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中的清酒与浊酒
1、含义不同
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饮酒而醉称为中圣人,或称中圣,清圣浊贤便自此为酒之雅称。
2、层次不同
清酒是古代祭祀祖先时用的高档次的酒,要经过过滤,除去杂质。浊酒是平常百姓饮用的低档次的、廉价的酒。
3、酿造材料不同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清酒是采用优质泉水和磁山谷粟酿造。
4、酿造方法不同
当时酒人造的酒可分为三酒五齐,原料为稻、黍之类。而三酒指的是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因事而酿,造时短,成品快,可以立马与客人享用;昔酒则可以短时间进行储藏,较之事酒稍醇厚;清酒乃是冬天酿造,夏天成熟,为当时的酒中之冠。
五齐可以统称为浊酒,分为五种不同成色,为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醴齐是滓、液混合,盎齐是白色之酒,缇齐是丹黄色之酒,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
扩展资料:
酒的历史及演变:
酒的演变,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果酒、黄酒、烧酒(白酒)。
原始社会初期,当人类还处于采集经济的时期,就发现吃了天然发酵的野果,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疗效,即医学上所说的“舒经活血”,于是原始人类便开始有意识地对采集来的野果进行人工发酵,这样最早的酒——果酒便产生了,它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5度左右。
也就是说酒的最早被人们所饮用,是因为它的医疗作用。这在后世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汉书·食货志》上说“酒为百药之长”,《说文解字》上对“医”字的原始意义的解释是“医,从酉(即酒)……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果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酒。
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粮食产量增加,在果酒的基础上,夏商时人们开始了谷物酿酒,原料主要为黍和稻,古代称为黍酒,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酒。浊酒就是没有经过过滤的黍酒,因为有酒渣在里面。而清酒就是滤去渣滓的酒。古代有专门过滤酒的器具。
而陶渊明用脏兮兮的头巾滤酒(萧统《陶渊明传》)而饮,则展现了名士风度。古代常以酒的清与浑作为区别酒的质量好坏的标准,清酒质量好,浑酒质量差。至于白酒什么时候出现,目前学术界有争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
也就是说白酒在中国的发展最多有六七百年历史。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句写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金樽、玉盘,说明饮食器具的精美,“珍馐”说明菜肴也很珍贵。这样的宴席上,酒一定是上好的清酒,所以才能“斗十千”。
2. 古诗中浊酒是什么意思
清茶浊酒的意思是:一杯淡淡的茶水,一杯混浊的浊酒。形容生活平淡,宁静。
清茶:用绿茶泡成的茶水。《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安老爷 ﹞便要了一盏洁浄清茶,走到 何夫人 灵前打了一躬,把那茶奠了半盏。”
浊酒:酿制后较混浊的酒。《三国演义.第一回》:「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儒林外史.第一回》:「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3. 跟浊酒有关的诗句
自嘲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寒食书事
年代:【宋】 作者:【赵鼎】 体裁:【七律】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驾幸河东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五律】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4. 古诗中的清酒与浊酒的区别
清酒的主要是通过多重工艺的复合发酵,再经过过滤而得到的酒,清酒的毒素比较低,这也与酿造工艺有关,一般都是在18度左右,还有15度左右的,清酒的主要原料就是大米和水,通常来说,清酒是使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经发酵后酿成的。
合成清酒是将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无机盐类混合,加以溶解,同时加入水,酒精,过滤后加入香料,香味液,再过滤杀菌,贮藏后过滤灌装,合成清酒的优点是价格较低,制造工艺简单,制造设备简单,可以自由设计开发各种各样品质的清酒含有多种天然动植物成分,质量比较稳定。
5. 包含浊酒的诗句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代: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代: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译文:
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胡贼说梦妄想永占中原,岂知上天桔我大宋兴泰。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诏令快似疾风迅雷。料想明朝寒食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
送郄昂谪巴中
唐代:李白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译文:
瑶草是受寒不死的,可以移植到仙境沧江的江滨。如果遇到东风飘洒雨露,就会与天地一道春意盎然。我就像洞庭湖的落叶,随着风波送你去贬谪的远方。我也思念故乡,但也不能归去,书此诗一首赠送给有情人,聊表心意。
送郑侍御谪闽中
唐代: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译文:
你远谪荒瘴,不应该怨恨萦心,朋友,我曾经是去过闽中之人。到闽中大概很少见到远旅雁阵;深夜,听到的都是哀伤的猿啼。闽东的山路,到处是云昏岭峻,闽南住久了,瘴疠也不必心悸。朋友,你一定逢赦,恩沾雨露,珍重啊,风波之献,路上当心!
6. 古诗词中的浊酒
1)设备问题,当火力太大,蒸馏液态离蒸汽导管太近,当水沸腾涌入到蒸汽导管里了,导致酒浑浊。
2)尾酒浑浊,一般在40-25度的酒之间有段酒容易浑浊(因为当酒糟里的酒精逐渐减少,导致酒糟温度上升,浑浊高沸点物质就出来了,只有一小段)一旦发生浑浊不清的现象,酒需要用人工方法进行沉淀净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膨润土法 按5升酒加5克膨润土的量,先将膨润土加入半杯温水(35℃左右)中,用力搅拌几分钟,使其完全溶化,然后倒入酒液中,再把酒液混匀。静置3~4周,倒桶去除沉淀物后,即可装瓶保存。2)加胶沉淀法 在酒液中加入亲水性胶体物质,如明胶蛋白、鱼胶、琼脂等,使之与酒液中的悬浮物相互吸附而沉淀。一般每1升酒液加明胶10克、单宁8克,静置15~20天,即可形成沉淀。
3)过滤或离心沉淀法 用各式压滤机或高速离心机将酒液通过高速滤过或高速离心沉淀把酒迅速澄清。
7. 清酒和浊酒的诗
风起,雾涌,瑟瑟深冬揪心寒。云沉,天茫,萧萧雨雪伴岁末。君可闻,残叶落尘,枯草孤枝盼春归。尘缘尽,红颜故,半壶浊酒饯别离,一盏清茶唤春归!
