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有哪些成分?
水和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包括:高级醇、甲醇、多元醇、醛类、羧酸、酯类、酸类等。
扩展资料:
一、酒的简介: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
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剧上升。喝酒让人容易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
二、 酒的种类:
酒的种类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
1、白酒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2、啤酒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
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3、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4、黄酒
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浙江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5、米酒
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
6、药酒
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二、酿酒的原料是哪种粮食?
从发酵酿酒的原理看:我们认为只要含淀粉和可发酵性糖或可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原料,均可用来发酵酿酒。根据这原理不难看出酿酒的原料是很多的,如粮谷类、薯类、代用原料及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原料,它们是酿酒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其性能,才能准确合理加以选用,方能达到酿制好酒的目的。
一、粮谷原料
传统工艺的优质白酒酿造使用的粮谷类原料是以高粱,其次是大米、小麦、玉米、糯米、大麦等。
1、高粱
高粱又称蜀黍、红粮等,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粘度不同分为粳高粱(多产南方,又称黏高粱)、糯高粱(多产北方,又称饭高粱)。高粱中淀粉含量过高,易于发酵生产酒精;糯高粱几乎全是支链淀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是优质酿酒材料。高粱中含有适量的单宁,不仅有抑制杂菌作用,同时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等特殊香味,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高粱久经蒸煮、疏松适中、熟而不黏,利于固态发酵生产大曲酒!
2、谷类
大米有粳米和糯米。粳米,淀粉结构疏松,容易糊化,质地纯正,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量少,酿出的酒比较净。糯米,淀粉含量比粳米高,几乎全为支链淀粉,蒸煮后质软、粘性强容易糊烂,需要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
3、麦类
小麦:颗粒由皮层、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主要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还含有少量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小麦黏着力强,营养丰富,适合霉菌生长,是制曲最好的材料,对酿酒微生物繁殖生长,产酶有促进作用。其小麦胶蛋白的氨基酸为多,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香味成分,丰富酒的风味!除了制曲,还可以做酿酒材料。
大麦:除了淀粉之外,还有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等,其中大麦经微生物作用下产生赋予白酒特殊香气的香兰素。大麦中的α 、β—淀粉酶,在制曲中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先决条件。除了制曲,还可以做酿酒材料。
青稞:西藏人民对当地裸大麦的称谓,是大麦的另一个变种。青稞粒粗蛋白占10.1%,含量高于其他谷类。纤维素含量1.8%,低于小麦但高于其他谷类作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均比其他的谷类作物高。脂肪含量偏低,类含量低于其他谷类作物。青稞淀粉成分独特,普遍含有74%~-78%的支链淀粉,有些甚至高达或接近100是酿酒的好原料。青海“互助青稞酒”就是青稞酿酒的典型代表。
4、玉米
黄玉米比白玉米淀粉高,生颗粒结构紧密、质地硬,蒸煮时间长才糊化。蒸煮后的玉米粒质地软,才有利于发酵,出酒率不及高粱。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高、植酸含量过高,白酒的邪杂味比较重,从而影响口感。
二、薯类原料
薯类原料有甘薯、木薯、马铃薯、山药等。
1、木薯
木薯块根富含淀粉,木薯块根鲜样淀粉含量一般为26%-34%,干样淀粉含量约为73%-83%(成为淀粉之王),且木薯淀粉中有支链和直链淀粉两种形式,其中直链淀粉约占17%、支链淀粉占83%。主要用作酒精生产原料,出酒率高达80%以上。
2、甘薯
甘薯含有少量可溶糖,有利于酵母的利用。薯干的淀粉纯度高、颗粒大、组织疏松,容易糊化;其脂肪和蛋白质较少,发酵容易产酸幅度小,淀粉出酒率高于其他材料,多数使用于生产酒精!
3、马铃薯
马铃薯淀粉与其他作物的淀粉相比,马铃薯淀粉糊化度高(酿酒的辅料量大)、糊化温度低、透明度好、黏结力强、拉伸性大。
三、豌豆
豌豆所含的蛋白质很好,不是酿酒发酵好材料,但是其常常被用于制曲(如制曲,洋河使用10%的豌豆,汾酒使用40%),可能因为豌豆含有丰富的香兰素,有利于香气的形成吧。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为白酒产生丰富的前提物质。
不管是使用那些酿酒用料,其选材都要求是颗粒饱满,无杂,无霉烂,且不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实践证明:高粱产酒香、大米产酒净、小麦产酒冲、玉米产酒甜、糯米产酒绵。
三、白酒原料表顺序说明了什么?
要判断一瓶酒是用什么原料酿制而成,我们可以通过酒标上的配料表得出结论。配料列表是酒标必须包含的内容之一。在白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配料(包括水和使用食用酒精)必须在配料列表中一一列出。配料列表均以“原料”或者“原料与辅料”打头,列表中各种原料的排列顺序代表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另外,用粮谷为原料酿造的白酒称为粮食白酒,而用含淀粉或糖的非粮谷类物质作为原料酿造的白酒称为其他原料白酒。
配制酒(露酒)应标示所用酒基,串蒸、浸泡、添加的食用动植物(或其制品),国家允许使用的中草药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当酒类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配制酒有时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的规定;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加剂可以按GB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类别名称。当一种酒中添加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时,可以标示其类别名称(着色剂),再在其后加括号,标示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代码。
四、黄酒的生产原料主要有哪些?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福建闽安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江苏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河南双黄酒、广东客家娘酒、张家口北宗黄酒和绍兴加饭酒(花雕酒等)、广东珍珠红酒等。
五、自酿酒调料配方?
自己酿白酒需要准备各种原料,具体为酿酒用的粮食、酒曲;酿酒工具为发酵设备、蒸馏设备、冷却设备。
首先按发酵工艺的不同,处理好粮食,熟料发酵需把粮食煮熟、摊凉,冷却到30以下加入酒曲。生料发酵每百斤放七两酒曲,熟料放五两酒曲。
其二生粮发酵可以直接把粮食和酒曲按比例混合,视温度和发酵方法不同,发酵其需7-8天到两个月不等。
其三发酵完成后,釆用蒸汽蒸馏设备进行蒸馏,这样不会使发酵好的酒培蒸糊,这样蒸馏出来的酒蒸气用冷却设备冷却后,这就是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