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散装白酒十大排名?
依次为:越西包谷酒、泸州高粱酒、米易稗子酒、昭觉荞麦酒、温江包谷酒、康定青稞酒、北川粮食酒、马尔康青稞酒、甘孜荞麦酒、雅安包谷酒。
二、四川100元左右白酒推荐?
1.泸州老窖精品头曲D6,浓香型52度 500ml,市场价格120左右,老品牌性价比很高。
2.五粮醇红装,是五粮液的核心嫡系酒,浓香型 52度 ,市场价格110左右,品牌白酒。口感也不错。
3.毛铺黑荞,湖北的品牌酒,劲牌有限公司的,42.8度,荞香型的,市场价格135左右,顺口不上头,还是很推荐的。
4.古井贡G6,安徽酒 ,古井贡也是老品牌52度 浓香型,价格也是一百左右。
5.习水红钻,是贵州习酒品牌的浓香型口粮酒,52度 500ml价格在我120左右一瓶,习酒浓香型的白酒性价比真的非常不错。
青香型推荐以下,做个参考:
1.汾酒巴拿马系列的,红色包装的那款,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53度 清香型,价格在150左右,品牌酒。
三、请问下各位四川散装白酒?
完全能喝,甚至有的还不错。
上大学前我几乎是不喝酒的,都是看父母亲戚朋友聚会喝酒,我对白酒的印象大概就是500-2000的水平。
大学期间常常聚会,学生狗本来饭钱就不太够,要是次次聚会都喝100+的酒就更负担不起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了名为“歪嘴”的小瓶装白酒,在四川各小餐馆、烧烤摊几乎都有这酒卖。
尝试后竟然还不错,在10-20这个价位区间是最好喝的酒了。
于是每每聚餐有我在就必喝该酒。
这酒安慰过舍友失恋的心、陪我熬过难熬的夜、见证了许多热闹与孤寂。
毕业前夕,寝室四人围坐,中间一点花生米、辣条、瓜子作伴,一人一瓶歪嘴。
聊着未来和过去,聊着人生和梦想,那天喝了很多,喝的很开心,但一点没有醉意。
毕业后各奔东西,有人去了北京,有的回了老家。而我留在成都,等着他们回来一聚
大学期间不知喝了多少瓶歪嘴,说实话这酒不错,在这个价位里味道算是好的了,喝完不打脑壳,香味有,但不全是勾兑的味道。我觉得可以了
于是id改名歪嘴,算是种对过去的纪念吧。
题主能问出这种问题,其实还是生活阅历不够。这些低价酒其实相当有市场。况且还有更为低价的大瓶装或者散装的白酒,多数是被些老年人买回家泡酒或者被附近的农民工买去解乏。
四、四川白酒十朵小金花排名?
答:四川白酒十朵小金花分别排名如下:
1、绵阳丰谷酒业(产自绵阳市)
2、邛崃文君酒(产自邛崃市)
3、泸州三溪酒(产自泸州市)
4、古川酒业(产自邛崃市)
5、远鸿小角楼酒业(产自巴中市)
6、宜宾叙府酒业(产自宜宾市)
7、江口醇酒业(产自巴中市)
8、仙潭酒业(产自古蔺县)
9、玉蝉酒业(产自泸州市)
10、广汉金雁酒业(产自广汉市)
五、四川有哪些10到30的白酒好喝不贵?
四川产酒大省,名酒很多但在10到30元之间价位的白酒知名品牌还不多,但也有几款平民喜欢的像丰谷,叙水,老白干,小角楼等也有二两装的歪嘴,红花郎等。
六、四川十大纯粮酒?
五粮液
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起源于宋代,产于四川省宜宾市,采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香气悠久,滋味醇厚。
2010年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华樽杯”酒类品牌价值评议,其品牌价值名列第二,仅次于茅台。
剑南春
剑南春是传统名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剑南春属于浓香型,口感芳香浓郁,醇和回甜。
剑南春一直占据着酒界的头三把交椅,在酒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产于四川省泸州市,是较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发源于古江阳,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有“前列窖”、“浓香鼻祖”、“酒中泰斗”等美誉。
泸州老窖采用传统酿造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四川乃至我国有着突出的价值。
沱牌
沱牌产地坐落在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沱牌镇,其历史始于唐而盛于今!口感“窖香浓郁、绵软醇厚、甘冽清爽、尾净余长”。
凭借“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的广告语,沱牌酒在强手如林的白酒市场中脱颖而出,一时遍销大江南北,跻身我国名酒行列,成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
郎酒
郎酒产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白酒品牌。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
2010年,郎酒的品牌价值名列《500较具价值品牌》第51位,再度蝉联白酒行业品牌价值第三名。
全兴
全兴大曲产于四川省成都市。全兴烧坊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酒质呈无色透明,口感绵甜甘洌,落口净爽,系浓香型大曲酒。
全兴大曲与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沱牌一起被誉为四川白酒“六朵金花”。
水井坊
水井坊产于成都市老东门大桥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在成都漫长的酒业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酿酒工艺和淡雅的白酒风味,受到众多深谙品酒之道人士的青睐。
水井坊酒厂被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认定为“较古老的酒坊”、“浓香型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