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八大烈酒 > 金酒

古琴与酒的图片(关于酒的古琴曲)

啤酒之家 2023-01-15 19:22 编辑:admin 64阅读

1. 古琴与酒的图片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音乐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酒宴上,人们用音乐为饮酒助兴;不少音乐也包含着有关酒的内容。

西周至春秋时期,歌曲主要是风、雅、颂三类,风雅这类歌曲在官廷及土大宴乐时演唱,一般以瑟或琴伴奏,它们中直接与酒有关的有十多首。如《鹿鸣》中就写到:哟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笛,吹笛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祧,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1.汉代酒与音乐

汉代,朝廷专门设定了掌管宫廷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歌谣与乐曲的机构一乐府。当时在乐府中,有很多人专门根据民间曲调填写歌词。到了魏晋以后,人们把汉代乐府搜集创作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这些乐府的曲名,有不少就上酒有关,如乐府鼓吹曲《将进酒》,

它就是专门写宴饮赋诗,宴享功臣之事的。瑟调曲的《陇西行》也是写酒宴的,其词为:请客兆堂上,坐客毡瞿艇。清白各异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跪拜,然后持一杯。

2.魏晋酒与音乐

三国时期曹操所写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词。他的《短歌行》开头几句就与酒有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有杜康。魏末晋初,文人阮籍善音乐会诗文,就创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酒狂》。

南北朝民歌中也有不少写酒的,例如清商乐《读曲歌》。当时,民间音乐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统称为清商乐。《读曲歌》属吴声歌曲(产生于吴地的歌曲的总称,含许多曲调)。 “读曲”亦作“独曲”,即歌唱时不用乐器伴奏,其歌中唱到:思难忍,络啻语酒壶,倒写侬顿尽。

3.唐宋酒与音乐

唐时,王维的诗《阳关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被广为传唱。而此曲原是一首琴歌,因琴歌把这首诗重复了三次,所以名为《关三叠》。这首琴歌在流传过程中,后来逐渐地成为一首古琴独奏曲。

唐贞观、开元年间,曾流传一首与酒有关的《京州曲》:汉家宫里柳如丝,丰觅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子更贯百僚诗。宋代的歌曲,主要是词。宋词的词牌就是乐曲,与酒有关者很多,例如:醉思凡、醉中真、酒蓬莱、频载酒、醉梦迷、醉花春、醉泉子、倾杯乐、醉桃源、醉偎香、醉梅花、酒落魄等。

宋词中反映或描写酒的作品也不少,如苏轼《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在南宋,音乐还被用作推销酒的一种方式。当时的政府部门“赌军酒库”,在每年清明节和中秋节前后都要利用乐队和歌妓,执乐器演奏音乐,列成队伍,在街头游行推销新酒。

4.明清酒与音乐

明代和清代的音乐,最有代表性的是民歌和小曲,这里面和酒有关的举不胜举。明、清的宫廷音乐中,宴乐占有重要位置。例如清代的宴乐就有《中和乐》、《丹隆乐》、《清乐》等。官廷的宴飨,一般在元旦、万寿节和冬至举行,

何时演奏哪一种音乐都有严格的规定:“皇帝出入奏《中和乐》,大臣行礼奏(丹隆乐》,巡酒奏《庆隆乐舞》。”王侯和富贵人家,举行宴会时也以音乐助酒兴,乐器是用筝、瑟、琵琶、三弦子、拍板等,歌者只用一小板,或以扇子代之,间有用鼓板伴奏进行演奏。

综观数千年的音乐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酒为歌唱的重要内容,另一部是酒乐相配明君臣之礼或者为酒宴来助兴,还有就是以音乐写伙酒之人的精神状态,抒发饮市人的思想和感情。

2. 关于酒的古琴曲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3. 琴酒是什么酒图片

琴酒,又名杜松子酒或金酒,最先由荷兰生产,在英国大量生产后闻名于世,是世界第一大类的烈酒。

琴酒按口味风格可分为辣味琴酒、老汤姆琴酒,荷兰琴酒和果味琴酒四种。

辣味琴酒质地较淡、清凉爽口,略带辣味。

老汤姆琴酒是在辣味金酒中加入了2%的糖分,使其带有怡人的甜辣味。

荷兰琴酒除了具有浓烈的杜松子气味外,还具有麦芽的芬芳。

果味琴酒是在辣味琴酒中加入了成熟的水果和香料,如柑桔琴酒、柠檬琴酒、姜汁琴酒等。

琴酒的酒液无色透明,气味奇异清香,口感醇美,既可单饮,也可与其它酒混合配制或作鸡尾酒的基酒。

4. 古琴与酒的图片对比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意思是: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

风尘:行旅艰辛。此词字面上来看好像是指行路的艰苦劳顿。但远非如此。当时唐朝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三年,社会仍然不安定,就在这一年。

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反叛国家,不仅杀了陕州监军张志斌,还吃了他的肉,屡杀朝廷安抚使者,向朝廷叫板:“吾离长安百八十里,夜眠不敢伸脚,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我周智光能之。"

唐代宗忍无可忍,密诏郭子仪伐周智光。好不容易消灭周智光,后蜀乱又起。可以说,作为一个心忧国家社稷的人,韦应物的诗不能仅从字面上去了解,风尘显然也暗指国家战乱、兵祸等。

原文:

《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译文: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

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

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5. 古琴与酒的图片大全

出自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意思是我已喝醉,想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还觉得有意思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

拓展资料:

《山中与幽人对酌》全诗: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注释

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指隐逸的高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对酌:相对饮酒。

“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对来访者无论贵贱,有酒就摆出共饮,如果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赏析: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

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

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

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

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下一篇:金家酒图片(金家酒40度)
上一篇:琴酒微信群(琴酒朋友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