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近酒117
1、《杂诗》思乡诗 唐·王维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唐·王维
3、《少年行》 唐·王维
4、《送别》送别诗 唐·王维
5、《红豆》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6、《鹿柴》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7、《送元二使安西》友情诗 唐·王维
8、《竹里馆》山水诗 唐·王维
9、《送别》送别诗 唐·王维
10、《观猎》 唐·王维
11、《使至塞上》边塞诗 唐·王维
12、《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友情诗 唐·王维
13、《酬张少府》友情诗 唐·王维
14、《归嵩山作》山水诗 唐·王维
15、《过香积寺》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16、《汉江临眺》山水诗 唐·王维
17、《积雨辋川庄作》田园诗 唐·王维
18、《老将行》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19、《洛阳女儿行》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20、《鸟鸣涧》山水诗 唐·王维
21、《青溪》山水诗 唐·王维
22、《山居秋暝》山水诗 唐·王维
23、《山中》田园诗 唐·王维
24、《送梓州李使君》送别诗 唐·王维
25、《桃源行》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26、《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描写秋天 唐·王维
27、《渭城曲》送别诗 唐·王维
28、《渭川田家》田园诗 唐·王维
29、《辛夷坞》田园诗 唐·王维
30、《终南别业》田园诗 唐·王维
31、《终南山》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32、《渭川田家》 唐·王维
33、《渭城曲》 唐·王维
34、《从军行》 唐·王维
35、《青溪》 唐·王维
36、《渭川田家》 唐·王维
37、《桃源行》 唐·王维
38、《老将行》 唐·王维
39、《杂诗》 唐·王维
40、《杂诗》 唐·王维
41、《出塞作》 唐·王维
42、《孟城坳》 唐·王维
43、《栾家濑》 唐·王维
44、《漆园》 唐·王维
45、《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46、《秋夜曲》描写秋天 唐·王维
47、《伊州歌》思念诗 唐·王维
48、《赠郭给事》 唐·王维
49、《酬郭给事》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50、《陇西行》战争诗 唐·王维
51、《早朝》 唐·王维
52、《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唐·王维
5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54、《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唐·王维
55、《蓝田山石门精舍 ?》
56、《春中田园作》田园诗 唐·王维
57、《新晴野望》田园诗 唐·王维
58、《燕子龛禅师》 唐·王维
59、《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60、《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唐·王维
61、《夷门歌》 唐·王维
62、《横吹曲辞 陇头吟》
63、《燕支行》 唐·王维
64、《送李睢阳》 唐·王维
65、《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唐·王维
66、《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唐·王维
67、《燕子龛禅师》 唐·王维
68、《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 唐·王维
69、《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唐·王维
70、《夷门歌》 唐·王维
71、《早朝》 唐·王维
72、《山居即事》孤独 唐·王维
73、《登河北城楼作》 唐·王维
74、《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唐·王维
75、《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唐·王维
76、《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王维
77、《酌酒与裴迪》 唐·王维
78、《杂诗三首》描写梅花 唐·王维
79、《书事》 唐·王维
80、《息夫人》 唐·王维
81、《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王维
82、《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唐·王维
83、《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唐·王维
84、《扶南曲歌词五首》 唐·王维
85、《早春行》 唐·王维
86、《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唐·王维
87、《送从弟蕃游淮南》 唐·王维
88、《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唐·王维
89、《华岳》 唐·王维
90、《丁宇田家有赠》 唐·王维
91、《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92、《苦热行》 唐·王维
93、《纳凉》 唐·王维
94、《李陵咏》 唐·王维
95、《过太乙观贾生房》 唐·王维
96、《洛阳女儿行 (
97、《同崔傅答贤弟》 唐·王维
98、《赠吴官》 唐·王维
99、《不遇咏》 唐·王维
100、《青雀歌》 唐·王维
101、《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唐·王维
102、《答张五弟》 唐·王维
103、《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唐·王维
104、《登楼歌》 唐·王维
105、《双黄鹄歌送别》 唐·王维
106、《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唐·王维
107、《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唐·王维
108、《扶南曲歌词五首》 唐·王维
109、《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唐·王维
110、《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唐·王维
111、《送从弟蕃游淮南》 唐·王维
112、《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唐·王维
113、《蓝田山石门精舍》 唐·王维
114、《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唐·王维
115、《纳凉》 唐·王维
116、《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 唐·王维
