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酿酒技术书籍
2.拌料、蒸煮及冷却设备。有润料槽、拌料槽、绞龙、连续蒸煮机(大厂使用)、甑桶(小厂使用)、晾渣机、通风晾渣设备。
3.发酵设备。水泥发酵池(大厂用)、陶缸(小厂用)等。
4.蒸酒设备。蒸酒机(大厂用)、甑桶(小厂用)等。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其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下面我们只简要的介绍一下麸曲白酒的工艺。
2. 啤酒酿造技术书籍
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差别较多,但主要区别在三句话:一是配料不同,工业啤酒主要用大米和玉米淀粉,而精酿啤酒不用大米,只用大麦芽和小麦芽;二是发酵周期和工艺不同.工业啤酒快速发酵,发酵周期为10一12天。发酵完加水稀释勾兑,书称高浓稀释工艺,而精酿啤酒发酵周期一般25天一30天,发酵后不加一滴水。三是工业啤酒因加水稀释,饮后胀腹,因此须加利尿剂等工业添加剂,而精酿啤酒不腹胀所以不加利尿剂及甲醛和助滤剂!所以喝精酿啤酒痛风者、血糖高者,喝工业啤酒拉肚者.喝多头疼者都可饮用!
3. 啤酒酿酒技术书籍有哪些
《黄帝内经.素问》但《黄帝内经》实乃后人伪作,可信度值得推敲:《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名著,其中有制曲和酿酒的工艺记载。应该是最早的
4. 精酿啤酒技术书籍
南京高大师啤酒有限公司前身创始于2008年,拥有精酿啤酒品牌“高大师®”(MasterGao®),是国内较早精酿啤酒酿造企业。2011年,高岩出版了中文精酿啤酒书籍《喝自己酿的啤酒》。
5. 啤酒酿造学
啤酒制造的具体流程 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高温煮沸,加啤酒花→澄清冷却→加入酵母发酵→硅藻过滤→包装成品 具体如下: 1、粉碎: 大米、麦芽在进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经过粉碎机粉碎,粉碎虽是简单的机械过程,但粉碎程度对糖化的生化变化,对麦汁的组成成分,对麦汁的过滤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2、糖化、糊化: 糊化:大米粉碎后,加到糊化锅中,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45 ℃),淀粉在水中溶涨、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制成液化完全的醪液,再加入糖化锅中与麦芽一起糖化。糖化:麦芽经过适当的粉碎后,加到糖化锅内,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50 ℃),利用麦芽本身的酶,将麦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等糖类,将蛋白质分解成酵母易于发酵利用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这一过程就是糖化过程。3、麦汁过滤: 糖化结束后,将糖化醪液泵送到过滤机,把麦芽汁与麦糖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麦芽汁。4、高温煮沸,加啤酒花: 麦芽汁输送到麦汁煮沸锅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热煮沸1个多小时,是麦汁的成分稳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种有效成分溶于麦芽汁中。5、澄清冷却: 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冷却至10℃左右便接种啤酒酵母进行发酵。6、加入酵母,发酵: 麦芽汁经过冷却后,加入啤酒酵母和无菌空气,输送到发酵罐中,开始发酵。发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将买芽汁中的买芽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风味物质,经过一定的发酵周期后,成为成熟的发酵液,也称“嫩啤酒”。用上面酵母的发酵温度10~25℃,需时5~7天。7、硅藻过滤: 发酵液成熟后,经过离心及多重过滤,去掉发酵液中的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质,成为晶莹、清澈的酒精,再经巴氏灭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进行罐装。
6. 自酿啤酒技术与配方
一、水
国家规定是哪种原料多,就排在第一位。啤酒肯定是水最多的,酿造啤酒的水也很有讲究。一般都是产地的优质水,比如崂山水等,没有特别的要求。
二、麦芽
麦芽是啤酒的主要原料,所谓的啤酒香,就是指麦芽的香味。一般使用大麦芽,有的工艺加入小麦芽,可以提高啤酒的泡沫,使啤酒风味更佳。
三、啤酒花
啤酒花是一种植物,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种植。真正的啤酒都要使用啤酒花,可是由于啤酒花价格较贵,会提高酿酒的成本,很多厂家用啤酒花制品、啤酒花浸膏来替代,这些字样说明不是真正的啤酒花,所含啤酒花的成分非常少。
四、酵母
7. 啤酒工艺学pdf电子书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现代化的啤酒厂一般已经不再设立麦芽车间,因此制麦部分也将逐步从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剥离。
注:本图来源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管敦仪主编《啤酒工业手册》一书。
图中代号所表示的设备为:
