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公司

有人说农村自家酿的酒没有提炼甲醇,不能喝,你认为呢?

啤酒之家 2022-06-15 02:44 点击:162

农村自家酿的酒,焦点就是甲醇含量。人们普遍认为他们设备简陋,技术古朴,又没有现代化的检验化验手段。就做不到大酒厂那样水平,害人的甲醇没提炼,一定含量高,喝它有风险。

酿造白酒都有甲醇,但基本都在国家标准之内,安全范围。

凡是酿造的酒,甲醇不可避免,都有,只是含量有多有少。所以,国家制定有强制执行标准,不得超过,否则违法,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标准号为《GB 10343-2008》,规定在谷物以及可食用作物发酵酿造的酒精,按100酒精度,每100毫升的甲醇含量:

●特级酒精不大于2毫克;

●优级酒精不大于50毫克;

●普通级酒精不大于150毫克。

换算成粮食白酒,每100毫升甲醇含量不大于6毫克,一般实际含量在2毫克。

农村酿酒过程中的去甲醇办法:掐头去尾。

农村自家酿酒,沿用的是传统的技术。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接酒时,把整个出酒过程分为三段:开始出来的叫头酒,甲醇含量高,度数高,味道太冲不好喝,不要;中间一段,因为杂醇杂酯少,味道好喝,留着;尾酒度数低,口感也不好,一样的不留。

所以北方酿酒有二锅头之说,二锅头就是中间段的酒,喝酒只喝二锅头。其他农村酿酒都这个模式,掐头去尾。当然头酒尾酒不是扔掉,下次倒进酒涪重新烧。

也就是说,农村自酿酒,在接酒过程中,自然有了去甲醇的做法,所以不用担心甲醇超标。

甲醇自己会跑掉,喝的时候烫热,或者存放一段就挥发了。

甲醇比乙醇的沸点低,在64.7℃,乙醇的是78℃,所以甲醇比乙醇挥发得快。根据甲醇的这个特性,一般在三个正常情况下,甲醇就跑个差不多了:

●蒸馏出酒过程中,大部分温度超过甲醇沸点,甲醇就会挥发掉一部分;

●新酒存放也挥发一部分。都见过卖散酒的,大陶缸,小口大肚。缸口不是硬质盖子,是布袋一样的盖子。目的就是不要那么严密合缝,留着空隙给甲醇挥发留出路,然后酒味越来越好。

●喝酒温热了喝。古人喝酒,还不是高度酒,可是都热着喝。之所以热着喝得舒服,就是热的过程,促使甲醇挥发掉,酒味更好。

当然如今的酒甲醇含量比古时候低,但是热着喝酒是个好习惯。再说了,热酒还是检验假酒的好办法。如果不是粮食酒,热过60℃,里面的各种添加剂怪味就出来了,立马断定酒质好歹。

再一个,买来酒最好不好立马就喝,存放一段,起码要放半年。如果一年后,或三五年再喝,那就是真的美酒了。前提是粮食酒,不低于50酒精度,还要存放的不进水,不跑气,不受高温,没有长期光照。

有人说农村自家酿的酒没有提炼甲醇,不能喝,你认为呢?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陆续进入到了冬季,在寒冷的季节,很多人都习惯于酌一两杯白酒,以驱除体内的寒气,同时还能通过增强血液循环强度达到提高体温的目的。特别是在广大的东北地区,从农村集市、城镇农贸市场上打些纯粮小烧回来,约三五好友聚在暖意洋洋的室内小酌一番,看着室外的鹅毛大雪,别有一番暖意、诗意和情意。不过,听一些人说,农村自家酿造的烧酒里,没有提炼甲醇的工序,对身体伤害极大,这种说法准不准确呢?

无论是工业生产的白酒,还是农村自家酿造的白酒,其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甲醇。这是因为通过粮食酿造酒精的过程中,谷物粮食特别是这些粮食的表皮细胞壁中,以及在细胞的间质的果胶中,都含有甲醇酯,在酿酒的工艺过程中,通过酒曲霉的作用,甲醇酯释放出甲氧基,继而形成甲醇,也就是说,只要是通过粮食作用酿酒,只要是通过发酵工艺,在后续的产物中肯定会产生甲醇,这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我国关于《食用酒精》的相关标准,凡每升酒精产品中含有甲醇量在1毫克以内的,则为特级标准;处在1毫克和50毫克每升之间的为优级标准;而处在50毫克和150毫克之间的为普通级标准。处在这个标准之外的,即每升酒精中甲醇含量大于150毫克的,则不符合食用酒精的相关要求,不能用作食用和饮用范畴。

从以上标准可以看出,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的区间跨度还是非常大的。由于酒类是国家严格管控的商品,只要是酿酒的企业或者作坊,拥有国家核准颁发的相关经营性许可,比如生产许可、卫生许可、排污许可,经鉴定相关生产设备满足一定要求、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有合格的化验结果进行存档等,满足这些条件之后,所生产出的白酒一般上都是可以放心地去喝的,其中的甲醇含量想超出150毫克每升的标准是比较难的。

难就难在,有时我们在市场上购买这样的自酿酒,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去查看生产的证件是否齐全,当然很难辨别是否出自正规渠道,更看重的往往是价格、色泽以及口感。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对于白酒的安全性存疑,主要表现在:

一是白酒酿造前对原料的选择和初加工是否到位。因为甲醇更多地来自于粮食的表皮,酿酒工艺中对原材料的筛选和处理是第一道关卡,如果处理原材料的设备能力太弱、处理工序太简单,则后期蒸馏出来的酒精中甲醇的含量会非常高。

二是工艺中“掐头去尾”是否严格执行。在严格的酿酒工艺中,都是将刚酿出的酒头和最后出的酒尾,回拨进酒涪中循环酿造,这样既有效减少了出酒中醛和杂醇类物质,同时也提升了酒的口感。酿酒小作坊一般都没有严格和科学的酿酒工艺,同时也缺乏监管,如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方面执行的怎么样还真是未知数。

三是酿酒过程中是否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这一点也是人们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因为重金属超标的白酒,我们很难直接品尝不出来。正规的酿酒企业,在酿酒之前,都将粮食作物种子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作为必检项目之一,超标的一律不能投入生产。假如是自家酿酒小作坊,基本上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检测能力,向大家宣传的也是“自家酿造”、“绝对原生态”这样的口号,一旦大家喝了这种“有害物质超标”的白酒,肯定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是酿造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封装是否符合要求。正规厂家酿造出的白酒,需要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下进行专业的存放,之后再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调制才能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饮品。而一些自酿酒的作坊,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卫生监督,酿造之后也基本没有通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封装时也不会去考虑什么放置时间和必要的调制,所以饮到这样的酒会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

另外,如果饮用自酿酒出现身体方面的问题之后,维权也是一大难点,所以尽量不要去购买和饮用那些私自生产的酒品。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大家要记住,不贪酒、不酗酒,最好饮用正规的品牌酒,如果退而求其次想购买“小烧”这样的散酒,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手续和证件,有没有正规的食品检验单,如果这些缺少其中的一样,价格再美观也不要考虑。

下一篇:啤酒茄子要怎么做好吃?啤酒茄子要哪些材料?如何做啤酒茄子
上一篇:干啤、超干、黑啤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