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琴歌嵇康
不是鸯鸳,正确词语是;鸳鸯。
鸳鸯的意思是:
1.鸟名。
鸳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
《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传:“鸳鸯,匹鸟也。”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疋鸟。”
清唐孙华《渔父词》之三:“湖上鸳鸯亦竝头,鳏鳏鱼目夜长愁。”
2. 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
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
后蜀顾夐《甘州子》词:“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单于,您来看,这是一床合欢被。上面绣着双鸳鸯,里面放着‘长相思’。”
3. 比喻夫妻。
汉司马相如《琴歌》之一:“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
唐温庭筠《南歌子》词:“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鸳鸯错配本前缘,全赖风流太守贤。”
鲍昌《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九章:“话说回来,要是咱们远远飞出去,做一对野地鸳鸯,以后也不好回来见我的娘亲了。”
4. 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三国魏曹植《释思赋》:“况同生之义绝,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5. 比喻成双配对的事物。
6. 比喻贤者。
汉王逸《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文选·曹植诗》:“树木发青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李善注:“鸳鸯,喻粲也。”
7. 比喻艳妓。
清王韬《淞隐漫录·三十六鸳鸯谱下》:“露草忘尘事,风花畅艳怀。鸳鸯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8. 汉武帝时宫殿名。
《三辅黄图·未央宫》:“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坡香、凤皇、鸳鸯等殿。”
南朝陈徐陵《序》:“陪游馺娑,骋纤腰於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於度曲。”
9. 水名。在河北省境内。
《文选·左思》:“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则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
李善注:“鸳鸯水在南和县西。”
10. 战阵名。
明吴易《少保戚公继光》诗:“变化开精心,什伍为‘鸳鸯’。”原注:“少保所结阵名。”参见“鸳鸯阵”。
11. 指鸳鸯瓦。
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仇兆鳌注引《邺中记》:“邺城铜雀台,皆鸳鸯瓦。”
12. 指形制像鸳鸯的香炉。
唐李白《清平乐令·翰林应制》词之二:“玉帐鸳鸯喷沉麝,时落银灯香灺。”王琦注:“鸳鸯,爇香器也。”
2. 琴歌嵇康阅读题
一、《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二、《广陵散》
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三、《平沙落雁》
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四、《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公元1425年)。
五、《渔樵问答》
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萧鸾编纂《杏庄太音续谱》 。谱本有多种。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杨表正修订曲谱,配制歌词。清代琴家又略去歌词,将曲调稍加改易,成为独立的器乐曲。
六、《十面埋伏》
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七、《夕阳箫鼓》
又名《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著名的汉族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
八、《胡茄十八拍》
中国乐府名诗,古琴名曲,相传为东汉末年蔡文姬以胡笳音色融入古琴中而作成,有'大胡笳'、'小胡笳'等39种不同的版本,传世最广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孙丕显《琴适》中的记载,根据该谱,胡笳十八拍是由18首歌曲组合的琴歌。
九、《汉宫秋》
《汉宫秋》为元·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
十、《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3. 嵇康琴曲
名曲《广陵散》就是失散在此时,此曲叙聂政刺韩相侠累(名傀)事,是琴曲中唯一有杀伐之气者,嵇康一死,无人能奏。 与《广陵散》并称当时的《长河吟》相传就是为周瑜所做,并传此曲周瑜称只为诸葛亮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出曲中之音。
