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赖家酒53度
十贵州茅台酒
价格239.2万元
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中的国酒,也是世界三大知名蒸馏酒之一,在国内外有着非常好的声誉。
茅台酒有着神秘悠远的历史 ,见证了中国白酒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贵州茅台酒(五星品牌)酒精含量53%,而酒的容量也在540毫升,重量是815克。
自1953年以来,一直作为茅台酒厂的内销专用酒。"五星"商标,而且酒的整体性都保存的非常完好。瓶身上缠满了棉花纸,在瓶口处堆叠交错,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非常的美妙而不失典雅。
9
30年代的赖茂
价格260万元
赖茅酒是原赖家茅酒,而且是茅台酒的前身。18年6月的时候,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瓶20世纪30年代极为罕见的赖茅酒拍出了260万元的高价。
赖茅酒口感复杂,风格独特。喝一口,给人一种"高雅精致"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而它的实物现在正存于茅台博物馆。
8
鸣鹰葡萄酒1992
价格332万元
2000年的时候,以慈善捐赠的名义,一瓶鸣鹰葡萄酒1992以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而在当时创下了单瓶酒的最高销售纪录。
坐落于美国加州纳帕河谷的生产地域,主要采用赤霞珠、梅洛和品丽珠。而葡萄树的平均年龄是21岁。每棵葡萄树的种植距离为1.53米乘以1.53米,再或者就是1.83乘以3.36米。
葡萄园土壤以岩石和为主要材料,而且灌溉条件是极其良好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葡萄也不会因为炎热而干旱。在23.1公顷的葡萄园中,只有一小部分优质葡萄被用来酿造啸鹰酒。
7
汉帝茅台酒
价格890万元
55度的茅台酒被称为"酒中之王",据相关人士透露,"汉帝茅台酒"仅生产十瓶,除一瓶留存外,其余九瓶在香港拍卖。
2011年6月,贵州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以890万元的天价售出了一瓶汉帝茅台酒。
6
La Ley del Diamante
特奇拉酒
价格996万元
只有来自墨西哥哈利斯科省的龙舌兰酒才能被称为"特奇拉"。
世界上最昂贵的特奇拉酒是由100%龙舌兰酿造而成的,以特奇拉酒的分级来看,在酒瓶上标上额外的Extra Anejo的酒意为"超级陈年",这是2006年才推出的新酒级。
瓶子是手工做成海螺壳的形状。它是由32名墨西哥手工玻璃工匠吹制的。然后镀上4公斤纯银,最后镶上6000颗精心雕刻的钻石,光看瓶身就知道价值连城呢。
5
935年赖茅酒
价格1070万元
而这瓶酒是中国最贵的酒。这个酒是1935年生产的,它的重量大约400克,在一场拍卖会上,中国最昂贵的酒赖茅以1070万元的天价被宁德企业家赖先生果断的买了下来。
这一成交价打破了汉帝茅台890万元的拍卖纪录,成为中国白酒拍卖史上的冠军和中国白酒之王。这瓶中国最贵的酒已有82年的历史,早已绝版。在中国十大名酒中排名第一。
4
亨利四世杜多侬大香槟干邑白兰地
价格1329万元
这款酒由海螺壳互相碰撞的设计产生,表面镀24K纯金,镶嵌6500颗钻石,全部由著名珠宝商Jose Davalos手工切割而成,所以空瓶重达8公斤,一个瓶子就重到八公斤。
俗话说,好马鞍配好马,瓶中干邑的来头可是不小呢,1776年开始投入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酒精占41%。
3
龙舌兰莱伊酒925
价格2325万元
而这个龙舌兰莱伊酒925的价格在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需要2325万元。
如果只是销售它的瓶身来说就需要22.5万美元(约合150万元人民币)。这是有史以来最贵的瓶子,里面有6400个纯铂金,所以真的是酒不贵都贵在瓶子上了。
而这个龙舌兰莱伊酒是由特定地区的一种叫做蓝色龙舌兰的植物作为原料制成的,才能有资格称得上是Tequila之名。
2
亿万富翁伏特加
价格2458万元
这款由Leos Verres奢侈品集团出品的酒售价3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8万元。就像限量版的艾雷岛威士忌一样,这款酒瓶极其奢华,镶有3000颗钻石,还有特别定制的白色人造革。
这顶帽子是由真正的俄罗斯毛皮制成的,过滤过程中甚至使用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钻石,而整个瓶身约占整个过滤过程的一半的价格。它看起来和现在的礼物一样。你只要外观做的好看了,你的价格就可以卖的贵。
但亿万富翁伏特加很重,5升,即使战斗民族都能喝好久呢,要知道战斗民族可是嗜酒如命呢。但因为这样也降低了它的价值。
