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皇帝的妻妾称呼等级有什么?
不同朝代古代皇帝的妻妾称呼等级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6、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2)吴蜀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7、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8、 南北朝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9、隋
嫔三员。世妇九员。女御三十八员。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
10、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11、 金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金世宗时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12、 明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13、清
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名。贵妃,二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古代嫔妃等级
二、含有才“恒”字的诗句有哪些,说明作者,朝代和诗名(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昔昔盐 薛道衡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吕将军歌 李贺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 杜甫
恒闻饮不足,何见有残壶.——田家三首 王绩
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登字) 萧嵩
至柔反成坚,造化安可恒.——酬韩质舟行阻冻 韦应物
三、古代文人谁喜欢桃花或其它春日里开的花?
最典型的应该是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此外还有:如梦令 宋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开的还有牡丹,如: 【白牡丹】裴士淹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红牡丹】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权德舆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戏题牡丹】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浑侍中宅牡丹】刘禹锡 径尺千馀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赏牡丹】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种曲】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白牡丹(和钱学士作)】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姚合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牡丹】归仁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 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偷香黑蚁斜穿叶,觑蕊黄蜂倒挂枝。 除却解禅心不动,算应狂杀五陵儿。 【卖残牡丹】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牡丹】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参考资料:全唐诗 比如还有水仙也是: 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水仙谣 (唐)温庭筠 水客夜骑红鲤鱼,赤鸾双鹤蓬瀛书。 轻尘不起雨新霁,万里孤光含碧虚。 露魄冠轻见云发,寒丝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乱山姿,光碎平波满船月。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