4. 《文选·嵇康·琴赋》
qū 【动】 (形声。从马,区声。本义:奔驰;疾行) 同本义〖runquickly;speed〗 驱,马驰也。——《说文》 驱,奔也。——《广雅·释室》 王用三驱。——《易·比》 驱马悠悠。——《诗·鄘风·载驰》 负而前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驱弛;驰驱(骑马快跑);长驱(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走);驱侵(驱车侵袭);驱劳(奔走辛劳);驱突(驱驰奔跑);驱骇(奔走惊骇) 赶马〖whipup;driveahorse〗 并驱从两肩兮。——《诗·齐风·还》 并驱从两牡兮。 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先驱。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闲驱泾水之涘。——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驱驱(策马快奔);驱马(策马奔驰);驱良(驱策良马);驱驽(驱策劣马);驱肥(驱策肥马);驱镳(驱策奔驰);驱放(驱策奔驰) 驱逐;赶走〖driveout;expel〗 我自不驱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驱出斩之。——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驱治(驱赶整治);驱虐(驱除虐疾);驱摈(驱逐摈弃);驱羊(驱赶羊群);驱乌(驱赶乌鸦);驱捶(驱逐捶打) 迫使〖force〗 驱而之善。——《孟子·梁惠王上》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渊明《乞食》 驱予并往。——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驱番(推倒);驱役(驱使。差遣;役使);驱制(差遣管辖);驱丁(“金”、“元”时对奴仆的称呼) 追随〖follow〗 双美并进,骈驰翼驱。——《文选·嵇康·琴赋》 行进〖proceed〗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仪礼》
5. 嵇康琴诗
遗憾终身不是成语,有【弃智遗身】 【成语】:弃智遗身 【拼音】:qì zhì yí shēn 【解释】:指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出处】: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弃智遗身,弃智遗身) 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6. 琴歌嵇康注音版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嵇康为当时名士,以清名重于世,不满于司马氏擅权,常常做出一些违背礼教的举动,表示对司马氏的轻蔑和敌视,由是遭到司马氏的忌恨,借故将他逮捕并处死。
嵇康善弹琴,行刑之时,要求抚琴一曲然后就戮,弹的就是这首《广陵散》,听者无不动容。
嵇康死后,世上无人再能弹此曲者,《广陵散》也就此失传。后世有云“广陵散曲终人亡”,即指此事。楼顶诗句出自李颀《琴歌》,广陵客,此借指善抚琴者。
7. 琴歌嵇康古诗朗读
仇仁近一诗精妙详尽,余词不能工也
《风入松·裳古曲》
宋 · 张炎
与子同仇
《秦风·无衣》
先秦 · 佚名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兔罝》
先秦 · 佚名
峨眉螓首聊我仇,圆红阙白令人愁
《长歌行》
唐 · 李咸用
眼前有物俱是梦,莫将身作黄金仇
《长歌行》
唐 · 李咸用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凉州词》
唐 · 薛逢
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宋 · 陈亮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采芑》
先秦 · 佚名
或戾若仇雠,或密若婚媾
《南山诗》
唐 · 韩愈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 · 杜甫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 · 杜甫
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宾之初筵》
先秦 · 佚名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李都尉古剑》
唐 · 白居易
来为君子仇
《浮萍篇》
魏晋 · 曹植
要列子兮为好仇
《琴歌》
汉 · 嵇康
望云际兮有好仇
《歌》
魏晋 · 曹植
悬知五鬼为渠崇,不晓三彭有底仇
《三和友人有所思韵》
宋 · 刘克庄
忍将国难供谈柄,敢与民权有夙仇
《刘荆州》
清 · 梁启超
合与仇谋从此逝,病兼贫至向来同
《王贯之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宋 · 虞俦
岂知赋命薄,平地成怨仇
《记悔》
宋 · 陆游
8. 琴歌嵇康的译文
一、关于竹林七贤诗句: 1、《御制七贤咏》乾隆 嵇生放达意真豪,嗣宗青眼夸神交。
