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厂

2014啤酒行业(全国啤酒行业)

啤酒之家 2022-10-26 09:00 编辑:admin 105阅读

1. 全国啤酒行业

深圳,上海,北京。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是一个品牌区域化非常明显的行业,大部分啤酒企业长期在中低档啤酒市场竞争,不但没有取得竞争优势,反而因过度的价格战而大伤元气,在低档啤酒市场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向中把主要精力放到中高档市场的开发上来。

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 水、 酒花、 酵母以及 淀粉质辅助原料( 玉米、 大米、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2. 我国啤酒行业

7月16日晚,在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啤酒之都·青岛”授牌仪式。据了解,为推动青岛市啤酒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青岛正式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申报并获得“中国啤酒之都·青岛”称号。

3. 全国啤酒行业分析

2020年中国啤酒销售收入1469亿元,下降6%

2020年1-12月,全国酿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产量5400.74万千升,同比下降2.21%;销售收入8353.31亿元,同比增长1.36%;利润1792亿元,同比增长11.71%。其中:

啤酒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销售收入1468.94亿元,同比下降6.12%;利润133.91亿元,同比增长0.47%。

白酒产量740.73万千升,同比下降2.46%;销售收入5836.39亿元,同比增长4.61%;利润1585.41亿元,同比增长13.35%。

葡萄酒产量41.33万千升,同比下降6.00%;销售收入100.21亿元,同比下降29.82%;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74.48%。

黄酒销售收入134.68亿元,同比下降20.18%;利润17.04亿元,同比下降7.86%。

其他酒销售收入256.83亿元,同比下降16.21%;利润40.42亿元,同比下降16.78%。

发酵酒精产量924.25万千升,同比增长24.26%;销售收入556.26亿元,同比增长16.15%;利润12.63亿元,同比下降347.31%。

4. 全国啤酒行业有多少

1.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产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至今仍风行于中国各地。

2.金龙泉啤酒:

金龙泉啤酒是金龙泉啤酒集团的主导产品,是金龙泉员工长期精心培育的品牌。金龙泉啤酒集团与中国武汉大学紧密携手,并成为其科研试验基地,不断提高金龙泉啤酒的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短短二十年就由一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后起之秀变成今日之星。

5. 全国啤酒行业销售地图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拥有393家上市公司、上海323家、深圳295家、杭州148家、广州106家、苏州104家、成都88家上市公司。(注:数据截止2019年4月3日,因为会涉及到退市或者新上市的情况,具体数据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北京(393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3日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有393家。其中包括百度、京东、联想、福田欧辉AUV、中牧CAHIC、长江电力、大唐、京能清洁能源、全聚德、小米等上市公司。

  上海(323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3日上海辖区上市公司有323家。其中包括上汽、恒生银行、上港、海利、新焦点、置信电气、汉钟、龙宇、欧普照明、南极人等上市公司。

  深圳(295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3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有295家。其中包括腾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中广核、奥特迅、广聚能源、曼妮芬、创维、齐心等上市公司。

  杭州(148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4月3日杭州辖区上市公司有148家。其中包括阿里巴巴、杭氧、莱茵体育、金卡、金固、杭锅、老板、苏泊尔、奥普、贝因美等上市公司。

  广州(106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4月3日广州辖区上市公司有106家。其中包括霸王、珠江啤酒、王老吉、三雄极光、尚品宅配、欧派、珠江钢琴、索菲亚、浪奇、周生生等上市公司。

  苏州(104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4月3日苏州辖区上市公司有104家。其中包括创元科技、天沃、科沃斯、莱克、沙钢、德尔、金螳螂、康力、保税科技、中核科技等上市公司。

  成都(88个)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3日成都辖区上市公司有88家。其中包括和邦、硅宝、帝王洁具、红旗连锁、水井坊、通威、嘉施利、科伦、成飞集成、升达家居等上市公司。

  南京(85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4月3日南京辖区上市公司有85家。其中包括埃斯顿、东华能源、雨润、我乐、千百度、熊猫、苏宁易购、龙蟠、莱绅通灵、华泰证券等上市公司。

  无锡(73家)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4月3日无锡辖区上市公司有73家。其中包括小天鹅、四环生物、威孚高科、哈工智能、模塑科技、航发控制、法尔胜、华西股份、双象股份、雅克科技、中超控股等上市公司。

  宁波(69个)

  根据炒地图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3日宁波辖区上市公司有69家。其中包括双林、日升、雅戈尔、杉杉、维科家纺、海伦、广博、新海、牧高笛、天邦等上市公司。

  其他城市

  长沙(65家)、武汉(60家)、厦门(50家)、合肥(48家)、重庆(46家)、天津(44家)、福州(44家)

