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圣子海鲜吃法
锅烧热,放一茶匙油,蒜头米和葱白段稍微炒一下。下蛏子,加一点点盐或者鱼露,千万不要加水,翻炒几下盖上锅盖闷3分钟。打开锅盖,把葱段全放下去,加一些味精再翻炒几下,再焖盖2分钟,让蛏子熟透但又不老,淋少许油,出锅装盘。蛏子肉嫩中带甜,美味十足。
补充做法:蛏子一定要鲜活的,洗干净,用盐水养一个多小时。能否养得活,盐水的咸度是关键。打好盐水,用手指粘一下放嘴巴试试咸淡,感觉比较咸才可以,这样做出来的蛏子味道非常鲜美。
2. 圣子海鲜怎么吃
蛏子的两个管子可以吃,内脏里的杂质需要清除,以及肉里的黑线要剔除,活的蛏子会动,会张开壳,而死去的蛏子一动不动,且水会很脏,下面介绍蛏子的做法:准备材料:蛏子300克、雪菜100克、猪油15克、生抽15克、葱段15克、姜片3片、料酒15克制作步骤:
1、将蛏子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再加入1小勺盐浸泡两个小时,让蛏子里的泥沙吐干净2、处理干净的蛏子掰开,去掉黑线及肉里的杂质,整齐的码在盘子里。
3、炒锅烧热,放入1大勺猪油融化,没有猪油的话就换普通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姜末炒香,再下雪菜炒至水分收干。
4、调入1大勺生抽,1小勺糖,继续翻炒均匀。
糖是为了提味提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添加。
5、把炒好的雪菜码在蛏子上,放上葱段、姜片,再淋入1大勺料酒。
雪菜的咸味够了就不用再额外加盐了。
6、放入水开了的蒸锅里,蒸5分钟。
7、取出来去掉葱段姜片,有水的话把多余的水分倒掉,点缀上小葱碎就可以了。
3. 圣子海鲜吃法大全
用料
蛏子500克,青红椒各一小块,洋葱小半只,生姜三四片,大蒜三四瓣,葱二三根,郫县辣椒酱一汤匙,料酒二汤匙,清水一小碗,干红辣椒五六根,油,花椒,花椒粉,盐
做法
1/9 蛏子买来先在盐水中养半天吐泥沙。吐完泥用刷子刷干净蛏子表面的附着物。
2/9 青红椒洗净切成小块,葱姜蒜和干红辣椒切丁,葱留葱白,洋葱切丝,花椒备用。
3/9 煮一锅清水,加一汤匙料酒和几片姜煮沸关火,马上将蛏子放入焯至微张壳,迅速捞出沥水,把蛏子壳边上的脏线撕去。
4/9 温油小火将花椒焙香。
5/9 锅中加入葱白、姜丝、蒜末、干红辣椒丁、洋葱翻炒出香味。
6/9 锅中加一勺郫县辣椒酱,煸出红油。
7/9 锅中加入小半碗水,青红椒块放入翻匀。
8/9 锅中放入蛏子大火迅速翻炒片刻,淋上一汤匙料酒、撒上些许花椒粉和盐,
9/9 撒些许葱花,出锅。
4. 圣皇子海鲜的做法
遮天中修炼是吸收的灵气。比如高浓度灵气凝结成的可以延续修者的寿命。
源石在《遮天》里可以延续修炼者存活,像圣皇子、天皇子、黑皇等都是被封印好几个纪元,留待大世的时候破源而出,那个时候也是催生出一职业,源天师。源天师晚年的遭遇都不好,都会被不明物质沾染,导致自己变成全身红毛的红毛怪,当时称不祥。
5. 蛏子海鲜怎么做好吃
要煮2-3分钟才好吃。焯水过久容易口感变老,不好吃,掌握在2-3分钟的时间,蛏子肉可以保证鲜嫩口感,但有1个小技巧需要用到,便是蛏子焯水的时候不建议去壳,在蛏子壳后背的连接处轻轻划一刀,这样焯水蛏子不会张口,可以保留其肥嫩的口感;葱姜蒜的量可以多准备点,但辣椒的用量要根据个人可以接受的辣味来定,爆香葱姜蒜的时候记得要用小火,防止炒糊,否则口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要炒过头,将香味激发出便可;调料汁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搭配,放点白糖可以提鲜,因为其中搭配了料酒,因此我选择将料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生抽有咸味,所以无需另外放盐,但喜欢咸味重的也可以在加上点盐。
6. 海鲜蛏子做法
食材用料
蛏子 500克,葱段 7-8段,姜片 3-4片,料酒 2勺,蒸鱼豉油 2大勺,植物油 2大勺
做法步骤:
步骤 1
蛏子买回来直接倒盆子里,就用商家给你的水,然后放2勺盐,搅动一下后就放那里,静置2小时让它吐干净泥沙
步骤 2
2小时后一边冲自来水一边大力的搅动,如此清洗2-3遍后蛏子就基本上干净了。
步骤 3
一锅水烧热,扔葱段姜片,倒料酒,煮开后把蛏子放进去煮2-3分钟后基本开壳,然后倒出来装盘;
步骤 4
蛏子上倒两大勺蒸鱼豉油,然后撒葱花,浇上滚烫的热油,就好了。
7. 圣子海鲜汤
蛏子是海鲜香菇是山珍。
8. 有种海鲜叫圣子
是的。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
9. 圣子海鲜的吃法
蛏(chē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chēng ,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在瓯语里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藉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荚蛏(Siliqua patula)不栖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断受海浪冲刷的海滩的流沙中。
10. 海鲜圣子的功效
蛏子内部的膏体是蛏子中的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名叫晶杆,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晶杆并非每一只蛏都有,这是因为当蛏子饥饿时,晶杆会自动溶解,用于充饥。一般放置较久的蛏子体内不会有晶杆,而蛏子会因自身酶分解的快慢,造成晶杆溶解时间上的先后,所以就算是同时捕捉到的新鲜蛏子,也是有的有晶杆,有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