启事吏隐何妨涛,沛国豫流形陶陶。小阮不愧玉树曹,阿戎清爽舞浊醪。竹林之游芳躅高,延之过激由去朝。五君成咏寓贬褒,我过山阳望古遥。土阜惟见横岹峣,犹使逸兴轩轩飘。2、《嵇康琴歌》 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3、《酒会诗》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4、《游仙诗》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逈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飖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长与俗人别,谁能暏其踪。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二、关于竹林七贤简介: 1、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2、对此王晓毅先生在《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中,通过检索佛教经典《大正藏》的相关译名,认为“竹林”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经典的观点值得商榷。韩格平先生在《竹林七贤名义考辨》(《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一文中也认为,“竹林七贤”的命名与僧徒解经的格义是完全不同的事物,“格义”之说不足为信卫绍生在《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竹林”应该在七贤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阳县。而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三篇清谈误国)中认为,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人”(《宪问》)之数,意义与东汉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9. 琴歌 嵇康
展开全部
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普通本科音乐学(理论)、音乐学(艺术管理)方向考试科目《中外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大纲音 乐 家中 国 孔子※、墨翟、屈原※、荀况、李延年※、京房、桓谭、蔡邕、阮籍、嵇康、李隆基、
沈括、姜夔※、郭沔、关汉卿※、王实甫※、朱载堉※、汤显祖※、汤应曾、吴畹卿、
梅兰芳※、裘盛戎、骆玉笙、徐丽仙、沈心工、李叔同※、肖友梅※、王光祈、赵元任※、
华彦钧※、刘天华※、管平湖、贺绿汀※、黄自※、冼星海※、聂耳※、马可※、施光南※、
瞿希贤※、李焕之※、丁善德※、张寒晖、金湘、黎英海、陈其钢、何占豪、张晓峰、
吴祖强、杜鸣心、王慧然、秦咏诚、郑秋风、王立平、傅庚辰、瞿小松、汪立山、朱践耳、
李焕之、辛沪光 外 国 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韦伯※、威尔第※、罗西尼※、
舒伯特※、柏辽兹※、格林卡※、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
斯美塔那、约翰·施特劳斯※、福斯特※、勃拉姆斯※、包罗丁、圣·桑※、比捷※、
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格里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普契尼※、
德彪西※、迪卡斯、西贝柳斯※、卡鲁索、拉赫玛尼诺夫、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莱斯勒、
拉威尔※、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柯达伊※、普罗科菲耶夫※、奥涅格、奥尔夫※、罗伯逊、
格什温※、杜那耶夫斯基、格罗菲、哈恰图良、卡拉扬※、布里顿、帕瓦罗蒂※、多明戈※、
科普兰、格里埃尔、拉维香卡、列库奥纳 音 乐 作 品 欣 赏 与 介 绍 中 国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陆上》 、《祝酒
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赞歌》、《酒歌》(藏族民歌)、
《玛依拉》、《跳月歌》、《诗经五首》,《天作》、《唐诗三首》、抒情诗《水调歌
头》、《黄水谣》、《怒吼吧!黄河》)※、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满怀深情
忘北京》、《我爱你,中国》、《枉凝眉》、《老忠叔敲钟报警》、《胡笳吟》、《嘎达梅林》 《平川号子》※、《赶牲灵》、《赶马调》、《茉莉花》※、《天乌乌》、《小白菜》※、
《沂蒙山小调》※、《四海》、《我的金色阿勒泰》、《五月蝉虫唱得好》 《祖国颂》※、《长城谣》※、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谁不说
俺家乡好》——故事片《红日》插曲、《大闹天宫》、《重整河山待后生》、《枉凝眉》、
《沁园春 雪》※、《红色娘子军连歌》、《铁蹄下的歌女》、《渔阳鼙鼓动起来》、《吐鲁
番的葡萄熟了》※、《牧歌》、《长征组歌》、《思念》、《天堂》、《黄孩子》、《让世
界充满爱》、《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同一首歌》※、《四海》※、《上
去高山望平川》※ 戏曲与曲艺《老爹爹清晨气前去自首》※、《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满工对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丑末寅初》京韵大鼓
※、《新木兰辞》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评弹、《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
《十八相送》※、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谁说女子不如男》、《宝玉哭
