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海鲜 > 海鲜刺身

贝壳海鲜产品名字大全(各种海鲜贝壳名字大全)

啤酒之家 2022-12-26 17:45 编辑:admin 50阅读

1. 各种海鲜贝壳名字大全

以下是比较常见的贝壳类海鲜:

1、扇贝

扇贝又名海扇,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的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扇贝常见的吃法是蒜蓉粉丝蒸扇贝,当然烤扇贝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2、海白

海白是一种海里蛤蜊的一个种类,因其贝壳为白色而称之为海白。

海白是初级海南吃货必点的贝类,样子好认,煮汤、烧烤、蒜末葱花炒都好吃。海白经常用来做海南粉类的配料,有了它就没味精、鸡精什么事了。

3、带子

带子北方称鲜贝,带子的肉质鲜美,只要喜欢吃海南海鲜,来海南的吃货不应该错过 。

4、沙包螺

沙包螺也是鸡腿螺, 鸡腿螺入口则更是清甜,螺肉很紧实,慢慢咀嚼,很韧,很有咬劲,能让人在嘴里充分地嚼出螺的鲜和香来,别具一格。沙包螺和海白外形很像,区别是沙包螺更大些。

5、毛蚶(hān)

毛蚶和血蛤味道差不多,只是它的外壳有毛,所以叫毛蚶。海南的毛蚶鲜美,便宜好吃,打边炉水开烫一下捞起,带着鲜红血丝吃下很嫩很嫩。

6、贻(yí)贝

鲜活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鲜美。

7、海瓜子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

2. 各种海鲜贝壳名字大全图片

;毛蚶子,一般煮熟会带一些红色的液体

3. 贝壳类海鲜名称大全图片

长的贝壳类海鲜有很多种,比如蛏子、青口、生蚝、芒果螺、鸡腿螺

4. 海鲜贝壳类名称图片 名字

1、万宝螺

万宝螺是属于鬘螺科的螺类,万宝螺是该属螺类中最具观赏性的,其产地较广,大多生成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热带区域内的珊瑚礁周围。万宝螺与唐冠螺、凤尾螺、鹦鹉螺并称为世界四大名螺之一。万宝螺属大型贝类。

整体颜色金黄,尊贵无比,手感光滑而温润,数量稀少难捕捉,收藏、观赏、装饰价值一流。据民间传说,收藏家中可招财进宝。除此,有些海螺爱好者喜欢把万宝螺放进鱼缸里,因其绚丽无比的颜色,水中的万宝螺像一块巨大的红珠宝,让鱼缸里的其它摆设黯然失色。

2、唐冠螺

唐冠螺贝壳大而厚重,长和高都可以达到30厘米,灰白色到金黄色,具金属光泽,形状象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由于形状独特而美丽,是具家陈设和把玩的珍品,其市场价格也不菲。

肉可食用,壳供观赏,可用于雕刻。主要分布于世界暖水海域,如东非沿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海和台湾等都有分布,常栖息在低潮线下。唐冠螺目前是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3、凤尾螺

凤尾螺又称法螺,凤尾螺塔高而尖,螺顶常缺损。主要分布于印度洋、新西兰、菲律宾、日本和中国等暖海水域的珊瑚礁中,花纹如“凤尾”般绚烂,布局均匀,色彩斑斓,壳表装饰丰富,可作号角。

其雄壮而神气的外观是力量的象征,据说能驱魔辟邪、保佑平安,古人将其作为神物,供奉在一些寺院和庙庵中。凤尾螺凭借其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纹和稀少的数量,成为了世界上最名贵的海螺种类之一。

4、鹦鹉螺

鹦鹉螺共有2属6种,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得名“鹦鹉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原始海洋生物之一。鹦鹉螺在古生代时期便已出现,如今仅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个种类,被誉为“海洋中的活化石”。

鹦鹉螺对于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和中国的大熊猫一样稀有,目前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若需出售,每只得向国家交3万元资源保护费,同时得经中国农业部批准才能经营。

5、宝螺

宝螺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海区的潮间、岩礁、珊瑚礁、泥沙海底中,种类繁多,共307种。宝螺集食用、玩赏和装饰为一身,深得人们喜爱。其中最出色的当属黑星宝螺,表面布满了黑色斑点,酷似美洲虎的斑纹,色泽光耀夺目,令玩赏者爱不释手。

因其外壳质优价高,采集者采到后通常会埋到沙内,待其肉体腐烂后洗净售壳。还有一种黄宝螺,自古便与人类密不可分,历史上世界各地都曾用它作为货币流通使用。

6、龙宫翁戎螺

翁戎螺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于5.7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现今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岛、印尼、日本、南非及中美洲等海域,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种类达15种以上。龙宫翁戎螺正是属于翁戎螺的其中一种,在翁戎螺中是个体最大最漂亮的品种。

7、织纹螺

织纹螺又称海丝螺、麦螺,个体细小,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厣约指甲盖大小在,曾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食用螺类,在福建莆田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吃螺过节的习俗。炒熟的织纹螺颜色层次分明,白色圆润,吃起来肉质嫩滑,略带筋道。

但由于近些年来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人食用后轻则引起头晕呕吐发麻,重则直接死亡。国家卫生部现已明令禁售织纹螺。

