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八大烈酒 > 金酒

余味琴酒诗大全(余光中关于酒的诗)

啤酒之家 2023-01-30 04:10 编辑:admin 169阅读

1. 余光中关于酒的诗

是《寻李白》中的句子。

《寻李白》是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自由诗。本诗选自他的《隔水观音集》。这首现代诗融入了李白的许多著名诗句,并且采取对话的方式行文。

诗歌节选: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扩展资料:

《寻李白》一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余光中曾在《莲的联想诗集·后记》云:“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

2. 余光中的抒情诗

余光中评价荷塘月色:比喻不恰当,中学生水准

《荷塘月色》中蕴含了大量比喻,全文共一千三百多字,比喻句占所有句子的23%。比喻的类型也很丰富,包括名明喻、暗喻与博喻。在描写月色荷塘时,作者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刻画了荷塘中的荷叶、荷花、流水等事物的形象,并利用比喻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凸显出来。

例如,在“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中,由于荷叶的形状,与裙摆极为相似,故作者用“舞女的裙”来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为毫无生机的荷叶增添了动态感,使其拥有人的形态,给世人传递荷叶灵动、高贵的气质。

不过,针对《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我国著名作家余光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余光中认为该篇散文中的绝大多数比喻都是直白浅显的明喻,且许多文字描写都很平常不过,尤其是文章第三段中作者的月下独白,余光中认为整段描写如同在打流水账,毫无深意,只能达到中学生水准。

且文章围绕“荷塘月色”展开,这一段文字明显与文章中心无关,显得格外突兀。此外,在余光中看来,文中的比喻大多数运用了女性意象,并提及“舞女”、“出浴的美人”等庸俗的比喻,令人不禁联想到民国时期的艳俗场所,不适合供学生品读与欣赏。

3. 余光中关于酒的诗句

45

关注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如此评价酒中仙李白。建安七子邺下高吟纵酒,两晋风流兰亭曲水流觞。诗词和酒唯美结合,成为历代文人名士不能删除的生活标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关于饮酒的唯美古诗词。

古来圣贤皆寂寞之一人独饮

饮酒 其四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九秋黄菊,泠露盈盈。采英入酒,惬意山林。一壶饮尽,红日西沉。啼鸟归巢,悠然东篱。

4. 余光中诗文名句

《寻李白》

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5. 余光中经典的诗

(三)余光中著作目录 1、 诗集

《舟子的悲歌》,野风,1952。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钟乳石》,中外画报,1960。

《万圣节》,蓝星诗社,1960。

《莲的联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2、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3、 翻译

《梵谷传》,重光文艺,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1957。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英美现代诗选》,学生,1968。

《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1972。

《不可儿戏》,大地,1984。

《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1984。

《温夫人的扇子》,大地,1992。

《守夜人》,九歌,1992。

《理想丈夫》,大地,1995。

6. 余光中的著名诗作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7. 有关余光中的诗

我认为最能代表余光中的诗是《乡愁》,《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原诗如下: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8. 余光中酒入愁肠

对于李白,我们有一个总的印象:他身材不高,目光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个性高傲张扬.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寻李白》)结合前面内容看来,这首诗确实写出了李白的个性气质,写得非常传神.

下一篇:琴酒吻雪梨脖子(雪梨和琴酒到底什么关系)
上一篇:琴酒的帅气照片(琴酒太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