1、原料贮仓 2、麦芽筛选机 3、提升机 4、麦芽粉碎机 5、糖化锅 6、大米筛选机 7、大米粉碎机 8、糊化锅 9、过滤槽 10、麦糟输送 11、麦糟贮罐 12、煮沸锅/回旋槽 13、外加热器 14、酒花添加罐 15、麦汁冷却器 16、空气过滤器 17、酵母培养及添加罐 18、发酵罐 19、啤酒稳定剂添加罐 20、缓冲罐 21、硅藻土添加罐 22、硅藻土过滤机 23、啤酒精滤机 24、清酒罐 25、洗瓶机 26、灌装机 27、杀菌机 28、贴标机 29、装箱机
(一) 制麦工序
大麦必须通过发芽过程将内含的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大麦在收获后先贮存2-3月,才能进入麦芽车间开始制造麦芽。
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大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
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制麦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筛(风)选机、分级机、永磁筒、去石机等除杂、分级设备;浸麦槽、发芽箱/翻麦机、空调机、干燥塔(炉)、除根机等制麦设备;斗式提升机、螺旋/刮板/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立仓等输送、储存设备。
(二) 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糊化锅:首先将一部分麦芽、大米、玉米及淀粉等辅料放入糊化锅中煮沸。
糖化槽:往剩余的麦芽中加入适当的温水,并加入在糊化锅中煮沸过的辅料。此时,液体中的淀粉将转变成麦芽糖。
麦汁过滤槽:将糖化槽中的原浆过滤后,即得到透明的麦汁(糖浆)。
煮沸锅:向麦汁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散发出啤酒特有的芳香与苦味。
(三) 发酵工序
发酵罐成熟罐:在冷却的麦汁中加入啤酒酵母使其发酵。麦汁中的糖分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大约一星期后,即可生成"嫩啤酒",然后再经过几十天使其成熟。
啤酒过滤机:
将成熟的啤酒过滤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
冷却、发酵:洁净的麦芽汁从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热交换器冷却。随后,麦芽汁中被加入酵母,开始进入发酵的程序。在发酵的过程中,人工培养的酵母将麦芽汁中可发酵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产出啤酒。发酵在八个小时内发生并以加快的速度进行,积聚一种被称作"皱沫"的高密度泡沫。这种泡沫在第3或第4天达到它的最高阶段。从第5天开始,发酵的速度有所减慢,皱沫开始散布在麦芽汁表面,必须将它撇掉。酵母在发酵完麦芽汁中所有可供发酵的物质后,就开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层稠状的沉淀物。随之温度逐渐降低,在8~10天后发酵就完全结束了。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做严格的控制。当然啤酒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发酵的时间也不同。通常,贮藏啤酒的发酵过程需要大约6天,淡色啤酒为5天左右。发酵结束以后,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酿酒师们将这部分酵母回收起来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或者被称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经过后发酵而成熟的啤酒在过滤机中将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滤去,就成为待包装的清酒。
(四)包装工序
装瓶、装罐机:酿造好的啤酒先被装到啤酒瓶或啤酒罐里。然后经过目测和液体检验机等严格的检查后,再被装到啤酒箱里出厂。
洗瓶机:洗净回收的啤酒瓶。
空瓶检验机:极其细小的伤痕也不会放过。
感官检查:每天新酿制的啤酒,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实际品尝。只有在确保其品质后,才将鲜美可口的啤酒呈送给您。
每一批啤酒在包装前,还会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和品酒师感官评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装流水线。成品啤酒的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8. 酿造酒技术书籍
酒的历史比华夏文明的历史要长许多,我们只是发现了酒,改造了酒,为酒的繁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酒从出现到被人类真正的认识,之间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
据科学推算,我们真正饮酒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到五千年,出土的仰韶文化早期文物证实,大约在五千二百年前,炎黄子孙发现了酒,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实,大约在四千年前,我们开始酿酒,所以这个时间推算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关于中国的造酒传说,流传的比较广的有三种,分别为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和杜康造酒说,但其实还存有第四种造酒传说-上天造酒说,可能是这种说话已经明显神话,所以并没有其它三种说法流传的广泛。
