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兰地划分标准
通过酒标上这些字母的缩写,就可知道该酒是何等级,一般而言: V O: 10年成熟 V S O: 15年成熟 V S O P: 20年成熟 X O: Nepoleon(拿破仑)40年成熟 Extra: 70年成熟 还有一些标记的意义是: E:特级 F:精美 V:充分 O:陈年 S:高级 P:浅色
2. 白兰地等级划分标准
环境污染事故等级应主要根据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来划分,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一)Ⅰ级(特大):
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Ⅱ级(重大):
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三)Ⅲ级(较大):
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四)Ⅳ级(一般):
发生3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3. 白兰地分级标准
郁金香原产中国古代西域和自藏新疆一带,后经丝绸之路传至中亚,又经中亚流入欧洲及世界各国,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荷兰、新西兰、土耳其等国的国花。郁金香3~4月开花,生长开花适温为15℃~20℃,属于长日照花卉,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8℃就可以正常生长,一般可耐零下14℃的低温,耐寒性很强。经过园艺家长期杂交栽培,全世界拥有八千多个品种,被大量生产的大约有150种,其中红、黄、紫色是最受人欢迎的。那么如此多种类的郁金香,到底该如何区别呢?早在1981年,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品种登录大会郁金香分会上,就已经根据花期、花形、花色等特性,将郁金香分为4类15群。
1、早花类
1)单瓣早花群
又称孟德尔早花型。2)重瓣早花群
2、中花类
1)凯旋系2)达尔文杂种系
3、晚花类
1)单瓣晚花群2)百合花型群3)流苏花型4)绿斑群5)鹦鹉群6)伦布朗型7)重瓣晚花群
4、变种及杂种
1)考夫曼群2)格里氏群3)福氏群4)其他混杂群
4. 白兰地年份区分
1、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
2、看釉色是否光洁,色度是否一致,不要有砂包、气泡、脱釉等疵点。
3、看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4、看绘制技巧是否精细、工整、传神。
5、看瓷质是否洁润,是否有其它杂色。
6、听敲击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
7、看瓷质是否够硬,可用金属工具刻划,看是否有痕迹
陶瓷从化学成分看,陶器的胎料是适宜的粘土,瓷器必须是瓷土。
陶、瓷就胎质成分而言,关键区别是AI2O3和Fe2O3的含量不同。据分析,陶胎中Al2O3含量为14-15%,Fe2O3为6%左右。瓷器Al2O3含量为17%以上,Fe2O3在3%以下。
从烧结温度看,陶器一般在800℃-100℃之间,一般不超过1050℃,因为陶器胎料为易熔粘土,1100℃就熔融了。
瓷器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区别,要以烧结为准。
从施釉看,瓷器表面都施釉,且必须在高温下与胎体一道烧成玻璃质釉。陶器除釉陶外,一般不施釉。釉陶器,如唐三彩、琉璃等上的釉为低温铅釉有别于瓷器表面的高温釉。 从成型后特点看,陶器密度较小,不透光,有一定吸水性。瓷器基本不吸水,有一定透光性。
5. 白兰地 标准
金奖白兰地酒是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拳头产品。 金奖白兰地是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传统名产之一,原名“张裕白兰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博会旧称)上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后,于1928年改名“金奖白兰地”。 金奖白兰地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6. 白兰地的等级划分
2002年中国农业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农业行业标准》中,对绵羊肉和山羊肉的等级划分,已给出明确规定。主要是通过胴体大小、背部膘厚和外观品质等划分。
绵羊肉分级标准
一级:肌肉发育好,骨骼不外露,全身覆盖脂肪,肩、颈部富有较薄的脂肪层。
二级:肌肉发育较好,骨骼外露不明显,肩胛骨稍突出,除肩部外整个胴体覆盖脂肪。
三级:肌肉不够发达,仅脊椎骨外露有突起,腰部及肋部脂肪少。
四级:肌肉不发达,骨骼明显外露,胴体表面有薄层脂肪或无脂肪分布。
山羊肉分级标准
一级:肌肉发育好,除肩部和脊椎骨尖少外露外,其他部位都不突出体外,皮下脂肪布满全身,但肩、颈部的脂肪层较薄。
二级:肌肉发育中等,肩、背和脊椎骨尖外露,背部有薄层脂肪,腰和肋部的脂肪明显。
三级:肌肉发育较差,骨骼隆起部位明显外露,胴体脂肪层不明显,或有的肌肉发育好,但胴体表面无脂肪。
从羊的种类了解分级后,那么从羊的年龄上来看,又是怎么分级的呢?
大羊胴体分级标准
一级:胴体重25-30kg,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第六对肋骨上部棘突上缘的背部脂肪厚度0.8-1.2cm。
二级:胴体重21-23kg,背部脂肪厚度0.5-1.0cm。
三级:胴体重17-19kg,背部脂肪厚度0.3-0.8cm。
凡不符三级要求的均列为级外胴体。
羔羊肉胴体分级标准
一级:胴体重20-22kg,背部脂肪厚度0.5-0.8cm。
二级:胴体重17-19kg,背部脂肪厚度0.5cm左右。
三级:胴体重15-17kg,背部脂肪厚度在0.3cm以上。
凡不符三级要求的均列为级外胴体。
肥羔羊肉胴体分级标准
一级:胴体重17-19kg,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
二级:胴体重15-17kg,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
三级:胴体重13-15kg,肌肉发育中等,脂肪含量略差。
凡不符合三级要求的均列为级外胴体。
7. 白兰地分为几个级别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是黄色、橙色、红色。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是指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是指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是指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
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通常是指一段持续性的高温过程,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能适应并且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
8. 白兰地的定义
世界最好的白兰地公认是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