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的发展史
1850―1880年间:法国巴斯德确定了微生物的生理学观点,得出了发酵的本质是由微生物进行的一种化学变化的结论,并创立了巴斯德灭菌法。
1878年丹麦的汉逊氏确定了啤酒酵母的纯粹培养法,冷冻机也开始应用。
2. 青岛啤酒的发展史
崂山啤酒在山东省排名仅次于青岛啤酒,它创立于1982年,本来只是地方性的啤酒厂,后来随着国内啤酒行业加速发展,啤酒巨头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开始并购一些优质的小啤酒厂,在此背景下,崂山啤酒于1999年被青岛啤酒收购了。
3. 啤酒的发展史文章
青岛啤酒二厂前身是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是由青岛饮料进出口公司、中行青岛分行、建设青岛分行和香港宝生银行、中南银行、盐业银行、中行香港分行及中行澳门分行合资兴建的。自1987年12月奠基动工、1990年建成投产,1993年成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青岛啤酒二厂。历经投产扩建,至1997年形成年产青岛啤酒二十万千升的生产能力。2006年9月1日,青岛啤酒二厂新增20万千升项目启动,至2007年4月23日竣工投产,青岛啤酒二厂年生产能力达到45万千升。
4. 啤酒的发展史带图
青岛啤酒博物馆小提示
1.啤酒博物馆入口旁边就有停车场,参观博物馆可免2小时停车费。
2.带护照过去,可以盖三个不同的钢戳。
3.进大门左手A区先参观,了解青岛啤酒的发展史。之后,去反方向B区的一个小门进去,参观现代化模拟啤酒制作过程,并且有一小杯原浆赠送。
5. 啤酒的发展史海报
百威啤酒品牌战略概论世界啤酒市场一直是竞争十分激烈的一个领域,市场领导者的角色,不断地在更换。在这种拉锯战中,策略上稍有失误,胜利即很容易落入他人之手,即使一年间小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企业未来长期的利益。 百威(Budweiser)啤酒是在美国及世界最畅销、销量最多的啤酒,长久以来被誉为是啤酒之王。在60年代激烈的啤酒市场竞争中,百威每次居首位,目前仍居于啤酒业的霸主地位。 百威之所以成功,除了确实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品质啤酒外,与其卓越的市场策略和广告策略也是有着重要关系的,我们从百威啤酒成功地进军日本市场即可看出。 百威是1981年以后进行日本市场的,1982年在日本进口啤酒中就名列前茅,1982年销量比1981年增加50%,1984年就取得了销售200万瓶的业绩。 对企业来说,必须为自己的产品确立正确的目标、百威能取得成功首先在于把握了日本年轻人市场的变化、确立了以年青人为诉求对象的广告策略。日本年青人变得更有购买力,有更多时间去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新奇而又昂贵的产品很能吸引他们。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语言,往往是市场舆论的制造者和领袖,如果要想用广告来打动他们,就必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对事物的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推出有效的广告打动年青人的心坎,这是百威啤酒在日本行销成功的背景。 百威的主要广告对象,先是设定在25~35岁的男性,他们的生活形态是:平常都喝啤酒以外的烈酒,对运动与时装非常有兴趣,喜爱多姿多彩的休闲活动。这个对象的设定与百威啤酒原本就具有的年轻人的和酒味清淡的形象十分吻合。 设定了目标后,百威即把重点放在杂志广告上,专攻年轻人市场,并推出特别精印的激情海报加以配合。广告的诉求重心则是积力强化品牌的知名度,以突出美国最佳啤酒的高品质形象。在行销的第一、二个阶段里,传播概念都建立在全世界最有名的高品质啤酒,视觉重点强调在标签和包装上。 百威广告在表现上运用了扣人心弦的创意策略,即将百威啤酒溶于美洲或美国的气氛中,如辽阔的大地、沸腾的海洋或宽广的荒漠、使观众面对奇特的视觉效果,产生一种震撼感,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策略在第一个阶段里被运用得非常有技巧。在第二个阶段里,创意方向则针对美国风味加以泻染,以赞成强大而新鲜的感觉,以勾起目标对象心里的渴望。 在第一阶段里,广告主题是:第一的啤酒,百威动人的标题是我们爱第一。到了第二阶段,主要的主题改为百威是全世界最大,最有名的美国啤酒。广告标题则变成这是最出名的百威,标题并印在啤酒罐上,只要拿起罐子就可看到。 