1.猿猴造酒说:
猿猴是一种灵长类动物,相比于其它野生动物,在逃脱人类抓捕方面它们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动作灵敏,身居山林,可以在悬崖峭壁间攀爬跳跃,要想逮住它们,可谓是难上加难。
但唐朝李肇撰写的《国史补》一书却介绍了一种抓捕猿猴比较实用的方法,那就是用酒。猿猴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嗜酒,在酒香的诱惑下,它们时常喝的酩酊大醉,这时人们要想抓住它们那可谓是轻而易举。不仅我国用这种方法抓捕猿猴,东南亚以及非洲一代,也曾用过类似方法抓捕猿猴或者大猩猩,这也佐证猿猴与酒有些渊源。
猿猴造酒的传说由来已久,我国许多典籍里都有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作当中有过类似描述,这也是人们最喜欢引用的一段文字: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猿伺得人,必嬲死之。
大概意思就是猿猴用花果酿造的酒,樵夫碰到了偷着喝些,但不能多喝,否则被猿猴察觉,会被报复。
清代文人李调元也曾在他的著作中写过猿猴造酒,也有笔记体小说有过类似描述。猿猴的聚居处多有与酒相关的东西。
通过后来酿酒技术的日臻成熟我们才知道,酒是一种发酵饮品,猿猴把采摘来的食物堆积在一起,经过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分解发酵,是很可能产生酒精等物质的,所以猿猴造酒说是有一定依据的。
2.仪狄造酒说:
《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中记载,仪狄是夏禹时期的人物,古籍中有很多记录是关于仪狄造酒的,但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据传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民间有很多酿造酒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方法充其量也就是民间土方,并没有传承途径和价值。但仪狄做了一件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些造酒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因而才会流传于后世。
对于仪狄造酒记录比较详细的就是《战国策》,书中有述: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大概意思就是大禹的女人让仪狄酿造酒,然后献给禹品尝,大禹品尝过后虽然感觉不错,但却从此疏远了仪狄,这也导致他与美酒今生无缘。
仪狄是否是酒的创始人争议很大,古籍中也不乏矛盾的说法。但酒的酿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单凭一个人力量就发明出酒,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所以郭沫若说:
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
3.杜康造酒说:
相信这种说法是流传最广的,现在河南还有杜康酒。曹操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令杜康这个名字深入人心。
对于杜康造酒描述最为详细的一段文字:
有饭不尽,余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大概意思就是,杜康将没有吃完的剩饭,倒在了树洞里,时间久了剩饭开始发酵,随后由芳香气味飘出,然后杜康就发现了酒。这种酒发现的方式才是一般发明创造的方式,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中的普通小事儿。
后来又有诸多政治家,文人墨客宣扬了酒源于杜康这一观点,这就进而加深了人们心中酒是杜康创造的这一印象。
虽有各路大V言论加持,但杜康造酒说似乎还有一些瑕疵。尧要早于杜康多年,如果说酒是杜康发明的,那尧酒千钟的说法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4.上天造酒说:
这一说法就明显有些神话性质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篇文章的标题-四大造酒传说六个字两边加了双引号的原因。
这类说法多存在于文人墨客的作品当中,就比如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述: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曹操曾经发布过禁酒令,当时孔融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写了一篇《与曹操论酒禁书》,其中有述:
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
上天造酒说,即没有典籍辅证,也没有科学依据,这也是这种说法不太闻名的原因吧。
知酉说:
我从来不相信酿酒是一蹴而就的,换句话说就是不相信是某个人发明了酒这种说法。
酒这种东西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馈赠,然后突然某一天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它。
当时的酒只是乙醇的一种简单形态,随着炎黄子孙,普通百姓的辛勤劳作,不断的更新着酿酒的技术,改善着酿酒的流程,然后才使得我们有现在这样口味醇正的酒喝。
虽然如此,但我还想说一句。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啊。
9. 关于酿酒技术的书籍
白酒勾兑的书籍很多,比如酿酒科技、白酒生产技术全书、勾兑技术问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