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万历仙鹤云纹五彩瓶特征?
五彩,又称古彩,是我国彩瓷的著名装饰品种之一。其作法通常是先在已烧好的瓷器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再在彩炉中以750℃ 至800℃的低温二次焙烧而成。彩在釉之上,因此属釉上彩。五彩基本色调是红、黄、绿、蓝、紫色,但在实际运用时,可在这些颜色的基础上,配制出较多的颜色变化,丰富古彩的色相,同时某些器物也不一定是五彩皆备,根据花纹需要,也有两种或三种颜色,同样装饰得非常精美、华丽。
明代万历仙鹤云纹五彩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综合归纳可以看到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釉面普遍肥厚莹润,微泛青,玻璃质感强。色调对比非常强烈,装饰浓重、艳丽,讲究大红、大绿,红彩酷似枣皮红,浓艳醒目,显得富丽堂皇。施彩特点是以釉下青花表现局部纹样,釉上用矾红、黄、绿、褐等色交错描画纹饰。纹饰轮廓用赤褐色或黑色勾描。由于施彩较厚,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这种红艳浓翠的艺术效果,表现力强,给人以极其华丽的感觉,虽然用彩很重,但又不流于俗艳,与明成化斗彩清韵雅致的装饰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2. 花纹密布全身,纹饰线条挺健有力,但不是很规整,图案追求繁巧绮丽的品味。画笔潇洒,豪放不羁,画面不拘一格,多讲寓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纹饰中的彩色往往溢出轮廊线,尤其是所绘人物,多数是大头短躯,上下比例失调。另外较多地采用锦地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3. 一般多在器物底足内青花双圈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写四字款的极少见到。“万”字头的写法“艹”和“䒑”两种,以“䒑”的居多,颇具时代特点。青花色调浓艳,蓝中泛紫,深入胎骨。
二、赫舍里氏墓出土文物?
出土55件极品的文物,现在这些文物都在首都博物馆。
主要有:
黑舍里氏圹志碑,斗彩葡萄纹杯,青花宝相花纹卧足碗,斗彩折枝花卉八卦纹三足炉,斗彩葫芦瓶(明万历),五彩花鸟纹洗(明万历),五彩仙人渡海图盘(明万历),甜白釉暗花云龙纹梨式壶(明永乐),黄釉盂(明),青白玉夔凤纹子刚款樽(明),青玉卧鹿嵌饰(宋),羊脂玉凌霄花饰(元),碧玉螭龙云纹鸡心佩(清),羊脂玉云纹鸡心佩(清),青白玉“鹤寿有余”龙柄壶 (明),青玉云龙纹笔(明)等。
三、大明万历瓷器龙纹特征?
大明万历年间,瓷器龙纹的形态洗练,俊俏,洒脱。龙的形体拉长,头部加大,双眼突出。
四、万历龙纹特点?
传说中的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和腾云驾雾,后来成为皇权象征。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此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万历时期 ,明朝国事衰微,由于各种原因,以及社会人文风情的变化,也都反映在相应的瓷器上,尤其是民窑器,这个咱们在早些时候小白说瓷说明晚期的时候有详细的介绍过。这个时期的龙有一部分闭嘴露牙,但是大部分开始张嘴吐舌,龙纹的上颚较长,伸得很夸张,龙身也变得更加细长,背鳍不规则,三角形大小不一,龙爪像个风车轮一样,指甲尖细。
万历时龙纹器物较为常见,瓶、罐、炉、碗、盘上均有装饰。造型变化较多,或立龙,或行龙,或海水龙,或正面龙,或应龙。装饰方法或勾线填色,或青花淡描,或色地留白,反映了当时窑工高超的装饰技艺。
到了明晚万历时期,龙纹就更加软弱无力了,龙画的披头散发,老态龙钟,也像是大明王朝一样,大厦将倾,山雨欲来风满楼,老龙头发型都乱了。
五、大明万历年制瓷器?
大明万历年制是瓷器年号款。
【大明万历年制】①明代万历官窑瓷器年号款。常见青花、三彩器,以青花楷书、色楷书、楷书填彩及刻写等方法题写,横竖皆有。款字外常饰以双圈或双方框。
②明代崇祯年间景德镇民窑瓷器伪托款。
③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寄托年号款。分别见于五彩云龙纹小盒和青花五彩人物纹方花觚。
六、万历青花五彩罐拍卖纪录?
万历青花五彩罐拍卖按价格排名纪录: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10名 五彩群猫图花棱形盖盒
估价:HKD 3,500,000-4,000,000
成交价:HKD 7,906,000
拍卖会:匡时香港2016秋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9名 官窑青花五彩瑞兽纹鼓式促织盖罐
估价:RMB 5,000,000-6,000,000
成交价:RMB 8,395,000
拍卖会:北京东正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8名 彩绘双龙纹双耳罐
估价:HKD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HKD 9,023,750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7名 黄彩描矾红赶珠云龙纹碗
估价:RMB 3,600,000-4,000,000
成交价:RMB 9,200,000
拍卖会:北京匡时2017秋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6名 五彩“穿花赶珠云龙”图蒜头瓶
估价:HKD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HKD 9,380,000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2010年春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5名 五彩穿花龙凤纹蒜头瓶
估价:HKD 6,500,000-8,000,000
成交价:HKD 9,660,000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4名 五彩「舞蹈人物」图鼓式蓋罐
估价:HKD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HKD 10,516,000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3名 五彩瑞兽纹盖罐
估价:HKD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HKD 11,840,000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2016秋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2名 青花龙凤穿花纹蒜头瓶
估价:HKD 7,000,000-9,000,000
成交价:HKD 11,972,000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2011年春季拍卖会
万历朝瓷器拍卖榜第1名 五彩「花果锦鸟」图瓜棱提樑盖壶
估价:HKD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HKD 16,560,000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2007春季拍卖会
七、万历皇帝陵墓发掘为什么要烧尸骨?
不是挖掘时烧的,是文化大革命时候烧的。
1956年-1957年,郭沫若带领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此前,定陵就遭到过破坏,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定陵中埋葬3人,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
相关资料显示,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
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当墓门打开后, 墓室内部分书画、织锦,珠宝等随着空气了流入,氧化了。
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但是,因为技术有限,部分陪葬品受到损坏。 此后,有关部门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
郭沫若挖掘定陵后,万历皇帝开始声名远扬。
1966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因为这座墓已经挖掘,所以出入很方便。就这样,人们冲进了定陵,烧毁了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本身质地坚固,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但也被扔至宝城之外的山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