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尾酒能不能和苏打水混合
鸡尾酒就是由各种原料调和而成,其中某些鸡尾酒的配方中就包括苏打水,如:
【中文名称】:汤姆柯林斯
【英文名称】:Tom Collins
【材 料】:辛辣金酒45毫升,柠檬汁1/2个量,砂糖3茶勺,苏打水补足剩余,柠檬片1片,红樱桃1个
【制 法】:(1)将金酒、柠檬汁、砂糖轻轻摇和;(2)将摇和好的酒倒入高杯中;(3)加入冰块,注满苏打水,用柠檬片和樱桃装饰。
【详细说明】 有趣的是,此酒的名字最初不叫“汤姆”,是由设计此酒的伦敦侍者的名字来命名的,即约翰柯林斯。后来用英国产的瓦尔特-汤姆金酒来代替荷兰产金酒,酒名也就由约翰柯林斯改为汤姆柯林斯了。(目前,“约翰”仍是以美国威士忌为基酒调和的柯林斯鸡尾酒的总称,因此,采用“约翰柯林斯”更贴切一些。) 金酒作为基酒的道路曲折。从1955年起,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日本自制的汤姆金酒,瓦尔特-汤姆金酒的使用量逐年减少。现在,一提起汤姆柯林斯,一般都认为是用辛辣的金酒调和的。
【中文名称】:莫吉托
【英文名称】:Mojito
【材 料】:白朗姆酒2.5份、薄荷叶8片、青柠半个、甘蔗糖2茶匙、苏打水适量
【制 法】:在一只海波杯的底部将薄荷叶、青柠和糖一起捣烂,加满碎冰,再加入朗姆酒,搅拌。用苏打水充满酒杯,以薄荷叶装饰。
Singapore Sling
新加坡司令
原料:琴酒30ml,柠檬汁30ml,红石榴糖浆15ml,樱桃白兰地15ml,苏打水8分满,穿叉柠檬片与红樱桃作饰品。
作法:用8分满冰块冰摇杯,量琴酒30ml,柠檬汁30ml,红石榴糖浆15ml倒入,摇至外部结霜,倒入加适量冰块的可林杯,加入苏打水至8分满,淋上樱桃白兰地15ml,穿叉柠檬片与红樱桃于杯口,放入吸管与调酒棒,置于杯垫上。
Silver Fizz
银费士
原料:琴酒30ml,柠檬汁15ml,蛋白15ml,糖水15ml,苏打水8分满。
作法:小摇杯装1/2冰块,量琴酒30ml,柠檬汁15ml,蛋白15ml,糖水15ml倒入,摇至外部结霜,将摇杯连原料带冰块一起倒入高飞球杯内,加苏打水至8分满,用吧叉匙轻搅2-3下。放入调酒棒,置于杯垫上。
来历:“Fizz”是苏打水泡沫爆响的谐音,原料中基酒为琴酒并加了蛋白,故名
以上配方来自时尚主流网
呃 你确定这样还能喝莫
二、贵州茅台镇53度500ml比达金酒价格?
贵州茅台镇53度500毫升,比打金九价格是,大概是260元还是相当优惠的?是非常不错的。
贵州茅台镇53度500ml比达金酒260元。
茅台酒因产于遵义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20世纪60、70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中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茅台酒厂区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峡谷地带微酸性的紫红色土壤,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芳香。【点击了解贵州庄之酒产品信息与报价】
关于更多相关信息,推荐咨询贵州庄之酒酒业,庄之酒生产基地近年在工业化升级方面加大投入,酿酒遵照古法传统,工艺上顺从自然,而生产也同样需要工艺的不断精进和严苛的质量管理,庄之酒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健康,以酒为媒,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传递酿好酒,品人生的品牌理念。
三、什么是金酒?
又译为琴酒(台湾)、毡酒(香港)、杜松子酒(内地),金酒并不是偶尔间的饮料,它的产生是人类有特殊目的的创造。
世纪荷兰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弗兰西斯·西尔维斯是金酒的发明者。西尔维斯教授并非有意创造一种酒精饮料,它创造金酒完全是出自医学目的。
四、关于酒的起源?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
自此之后的文字记载中,关于酒的起源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关于酒的记述却不胜枚举。综合起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酒的起源:
五、酒文化来历
酒仙刘伶在其《酒经》中,将酿酒历史追溯到夏朝,其实还可往远推算。据《史记·夏本记》记述:帝中康时,守四时的羲氏、和氏就有饮酒的嗜好。而其祖先是帝尧时派去定四时的,历经五帝近百年时间。由此推断,酿酒业产生于这个时期,发源于中原,逐渐发展到四夷,而到周朝初期,酿酒技术完全成熟,并已形成分类。《诗经·风·七月》记载:“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伐木》曰:“伐木于阪、酾酒有衍。”这里讲的是酿酒所用的原料:如棠棣、芹菜、山枣、豆类、稻类、黑黍和稷等。这些酒是冬季酿造,春季成品,酒质极好,酒度较高,甘甜醇正,而上等的酒则由黑黍和郁金香草酿制而成,所谓白酒。另一类酒工艺极简单,只需发酵一夜即可饮用,仅为解渴,不会醉人,叫做“一宿酒”,所谓甜酒。可以猜测,古人酿酒是由发酵时间长短,选料好坏来决定酒质,无蒸馏工艺,但需过滤。过滤的方法是先将酿好的酒沉淀,然后在器皿上面放个竹筐,里面再放些茅草、艾蒿之类,将酒倒入筐里,便慢慢滤澄,经过滤后的酒装入酒罐中可长时间贮存。酒罐是由圭玉制成。 至于酒器更是种类繁多,参差不等,有木制、竹制或陶制。上讲究的还得说用犀牛角或青铜器制成的酒具。外形有似兽头或兽形,有三足或四足,有圆形或方形,有两耳或提手,有的还有盖并附有小勺。后两种酒器盛行殷、周。而使用时还要因场合而定。各类酒具因制作材料和工艺而异,分别叫笾、豆、爵、鼎等。 饮酒更是其乐无穷,自古就有畅饮通宵,不醉不休的场景。《诗经·湛露》:“厌厌夜饮,不醉不归。”《诗经通论》认为:“醉以酒,饱以德。饮其酒而醉;受其恩德至多,又如饱餐后之满足。《诗集传》认为:“是以既醉既饱,而福禄之来,反覆而不厌也。”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酒方式:除夕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中,正月初一取出,全家人朝南方饮酒,寓意春风送暖到人间,预祝一年的好运气。饮酒的顺序自少至老,幼的先喝,年龄最长后喝。顾况诗证:“手把屠苏让少年。”苏轼诗曰:“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王安石诗亦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