灵》、《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清粼粼的水来蓝盈盈的天》、《没有眼泪,没有悲
伤》※、《绣红旗》、《紫藤花》、舞剧《丝路花雨》、《反弹琵琶》)、舞剧《红色娘子
军》、《快乐的女战士》、《斗笠舞及军民集体舞》)、《山在虚无飘渺间》、《白毛女》
※、《黄河大合唱》※、舞剧《红色娘子军》※ 器乐《江河水》※、《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梅
花三弄》、《十二木卡姆》选曲※、 《喜洋洋》(民族管弦乐)、《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梁山伯与祝英台》、《瑶族
舞曲》、《彝族舞曲》、《荫中鸟》、《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空山鸟语》、《顶
嘴》、《涛声》、《观花山壁画有感》《蜜蜂过江》、《嘎达梅林》※、《百年沧桑》、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队)、《良宵》※、《二泉映月》※、《丰收锣鼓》、《梁山
伯与祝英台》※、《长征组曲》※、《Mong Dong》(动画片)、《春节序曲》※ 外 国 作 曲 家 创 作 《吉普赛之歌》、《葬礼进行曲》、《马赛曲》※、《国际歌》※、《第四十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樱花》、《马车从天上下来》、《伏尔加船夫曲》、《菩提树》、
《欢乐颂》※、《少先队员植树歌》、《饮酒歌》※、《斗牛士之歌》※、《月亮颂》※、
《波罗维茨人之歌》、《晴朗的一天》※、歌剧《卡门》序曲※、《在山魔的宫中》、《苏
尔维格之歌》※、舞剧《天鹅湖》※、舞剧《胡桃夹子》、《俄罗斯舞曲》、《祭献之
舞》、《马刀舞》、《波莱罗舞曲》、《红梅花儿开》、《雪绒花》※、组曲《图画展览
会》、《天鹅》、《野蜂飞舞》、《十一月·雪橇》、《林肯肖像》、《舍赫拉查得》、
《1812序曲》※、《C大调前奏曲》、《c小调练习曲》、《如歌的行板》、《声乐协奏
曲》、《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 《蓝色多瑙河》※、《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水上音乐组曲》第一曲、第二曲、《D大调
第104交响曲》第一乐章、《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命运》第一乐章※、《英雄
凯旋歌》、《渴望春天》、《摇篮曲》、(《婚礼进行曲》※、《沃尔塔瓦》——选自交响
诗套曲《我的祖国》※、《在中亚西亚草原上》※、《1812序曲》※、《芬兰颂》※、《新
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培尔金特》选曲“晨景”“三神殿”※、《邀舞》※、《拉科
齐进行曲》※、《降B大调玛祖卡舞曲》※、《梦幻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饮酒歌》、《晴朗的一天》、《水中倒影》※、《波莱
罗》※、《太平洋231》、《大峡谷组曲》——“日出”、“暴风雨”、《蓝色狂想曲》片段
※、《<空虚>布鲁斯和<枫叶>拉格泰姆》片段、《哆来咪》※、《童年的回忆》、《秋
叶》、《西波捏》※、《新大陆交响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世
界
音
乐《早晨的拉格》、《樱花》、《佳美兰音乐》※、《加纳民间音乐》※、《古诺人的尤勒
舞》、《西波涅》、《飞驰的鹰》 音 乐 知 识 与 常 识
中国京剧、越剧、豫剧、评剧、中国新歌剧、电影电视音乐、琴歌、清唱剧、汉族民歌※、汉族民间器乐
※、编钟、少数民族音乐、戏曲音乐、京剧音乐※、黄梅戏、曲艺音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群众
歌曲、艺术歌曲※、舞剧、中国近现代音乐、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组曲、序曲、组歌
西 方 歌剧、舞剧、弦乐四重奏、巴罗克时期音乐※、托卡塔、赋格、古典主义音乐※、交响曲、奏明曲
式、浪漫主义音乐※、玛祖卡、歌剧序曲、咏叹调、宣叙调、狂想曲、回旋曲式、交响诗※、交响音
画、民族乐派、20世纪音乐※、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与十二音音乐、通俗音乐、爵士音乐、音
乐剧※
世 界 印度音乐、乐器西塔尔、日本音乐、佳美兰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乐器马林巴、非洲音乐、拉丁美
洲音乐
社 会 音乐艺术、音乐的基础要素与表现手段、怎样欣赏音乐、怎样提高音乐欣赏能力、音乐与其它艺术、
音乐的社会功能、实用音乐与背景音乐
中 国 作 品 《长城谣》、《太阳出来喜洋洋》※、《小放牛》、《三十里铺》※、《放马山歌》※、《小河淌
水》※、《扬州慢》、《霓裳中序》、《雨打芭蕉》、《森吉德玛》、《牧歌》、《阿拉木汗》※、
《阿玛勒火》、《远方的客人请你流下来》※、《渔歌》、《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听他一番
心酸话》、《按龙泉,血泪洒征袍》、《长征》、《码头工人歌》、《问》※、《在太行山上》※、
《延安颂》、《思乡曲》、《北京喜讯到边塞》※、《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
队》※、《绣红旗》、舞剧《小刀会》序曲※、《水草舞和婚礼舞》、《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长城随想曲》、《黄河》※、《涉江采芙蓉》、《长城长》、《爱的奉献》
外 国 作 品
西
方
作
品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鳟鱼》※、《军队进行曲》※、《威廉退尔》序曲※、《梦