6. 全国啤酒市场

月山啤酒是焦作本土品牌,始建于1981年,曾经一度名列全国啤酒行业前二十位,可惜后来被燕京啤酒以2.27亿的价格收购,月山啤酒味道要比一般啤酒更苦一点,但喝完却有苦尽甘来的味道,给人喝完还想喝的冲动。

1980年,燕京啤酒早于月山啤酒一年成立,多年来两个企业一个主打北京市场,一个据守豫北市场,虽然相距遥远却却有相同的秉性——注重本土市场稳固性。

7. 全国啤酒行业排行

中国的啤酒有很多种,前9名如下,到10以后的排名,那后面酒就很杂了,无法计算了。

【青岛啤酒】 创建于1903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雪花啤酒】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啤酒品牌,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燕京啤酒】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中国十大啤酒品牌,燕京啤酒集团公司

【雪津啤酒】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啤酒品牌,行业知名品牌,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珠江啤酒】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啤酒品牌,行业知名品牌,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山城-重庆】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一线品牌/牌子,十大啤酒品牌,重庆啤酒集团

【哈尔滨啤酒】 中国名牌,十大啤酒品牌,绿色食品,行业知名品牌牌,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

【金威啤酒】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啤酒品牌,行业知名品牌,金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金星啤酒】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一线品牌/牌子,十大啤酒品牌,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8. 啤酒行业概况

第一:5大巨头开始提价。提价表现在大家对原有产品整体性的提价,主要发生在2018年的年初这个阶段。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包括青岛、雪花、百威、燕京,也包括嘉士伯等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推出新的高端产品。

百威从全世界拿到中国来了20多个高端品牌。这些高端品牌包括墨西哥的科罗纳、美国的一些经典啤酒品牌鹅岛等,还代理了韩国的兰卖、日本的三宝乐等。

雪花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新品,包过勇闯天涯的升级版,还有黑石系列、马斯利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同时雪花啤酒利用股份置换方式,把喜力中国的业务拿到了自己的报表之内,形成了雪花啤酒+喜力品牌结构。

青岛啤酒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品牌,包括奥古特、1903、白啤、黑啤等一系列的高端产品。

第三:巨头品牌在国内开始进行产能优化。产能优化的集中表现是关闭一些小乱差的工厂。雪花啤酒关闭了20~30家工厂,青岛啤酒也关闭10家左右,之前包括嘉士伯在整合重啤的过程中,已经关掉了十几家的落后产能。这种关闭对行业来说不是利空,而是一种优化产能的利好。

巨头企业在一边关闭工厂的同时,也在新建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工厂。一般关停的工厂都在5万吨之下或者10万吨之下,新建的工厂大概都在百万吨级。这种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更能够体现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

(三)

啤酒行业还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从2011年的6.7万吨一路增长到2018年达到了80万吨,用了8年的时间增长了15倍以上。

在2011年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进口啤酒里边的主力军是德国啤酒,大概占据了50%。从2015年开始,进口啤酒发生了格局上的变化,德国啤酒统治地位开始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巨头品牌的进口啤酒主要体现在像百威旗下的科罗娜,还有百威旗下的福佳、教士等品牌,还有嘉士伯旗下的1664,喜力旗下的喜力啤酒等。

从2018年到2019年看,进口啤酒开始发生10% 左右的下滑。下滑的两个主要原因是:第一巨头品牌开始尝试国产化,包括百威旗下的一些品牌,像嘉士伯旗下的1664都开始了国产化。第二个因素是进口啤酒不像进口红酒,因为进口啤酒有着天然的短板,啤酒的工艺原料,包括设备,它的通用性比较强,进口红酒它受制于原料和产地的因素,所以是进口红酒在中国可以占到统治地位。但是进口啤酒他的原料、工艺、设备的通用性、替代性很强,所以有着天然的瓶颈和天花板。

目前来看进口啤酒的占据行业大概3%的份额,这一点位已经开始成为天花板。

但是进口啤酒有几个特点:

第一全部是高端产品,因为它受制于运输等成本环节的制约,所以他只能做中高端产品。

第二,它只能做一些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就是与国内的主流品牌有差异的产品。

正是这两点帮助进口啤酒打开了中国消费市场,也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不同类型、不同口味,甚至不同颜色、花色的啤酒。进口啤酒教育了消费者,让消费者不再单一的去消费一个口味的产品。再是让消费者认知到啤酒消费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也就培育了两块市场,第1块就是国内啤酒的跟随,包括青岛、雪花、燕京等国内企业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去靠近进口啤酒。

举个例子讲,在2014年之前,国内品牌很少去做白啤这个品类,但是到今天我们发现所有的巨头品牌都开始推白啤这个产品。

跟进和模仿,也帮助国内的品牌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和多元化,也让消费者去感知到啤酒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