117、《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唐·王维
118、《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唐·王维
119、《待储光羲不至》友情诗 唐·王维
120、《田家》 唐·王维
121、《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唐·王维
122、《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唐·王维
123、《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唐·王维
124、《韦侍郎山居》 唐·王维
125、《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唐·王维
126、《宿郑州》 唐·王维
127、《羽林骑闺人》 唐·王维
128、《叹白发》 唐·王维
129、《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 唐·王维
130、《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131、《黄雀痴》 唐·王维
132、《横吹曲辞·陇头吟》 唐·王维
133、《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 唐·王维
134、《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唐·王维
135、《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唐·王维
136、《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唐·王维
137、《丁寓田家有赠》 唐·王维
138、《宋进马哀词》 唐·王维
139、《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唐·王维
140、《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王维
141、《送邢桂州》送别诗 唐·王维
142、《辋川闲居》 唐·王维
143、《春园即事》 唐·王维
144、《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 唐·王维
145、《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唐·王维
146、《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唐·王维
147、《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唐·王维
148、《上张令公》 唐·王维
149、《济州过赵叟家宴》 唐·王维
150、《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唐·王维
151、《投道一师兰若宿》 唐·王维
152、《晓行巴峡》 唐·王维
153、《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 唐·王维
154、《赋得秋日悬清光》 唐·王维
155、《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 唐·王维
156、《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 唐·王维
157、《红牡丹》 唐·王维
158、《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唐·王维
159、《叹白发》 唐·王维
160、《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 唐·王维
161、《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唐·王维
162、《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163、《献始兴公》 唐·王维
164、《观别者》 唐·王维
165、《过李楫宅》 唐·王维
166、《赠裴迪》 唐·王维
167、《新秦郡松树歌》 唐·王维
168、《鱼山神女祠歌》 唐·王维
169、《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迎神》 唐·王维
170、《冬日游览》 唐·王维
171、《谒璿上人》 唐·王维
172、《瓜园诗》 唐·王维
173、《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唐·王维
174、《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唐·王维
175、《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唐·王维
176、《寄荆州张丞相》 唐·王维
177、《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唐·王维
178、《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唐·王维
179、《过崔驸马山池》 唐·王维
180、《登辨觉寺》 唐·王维
181、《归辋川作》 唐·王维
182、《韦给事山居》 唐·王维
183、《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184、《春日上方即事》 唐·王维
185、《千塔主人》 唐·王维
186、《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唐·王维
187、《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唐·王维
188、《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唐·王维
189、《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唐·王维
190、《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唐·王维
191、《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 唐·王维
192、《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193、《赠东岳焦炼师》 唐·王维
194、《送祢郎中》 唐·王维
195、《送熊九赴任安阳》 唐·王维
196、《山中示弟》 唐·王维
197、《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唐·王维
198、《游化感寺》 唐·王维
199、《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唐·王维
200、《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田园诗 唐·王维
201、《菩提寺私成口号》 唐·王维
202、《木兰柴》 唐·王维
203、《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唐·王维
204、《赠房卢氏琯》 唐·王维
205、《赠祖三咏》 唐·王维
206、《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唐·王维
207、《赠裴十迪》 唐·王维
208、《送张五归山》 唐·王维
209、《送崔五太守》 唐·王维
210、《榆林郡歌》 唐·王维
