒸获取的蒸馏水就是藏白酒,具体藏白酒蒸馏方法听说过就是没有亲眼见过,青稞酒是用当地产的青稞麦洗净泡发煮熟,捞出放凉,然后拌上藏民传统酒曲进行发酵3天左右,待酒香扑鼻就往酒糟里兑上一定比例的凉开水稀释,然后装入专门盛酒的木桶,木桶下方安装有一个水龙头或者出酒水的竹管,方便接酒喝。
青稞酒会加3次水,第一次是头道酒,味道浓香甜、度数也高,二次加水以后味道会慢慢变酸。
2. 蒸馏酒白酒总结表格
店名地址,接触的人,货架情况,销量,预计下次进货时间,客户反馈,滞销原因,竞品消量,消得快的原因,竞品有没有促销,什么价格的酒最好卖,拍照只是为了证明你去过。
3. 蒸馏酒白酒有哪些
1.白兰地
有一部分白兰地是由葡萄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而有一部分白兰地是有一些其他的水果酿造而成的白兰地的酒精度数一般是在60到65度左右的样子,经过木桶存储,根据存储的年限不同,可以将白兰地分为不同的品级,对于拿来制作白兰地的葡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这种葡萄的香味不能太重,同时酸度要相对比较高一些,这样制作出来的白兰地品质才会更好。
2.威士忌
威士忌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说苏格兰威士忌在制作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大麦麦芽做的原材料,是一种酒精度数相对比较高的威士忌,另外爱尔兰威士忌在制作的时候主要是以大麦,小麦,燕麦和黑麦为原材料,美国威士忌在制作的时候,原材料中当中50%以上都是玉米。
3.伏特加
伏特加是俄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白酒,最开始的时候是以大麦,小麦和黑麦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现在伏特加也会以玉米和土豆为原材料。伏特加从外观上看是无色透明的,而且没有香气,伏特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储存。
4.朗姆酒
朗姆酒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主要是以甘蔗为原材料的,需要经过发酵和蒸馏等一系列的制作工艺,是世界上消费非常大的一种酒的品种,主要生产巴西,古巴和牙买加等地区。
5.白酒
在我国最为著名的蒸馏酒,主要就是白酒了,根据白酒的制作工艺和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将白酒分为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芝麻型等六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白走,无论是口味,气味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比如说非常著名的清香型白有山西汾酒,浓香型白酒有泸州老窖,酱香型白酒油有贵州茅台,米香型白酒有桂林三花酒等。
4. 蒸馏酒白酒怎么调比较好喝
吃酒人,我所认识的''真正吃酒人''姓冯名元初。每年从酒厂进三、五罈糟烧,经重新加封,到自家屋后的土冈上开挖空腔然后以土覆盖之。每一批藏酒历经三年!
也就是每年会开启这“窖藏"的三年陈烧酒!
当这"三年陈''烧酒倒入饭碗之后,看到的是:酒碗中的并不是清沏透亮,却是有些浑而有点白色,好似“淘米水"一般。我有些愕然,朋友说:尝尝看,啥体会?
看着酒碗中满满一碗酒,酒面上一圈小泡沫,这泡沫咋不瘪了呢?
我呷了一小口,只觉得淳厚甜绵,完全不是52度烈性而辣口的烧酒感觉!好象是真正喝到了“琼浆玉液琼浆玉液"!
赵工程说,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还有一些其它成分。当“乙醇“经过反应后会成为一一"酯"。在自然常温条件下“醇"自然反应要经过80年才会完全成为"酯''!
我们厂当时生产的就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因此,这二丁酯就非常绵甜!用甲醇加苯酐反应便成了酯:二丁酯。
朋友说:经过三年的“窖藏"开启酒罈时,只有半罈酒了!
在又一朋友家中品到了在家自釀蒸溜的糟烧。在家中封罈了十多年,原来透明清沏的酒色已变成了微黄的颜色了!喝上一口,真是"绵柔淳香“!
到超市选酒,只有那"竹叶青"在瓶中的“酒花"一直泛在上面不破不瘪!以前喝过几瓶,影象较深,感情也深!
5. 普通蒸馏酒
中国白酒一般以香型进行分类,包括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馥郁香型和兼香型等。中国白酒是世界8大蒸馏酒之一,选用谷物粮食为主要酿制原料,风格多样,香味丰富。
白酒是中国酒类(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统称,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中国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
中国的白酒分为以下香型: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董香型、其它香型。
白酒香型特点
1.馥郁香型 :以酒鬼酒为代表。入口绵甜、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具有前浓、中清、后酱的独特口味特征。
2.酱香型 :以贵州茅台、贵酒为代表。又称茅型。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3.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
4.浓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又称泸型。口感风味具有芳香、绵甜、香味谐调等特点。
5.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西江贡为代表。口感风味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
6.凤香型: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气为辅的复合香气。酒质特点为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口感甘润挺爽,诸味谐调,有余味。
7.芝麻香型:以“一品景芝”系列酒为代表,于1957年发现。芝麻香型白酒是中国成立后两大创新香型(芝麻香型与兼香型)之一。芝麻香型白酒是以芝麻香为主体,兼有浓、清、酱三种香型之所长,故有“一品三味”之美誉。是中国“十一大香型”中最年轻的一个成员,同时也是酿造技术难度最大,酿造条件要求最高,对环境要求最严格的一个香型,堪称白酒中的贵族香型!
8.豉香型:以广东佛山“玉冰烧酒”为代表。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半固态液态糖化边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9.特香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以大米为原料,富含奇数复合香气,香味谐调,余味悠长。
10.老白干香型:以河北衡水“衡水老白干”为代表。酒色清澈透明,醇香清雅,甘冽丰柔,回味悠长而著称于世。
11.兼香型:①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香,舒适,细腻丰满,酱浓协调,余味爽净悠长;如湖北白云边酒.②浓中带酱型,主要表现在浓香带酱香,诸味协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如黑龙江的玉泉酒等。
12.其他香型。
6. 中国白酒蒸馏酒
东汉。元代普及。
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
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吴德铎先生和马承源先生认为我国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纪时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铜蒸馏器了。但他们并未认定此蒸馏器是用来蒸馏酒(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辉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吴德铎先生在1986 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这一研究结果后,这一轰动世界科技史学界的论文引起了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巨著编撰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科学技术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士的高度重视。
并表示要对其原著作中关于蒸馏器的这部分内容重新修正。这篇论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王有鹏:"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东汉说"<<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暂时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7. 蒸馏 白酒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通过加热液体汽化,再使蒸气液化,从而除去其中的杂质,这样可以提高酒的度数,酒精就是通过多次蒸馏得到的。现代人们所熟悉的“白酒”(也称“烧酒”)就是蒸馏酒。
1.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
2.由于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
3.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蒸馏酒则可高达60%以上。
8. 蒸馏酒白酒可以保存多长间
70度白酒可放心长期存放,高度白酒没有保质期,只要存放得当,在没有漏气,走气或者是蒸发的情况下,存放几年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是可以的,高度白酒存放时间越久,它的口感是越醇厚的,当前收藏市场上白酒很多都是珍藏几十年的老名优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