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轻人威士忌
苏格兰威士忌,又可细分为调和与单一麦芽威士忌。其原料主要是大麦(80%以上)波本威士忌又作波旁威士忌,玉米谷物必须占51%以上才可以叫“波本”。
2. 威士忌人群
黑麦威士忌(Rye Whisky),也称裸麦威士忌,是用不得少于51%的黑麦及其它谷物酿制而成的,酒液呈琥珀色,味道与波本威士忌不同,具有较为浓郁的口感,因此不太受现代人的喜爱。
威士忌属于烈酒的一种,以大麦、黑麦、燕麦、小麦和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后,再使用橡木桶进行陈酿,最后经调配而成的非常有名的蒸馏酒。常见的威士忌类型有苏格兰威士忌(Scotch whiskey)、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田纳西威士忌(Tennessee whiskey)、黑麦威士忌(Rye whiskey)、爱尔兰威士忌(Irish whiskey)等等。
3. 威士忌爱好者
基本解释 ◎ 威士忌,威士忌酒 wēishìjì,wēishìjìjiǔ [whiskey;whisky(美)] 一种蒸馏的酒精性液体,它是由粮谷(如黑麦、玉米、大麦或小麦)或马铃薯发酵酿制成的,通常含有从40%到50%的酒精
4. 老派威士忌
步骤1/5
水和面粉和成面团,加入酵母等待发酵
步骤2/5
制作肉馅,牛肉馅加入大葱,生抽,老抽,淀粉,盐拌匀,搅拌至粘,呈肉馅状
步骤3/5
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几份,擀成薄片,均匀的铺上肉馅,然后卷起
步骤4/5
卷好后就可以上锅蒸啦!整条放入锅中蒸,熟了以后再切成块会比较好,如果蒸之前切块可能蒸好后会散。
最后一步完成
5. 年轻派威士忌
1、杰克丹尼+可乐:
据说当年是某位国家带领人发明了陈醋加雪碧的喝法,所以美其名曰:天地一号。没多久市面上还真呈现了一款名为“天地一号”的饮料。杰克丹尼斯加可乐的组合到底有多好喝要视个人口味而定,不外据说国外已经有了类似“天地一号”的产物,名为杰可,顾名思义,主要成分是杰克丹尼斯加可乐。
2、芝华士+冰绿茶+苏打:
本来威士忌是一款很烈的酒,净饮的话几乎就是烧着喉咙下肚,所以连酒商城市介绍你要勾兑一倍的苏打水。可到了酒吧里,这搭配就有几分好玩了,必然要冰绿茶,不能用冰红茶,还以康师傅这牌子的为好。成果就在一股仙风道骨的茶香中,酒精悄然而入。
3、苏格兰传统热饮法
在寒冷的苏格兰,有一名为Hot
Toddy的传统威士忌酒谱,它不单可袪寒,还可治愈小感冒。Hot
Toddy的调制法相当多样,主流调配法多以苏格兰威士忌为基酒,调入柠檬汁、蜂蜜,再依大师需求与爱好插手红糖、肉桂,最后拌与热水,即成御寒又好喝的调酒。
4、加水加冰块
此种饮法是由日本三得利公司为呼应日本的饮食文化所创,称为“水割”(Mizuwari)
水割的饮用方式为先在杯中插手冰块,再以1
:
2.5的比例先插手威士忌,然后再加水。三得利公司认为,1
:
2.5是水割的黄金比例,而实际上以水割方式所呈现出的淡雅风味,确实是相当适用于餐桌,堪称是威士忌餐酒配的最佳饮用方式
6. 年轻人威士忌圈
今天和年轻人拍照,我感觉自己还年轻。
7. 年轻人喝威士忌
1.饮酒前先喝一杯开水或饮料,千万不要空腹喝酒,或者饿肚子喝酒。
2.加些冰块或者找机会多喝冰水。
3.喝酒时不宜过快过猛,应当慢慢喝,在喝的过程中还可以找机会多喝点水,让身体有时间分解体内的乙醇。
4.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以免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
8. 小众的威士忌
小众小情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 年轻人威士忌品牌推荐
200以下的威士忌其实挺多的,像单一麦芽类的格兰菲迪、格兰莫雷、波摩,波本类的白占边、四玫瑰、美格、杰克丹尼,调和类的帝王、尊尼获加、黑白狗、百龄坛这些,具体的看你个人的口味,这里面我比较中意的是格兰菲迪,色泽、闻香、口感和余韵都是能满足我的喜好的,香味浓厚,酒精味不会很浓,全都刚刚好,当然这是根据我个人的口味推荐的,建议你可以去蹲蹲百瓶的活动,有时候活动期200元以下也能买到比较好的,或者也可以去试试分享瓶,可以买到更高性价比的。
10. 高端的威士忌
