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的文化背景
青岛啤酒节创始于1991年,在每年8月的第2个周末开幕,为期16天,节日由国家有关部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市容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是亚洲的啤酒盛会。
2. 啤酒的来源背景
啤酒的发明历史悠久,它贯穿了社会文明的每一个阶段。在美国新近崛起了许多小型啤酒厂,为美国的消费者在口味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果谈到具体的酿造过程,它简直就是古典音乐主题的变奏。 在史蒂夫·马勒的后院里,他正在按照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配方来酿造啤酒。 啤酒爱好者史蒂·马勒:“酿造啤酒的过程既简单又有趣。我正在做一个试验,估计在几周内就会有结果。” 啤酒的名称几经变化,古波斯人叫它“索马”,古埃及人叫它“哈克”,古希腊人叫它“让索斯”,现在叫“啤酒”。回顾啤酒的历史,自然不能不涉及到与之紧密联系的啤酒历史学家。 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一些史学家中的一员,他说:“啤酒的历史和文明起源的历史一样的长远,我们已经有了啤酒和文明相伴相随的学术论断。” 啤酒的起源要追溯到人类从事农业活动之初。 啤酒历史学家迈克尔·杰克逊:“众所周知,人们在土地上播种谷物,但居住在中东地区富饶地带的人们收获谷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谷物酿成啤酒。” 啤酒的一些配方要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啤酒酿造的过程虽然历经12000年却并没有太大改变。 古苏美尔人记载下了他们烘焙面包,并且把面包屑放到水中制成饮料的方法,这就是人类保存下来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啤酒配方。古巴比伦人能够制造出20种不同的啤酒,古埃及人把饮用啤酒的图像用来装饰他们的墓室。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有关于中国啤酒的记载。“啤酒”这个词来源于撒克逊语中的“大麦”一词。 在啤酒发展的历程中有这样几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阶段:在中世纪,啤酒成了僧侣们的专利品,那个时候妇女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啤酒酿造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啤酒变得可以让人放心地饮用。像加热杀菌法这样新技术的运用,可以保证使用原始细菌发酵的酿造过程不受感染,啤酒花的添加,更给啤酒带来了全新的口感。 经历了时代和文化的变迁,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小作坊式的啤酒酿造仍然被保留下来,并在很多地方继续运用着。
3. 啤酒的酿造与文化
啤酒的分类根据麦芽汁浓度分类,啤酒分为——低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6°~8°(巴林糖度计),酒精度为2%左右,夏季可做清凉饮料,缺点是稳定性差,保存时间较短。中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10°~12°,以12度为普遍,酒精含量在3.5%左右,是我国啤酒生产的主要品种。高浓度型:麦芽汁浓度在14°~20°,酒精含量为4%~5%。这种啤酒生产周期长,含固形物较多,稳定性好,适于贮存和远途运输。根据酵母性质分类,啤酒分为——上面发酵啤酒:是利用浸出糖化法来制备麦汁,经上面酵母发酵而制成。用此法生产的啤酒,国际上有著名的爱尔淡色啤酒、爱尔浓色啤酒、司陶特啤酒以及波特黑啤酒等。下面发酵啤酒:是利用煮出糖化法来制取麦汁,经下面酵母发酵而制成。该法生产的啤酒,国际上有皮尔逊淡色啤酒、多特蒙德淡色啤酒、慕尼黑黑色啤酒等。我国生产的啤酒均为下面发酵啤酒。根据啤酒色泽分类,啤酒分为——黄啤酒(淡色啤酒):呈淡黄色,采用短麦芽做原料,酒花香气突出,口味清爽,是我国啤酒生产的大宗产品。其色度(以0.0011摩尔碘液毫升数/100ml表示)一般保持在0.5ml碘液之间。黑啤酒(浓色啤酒):色泽呈深红褐色或黑褐色,是用高温烘烤的麦芽酿造的,含固形物较多,麦芽汁浓度大,发酵度较低,味醇厚,麦芽香气明显。其色度一般在5~15ml碘液之间。根据灭菌情况分类,啤酒分为——鲜啤酒:又称生啤酒,是不经巴氏消毒而销售的啤酒。鲜啤酒中含有活酵母,稳定性较差。熟啤酒:熟啤酒在瓶装或罐装后经过巴氏消毒,比较稳定,可供常年销售,适于远销外埠或国外。
4. 啤酒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青岛啤酒,一个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化品牌的传奇样本。
这不仅在于企业百年不衰的强劲生命力,更在于其在全球对“中国制造”的另类诠释:与多数中国产品形象不同,即使在欧美市场,青啤作为“进口”的高档货,身价为最高。
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言:在任何一项社会事业的表象后面,必定有一种无形的、有力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青岛啤酒的成功,归根结底也是文化的成功。正如青岛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所阐释,“做大靠资本、做强靠品牌、做久靠文化”,文化已成为青啤最宝贵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以人为本“新商道”
在青啤,新人入厂会接受这样一堂“必修课”:徒弟问师傅,刷洗发酵池干净的标准是什么?师傅问,你爹喝啤酒吗?徒弟说,喝。师傅说,那你就照着刷你爹酒壶的标准刷。
这是青啤人代代相传的“好人酿好酒”的信条。酿酒的“酿”字是良心做成的,这是青啤人以人为本理念的朴素表达。
揭示青啤文化的最大特点,建立在诚信、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是青啤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涵。传统文化的“诚信、和谐”,已成为企业百年来愈沉愈深的精神底色。纵向看,成长初期叫做“好人酿好酒”,计划经济时期是“质量第一,卫生第一”,现在是“为生活创造快乐”,虽然着眼点不一,但“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核心理念却一以贯之。横向看,目前青啤文化模型中,市场观为“永远追求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品牌观为“品牌是和消费者有情有义的沟通”,服务观为“向消费者传达畅饮和快乐”……这无一例外都落脚到以人为本。用青啤人的话概括:我们的使命是要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包括供应商,乃至于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对青啤来说,这种以人为本的追求,目的是使自己能够成为对别人负责、也受别人尊敬的“企业人”,本身即为脱离功利目的的修道,可以说,青岛啤酒对声誉、品格的追求,较之实在利润也许更为重视。
但换个角度从竞争战略上来看,这种修道本身也成为一种商业竞争的利器,也是成就青啤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当前民族企业动辄遭受商业伦理拷问的背景下,这一启示更为深刻——
