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卮什么意思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赞美杭州西湖的诗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夜泛西湖》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2《西湖戏作示同游者》3《桃花雨》4《》
2. 金卮什么意思及读音
《康熙字典》七画,五行属“金”的字有: 扱 岔 吵 车 成 赤 氚 串 吹 忖 兑 秀 序 卮 吱 判 七 吣 忍 妊 礽 删 劭 佘 伸 身 束 吮 私 伺 兕 姒 宋 忒 吻 伭 辛 巡 酉 皂 伫 助 妆 壮 孜 走 佐 作 坐
3. 金屈卮什么意思
1、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出自唐·杜甫《漫兴》。不要为世俗的事烦恼,姑且饮尽这有限的酒。
2、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出自宋·晏殊《踏莎行》。借酒浇愁,逃入梦中,确实都能让人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愁,但是醉酒总有醒来的时候,好梦也有惊破之时。酒醒梦残之后,夕阳西下、庭院深深,面对此景,又会产生何情呢?让人回味,让人沉吟。这句描写伤春的郁闷之情。
3、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出自宋·欧阳修《浪淘沙》。东风,春风。这句诗以拟人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通过“与春风从容饮酒”的浪漫之想,表达诗人想多留住春天几天的殷切之情。
4、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出自唐·卢纶《春词》。这句描写暮春时节把酒赏花、醉眠花下的文人情趣。“落花埋”是夸张,言落花之多,由此呼应了前句“醉眠”,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感伤之情。
5、春与繁华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出自元·倪瓒《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繁华,指繁花。中酒,醉酒、病酒。春天将随繁花落尽而逝去,忧愁就像喝醉了酒不能醒。这句描写春暮感伤之情,表现的是一种伤春惜春的文人情怀。
6、数杯黄菊酒,千里白云天。
出自唐·姚合《九日寄钱可复》。黄菊酒,指重阳节所喝的菊花酒。这句描写重阳节登高饮酒、遥想友人的深切之情。“千里”是夸张,意在强调与友人相隔距离之远。
7、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出自唐·戴叔伦《寄司空曙》。中酒,指醉酒。这句描写对花饮酒频频醉、独倚高楼看燕飞的情景,表达的是一种惜春之情。
8、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
出自宋·美奴《卜算子》这句描写在哀怨的琴声中朋友对饮而抒依依惜别之情的情景。朋友对饮,本是人生一大快事。但若是惜别时对饮,那心情自然就不一样了。正因为如此,为了解除喝闷酒气氛的凝固压抑之感,便想到了以琴曲解闷。可是,琴声所奏出的却是《古阳关》乐曲的离情别绪之音,这益发增添了离情别绪的悲情。
9、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出自唐·皮日休《春夕酒醒》。人生不得志,便会借酒浇愁。然而,酒醒之后,已是“夜半醒来红蜡短”,看着那燃融的蜡脂化作了美丽多姿的红珊瑚,诗人不禁睹物感伤,凝神观照之间,那蜡脂便成了自己的“寒泪”。红蜡何以有泪?泪何以寒?全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借景抒情,以喜衬悲,形象地抒发了诗人人到中年,壮志未酬,来日苦短,犹若残蜡的身世之叹。
10、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出自唐·于武陵《劝酒》。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的酒器。这二句与唐人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一样,都是临别送友的劝酒语。但是,“金屈卮”表示的是一种敬重;“不须辞”表示的是豪爽,有劝友人振作之意,与王维之句所要表现的“惜别”之意有所区别。
4. 卮的意思及寓意
儿、兀、元、允、兄、尧、光、先、兆、充、克、兕、兑、兖、党、竟、兢、匕、北、死、此、旨、些、匙、疑、凡、几、朵、凫、壳、秃、咒、凯、亮、凳、亢、嬴、洗、况、冗、完、冠、 冤、免、兔、卮、卷、爸、巴、色、包、泡、炮、抱、孢、袍、刨、范、龟、电、甩、能、毛、观、见、现、耗、巩、托、老、地、也、池、孔、吼、他、她、蚝、圯、圮、已、己、巳、化、华、屯、吨、顿、仑、仓、论、巷、坑、宅、坨、蛇、尼、屁、泥、呢、抢、枪、呛、无、沧、轧、花、纯、浇、哓。 竖弯钩又称“浮鹅钩”,因它的形状像浮在水面上的鹅而得名。竖弯钩分长颈竖弯钩和短颈竖弯钩。长颈竖弯钩如:儿、电;短颈竖弯钩如:也、见。
5. 金卮的诗句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宋代 欧阳修
译文【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宋代 欧阳修
译文【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3、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宋代 欧阳修
6. 金卮怎么读
一、卮的释义:
1、古代盛酒的器皿:~言(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后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如《诸子~~》)
2、古同“栀”,栀子。
二、拼音:zhī
三、部首:厄
四、笔画:撇、撇、横、横折钩、竖弯钩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进卮[jìn zhī]
举杯饮酒。
2、屈卮[qū zhī]
有曲柄的酒杯。
3、泛卮[fàn zhī]
把酒杯翻过来。意谓干杯。
4、酒卮[jiǔ zhī]
亦作“酒巵”。盛酒的器皿。
5、瑶卮[yáo zhī]
亦作“瑶卮”。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的美称。
7. 金樽指什么意思
香醇、醇醪、醇香、醇美、琼浆。一、香醇(气味、滋味)香而纯正:~的美酒。
引证解释: 周瘦鹃 《花木丛中·莲花世界》:“说到莲花的实用,不论是花瓣、花须、花房、叶、叶梗、藕、藕节、莲子等,或供食用,或供药用,简直没有一种是废物。”
二、醇醪味厚的美酒。
引证解释: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觉得酒的确是醇醪好酒,浓香蜜口。”
三、醇香(酒味)醇厚芳香。
例句:我们这里的美酒历史悠久,回味悠长,特别的醇香!
四、醇美纯正甜美:~的嗓音。
酒味~。造句:裹满喜庆烟花的热闹,弥漫香醇美酒的味道。
五、琼浆指美酒:~玉液。
引证解释: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忽然一滴杨枝水,辟头洒将来,正如鲜露明珠,琼浆玉液。”翻译:忽然一滴杨树枝水,迎头洒将下来,感觉正如鲜露明珠,琼浆玉液。
8. 卮酒的卮是什么意思
卮[zhī]〈名〉1.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 赐之卮酒。
——《史记·项羽本纪》
2.又奉卮酒为寿。
3.又与半卮酒。
4.又卮酒安足辞。
5.又如:举卮(举起酒器)〈形〉1.支离的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庄子·寓言》
2.又如:卮言(支离而无统绪或随人妄言,既无主见,也无立场的、随和人意的言论);卮辞(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词)
9. 卮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这个成语应该是杳无音讯。
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没有一点消息,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这个成语出自于宋·黄孝迈《水龙吟·自侧金卮》。
拼音
yǎo wú yīn xùn
10. 卮是什么意思
乃:却这句话意思是:却左手拿着酒壶。出自战国时期刘向等人考订整理的《战国策·齐策二》中的内容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相谓:互相商议。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且:将要。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足:脚子:对人的尊称,您。
安能:怎么能;哪能。
为:给;替遂:于是;就。
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终:最终、最后。
引:拿起。且:准备。成:完成。余:剩余。足:脚。 足:画脚亡:丢失,失去。为:给,替。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谓:对......说译文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
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扩展资料:赏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是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启示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3、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