威士忌(Whisky)这个字来自苏格兰古语,意为生命之水(WaterofLife)。虽然目前对于威士忌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是较能确定的是,威士忌在苏格兰地区的生产已经超过了五百年的历史,因此一般也就视苏格兰地区是所有威士忌的发源地。 有关苏格兰威士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在1494年,当时的修道士约翰·柯尔(JohnCor)购买了8筛麦芽,生产出了35箱威士忌。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威士忌的诞生远远早于1494年。 1534-1535年,来自英格兰的新教徒毁掉了几乎所有的修道院,那些修道士们只能靠教人读书写字为生,但奇怪的是,当地人对酿造威士忌的技术似乎更感兴趣,他们很快就把这个技巧发扬光大了。那时候的威士忌主要是用来作为一种抵御严寒的药水。 到1644年,官方开始对威士忌征税,高额税收导致了非法蒸馏和走私。由于苏格兰低地的酒厂的地址明显,很难躲避税收官员的检查,但由于必须支付税款,它们只能在生产中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也就是从那时起,低地的酒厂就留下了一个坏名声。而与此相反的是,高原酒厂易于藏匿,它们可以更好的发展酿造技术。因此现在在苏格兰地区,高原有将近100家酒厂,而低地只有4家。 1823年,乔治五世到访苏格兰,更改了税收法律,使得合法生产威士忌也可以获得利润;同时在1834年,一种能够大幅提高产量的COFFEY蒸馏器被发明,威士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苏格兰威士忌到达了它的繁荣时代,很多新酒厂建立起来,如:格兰菲迪酒厂(1886年),百闻尼酒厂(1892年)等。 公元12世纪,爱尔兰岛上已有一种以大麦作为基本原料生产的蒸馏酒,其蒸馏方法是从西班牙传入爱尔兰的。这种酒含芳香物质,具有一定的医药功能。 公元1171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YII,1154-1189)在位,举兵入侵爱尔兰,并将这种酒的酿造法带到了苏格兰;当时,居住在苏格兰北部的盖尔人(Gael)称这种酒为“uisgebeatha”,意为“生命之水”。这种“生命之水”即为早期威士忌的雏形。 公元1494年的苏格兰文献“财政簿册”上,曾记载过苏格兰人蒸馏威士忌的历史。19世纪,英国连续式蒸馏器的出现,使苏格兰威士忌进入了商业化的生产。 公元1700年以后,居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的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开始在那里建立起家庭式的酿酒作坊,从事蒸馏威士忌酒。随着美国人向西迁移,1789年,欧洲大陆移民来到了肯塔基州的波本镇(BourbonCounty),开始蒸馏威士忌。这种后来被称为“肯塔基波本威士忌”(KentuckyBourbonWhiskey),以其优异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威士忌的代名词。 欧洲移民把蒸馏技术带到了美国,同时也传到了加拿大。1857年,家庭式的“施格兰”(Seagram)酿酒作坊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从事威士忌的生产。1920年,山姆?布朗夫曼(SamuelBronfman)接掌“施格兰”的业务,创建了施格兰酒厂(HouseofSeagram)。他利用当地丰富的谷物原料及柔和的淡水资源,生产出优质的威士忌,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如今,加拿大威士忌以其酒体轻盈的特点,成为世界上配制混合酒的重要基酒。 19世纪下半叶,日本受西方蒸馏酒工艺的影响,开始进口原料酒进行调配威士忌。1933年,日本三得利(Suntory)公司的创始人乌井信治郎开始在京都郊外的山崎县建立了第一座生产麦芽威士忌的工厂。从那时候起,日本威士忌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国内大宗的饮品之一。 威士忌不仅酿造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精良,而且产量大,市场销售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是世界最著名的蒸馏酒品之一,同时也是酒吧单杯“纯饮”销售量最大的酒水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