在媒体选择上逐年加以扩展,从杂志扩展到海报、报纸、促销活动,到1984年开始运用电视媒体。为配合大众媒体的广告宣传,针对年青人市场,成功地举行了许多活动。如举办第三届新港爵士音乐节、邀请百威棒球队到日本访问等,这些活动都吸引了大批的年青人,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 百威推出的多种不同广告,一直都博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尤其是海报更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收集品,其中一张给人以夏威夷风光印象的海报,1984年在纽约广告竞赛中获奖。一位客户在来信中说:我们很高兴博服堂(百威在日本的广告代理公司)的夏威夷海报赢得人人仰慕的克莱欧奖。这是享誉很高的广告奖,只有美国或国际性的最佳创意作品,才能获此殊荣。恭贺全体创意群,当然不只是为了这张夏威夷海报,而是为了百威后续的杂志及海报广告。不管是世界上任何角落,这必然是最精采的广告活动。对此殊荣,我们再次由衷地恭喜您。 为了确保广告效果,百威授权给有责任感的日籍员工来判断广告的影响力,并同意用日本的方式,选择最具有强烈诉求的语言进行表现,因而更有的放矢达成目标。 大标题:我们爱第一--百威啤酒。 副标题:第一啤酒在此。 广告文:美式生活就是用百威啤酒润喉,请看这个设计,多么富有星条风味,当您手握此罐,必然,您将会感受到您已将美国紧握手中。当您拉开拉环,纤细泡沫一涌而出,新尝时滋味美妙,最后时滴滴畅怀,是的,这就是美国味,美国的伟大,我诚实的喉深深点头,如此完美足堪第一,何不畅饮最大牌的百威。 百威成功给人们的启示是,好产品、好配销、好广告,三要素融为一体,是营销成功之秘诀。
6. 啤酒的发展史PPT
1、象牙山原浆啤酒,敬天下真心朋友。
2、象牙山原浆酒——喝一口,爱白头。
3、觅精粮,秘精酿,不添加,不过滤,不上头。
4、多加油,有奔头——象牙山啤酒。
5、一杯酒,万种情——象牙山啤酒。
6、为友谊,为梦想,为志同道合,干杯!
7、为(你我)梦想干杯——象牙山啤酒。
8、美妙口味不可言传——象牙山啤酒。
9、精粮精酿有品质,不添不滤有面子,不上头更有底气。
7. 啤酒的发展史图片
中国啤酒销量最多的城市是哈尔滨,这座城市也被赋予了“啤酒之城”的美誉。
来到这座城市旅游也好,出差也罢,若有时间一定要去三个地方:一个是南岗区的果戈里大街,一个是道里区的中央大街,一个是松北区。这三个地方,无不是品尝啤酒的最佳去处。
自公元前六千年以来,啤酒经历了八千年的演变,所以,啤酒的历史远比一些事物悠久得多。不过,我们今天不讲啤酒冗长的八千年历史,单来聊聊啤酒在哈尔滨的百年历史。
哈尔滨人爱上啤酒,要追溯二十世纪初。
1898年6月9日,中东铁路工程局由海参崴迁到哈尔滨。1897年开始,沙俄陆续派来大批铁路修筑、勘察、设计、建设和军事人员,在西起满洲里,东止绥芬河,北起哈尔滨,南达旅顺的T字形铁道线路上,强占土地,全面动工修筑中东铁路。
自此,哈尔滨新城也开始规划建设,在铁路火车站以南至马家沟河之间的高地上布局生活、工商、行政、公园等区划。新城(南岗)与埠头区(道里)经霁虹桥联系。同时,在哈尔滨开办银行、兴办工厂、创设商场、兴建教堂。具有优越地理条件的哈尔滨,则成为了他们的侵略中心。
1900年,俄国投资人乌卢布列夫斯来到哈尔滨,出资建设了哈尔滨首个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到来之前,哈尔滨本地很少有人听说过啤酒的大名。当时的啤酒,完全是以投资人的名字命名的。位于中国的企业,多有“扎堆”之嫌,在短短的十年内,哈尔滨又相继出现了维沃瓦列、梭忌奴等啤酒厂。
有了生产源,自然要有配套的销售渠道。二十世纪初,哈尔滨的街道上涌现了不少啤酒馆。当时的啤酒馆的招牌极具特色,多为法国风格。在啤酒馆的门口,商家支起架子,用铁链拴住一个木桶,并将木桶高高吊起。行人只要看到这个大木桶,就会知道这是一家专销啤酒的酒馆。
随着第一批“喝啤酒的人”将啤酒的滋味分享给好友,逐渐出现了第二批、第三批,没过多久,哈尔滨便掀起了一阵啤酒热。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央大街往来的行人很少,远不如现在喧闹。在巴洛克风的教育书店附近,就开着一家啤酒馆。啤酒馆的规模很小,但是,欧洲风格十足。每个酒客,都坐在酒馆外的人行道上推杯换盏。到了现在,这种场面或许只能在欧洲国家看到,哈尔滨已经不多见了。
在啤酒刚刚来到哈尔滨时,能够在马迭尔这种高档餐厅喝啤酒,是一种非常有排场的阔气行为。在这些餐厅中,设有专门用于开酒的池子。说起这种池子来,有点像是洗手间的洗手台,上方设置着一面镜子。服务生将瓶嘴对准镜子,然后开盖,酒沫会喷在镜子让,然后,缓缓地向下流淌。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这种怪癖“土味十足”,但在二十世纪初,这是一种气派的表现。