211、《雪中忆李楫》 唐·王维
212、《送神》 唐·王维
213、《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送神》 唐·王维
214、《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励志诗 唐·王维
215、《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唐·王维
216、《齐州送祖三(一作河上送赵仙舟,又作淇上别赵仙舟)》 唐·王维
217、《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唐·王维
218、《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唐·王维
219、《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唐·王维
220、《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唐·王维
221、《送岐州源长史归(同在崔常侍幕中,时常侍已》 唐·王维
222、《送丘为往唐州》 唐·王维
223、《送友人南归》 唐·王维
224、《送孙二》 唐·王维
225、《喜祖三至留宿》 唐·王维
226、《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唐·王维
227、《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唐·王维
228、《郑果州相过》 唐·王维
229、《凉州郊外游望(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唐·王维
230、《泛前陂》 唐·王维
231、《晚春归思》 唐·王维
232、《听宫莺》 唐·王维
233、《留别丘为》 唐·王维
234、《酬慕容十一》 唐·王维
235、《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唐·王维
236、《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唐·王维
237、《临高台送黎拾遗》 唐·王维
238、《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239、《阙题二首》 唐·王维
240、《少年行四首》 唐·王维
241、《文杏馆》 唐·王维
242、《欹湖》 唐·王维
243、《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 唐·王维
244、《赠李颀》 唐·王维
245、《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唐·王维
246、《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唐·王维
247、《资圣寺送甘二》 唐·王维
248、《别綦毋潜》 唐·王维
249、《寓言二首》 唐·王维
250、《冬夜书怀》 唐·王维
251、《休假还旧业便使》 唐·王维
252、《哭殷遥》 唐·王维
253、《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唐·王维
254、《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唐·王维
255、《迎神》 唐·王维
256、《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 唐·王维
257、《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唐·王维
258、《送张判官赴河西》 唐·王维
259、《送崔九兴宗游蜀》 唐·王维
260、《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王维
261、《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唐·王维
262、《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唐·王维
263、《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唐·王维
264、《过福禅师兰若》 唐·王维
265、《留别钱起》 唐·王维
266、《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唐·王维
267、《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唐·王维
268、《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唐·王维
269、《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唐·王维
270、《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王维
271、《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唐·王维
272、《送杨少府贬郴州》 唐·王维
273、《辋川别业》 唐·王维
274、《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275、《山中寄诸弟妹》 唐·王维
276、《别辋川别业》 唐·王维
277、《寄河上段十六》 唐·王维
278、《凉州赛神(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唐·王维
279、《戏嘲史寰》 唐·王维
280、《句》 唐·王维
281、《赠刘蓝田》 唐·王维
282、《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唐·王维
283、《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 唐·王维
284、《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唐·王维
285、《送陆员外》 唐·王维
286、《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唐·王维
287、《送缙云苗太守》 唐·王维
288、《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唐·王维
289、《早入荥阳界》 唐·王维
290、《渡河到清河作》 唐·王维
291、《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唐·王维
292、《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唐·王维
293、《送李判官赴东江》励志诗 唐·王维
294、《送钱少府还蓝田》 唐·王维
295、《送张五諲归宣城》 唐·王维
296、《送贺遂员外外甥》 唐·王维
297、《送杨长史赴果州》 唐·王维
298、《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唐·王维
299、《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 唐·王维
300、《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唐·王维
301、《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唐·王维
302、《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 唐·王维
