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与琴的诗句
1.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 吴文英《无闷·催雪》
2.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3.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 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4.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5.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6.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
7.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8.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9.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10. 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11. 丑妻终胜长为客,薄酒能无更饮茶。
12. 雅倩樊蛮诵长恨,饮茶亦可拟芳斟。
13.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唐】白居易
14.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15.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16.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17.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将它作为一种药予以记载之后,茶的品饮方法经历了千年的起承转变,从粗犷走向优雅。茶的走向,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明发展走向的一个缩影。 春秋时期,茶叶是一种蔬菜,人们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后配饭吃。可能还会添上油盐酱醋之类,我是没吃过,十分好奇这味道。不过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凉拌茶菜”“油茶”之类,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就开始了。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时候茶还被当成祭品,奉献给祖先和神明。 汉朝的时候,茶叶终于被作为饮品推广,“武阳买茶”这个典故,可以看得出,至少在富庶的人家,茶已尽作为一种商品来消费。不过汉朝人喝茶的方式仍然很奇怪。一般采摘后的茶叶都是做成饼状的,类似今天的普洱饼。喝之前,先把饼烤红,然后再在陶器里边把它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这样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做好了。哦呸,是一碗香喷喷的茶终于泡好了。不过这样的节奏也太奇怪了吧。汉朝人,你们的茶咸不咸啊? 再来看,三国两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什么叫玄学?简单理解就是哲学。不过深层次分析就是,科举制还未发明,此时的读书人做官只有靠走关系,或是家庭名望这两种方式,所谓的举孝廉。那你想啊,大批的读书仔没有公务员考试可以参加,更没有公车上书的机会。那既然与政治无缘,就只好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上瞎折腾了,这个时代也是历史上出奇葩最多的时候。 这个时代的有关茶的文化,也没什么好讲的,无非是喝的人越来越多,喝法则跟前辈一样。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提出了“以茶代酒”的概念。这个概念多伟大,以至于到现在我们中国还常常提起。其实说白了,自从中国人提出了这句话开始,我们就已经比别的民族早进入斯文的时代了。喝茶的民族跟喝酒的民族怎么比?就好比秀才与野蛮人。互相瞧不起吧。中国历史后半段发生的很多事都可以用这个偏见来解释。 大唐盛世,对茶最伟大的贡献恐怕是出现茶圣陆羽,一部《茶经》奠定了中华茶道的基础。茶具之精美自不必说,被日本人尊称为“唐物”,与他们自己粗糙的“和物”分开。唐三彩出现,瓷器开始千变万化。茶马古道也形成了,茶叶开始出口。金银类的高档茶器也渐渐受到欢迎。种种迹象表明,茶的时代到了。只是这时候喝茶的时候已经不加葱姜之类的了,我大唐国民早就品出了茶叶本真味道的曼妙。 宋朝,什么都是最高级,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中的LV,奢侈的王朝。连皇帝都写了本关于茶的书叫《大观茶论》,亲自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而且将民间的茶和皇家的茶分开,在福建设立官焙,专做皇家茶,叫龙团凤饼。特供无处不在啊。宋朝人终于不再沉迷于煮茶了,而是点茶,所谓点茶其实喝法有点像今天的咖啡。日本人到现在还是点茶法,冲泡茶粉来喝。有机会的朋友可以现场体会一把。每个人点出来的茶,要比味道,图案,色泽等等,这个叫斗茶。插一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面提到曲水流觞。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游戏。就是将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个水循环系统上,转来转去,然后你可以在水面选一杯来喝。 明朝,朱元璋是个土包子,忍受不了那么多规矩,不喝茶粉,不喝茶饼,只喝散茶,直接拿开水一冲。跟今天普通人喝茶是一样一样的。同时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喝了几千年绿茶的中国人,开始喝上红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么呢?紫砂壶也是在这时候发明的,第一泡茶利器诞生了。 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喝茶。地球上有五亿人口在饮茶,四亿在中国。那些百年的老茶馆,都是从清朝开始兴起的。洋人们也开始用卖给我们鸦片的钱,来买我们的茶叶了。看古装剧还可以发现,清朝人喜欢盖碗泡。
2. 琴和酒的诗句
1.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行香子·述怀》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4.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5.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白居易《弹秋思》
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诗》
3. 琴与酒的古诗
孤山树下抚琴的诗句
1.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4. 对琴酒古诗的意思
《小重山·七夕病中》宋.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春宵自遣》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书斋即事》唐.杜荀鹤
时清只合力为儒,不可家贫与善疏。
卖却屋边三亩地, 添成窗下一床书。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 乡里老农多见笑,不知稽古胜耕锄。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 自古有琴酒
杜松子(Juniper Berry)是杜松这种刺柏植物的毬果,由于其造型极为类似树莓这类浆果植物反而不大像是毬果,而被误称为“莓”(Berry)。其味苦有清香。 自古以来欧洲人一直使用杜松子作为煮肉时的调味料,作为利尿的药物使用,或在啤酒发酵的过程中添加杜松子作为苦味的来源。杜松子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中国的翻译家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名称,因其类似于小松树,故起名“杜松”,将其果实称为“杜松子”。以杜松子为调味料所制造出的琴酒是种在欧洲非常受欢迎的基础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