望一川河山,静芜。抚一朵漫雪,凄美。尝流年愁,念痴狂荒。红尘笑我,半生归来仍多情,应是瘦了岁月,醉了年轮,一汪苦泪扰心魂,残梦犹在,心寂凉。
浅酒淡饮,醉倒长夜憔悴影容,几多愁?烛泪燃尽,灯火阑,回眸往事泪已痕,独伤忧。轻嘬陈茶,泌心扉,沁舒容,多少烟云落尘埃,旧梦方醒,恋余生。
岁末深冬,风瑟雨凄冰雪寒,盼春早!流年旧岁,雾朦露霜天野茫,望阳暖!伴风雨,听雾云霜露窃丝语,零碎缠绵。葬落叶,慰寒冬荒芜悲情泪,疲惫永释。 扬飞雪,挽流年旧岁别离恨,此去勿念。
冬,深到末,萌一豆新芽唤春归。寒,严到绝,唤一缕暖阳灿花芳。岁,老到暮,铺一程坦途迎福降。
半壶浊酒,饯如烟往事,别旧岁离殇。一盏清茶,思鸟语花香,唤暖春早归。
守一冬旧岁,品一串凄寒。祈一年新春,沐一抹暖阳。
8. 含有白酒或浊酒的诗句
1、原诗: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2、浊酒恋红尘的出处:浊酒恋红尘是网络流行语,出自网友自编的句子,并非来自任何古诗词。“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常被网友用于表示对杯中之物的贪恋。后两句“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常被网友用来抒发努力终会有回报等人生感慨。
9. 有关浊酒的诗词
【昙花`诗】 玉骨冰肌入夜香, 羞同俗卉逐荣光。 辉煌生命何言短? 一现奇芳韵久长。 【昙花短文一则】 昙花一现,她静静地等待夜幕降临。如精灵一般(为什么昙花总在夜里开放?我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更显出它的神秘?也许是为了寻求片刻安宁?)总之,她悄悄的不向任何人透露一点声息。之前她还沉沉睡着却突然间猛地睁开双眼翩翩起舞了。而我竟不知她是什么时候醒来的。呵,这个顽皮的小家伙! 昙花一现,哟,她是怎样的美啊。水莲似的白色的花瓣相互拥着。撒着醉人的香粉。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硬是把人家按进蜜罐里去,而她呢,却在一旁摆弄着她白色的纱裙,偷偷地笑。 这个淑女呵,轻蔑地瞧着别人惊叹的目光听着五光十色的赞美,她不在乎,是的,她不在乎这些。她将生命的心血倾注进美丽的花苞,开放,是美丽诞生在人世。随过眼云烟,却留下永恒的身影,她有多么骄傲。那些为了见她一面而整夜守候的人们,她从不在意,来了,去了,没有留恋。不管谁怎样的爱恋着她,她总是冷冷面对一切。 她是如此单薄啊,那请进生命的花朵似乎一阵轻风也被吹落,她拉住那细细的花藤摇啊摇,惹得看花的人心揪得紧紧地,她微微的笑着,因为她知道,她的生命将结束于曙光而不是风。 也映着她的白,她的神秘,她的美丽,隐去了一切瑕疵,她楚楚动人,颇有些养在深闺人不知的韵味。 昙花一现,见到她的人不多吧,我以自己能见到她而觉得庆幸,以自己能领略她的风采而庆幸。 世间奇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余香留世.
10. 清酒和浊酒在古诗中的意思
使赶快行动:催促。催办。催讨。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催化。催生。催眠。催奶。催肥。
详细字义解释
〈动〉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expedite;urge]
交徧催我。——《诗·邶风·室人》
鸿仪催零金。——《侯成碑》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讨,催着要)
11. 古诗中的清酒与浊酒的关系
徐州古黄河是古代黄河流经的老河道,当时黄河泛滥时通过丁万河人工河道(古时叫水线河)分洪至大运河。
“丁万河最初叫水线河。”站在楚园襄王桥头的乾隆《河北孤山新土堤成诗以志事》诗碑前,文史、水利专家田秉锷介绍起了丁万河的前世今生。
原来,自南宋建炎二年“夺泗入淮”流经徐州至清朝咸丰年间改道山东,黄河流经徐州700多年间,给徐州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黄河水患。康熙十八年,时任河道总督靳辅奉旨主持在大孤山至苏家山建减水石坝,坝下开河接纳洪水,随后结合引黄济运,在石坝东端建苏家山石闸二座,当黄河洪水达到一定水位线后便开闸分泄洪水。从此,这条分洪道就被人称为水线河。
1984年,徐州市政府为了彻底改变市区“头顶两盆水”的洪涝威胁,对水线河进行开挖疏浚,同时向市区废黄河、云龙湖、铜山东南部水库补水、沿途农田灌溉,兴建两级各12个流量的调水工程。当年11月,3.5万人以手挖肩抬为主,冒严寒、斗冰雪、涉积水、战流沙,仅用60天就开挖土方240多万方,创造了高速、优质、安全的施工纪录。因工程西起丁楼、东至万寨港,于是人们将这一人工运河重新命名为丁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