1
限量版艾雷岛威士忌
价格3986万元
威士忌是欧洲和美洲最常见的酒。我们知道的大多数鸡尾酒都是用威士忌做的。世界上最贵的酒是限量版的艾雷岛威士忌,没错就是这款酒,这款酒真的是价值600万美元,约3900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估计不是特别喜欢收藏酒的人不会去买吧,因为太贵了。用英国水晶制造这种瓶子。
然后它被涂上两根金条,上面镶有8500颗钻石和300颗红宝石。这款豪华的酒瓶里装着一款来自艾雷岛的老式单麦芽桶威士忌。而奇怪的酒瓶设计也使得一瓶酒的分量非常小,喝一口酒就是一套价值昂贵的房子。不得不说是真的价值昂贵。
2. 金赖家酒53度怎么样
绝对是假货,真正的赖正衡酒每瓶都在二百元以上。
赖正衡的嫡系品牌,男人的金色名片,赖正衡金10年,赖家茅酒进入金色时代,酱香型53度500ml/瓶,历史如金,信誉如金,品质如金,赖家茅酒,百世流金,1826赖氏风骨,厚重的历史金色的辉煌,金10早已经不仅是一瓶酒,更承载了酱香白酒的发展与变迁,信誉如金,百年如一,童叟无欺,金10守信方得人心,看得见的金色看得见的未来。
3. 金赖家酒53度 1000ml多少钱一瓶
赖芧1826酱香53度白酒:698元/瓶。1826是“赖氏酱酒”起源于茅台村的年份。赖氏酱酒1826,口感绵柔,浓郁绵长,甜甘细腻、回味悠长、酱香茅香均匀、空杯持久留香。甘甜中略带焦香,浓烈中不失清雅,是公司恪奉经典打造的收藏级的酱香佳酿。
4. 金赖家酒53度酱香型价格
金赖家酒,我国酱酒之乡茅台镇酱香酒品牌,金赖家酒历史悠久,可追两千年前汉武帝时期的枸酱酒,后经唐兴宋盛,明清繁荣,世代传承,绵延至今。金赖酒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之一,声名远播、誉满华夏。
金赖家酒以四千余年“坤沙”古法为传承,以茅台镇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本地软质冬小麦及赤水河河水为原料,经12987工艺酿造酿造而成。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大气黑陶瓷瓶身,更是彰显高贵典雅之感。
5. 金赖家酒53度多少钱一箱
赖鼎酒,是贵州回归赖酒有限公司旗下酱香型白酒。
清朝末年,赖氏先辈建酒坊于茅台村,酿制出驰名中外的赖茅酒。1953 年历史上“王茅”、“华茅”、“赖茅”三茅合一,建立了今天的茅台酒厂。原赖氏家族的老厂房已是茅台酒厂的第一车间,至今依然维持着正常的生产并保持解放前的原貌。
1983年赖氏嫡传后裔赖世伦先生,怀揣家族“复窖法”神秘配方,承载着光大宗族的使命,弃医从商、历尽艰辛、归聚故人,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在茅台镇核心产区重建赖家酒坊的赖氏后裔。
1984年赖世伦先生作为第一位申请“赖茅”商标的人,获得当地工商所批准。同年,生产出解放后第一瓶“赖茅”酒。
1988 年 5 月“赖茅”商标经历 4 年才通过初审,进入公告程序。3 个月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以“有近似商标”为由驳回申请。同年 12 月 29 日茅台集团获批“赖茅”商标。
2005 年 3 月 16 日,茅台酒厂因多年未使用“赖茅”商标最终被国家商标总局注销。之后,茅台酒厂再次提出“赖茅”商标注册申请,由于众多企业不服提出异议,致使“赖茅”一直处于“异议复审”状态。
当时“赖茅”商标归属不清晰,以至于全国上百家酒企生产的白酒冠以“赖茅”之名在全国进行销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酒质和口感更是无从谈起。在这备受争议的十年中,作为独掌家族“复窖法”配方的传人企业回归赖酒厂为了不辱祖上声誉,从未生产过一瓶赖茅酒,而是用“回归赖酒”这个品牌。
2014 年 3 月 17 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再次把“赖茅”注册商标划归茅台集团。回归赖酒企业传承人赖鼎虽心有不甘,但也愿意接受这一结果,唯有这样才能结束“赖茅”乱象,他才能静下心来走好质量路线。
如今赖氏家族“复窖法”唯一传人赖鼎先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并亲自酿造“赖鼎 30 年”,此酒完全比照解放前老赖茅原样工艺酿造,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解放前老赖茅的口感。
2020年3月,贵阳市抽检100批次食品样品,赖鼎酒抽检合格。
6. 金赖家酒53度十年酒
正品革 命小酒 正规革命小酒电话 北京欧美欧尚酒业有限公司
北京 革 命 小酒,北京欧美欧尚公司与I赖酒鼻祖赖永初先生]之长孙“赖鹏生”赖先生联手打造!酒水由赖先生赖家(赖家基酒)调制,秉承赖酒的特点,口感绵柔,回味悠长。欧美欧尚与赖鹏生不惜制造成本与品牌形象,合力打造“赖家茅酒品质”的亲民低价好酒!联手北京大道至简零利润供应平台,创造中国酒界销售传奇!