303、《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 唐·王维
304、《辋川集·柳浪》 唐·王维
305、《辋川集·北垞》 唐·王维
306、《辋川集·椒园》 唐·王维
307、《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唐·王维
308、《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唐·王维
309、《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 唐·王维
310、《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唐·王维
311、《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唐·王维
312、《赠韦穆十八》 唐·王维
313、《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唐·王维
314、《崔兴宗写真咏》 唐·王维
315、《赠裴旻将军》 唐·王维
316、《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 唐·王维
317、《送韦评事》 唐·王维
318、《灵云池送从弟》 唐·王维
319、《戏题辋川别业》 唐·王维
320、《戏题盘石》 唐·王维
321、《哭孟浩然》 唐·王维
322、《奉寄韦太守陟》 唐·王维
323、《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唐·王维
324、《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唐·王维
325、《奉送六舅归陆浑》 唐·王维
326、《齐州送祖三?》 唐·王维
327、《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 唐·王维
328、《同庐拾遗过韦(一作章。非)给事东山别业二》 唐·王维
329、《李(一作石)处士山居》 唐·王维
330、《谒璿上人(并序)》 唐·王维
331、《瓜园诗(并序)?》 唐·王维
332、《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唐·王维
333、《送康太守》 唐·王维
334、《送权二》 唐·王维
335、《问寇校书双溪》 唐·王维
336、《寄崇梵僧》 唐·王维
337、《送封太守》 唐·王维
338、《送严秀才还蜀》 唐·王维
339、《送张道士归山》 唐·王维
340、《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唐·王维
341、《送崔兴宗》 唐·王维
342、《送平澹然判官》 唐·王维
343、《送方城韦明府》 唐·王维
344、《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唐·王维
345、《赠焦道士》 唐·王维
346、《送李太守赴上洛》 唐·王维
347、《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唐·王维
348、《送方尊师归嵩山》 唐·王维
349、《辋川集·华子冈》 唐·王维
350、《辋川集·斤竹岭》 唐·王维
351、《辋川集·木兰柴》 唐·王维
352、《辋川集·茱萸沜》 唐·王维
353、《辋川集·宫槐陌》 唐·王维
354、《辋川集·临湖亭》 唐·王维
355、《辋川集·南垞》 唐·王维
356、《辋川集·白石滩》 唐·王维
357、《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鸬鹚堰》 唐·王维
358、《山茱萸》 唐·王维
359、《疑梦》 唐·王维
360、《长生草》 唐·王维
361、《献始兴公(时拜右拾遗)》 唐·王维
362、《赠刘蓝田(一作卢象诗)》 唐·王维
363、《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唐·王维
364、《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 唐·王维
365、《酬黎居士淅川作(昙壁上人院走笔成)》 唐·王维
366、《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 唐·王维
367、《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走笔成)》 唐·王维
368、《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 唐·王维
369、《李陵咏(时年十九)》 唐·王维
370、《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一作寄崔郑二山人》 唐·王维
371、《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 唐·王维
372、《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唐·王维
373、《青雀歌(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 唐·王维
374、《黄雀痴(杂言走笔)》 唐·王维
375、《寄崇梵僧(崇梵寺近东阿覆釜村)》 唐·王维
376、《送李睢阳(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 唐·王维
377、《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 唐·王维
378、《白鼋涡(杂言走笔)》 唐·王维
379、《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一作王劭诗,非)》描写冬天 唐·王维
380、《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 唐·王维
381、《送李员外贤郎》 唐·王维
382、《送孟六归襄阳(一作张子容诗)》 唐·王维
383、《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济州)》 唐·王维
384、《与卢象集朱家》 唐·王维
385、《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386、《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 唐·王维
387、《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唐·王维
388、《戏题示萧氏甥》 唐·王维
389、《秋夜独坐(一作冬夜书怀)》 唐·王维
390、《愚公谷三首(青龙寺与黎昕戏题)》 唐·王维
391、《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时为右补阙)》 唐·王维
392、《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唐·王维
393、《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 唐·王维
394、《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唐·王维
395、《哭褚司马》 唐·王维
396、《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 唐·王维
397、《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 唐·王维
398、《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唐·王维
399、《听百舌鸟》 唐·王维
400、《辋川集·金屑泉》 唐·王维