与此同时,也推升了精酿啤酒这个模块。目前来看,精酿啤酒的总规模并不大,总产量的占比大概不超过1%。

但是品牌众多,在精酿啤酒领域里边玩家非常多。国内统计看,目前大概有3000家左右的精酿啤酒企业。

目前,精酿啤酒领域非常活跃。自2010年左右,一帮受国外留学经历,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群回到国内,从“因为喜欢所以热爱”的角度开始,从发烧友的身份开始探索精酿啤酒,到2019年,国内的5大巨头也全部进入了精酿这个行业领域。

精啤在产品研发上推出的IPA,包括皮尔森、果啤、白啤等一系列产品。在精酿品类里边,包括燕京啤酒也已经在广西和福建建立了专门的精酿啤酒生产线,百威啤酒在武汉专门建设了一条国内比较先进的精酿啤酒车间。

关于精酿啤酒定义和标准这两年一直有着争议,现在来看主流的声音还是按照美国BA的标准去定义的,也就是包括从规模、原料,甚至主流啤酒的控股比例等角度做了严格的定义。美国精酿它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同时他也强调了小而美的角度。认证机构就是美国的精酿协会--BA。只有加入了这个机构或者是受到机构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啤酒在美国才叫精酿啤酒。但是在中国还没有这么一个权威机构,或者是由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去认证,或者去鉴定哪个品牌是精酿啤酒。出现了国内无论大小啤酒企业都在做精酿,也没有人说哪一个产品是精酿哪一个产品不是精酿。

如果区别一下中国和美国的精酿市场的话,美国是协会的认证制,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几年,在没有大的力量介入或者大的团体或者协会介入的背景之下,美国是认证制,中国是认可制。

当然,在这种中国式的认可制背景之下,也会有一些鱼龙混杂。就是说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品牌都能够用精酿啤酒通用品牌,因为没有人来说不可以用,这会产生意外的影响。会出现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产品的研发,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应对市场的多元化。

(五)

从现在的信息和数据来看,我感觉未来一两年之内的中国啤酒行业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价格战向价值战去转移:过去中国啤酒市场的争夺充满着资本的味道。也就说大家为了争夺份额,一方面进行快速收购,同时也进行着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内,甚至民间也经常说,啤酒贱如水,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应过去特定时期的标签,但是未来会发生变化。

目前资本收购的窗口期已经关闭了,没有可以收购的标的了,五大巨头已经占据了83%的份额。大鱼吃小鱼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份额的稳定性已经到了,大家再血琳琳抢份额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不约而同的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提高盈利能力。

第二中国啤酒短期之内行业格局的变化不会太大:因为5大巨头里边雪花、青啤和燕京是国资,百威和嘉士伯是外资。目前为止这两支队伍之间的格局变化都不会太大,行业格局趋于稳定。

第三未来在向中高端转移的同时,市场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头部市场的高度碎片化表现在用单一品牌或者单一的品种、品类去统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头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变化已经开始,企业很难用一个单一品牌或单一品类去应付。

第四强者更强,尾部更大:所谓的强者更强,巨头品牌的体量、巨头品牌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大,但是会很温和的前进。也会形成大量的小众品牌群,包括像精酿啤酒或者是以进口啤酒形成的大量高端小众品牌群。未来不排除中国市场会有上万家小而美的酒吧似的精酿啤酒企业。

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啤酒行业已经解除了行业限制,也已经把行业准入的门槛拉低了。未来不排除从尾部角度诞生更多的小众品牌,这些小众品牌会依托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或几个社区。

9. 中国啤酒行业规模

国资委A级央企

华润,早已成为千家万户耳熟能详的名字,其发展规模和领域更是涉及更行各业,造福着千家万户,书写着其绚丽的篇章。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6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在职员工42万人,2013年排名第187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得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2年度业绩综合排名第六。

华润零售、华润雪花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是中国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

10. 全国啤酒行业排名

1青岛啤酒(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2燕京啤酒(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3山城/重庆啤酒(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4雪花啤酒(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5金星啤酒(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6金威啤酒(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绿色食品) 7哈尔滨啤酒(中国名牌,绿色食品) 8珠江啤酒(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 9百威啤酒(知名啤酒品牌,绿色食品) 10雪津啤酒(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世界十大啤酒品牌榜中榜2007

11. 全国啤酒行业排行榜

2020年底我国啤酒生产3411.1万千升,同比下降9.4%。2020年消费量为3826.4万千升。

从消费量来看,人均消费量的减少是影响啤酒行业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2014-2018年啤酒消费量持续下降,近几年消费量虽然有所上升,但均在4000万千升以下,2020年消费量为3826.4万千升,预计2021年我国啤酒消费量可达3856.6万千升。

下一篇:广东金威啤酒(金威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哈尔滨啤酒的优势(哈尔滨啤酒哪个口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