8、红螺

红螺壳大而坚厚,壳面粗糙,壳口宽大,壳内面光滑呈红色或灰黄色,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螺类。中国常见的红螺有两种,分布极为广泛,很是常见,一种是产于南、北各地沿海的红螺;一种是只产于南方沿海的皱红螺。

它们的肉特别是足部的肌肉肥厚,也同鲍鱼一样,是很好的海产食品。其实红螺除了肉可以食用之外,贝壳也很有用。贝雕厂用它制作的烟具或其他小工艺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喜欢到海边游玩的人们很喜欢找几个红螺贝壳作纪念品。

9、凤凰螺

凤凰螺最具特色的是双眼发达,眼柄上有长而尖的触手,可自由伸缩,壳表面饰纹雕刻丰富多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日本奄美岛以南、澳洲以北、东非以东的印度太平洋海域等。

凤凰螺种类繁多,多达139种,最具代表性的有东非水字螺、花瓶凤凰螺、黑嘴凤凰螺等。凤凰螺的肉可食,贝壳形状奇特,壳表颜色美丽,鲜艳有光泽,可供观赏,也可制作装饰品,价值较高。

10、鸡心螺

芋螺又多被称为鸡心螺,主要生长于非洲沿岸、红海、印度、锡兰、日本、西沙群岛等海地,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螺类,其种类繁多,全世界共计500种以上。鸡心螺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体表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斑斓多彩。

虽然有着很高的观赏性,但饱含剧毒,毒液中含有数百种不同成分,一只芋螺的毒素足以杀死10个人。最具代表性的芋螺种类有将军芋螺、织锦芋螺,知名度极高。

5. 海鲜贝壳类图片名称

是海兔。

海兔,俗称海珠、雨虎,是一种海产软体动物,系蚝、蚌等贝壳类的近亲。

海兔体形略呈纺锤形,一般体长12厘米以上,宽约7厘米,重130克左右,但亦有更大者。海兔属侧足发达,前、后端游离(或后端愈合),能作游泳器官。外套膜小,仅包被贝壳,掩盖本鳃。有紫汁腺,能发射紫色汁液杀伤小型动物或逃避敌害。

6. 海鲜类贝壳有哪些名字

以下是比较常见的贝壳类海鲜:

1、扇贝

扇贝又名海扇,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的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扇贝常见的吃法是蒜蓉粉丝蒸扇贝,当然烤扇贝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2、海白

海白是一种海里蛤蜊的一个种类,因其贝壳为白色而称之为海白。

海白是初级海南吃货必点的贝类,样子好认,煮汤、烧烤、蒜末葱花炒都好吃。海白经常用来做海南粉类的配料,有了它就没味精、鸡精什么事了。

3、带子

带子北方称鲜贝,带子的肉质鲜美,只要喜欢吃海南海鲜,来海南的吃货不应该错过 。

4、沙包螺

沙包螺也是鸡腿螺, 鸡腿螺入口则更是清甜,螺肉很紧实,慢慢咀嚼,很韧,很有咬劲,能让人在嘴里充分地嚼出螺的鲜和香来,别具一格。沙包螺和海白外形很像,区别是沙包螺更大些。

5、毛蚶(hān)

毛蚶和血蛤味道差不多,只是它的外壳有毛,所以叫毛蚶。海南的毛蚶鲜美,便宜好吃,打边炉水开烫一下捞起,带着鲜红血丝吃下很嫩很嫩。

6、贻(yí)贝

鲜活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鲜美。

7、海瓜子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

扩展资料:

贝壳类海鲜的营养价值:

大多数的贝类海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比如碘、锌、硒、铜等。在所有贝类海鲜中,海蛎肉含锌量是最高的。贝类海鲜肉很细嫩,蛋白质含量很高,脂肪含量低,非常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田螺肉富含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能够清热消肿、提高代谢、利尿等。

贝类海鲜食用不当容易引发中毒。贝类海鲜是生冷类食物,秋冬季节最好少吃,对身体不好。贝类海鲜有比较多的沙石,所以烹饪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参考资料:常见贝类及其营养价值--人民网

7. 海鲜贝壳名称

一粒一粒的海鲜肉叫做干贝。这个是一种恐贝壳类的扇贝,在捕捞上岸后,将外壳撬开后,用专用刀将扇贝肉挖出来,然后晾晒形成的肉,俗称干贝肉。扇贝在我国各海域均可以饲养,养贝人在捕捞后一部分冰鲜卖给商户制成烧烤扇贝或者盐焗扇贝。大多数会把扇贝肉挖出来晒制成干贝来出售。

8. 贝壳海鲜名称大全图片 名字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蛤仔。

1、牡蛎: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2、缢蛏:缢蛏一般指蛏子,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贝壳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中国盛产蛏子,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蛏子肉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等。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以福建、浙江产量最大,并有人工养殖。

3、蚶类: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 、毛蚶等。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魁蚶:大型蚶,壳高达 8厘米,长 9厘米,宽 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

血蚶学名“泥蚶”。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它的介壳形状,作心脏形,两壳质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垄沟,如瓦屋棱,约有三四十条,均由壳嘴而散射。

毛蚶: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

4、蛤仔: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具有药物价值。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蛤仔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蛤仔属的统称。中国近海发现有菲律宾蛤仔和杂色蛤仔2种。其生态习性相似,仅外部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稍有差异。

下一篇:养海鲜盐水精怎么调配(养海鲜的盐水怎么调)
上一篇:炒海鲜料酒放多少(炒海鲜要放料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