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酒独酌的意思
清酒独酌:一个人独自饮清酒,比喻借酒浇愁的意思。
清酒:意思是清醇的酒,美酒。《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杯里满满的盛著一杯清酒,老爷兢兢业业, 举得升空过顶。」
独酌:独自喝酒,一个人喝酒。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分付已毕,是夜独酌无聊,思量美人,只在内室,又念著日间之事。」
2. 清酒独酌了无事
月下独酌是李白的作品,不是白居易的。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3. 酌清酒什么意思
酌蠡意思就是用贝壳做的瓢。蠡也称是东汉时期的螺号。蠡的出处是以蠡测海,这个词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的《答客难》以蠡测海的意思就是用贝壳做的瓢去量海。比喻观察事物和了解事物很狭窄很片面的意思。
4. 斟酒独酌是什么意思
《端午独酌》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凭吊古人,嘲讽世态的诗。一、二句用拟人手法写与榴花共饮、艾人哂笑,透露了诗人无法排遣的寂寞和苦闷;然后在三、四两句对世态嬉笑怒骂,尽情揶揄;五、六两句是托物寓意;最后两句是直接嘲讽世态,更表明诗人难得清闲、且醉且歌的愉悦、洒脱的心态。全诗语言犀利、幽默,很有战斗性。
5. 清酒独酌的意思和造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日子本来很平淡,但有了你以后,每天似乎就有了等待。
出自现代作家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6. 清酒独酌的意思解释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⑿交欢:一起欢乐。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7. 清酌一杯酒什么意思
与君酌清盏出自歌曲《慕夏》。
歌手:等什么君
作曲 : 王中易/高漠伊
作词 : 王莹/等什么君
编曲:王中易/高漠伊
歌词:
银辉描淡的石桥
桥边嬉戏的垂髫
风吹枝柳折细腰
童谣声声伴长吆
乌蓬水面风寂寥
薄云淡淡月初瞧
江上画舫熏香绕
灯暖酒烫知己邀
西月东落天色微曜
半樽清酒斟得逍遥
白衣纵马风流年少
佳人倾城回眸浅笑
玉笛声声月色皎皎
起舞翩翩清影窈窕
姻缘树下共求月老
执手暮暮朝朝
长夜温柔萤光照
满城锦绣灯火耀
老街小巷复喧嚣
戏台风月增新貌
轻纱遮面舞灵巧
琵琶绕梁音袅袅
唱罢西厢客醉笑
推杯换盏度良宵
西月东落天色微曜
半樽清酒斟得逍遥
白衣纵马风流年少
佳人倾城回眸浅笑
玉笛声声月色皎皎
起舞翩翩清影窈窕
姻缘树下共求月老
执手暮暮朝朝
西月东落天色微曜
半樽清酒斟得逍遥
白衣纵马风流年少
佳人倾城回眸浅笑
玉笛声声月色皎皎
起舞翩翩清影窈窕
姻缘树下共求月老
执手暮暮朝朝
8. 酌酒独饮的意思
酌酒,汉语词汇,拼音:zhuó jiǔ,释义:斟酒、喝酒。出自唐·王维《酌酒与裴迪》:“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例句:
1、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
2、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3、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4、昔白起赐死,诸侯酌酒相贺。
9. 清酒独酌了无趣的意思
意思是没有兴趣任何爱好的人。
居士有两个含义:
一指在家修行吃斋念佛的人,因为无法舍弃老婆孩子,没有出家,称为居士。
二指自命清高的文人学士,自称居士,如青莲居士李白,石湖居士范成大,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等即是这种含意。
10. 温酒独酌的下一句是什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11. 清酒独酌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在没事的时候喝着无味清淡的茶,顺便等着风其实是在等着你,今天的离别将普通的酒变得苦涩,难折的柳条也已被折断,从此我的世界变得黯淡只因没有你。
清酒:意思是清醇的酒,美酒。《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杯里满满的盛著一杯清酒,老爷兢兢业业, 举得升空过顶。」
独酌:独自喝酒,一个人喝酒。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分付已毕,是夜独酌无聊,思量美人,只在内室,又念著日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