品名: 42度欧美欧尚北京 革 命 小酒500ml
品牌: 欧美欧尚 革 命 小酒
香型: 浓香型
酒精含量: 42度
净含量: 500ml
原料与配料: 水 高粱 小麦
包装: 瓶装
产品规格: 暂无
原产地: 北京
生产厂家: 北京欧美欧尚酒业有限公司
储藏方法: 阴凉干燥通风处
7. 金赖家酒53度多少钱一瓶
赖世家赖茅酒53度的价格因地区而异。赖世家赖茅酒53度是一种高度酒精度的白酒,因其品质优良而备受推崇。据了解,赖世家赖茅酒53度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其价格在200元至500元之间。不过要注意,价格只是一个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店铺折扣等方面考虑。
8. 金赖家酒53度精品价格
大家肯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研究表明,酒精分子缔合最好的度数就是在52度~54度。另据调酒专家经验,浓香型白酒52度口感最佳,酱香型则是53度风味最佳,由此论证出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浓香型白酒52度品种最为常见,而茅台等酱香型白酒多是53度的原因。
然后列出一组数字:53.94ml的酒精加49.83ml的水,混合后体积不是103.77ml,而是100ml,因此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最好,进一步论证出53度的白酒口感最好。
至于是真有这个道理,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辩证问题,或者就是一种引导性宣传,就不得而知了。可能这种话之所以流传这么广,一来有专 家背书、二来有数据支持,另一个重要原因,估计就是茅台酒厂官方的助攻了吧。(老大哥们说话,谁敢反驳?反驳有何益处?)
但是,我个人是非常纳闷:按照酒精度%vol(体积百分比)计算方法,53.94/103.77=51.98,那也是52度呀,怎么成了53度?另外,什么时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亲和力”成了辨别“白酒口感”的代名词了?)
下面开始推敲一番:
/以上说法看似逻辑严密,它并不能解释下面四个问题:/
1. 白酒度数降到53度左右的时间高度集中在80年代末,在这之前多数白酒度数在55~68度之间。倘若因为53度分子亲和力最强所以53度口感最好,各大酒厂为啥以前没发现53度口感最好、到80年代末却全都同时发现并降到53度?
2.出口装飞天茅台酒早在1958年就降为53度,内销装却在73年降为54度、88年才降到53度,中间隔了整整30年。茅台酒厂为何不一步到位直接全部降到53度?难道最早降度的茅台酒厂在1958年就掌握化学和分子力学、懂得53度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亲和力最强?
3.为何世界六大烈酒中,除了中国白酒以53度为主,包括伏特加、朗姆酒、威士忌和白兰地在内的烈酒多数是40度左右?莫非53度分子亲和力最强口感最好的规律也分国界,出了国物理规律都变了?