最早从事啤酒运输的也是外国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在马车上装着大大小小的啤酒桶,外国车夫在城市中穿行而过,吸引着老百姓的眼球。当时的啤酒产量低下,算是一种紧俏货。所以,外国车夫每天都会严格地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各个酒馆,然后,卸下酒桶,算清价钱,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每天,酒客都会在车夫送酒之前,提前等在酒馆中,等着喝到最新鲜的生啤。
喝生啤是比较讲究的,这种未经处理的新鲜啤酒不能隔夜,否则,就会变味。在酒客之中,既有在工厂干活的工人,也有文化人,甚至,还有叫花子和流浪汉,可以说,酒客融汇了“三教九流”。到了后来,啤酒厂改进了运输方式,将啤酒装入专用的罐车中。当时,并没有哪个汽车公司专门生产这种罐车,所以,罐车都是啤酒厂自行改装的,样子有点像现在的洒水车。
这一时期的酒馆大多安装了储存啤酒的储存罐,罐车送酒时只需将胶皮管安装到储存罐上,比较方便。二十世纪初装啤酒多用橡木桶,后来,因为造价的问题,换成了铝制的酒桶。不过,据老酒客所言,装在铝桶里的啤酒远没有装在橡木桶中的啤酒好喝,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在作祟。车夫将啤酒桶推入酒馆,酒馆会将准备好的设备插入酒桶。这种设备有点像是钻井机,用压的方式从酒桶中取酒。
当时,装啤酒的杯子远比现在讲究,用的是欧洲风格十足的大号玻璃杯,不装酒的空杯都非常沉重,杯上有精美的花纹。用这种杯子喝酒,能让人体会到一丝身处欧洲的感受,虽然大部分酒客没去过欧洲。
8. 啤酒的发展史简介
青啤博物馆镇馆之宝
百年电机、糖化锅、发酵桶
青岛啤酒博物馆为青岛市三大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馆内的百年电机、糖化锅、发酵桶等21件馆藏被评为国家级文物。
制造于1896年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西门子电机,在青岛啤酒厂服役百年仍可正常运转。4口紫铜锅是国家一级文物,1903年由德国人纯手工制作而成,是青岛啤酒早期酿酒的糖化设备,分别是糖化锅、糊化锅、煮沸锅和过滤槽。单口紫铜锅的直径约3米、深1.85米,是中国最早、最先进、最大的啤酒生产设备,中国的第一瓶啤酒就是由它们生产出来的。同为国家一级文物的6个发酵桶,是当时德国人使用的橡木桶,能装6吨酒。
岛城特色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成的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其展出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博物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之内,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了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体现了世界视野、民族特色、穿透历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
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9. 啤酒的发展史毕业论文
啤酒有着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它先于其他酒类而最早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之中,所以学者把啤酒成为"酒类之父"。考古学家在今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出土的文物发现,啤酒自发明至今已有约6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了。可以推断,啤酒的发明者是公元前6000年前后繁衍生息于扎格罗斯山区的苏美尔人的祖先。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4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批量种植大麦,很有可能为了酿制啤酒。啤酒是基于早期游牧民族面对不断增加的谷物产量而诞生的产物,是对早期原始农业的一种特殊贡献。所以历史学家认为,人类从狩猎、采摘到建立农耕生活方式的变革,顺应啤酒酿造的需要更甚于顺应食物生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说啤酒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脚步。