幻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选曲——“小步舞曲”“法
郎多尔舞曲”※、《哈利路亚》、《管弦乐组曲》、《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
《献给爱丽丝》、《天方夜谈》交响组曲第一乐章、《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图画展览
会》选曲“漫步”“牛车”“小鸡的舞蹈”“基辅大门”、《斯拉夫舞曲》第一二号、《挪
威舞曲》第二号、《大海》第一首、《献祭之舞》※、《一个华沙幸存者》
世
界
音
乐 《星星索》、《阿里郎》、《摇篮曲》、《加纳民间音乐》、《美丽的小天使》、《卡利普
索民谣》、《老人河》、《伏尔加船夫曲》、《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思 考 题 1、 学会并背唱歌剧《白毛女》中《北风吹》和《十里风雪》唱段。 2、熟读本课节录的《礼记·乐记》一书《乐本篇》的文字。结合本课听赏的内容和你听过的音乐,讨论声音形
态与情感表现的一般对应关系。 3、熟悉并背唱本课摘引的《喜洋洋》两段旋律。 4、谈谈你听《江河水》引起的联想。※ 5、结合课内欣赏的曲目,简述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6、根据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分别探讨《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
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这五首歌曲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联系。 7、从对《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这几首歌曲
的感受,描述它们体现的时代风格。 8、分别将《赞歌》和《跳月歌》所使用的音从低至高(多次重用的音只计一次)排列起来,观察这两个音列各
有什么特点。 9、背唱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主、副部主题。 10、以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谈谈你对莫扎特“含着眼泪的欢笑”以及纯洁、明净的音乐风格
的理解。 11、为什么说“通过斗争,取得胜利”是贝多芬主要音乐作品的基调。试以他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
谈谈你的感受。 12、在多次听赏的基础上,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春晓》,细心揣摩词曲结合所表达的诗意。 13、有表情地朗读本课节选的《黄河大合唱》三个乐章的朗诵词。 14、按课本提供的乐谱和声部划分,练习《过雪山草地》片段(合唱1-20小节)。 15、复颂《菩提树》的歌词,并小声哼唱曲调,结合乐谱体会:(1)三次用E大调演唱的旋律,相互间有什么联
系。(2)两次用e小调演唱的段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16、背唱《欢乐颂》音乐主题、 17、跟随录音学唱京剧《红灯记》铁梅唱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后半段(从“铁梅啊!年龄十七不算小”至结
束),逐句琢磨唱腔与语言声调之间的联系。 18、下面列举的戏剧表演名家分别是哪一剧种具有代表性的演员:马连良、尚小云、常香玉、小白玉霜、荀慧
生、袁雪芬、盖叫天。 19、以课外小组活动形式,学唱歌剧《江姐》选段《绣红旗》。 20、观看中国歌剧的录像。 21、组织观看有关外国歌剧的录像片。 22、在听赏《卡门》序曲时,除从整体上进行音乐感受外,有意识地在音乐展开中跟踪各个音乐主题,然后相互
交换对这些主题的印象。 23、从音色感受和形象领会的角度,将《在山魔的宫中》与《苏尔维格之歌》进行比较。 24、观看舞剧《丝路花雨》或《红色娘子军》录像。 25、背唱舞剧《天鹅湖》二幕场景以及《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的音乐主题。 26、为什么说《春之祭》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代表作?结合《祭献之舞》的听赏,从音响及节奏特点等方面
谈谈你的感受。 27、有表情地背唱本课引摘的《瑶族舞曲》主要音乐主题。 28、背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中第一、二、五段圆舞曲的主要旋律。 29、在听赏《波莱罗舞曲》时,分辨出小军鼓、长笛、单簧管、大管、双簧管、小号、萨克管等乐器的音色。 30、运用联想,描述你听赏《Mong Dong》的感受。 31、本课听赏的有关鸟的三首乐曲,《荫中鸟》、《百鸟朝凤》、《空山鸟语》分别是由笛子、唢呐、二胡演奏
的,你能从音色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区分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吗? 32、在《顶嘴》中,两支竹笛的组合进行了拟人化处理,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33、温习历史课中“鉴真东渡”的史实,将此与钢琴独奏《涛声》所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谈谈你听赏音乐时的
感受。 34、从乐曲的标题看,《观花山壁画有感》和《蜜蜂过江》的创作动机,都与“写景状物”有关。就此,试将文
