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八大烈酒 > 白酒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下沙”和“糙沙”分别指什么?(白酒下沙工艺是指什么)

啤酒之家 2023-03-11 14:59 编辑:admin 264阅读

一、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下沙”和“糙沙”分别指什么?

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生产原料高粱称之为沙),发酵一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

二、为啥酱香型白酒投料生产叫做“下沙”?

从字面上理解,“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粮即高粱。

酱香型白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可是,为什么偏偏把高粱叫做“沙”呢? 七月流火,赤水河谷里的茅台镇,就更是如此。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酒师的指导下,正在准备投料生产。第一次投料生产的过程,就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所谓“下沙”。“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左右的开水,将高粱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吸水。然后将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这个环节很关键,高粱不能蒸煮太熟,也不能太嫩。蒸煮好的高粱,要散在地上“摊凉”,由工人用木铲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左右开始加曲。上满一甑需要高粱1500斤,第一次加入约220斤左右的酒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8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第一次加曲搅拌后,再进行“收堆”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一米多高的圆锥。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依据温度灵活掌握,堆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茅台型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才结束这一环节,酿酒师把手**堆子,依据烫手的程度进行判断。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窖坑有3米—4米深,能装15甑—20甑的酒糟。与浓香型酒不同,酱香型白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则酱味就不浓了。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查,时常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其实,茅台镇就是一个大窖池:赤水河谷两山对崎,一日之中此热彼凉。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再度过一个月左右的窖期,开始第三次蒸煮。时间到了12月—次年1月,这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显然,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地解释为,酱香型白酒要在沙里过滤。很多误解与传讹,都来自人们对“沙”的不理解,甚至包括著名满族美食家唐鲁孙。从字面上理解,“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粮即高粱。酱香型白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这“沙”,是酱香型白酒的核心概念。因为仁怀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巧合的是,这与赤水河河沙的颜色十分相似。“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酱香型白酒的关键是选择比较完整的高粱,只有如此才经得起多次蒸煮。早期酿酒也需要一定的粉碎率,大约为20%—30%,现在基本不超过10%。那么,是否高粱经蒸馏发酵仍保持疏松,有“沙”之形,故称为“沙”呢? 商圣酱香白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茅台镇独有的红缨子高粱。这种高粱被称为糯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商圣酱香酒最著名的“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在酿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捆(编者按:“捆”为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沙”,既是商圣酒的核心,更是商圣酒的灵魂。

三、重阳下沙里的沙指的是什么?

重阳下沙是指重阳时节(农历九月初九) 开始投料,是酱香型白酒第一次投料。这里的“沙”是酱香酒制作原料高粱的一种说法。茅台镇正宗酱酒的原料为红缨子糯高粱,颗粒小,饱满,呈酱红色,看起来就像沙子一样。

下一篇:临汾哪里有酒厂
上一篇:芜湖白酒招聘(芜湖白酒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