原始啤酒的诞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卡兹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狭颈陶制容器,就是为酿造啤酒而制成的"。卡兹认为原始啤酒的诞生,应该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他还提出了原始啤酒诞生过程的猜想:某些游牧部落的原始人偶然发现,将野生的大麦或者小麦浸泡在水里,会变成黏糊状,如果置于外部空气中,它不会腐烂,空气中的酵母菌使它自然发酵,颜色逐渐变深,从而酿出了一种带泡沫的饮料。原始人发现这种饮料富含丰富的营养还能调剂精神,于是广为传播,使它成为仅次于动物肉制品的自然食物。
啤酒发源地
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啤酒考古证据,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在距今6000多年前苏美尔人的贸易遗址站里发现的双柄啤酒陶罐。这一证据说明在6000年前,啤酒酿造技术及制陶技艺在两河流域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他们在1992年11月5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发表了关于这一重大发现的论文。此外,有关啤酒发源地的证据也曾经在苏格兰的拉姆岛(Rhum)上有所发现,那些文物至今也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在中国距今3500多年的商代遗址里,也发现了中国啤酒“醴”即蘖法酿醴的证据。
啤酒花的引入
古代的啤酒由于添加了药草、枯茗、香桃木和枣椰子等香料,品尝起来和现代的啤酒相比显得有些怪异,尽管古代酿造啤酒的过程和现代十分相似。真正的现代啤酒是以啤酒花的引用作为标志的。正是啤酒花所赋予啤酒这种特有的苦味才使得啤酒变得爽口、解渴,这也正是掺啤酒花酿造的啤酒在整个中世纪十分流行的原因。在啤酒中使用啤酒花的最早记录是斯洛伐克人。据公园448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斯洛伐克人用来宽带拜占庭国王使节的啤酒,就是加啤酒花酿造出来的啤酒,带有一种清香的苦味。在德国的巴伐利亚(Bavaria),威尔海姆公爵四世于1516年制定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啤酒法规之一《纯粹法》,该法规定啤酒只能使用大麦、啤酒花和水酿造。尽管现在不少啤酒酿造公司并没有严格执行此法,但该法至今还受到德国政府的保护。
现代啤酒的发展
在19世纪以前,下发酵型的储藏啤酒(LagerBeers)并不普及,只能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和捷克的波希米亚(Bohemia)发现他们的身影。这是一种多泡并相当爽口的啤酒类型,是今天市场上最普遍的商业啤酒。19世纪后由于工业冷藏箱的诞生使得大规模生产储藏式啤酒成为可能。储藏啤酒比上发酵型的艾尔啤酒(ALeBees)清澈、清淡,苦味也那么重。大规模投入市场以后,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啤酒类型。然而在现今的英国、比利时和部分德国城市,人们还是十分抵制储藏式啤酒而钟情于艾尔型啤酒。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
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
10. 啤酒的发展史插画
二年级的画还太小,建议读漫画版的四大名著上面东西比较易懂,还是不认识的词也少,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买带拼音的,如果孩子实在读不下去,也可以听书,也有一定的作用啤酒上二年级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等到三年级,懂的东西多了,再让他们读普通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