学、绘画、音乐三者的“写景状物”进行比较。 35、以《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的音乐为依据,自己编排一个独幕音乐表演剧:人物:一个穷人
(瘦)、一个富人(胖) 自拟情节提示:富人炫耀自己的财产和权势。穷人诉说自己的不幸与悲哀。穷人向富
人借贷,二人就利息问题发生争执。富人盛怒之下赶走穷人。 要求:一切动作都在这段音乐中完成。人物的形
象、性格及自拟的剧情(可设计台词,也可用哑剧表演)应与音乐的结构段落与转换相一致。 36、小游戏-“对号入座”:将下列乐曲标题与它们的作者用线条连接起来: 蜜蜂过江 汪立三 野蜂飞舞 穆索尔斯基 天鹅 柴可夫斯基 图画展览会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十一月·雪橇 圣·桑 涛声 朱践耳 37、蔡文姬、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课本里对他们均有所记载。通过温习所学的历史知识,
加深对《胡笳吟》和《长恨歌》的理解。 38、温习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帝位的史实。将《十面埋伏》各段小标题的提示与听赏音乐的实
际感受结合起来,谈谈你对十面埋伏这首乐曲的理解。 39、为什么说交响诗《嘎达梅林》是以同名民歌为基本材料创作的?试将内蒙民歌《嘎达梅林》与课文引录的交
响诗的两个重要音乐主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调上的联系。 40、为了表现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交响诗《百年沧桑》有选择的部分引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音调
作为创作的基础,你能辨认这些音调的来源并理解它们在作品中的用意吗? 41、下面这些音乐主题你能背唱出来吗?①《嘎达梅林》交响诗的“草原主题”、“斗争主题”和为悼念英雄儿
引用的内蒙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②《百年沧桑》交响诗中表达胜利、欢庆的“南海渔歌主题”。③《舍赫
拉查得》中“苏丹主题”和“舍赫拉查得”的开始部分。④《1812序曲》中的“骑兵主题”、“抒情主题”和
“欢快主题”。 42、背唱《春江花月夜》和《二泉映月》的主要旋律。 43、为什么说在“听赏无标题音乐或标意性音乐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在每部作品中去寻找‘音乐形象’的具体
对应物,而应该从体味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和所蕴涵的情感入手,去领略包容于其中的广阔的精神文化内涵。”结
合你听赏《二泉映月》的感受,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4、通过对巴赫《C大调前奏曲》的欣赏,可在教师引导下,初步领会“音乐的自律美”的基本含意。 45、了解作曲家的思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欣赏和理解音乐。结合听赏肖邦《c小调练习曲》
的体会,加深对这方面问题的认识。 46、背唱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第一主题。为什么说这是一首内涵深刻的作品? 47、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在展示人声演唱技巧的同时,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以第二乐章为例说说你的感
受。 48、《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音乐》第四乐章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试用A、B、C、D为不同音乐主题或段
落的代号,画出它的结构图式。 49. 结合欣赏各族民歌,体验、熟悉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歌,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50、聆听新疆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选段,指出这段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它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1、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乐器。※ 52、根据你聆听过的汉族民歌,对比着谈一谈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特征,讨论产生不同风格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53、学会并背唱《春江花月夜》及《梅花三弄》的主题音调。谈谈聆听汉族民间器乐曲后的感受。 54、对照编钟和乐舞的照片,谈谈曾侯乙编钟的概况和意义。※ 55、倾听歌曲《祖国颂》。试分析: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
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它们在音乐情绪上各有什么效果?综合在一起又有什么艺术效果?※ 56、聆听节乐曲《江河水》,比较各段音乐的旋律、奏和情绪的变化。用语言或绘画来描绘你在聆听音乐时所想
