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樽千酒斗十斤下一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2. 金樽清酒斗十千全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3. 金樽什么酒斗十千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 金尊千酒斗十斤下一句
悯农和锄禾是两首著名的古诗,都是明代文学家茅盾所作。下面是它们的全文: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早上起早摇铁锄,晚上还得绕禾堆。
黑蚂蚁,白条病,红城堡里住个仙。
二皮蛋,三腐乳,四头牛埋菜油。
五斤肉,六斤骨,七斤半洗衣帚。
八历埠,九历墩,十历随后个村庄。
九村逢水这条支,八村浇地那边生。
七村修桥将渠通,六村支开石磙碓。
五村停航渡五柳,四村坐车过四桥。
三村埋骨沼泽里,二村制砖烧砂硝。
头村有一座华香祠,门口一条腰肚鸡。
头村神汉是金刚,腰肚鸡是金刚蓝。
斗斗小泥灶上烧白米饭,
莫谓工农蓬荜生百工,谁把秧头作田关?施权施水拨云船。
锄头一掷金山边,杆子坎坷青石天。
水梨枣梆扒天皇,驴车响远歇不闲。
神仙不管平川河,三字经教坏了儿童。
一纸流水风马上,不用事事一如闲。
左手赐赏右手索,还我百姓老夫妻。
人疯自古鬼爱钱,山全是肉谁肯给?
姑娘十六白又胖,风吹裙子小腿长。
男子二十强壮壮,太平头上大红绿。
李猪头捧着高帽子,十个窑场五百炉。
双行道上七辆车,红旗挥舞建国图。
彩旗飞舞镜中好,像我根里插葱头。
禾高麦长人不怕,既来之则安之兮。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农民从早到晚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的钦佩和同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对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5. 金樽清酒斗十千中十千是什么意思
十千指的是酒的价钱,不一定是实价,形容酒名贵
6. 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樽是什么意思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7. 金樽清酒斗十千的樽
1,在汉字上的“樽”字,从构造上来说,而在木字的组合上,是由于了“木”字来到了“尊”字的左边。
2,因此,“樽”字的形态是在木字旁上而得来的。
3,故木得其“尊”者,谓之“樽”。
4,“樽”字在释义上,是指樽享,樽清酒,樽樽字在汉语上为一种词汇。
(1)指在古代上盛酒的器具。
(2)樽字在器具体形上下方多有圈足;在器具上有镂空;在中间用于点火,用此火对加热盛在器具中的酒。
(3)樽字在解释上来说,指的是在古代上人们用这个器具来盛酒。
(4)樽字在汉语上的成语为。樽俎折冲指不以武力,而用在宴席上的交谈中来制胜对方。引申为外交借在此活动上谈判。
(5)樽字在汉语上的成语为樽酒论文为意思是,在一边上喝酒,在一边上议论文章。
(6)樽字在汉语上的成语为,只鸡樽酒樽字在意思上指是,在用很简单上的酒菜,
(7)樽杓指的是在饮酒上的器具。
(8)樽桂指的是在杯中倒上的是桂花酒。
(9)樽酌指的是在饮酒上用的器具。
(10)樽酒指的是在酒杯中的酒。
(11)在《说文》上,是当作尊来讲的。
(12)樽字在《玉篇》上,是当酒器来说的。
(13)樽字在《正韵》里面,是从木者后人所加。亦作罇。
(14)樽字在《易·大过》上指的是,樽酒簋贰用缶。
(15)樽字在《仪礼·燕礼注》上曰:礼法有以壶为樽者。
(16)樽字在《左传·昭十五年》上讲,樽以鲁壷。
(17)樽字在《淮南子·要略训》上讲,樽流遁之观。
(18)樽字在《韵会》上讲,礼运,以尊为尊之尊,别出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