首先,大道无敌。企业声誉的长期积累,本来就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青啤无形资产估价500多个亿,大约3倍于有形资产,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多年来,青岛啤酒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为中国高端产品的代名词,将其归结为企业美誉度的延伸与放大,应无大的异议。
而从竞争手段考量,以人为本也体现了青啤对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精到把握。“你能让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能让你成功;你能让多少人赚钱,就有多少人能让你赚钱;你能对多少人负责,就有多少人能对你负责。”这被青啤人视为“新商道”,正是青啤立于不败的法宝。比方说,采购价格上,尽管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环节介入很深,青啤却从不因为自己的规模优势,压榨原料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这看似不智的举动,却让青啤赢得了长久的合作,这自然转化成为市场上的竞争力。
近几年来青啤的发展,充分显示了这种“新商道”的力量: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青啤逆势上行,2009年并购济南趵突泉,2010年又在石家庄建厂,同时日照、福州、珠海、厦门等地工厂搬迁扩建,收购太原嘉禾啤酒、银麦啤酒,2011年收购新安江啤酒、新建揭阳工厂、泰国工厂……产能提升约500万千升,赢利能力大大提升。
永葆文化“新鲜度”
如果说,受黄河文明哺育,青啤文化奠定了诚信和谐的精神底色,那同样,既含有西方的技术、资本、人才,又身处海洋环境的成长背景,同样赋予青啤以开放的文化色彩。开放与创新,构成了青啤的另一个文化基石。
开放最直观的影响,是企业一开始就具备了全球化视野。“‘拥有全球影响力’则是我们以世界眼光判定品牌价值的一项基本标准。”金志国这样断言。置身青啤,这种追求确实无处不在:在青岛文化模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的发展愿景;企业每年一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采用的是来自联合国契约组织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七十三条指标……可以说,青啤这种以世界眼光与天下争的气势,是青岛啤酒“成其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5. 啤酒风格发源地
乌苏啤酒的发源地是新疆
6. 啤酒的文化内涵
红酒一般是红葡萄酒的简称。酿制红酒的时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时压榨的,红酒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压榨葡萄皮的时候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如果酿制白葡萄酒,则只是压榨葡萄肉并进行酿制。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国际上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
7. 啤酒的历史背景
背景音乐是放 (Budweiser EDM Remix)Relex (Budweiser EDM Remix)演唱者:陈奕迅作词:葛大为作曲:Jerald Chan
8. 啤酒历史文化
作为中国啤酒的骄傲,青岛啤酒不但历史悠久,经历也颇为坎坷。
1903 年,由来自德国的商人联合投资 40 万马克在青岛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采用德国的酿造技术以及原料,号称使用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矿泉水酿造,在中国生产德国风味的啤酒,主要供应一些在中国的德国人和另外一些西方人。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侵占青岛。
1916 年,日本人侵占了德国商人的股份,买下英国商人的股份,将公司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除了生产原来的青岛啤酒以外,也生产日本大麦酒旗下品牌朝日啤酒。
194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行政院收复区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没收日本在中国之资产,于是工厂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隶属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产业处理局。
1947 年 6 月 14 日,由中国国民党党营企业“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成为“齐鲁企业青岛啤酒厂”。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青岛啤酒被共产党没收,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
如此算来,青岛啤酒成立以来就有过四个东家,等到九十年代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其股权变动就更加复杂频繁了,在许多海内外玩家手里捣腾过。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否眷念于过去做东家的日子,朝日集团在 2008 年从百威英博手中买入了青岛啤酒 19.99% 的股份。
9. 中国啤酒文化介绍
古徽州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深厚绵长的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那里的村落充满了古朴的中式魅力。
声名远播碧山就是其中之一。碧山精酿来了,天光和落昏来了,这是属于碧山的酒,也有可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精酿啤酒品牌。
10. 啤酒文化背景图
因为自中世纪开始,欧洲的啤酒消量迎来了爆发期,这一度造成啤酒酿造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酿造者出于丰富口味、延长保质期等目的,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加入各种水果、草药,甚至木屑、焦油等有害物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于500年前颁布了《啤酒纯酿法》。法律规定所有啤酒酿造商只许用大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种原料制作啤酒。这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它的诞生也为德国啤酒数百年来的口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