像的画面。※ 57、结合歌曲《祖国颂》和乐曲《江河水》谈谈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58、倾听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打虎锣鼓”,体验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谈谈节奏在表达这段音乐情绪时
的作用。※ 59、倾听、学习歌曲《长城谣》,并分析其曲调的进行方向,划分歌曲的乐段。 60、聆听《二泉映月》,根据音乐内容即兴作一首短诗或图画。※ 61、《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了几次?在乐曲呈示部和再现部出现爱情主题时,其音乐表
现上有何异同?※ 62、你怎样理解“京剧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这一论断。试谈谈你对振兴京剧、振兴戏曲、振兴民族艺术的重
大而深远意义的认识。 63、你喜欢听戏曲和曲艺音乐吗?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戏曲和曲艺音乐的态度? 64、说一说京剧的唱腔、伴奏和行当的特点。※ 65、列举你知道的我国主要戏曲的剧种和曲艺的曲种。※ 聆听《黄河大合唱》,思考、讨论其社会价值及音乐与诗歌的关系。 66、聆听歌剧《白毛女》选曲,《北风吹》和《十里风雪》,体验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67、聆听《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试将该乐曲的结构用简图表示出来。 68、结合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以及影视歌曲,思考、讨论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
的关系。 69、结合欣赏《同一首歌》、《春节序曲》、《长征组歌》、《长征交响曲》、《摇篮曲》、《婚礼进行曲》等
音乐作品,谈谈你对音乐社会功能的理解。 70、联系社会和校园音乐生活的实际,谈谈音乐对我们青年学生成长的意义。结合音乐学习,写一篇短文:《音
乐和我》。※ 71、试比较《歌唱祖国》、《摇篮曲》和《婚礼进行曲》在速度、力度和情绪方面有什么不同?这些区别和它们
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什么关系?※ 72、讨论一下音乐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例如:①宴会、商场等公共场合演奏或播放的音乐。②广播体操和眼
保健操的音乐。③升国旗、阅兵式时的音乐。④宗教音乐。※ 73、背景音乐有什么特点?试为下列场合选择一组背景音乐曲目:①中式快餐厅②老年人的休息室※ 74、唱一唱勃拉姆斯《摇篮曲》的合唱片段。并分析它的曲调和节奏以及和声的特点。 75、练习、演唱亨德尔的《英雄凯旋歌》和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体会巴罗克时期和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的异
同。 76、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熟悉并记住该曲的主导动机、主部主题、连接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想一想:
这部交响曲为什么称为“命运交响曲”?它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77、学唱《鳟鱼》,讨论“如何处理歌曲”的表情问题。※ 78、结合所欣赏的乐曲,谈谈浪漫派音乐的主要特点。※ 79、结合民族乐派音乐的特点,写一篇《1812序曲》的听后感。※ 80、欣赏《培尔·金特组曲》选段“晨景”“三神殿”时,注意这两段音乐的情绪、风格的对比。讨论一下:这
种对比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81、倾听、分析《蓝色多瑙河》的序奏,回答:①它的节拍特点是什么?典型节奏型是什么?②它的曲调进行方
向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③它的主旋律是同类乐器演奏的单纯音色?还是混合音色?※ 82、结合你对交响音乐的欣赏或你熟悉的其它音乐作品,谈谈你对“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解。※ 83、联系社会音乐生活实际,谈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树立正确审美观念的意义 84、结合欣赏德彪西的《水中倒影》,谈谈印象派音乐作品的特点。※ 85、谈谈你对轻音乐的理解。列举你所熟悉的,或者喜欢的轻音乐的类型和曲名。 86、谈谈你对通俗歌曲的理解。联系当前社会和学校音乐生活,试论你对通俗歌曲的认识和态度。※ 87、列举你最喜欢的通俗歌曲,并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88、倾听西塔尔的音色,比较西塔尔和小提琴的音色有什么不同?谈谈听了这两种乐器的二重奏后有什么感想? 89、判断日本民谣《樱花》这首歌曲中最稳定的核心音是哪个音?将《樱花》所使用的音按音高顺序排列,感受
其中常见的音阶。※ 90、谈谈对印度尼西亚佳美兰音乐的印象。 91、试谈自己怎样理解拉丁美洲民族音乐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体会拉丁美洲音乐在旋律、节奏、风格方
面的特点。 92、粗略概括外国民歌的特点,与中国民歌作比较,谈一谈外国民歌与中国民歌有何异同? 注:共546个知识点,其中打※号的知识点表示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有197个知识点,占总数的34%。
10. 琴歌嵇康诵读
嵇康琴歌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