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忆把金罍酒
《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唐代:卢纶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
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唐代:刘禹锡
零陵香草满郊坰,丹穴雏飞入翠屏。
孝若归来成画赞,孟阳别后有山铭。
兰陔旧地花才结,桂树新枝色更青。
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
《木兰花慢(题广文克明菊隐)》
宋代:辛弃疾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
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
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
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
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
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
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谒金门(春早湖山)》
宋代:韩淲
春尚早。春入湖山渐好。
人去人来虽未老。酒徒犹恨少。
梅落桃开烟岛。日日更吹香草。
一片芳心拚醉倒。冷云藏落照。
《诉衷情(宫怨)》
宋代:谢绛
银缸夜永影长孤。香草续残炉。
倚屏脉脉无语,粉泪不成珠。
双粲枕,百娇壶。忆当初。
君恩莫似,秋叶无情,欲向人疏。
2. 我夃酌彼金罍
“乃”字里面一个“又”字读什么 夃[gǔ] 。
夃,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为gǔ yíng,该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
起初基本含义为古同“贾”,卖;继而引申含义为夃出。
有关常用的组词为夃出。
古籍释义:字之譌。
说文解字:夃,以市买多得为夃。从从夂,益至也。从乃。
“我夃酌彼金罍。”古乎切,臣铉等曰:乃,难意也。
3. 盛酒的金罍怎么读
三羊铜罍读音sān yáng tóng léi,三羊铜罍是商朝时期的一件文物,因其上有圆雕等距离三个大卷角羊首而得名,罍是一种典型的礼器,一般多用于盛酒。
罍[léi]汉语文字
罍,汉语三级字,读作罍(léi),⒈ 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⒉ 盥洗用的器皿。
康熙字典〔古文〕《广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