401、《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唐·王维
402、《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唐·王维
403、《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 唐·王维
404、《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江东)》送别诗 唐·王维
405、《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号)》 唐·王维
406、《送殷四葬(一作哭殷遥)》 唐·王维
2. 小说《将近酒》
唐酒卿著作的《将进酒》讲的是,萧策安和沈泽川,生于乱世之中,沈泽川因父亲沈卫兵败而沦为罪人之子,被抓往阒都审判,期间认识了离北狼王之子萧策安,两人互相帮助,并互相欣赏、爱慕,沈兰舟帮萧策安回了离北,萧策安帮沈兰舟夺得天下的故事。
3. 将近酒到底怎么念
将qiang 一声 意思为 请 将进酒 :请喝酒 岑cen 2声 名句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全诗要背诵,多考填空。作者李白要熟知,抒发的豪放情怀要流畅叙述。
4. 将近酒 全诗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 将近酒百度百科
李白《将进酒》全文的意思是:君不是见过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吗?它滔滔直下,奔流到海,一去不回。君不是见过高堂明镜中的满头白发吗?它早晨还如青丝一般的黑柔,晚上就变得雪一般的白了。人生如梦,得意时一定要趁着大好时机尽情行乐啊,不要让手中的酒杯空对着月亮。天生我材,必有大用。千金算得了什么,花去了还能挣回来,青春可是一去不复返哟!烹羊宰牛,尽情地欢乐吧,要喝就一下子喝它三百杯,喝它个痛快。作品赏析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6. 将进酒是什么意思
一、全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释义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 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 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三、赏析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7. 将进酒全篇
全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
《将进酒》本是乐府旧题,大抵以饮酒放歌为意,李白运用这个旧题,表面上是任达放纵,而全诗以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为诗脉。整篇淋漓酣畅地抒发酒兴诗情,实际上还是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悲愤,真实地熔铸了诗人的性格情感和艺术个性。
诗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诗人在这首诗里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他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译文: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
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长愁。
8. 将近酒下一句
苏州唐寅园原版
(与苏州唐寅园的碑拓原版完全一致,包括原版的异体字、通假字等全部保留)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僊。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注:咲是“笑”的“异体字”,“僊”是仙的异体字,读音、字义都和本字一样,这里是因为这两字在重复出现得比较密集,所以诗人才用了多种写法(文人的装逼)。
根据我简单的考据,我倾向于这个唐寅园版本是真的,理由如下:
1、网上还有的版本开头两句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我倾向于一棒子把这类版本打死,这一句和常见的版本都不同,常见的古籍版、唐寅园版、北京大中印刷厂本的一律都是“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两者的境界差别也挺大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这句其实是韩磊的歌流传出来的,韩磊的歌作词时写错一字,导致流毒千里。故此,网上有这句的的版本通通视为错本。2、插图是唐寅园里碑刻拓本的复刻品,
我相信
在唐寅园以前就是有此碑刻作品,具体这个还要请那边的小伙伴帮忙证实一下。3、唐寅园版和其他两个版本在造词遣句上还是有差别的,例如下面这几句:”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从上下文对应的逻辑来,看唐寅园版本都是优于后两者的。综上,我认为唐寅园的版本当为唐伯虎原本。
附:
唐寅园版开头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折花枝当酒钱。
而很多传世版本却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
“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句很可能是文人抄录时的创作,这句有化用李白将进酒
的“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味道在里面。虽然我认为唐寅园版的才是唐伯虎原版,但这句放在桃花庵歌里却比原句“又折花枝当酒钱”
更出色,短短四句诗连用六次桃花,简直屌爆了
!9. 将近酒完整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译文:君不是见过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吗?它滔滔直下,奔流到海,一去不回。君不是见过高堂明镜中的满头白发吗?它早晨还如青丝一般的黑柔,晚上就变得雪一般的白了。人生如梦,得意时一定要趁着大好时机尽情行乐啊,不要让手中的酒杯空对着月亮。天生我材,必有大用。千金算得了什么,花去了还能挣回来,青春可是一去不复返哟!烹羊宰牛,尽情地欢乐吧,要喝就一下子喝它三百杯,喝它个痛快。岑老夫子,丹丘老弟,快喝啊,不要停杯!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倾耳细听。什么钟鸣鼎食之乐呀,什么金玉美食之筵呀,这些富贵荣华都如过眼烟云,有什么可贵?我所要的是杯中酒不空,长醉永不醒。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从前陈思王在平乐观大宴宾客,每斗价值十千的美酒尽情地欢饮。主人你怕什么,嫌我的钱少吗?将大坛子酒端过来,尽情地让大家喝!我儿,你快过来,将家中的五花马和千金裘都取将过来,统统地换酒喝,我要与诸君喝它个一醉方休,同消这胸中的万古之愁啊!赏析:
1、《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2、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3、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