回溯各大酒厂的历史,我们距离53度的真相才会更近。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53年赖家、华家、王家三家民营烧坊合并,茅台酒厂就此诞生,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洗礼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国营企业的茅台酒厂生产的茅台酒除了内销,还肩负着出口创汇的重任。期间外贸部门反应茅台酒酒精度太高,担心外国人喝不惯,茅台酒厂于是在58年率先将出口装的飞天茅台酒降为53度。
到80年代末,为了白酒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国家倡导低度酒、健康饮酒,降度成了白酒行业的共识。在这种大环境下,各大酒厂步调高度一致地将约53度作为主流产品的酒精度。
▲这背后有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彼时茅台酒虽然市场份额还不是第一,但俨然已经是高端白酒的头号代表,53度左右的茅台酒成了众多白酒在降度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二,如果一次性度数降得过低(低于50度),可能导致口感差异过大、客户流失,同时酒精度数不在主流白酒产品范围内可能导致产品和品牌被边缘化;如果高于55度,在倡导健康饮酒的大环境下又可能面临潜在的问责风险,53度是稳妥之选。
其三,白酒降度并不是简单的加水,而是需要研发改进工艺,降低到53度左右对工艺的改进较小。
▲这里打个岔,辟谣另一个广为流传的白酒谣言:加水后是否变浑浊用来判断是否是粮食酒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浑浊是因为酒中含有的只能溶解于酒精不能溶解水的某些脂类物质,在酒精被稀释后溶解度下降析出。酒精勾兑的九块九包邮劣质酒只要加入这些脂类,加水也照样会变浑浊;据说是低于一定度数(好像是48度,没做过试验)的纯粮酒加水也不会浑浊。38度的茅台酒背标上就有“加水、加冰后不浑浊风格不变”的字样,可作为粮食酒加水不一定变浑浊的侧面证明。
所以,白酒降度从来都不是酒厂自发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酒厂在市场和大环境双重影响下被动的改变。倘若 53度分子亲和力最强和口感最好这两者有着因果关系,酒厂应该主动降度、以追求更好的口感体验赢得更大的市场才对,所以将降度的原因归结为53度口感最好的说法太牵强了。
/肯定有不少人人会反驳:那为啥我尝着53度的白酒就是比其他度数口感好,要不然各大酒厂为啥降度到53度左右而不是其他度数?/
咱们接着聊,虽然酒精度会影响口感,但如果更进一步寻找影响口感喜好养成的因素,会发现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恰好相反:不是因为53度口感最好所以白酒降到53度,而是因为白酒都降到53度所以53度口感最好。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炒菜放盐,有人口味淡、有人口味重,您说放多少合适?如果所有的餐厅都放一致的盐,大家吃习惯了,另一家餐厅放多了放少了您都会觉得不好吃。
也就是说:习惯才是影响口感喜好的决定性因素。但凡是吃到嘴里的东西,往往符合以下规律(真香定律):
1.习惯了哪种口味就会觉得哪种口味好;
2.口味喜好的变化多数时候是由轻变重,一旦习惯了更重口味,吃起清淡的来就会觉得少了那么点意思。湖南和江西人习惯吃辣,吃不辣的食物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四川人喜欢吃麻,炒个青菜都得扔几粒花椒进去;而在白酒领域,度数越高,刺激性越大,口味越重。
降度前,消费者习惯了60度的白酒,如果主动降度到53度喝起来便会觉得淡,因此极少有酒厂主动降度。80年代末降度后,习惯了53度白酒的酒友,初尝更高度酒会觉得刺激性大,喝更低度的酒则会觉得水味有点重。这才是我们觉得53度口感最好的原因:主流的白酒产品都是这个度数,而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个度数。
/这个规律很好地解释了其他一些和酒有关的现象/
喝惯了一种香型的白酒,一旦喝其他香型的白酒,往往口感体验不如熟悉的香型。不同香型的白酒里,空杯留香持久的酱香型白酒无疑算是口味重的,所以习惯了喝酱酒的酒友很少换成其他香型。
茅台酒圈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你觉得茅台酒不好喝,唯一的原因是你喝得不够多。这种看似茅台酒友自吹自擂的说法反映的却是真实情况,作为酱香白酒最杰出的代表,一旦茅台酒喝得多了、习惯了酱香型的茅台酒,要换成其他香型会觉得口感差异很大,换成同香型的其他品牌,品质又都不如茅台,喝惯了茅台可不就是茅台最好嘛!
习惯对于口感喜好的决定性作用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与白酒同属世界六大烈酒的很多外国酒都不是53度而是40度左右。大多数伏特加是40度左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曾经有那么一段时期,卖40度的伏特加,酒馆老板既能多挣钱又不会挨揍。18世纪伏特加掺水严重,嗜酒如命的战斗民族于是出台了一项法规,如果酒馆卖的酒点不着火,顾客就可以当场打死老板。低于40度的酒是点不着的。大航海时代,朗姆酒会作为水手报酬的一部分,而水手同样用点火的方法验货,只有40度以上能点着火的朗姆酒才会被水手认做合格的报酬。战斗民族习惯了40度的伏特加、水手习惯了40度的朗姆酒,40度也就作为伏特加和朗姆酒的主流酒精度延续至今。
正是由于习惯对于口感喜好的的巨大影响,白酒产品在度数和香型的选择上和市场主流保持一致是最安全最明智的做法,而在香型和度数上创新和独树一帜在商业层面上是风险极高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陕西西凤酒。第一届酒评会评选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无论是度数(45度)还是香型(凤香型)都独树一帜,这一方面使得西凤酒牢牢守住习惯了这种独特口味的陕西白酒市场,另一方面使得西凤酒出征攻占全国市场的时候屡战屡败,被业内视为没落的贵族。
所以,咱们喜欢喝什么度数就喝什么度数,自己爽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