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公司

生麦芽和炒麦芽有什么区别?

啤酒之家 2022-09-20 17:29 编辑:admin 261阅读

一、生麦芽和炒麦芽有什么区别?

1、制作方法不同

1)生麦芽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到0.5cm时,干燥即可。

2)炒麦芽是取净麦芽,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

2、用途不同

1)生麦芽主要用于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的妇女。

2)而炒麦芽主要用于食积不消、需要断乳的妇女,还具有助消化、降血糖的药理作用。

3、颜色不同

1)生麦芽为淡黄色。

2)炒麦芽为棕黄色。

4、生麦芽和炒麦芽应用相同

1)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证。本品能够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可与山楂、神曲、鸡内金等同用。用。

2)用于断乳、乳房胀痛。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麦芽各60g)煎服有效。

3)用于脘腹、胸胁痛。本品兼能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脘腹痛等,可与其他疏肝理气药同用。

5、用法用量上相同

生麦芽和炒麦芽都是内服,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120g;或入丸、散。

生麦芽和炒麦芽的区别:

生麦芽:1、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2、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到0.5cm时,干燥即可,为淡 黄色。

炒麦芽:1、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2、将麦芽取适量放于锅中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麦芽:味甘、平。归脾、胃经。本品属禾本科植物。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和肝脾不舒,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益增其疏肝和胃之效。

我们来看看生麦芽和炒麦芽的区别用法和功效

  生麦芽和炒麦芽的区别:

  生麦芽:1、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2、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到0.5cm时,干燥即可,为淡 黄色。

  炒麦芽:1、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2、将麦芽取适量放于锅中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麦芽:味甘、平。归脾、胃经。本品属禾本科植物。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和肝脾不舒,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益增其疏肝和胃之效。

二、啤酒大麦为什么要制成麦芽

我是麦芽公司的,一般我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大麦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淀粉,我们的目的是然大麦发芽生成激活大麦里面的各种酶,并适当溶解里面的蛋白质和淀粉生成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发酵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游离氨基氮等。还能让啤酒产生特别的色香味

唤醒大麦中的酶,在糖化工艺过程中利用

溶解蛋白,淀粉组分,成为酵母的氮源,碳源

焙焦工艺,给啤酒带来麦芽的特殊香味

因为大麦做成麦芽是做啤酒,因为啤酒的原来是用麦芽做的而不是大麦做的,

三、小麦怎么酿成啤酒讷

一、酿造用小麦的基本要求

在啤酒生产中,小麦很少作为辅料使用,主要用于制造小麦芽继而用于上面发酵啤酒的酿造。如酿制含酵母的小麦啤酒、白啤酒等。适用于酿造小麦啤酒的品种却很少,其中,白色软质冬小麦因其蛋白质含量较低,浸出物含量较高而被广泛用于淡色小麦啤酒的生产。

谷蛋白是典型的小麦蛋白质的混合物,约占蛋白质的80%左右。谷蛋白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实验表明,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小麦不适合酿制小麦啤酒。

酿造小麦除应符合GB135186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水分≤13%,发芽率≥90%,千粒重≥35克,淀粉57%-64%,蛋白质≤13%,发芽率≥85%,无水浸出物≥82%,脂肪1.5%-2.3%。

由于小麦芽的浸出率较高,所以在酿造小麦啤酒时,小麦芽的使用量一般为50%-60%。

二、小麦发芽工艺条件及小麦芽的主要指标

小麦发芽工艺条件:

(1)浸麦度。初始浸麦度为38%-40%,发芽时通过喷雾增至43%-45%。若浸麦度过高,则发芽迅速,品温上升太快,若小麦颗粒堆积密度大,透气效果差,容易发生腐烂,各部位的温差较大且不便于调节和控制

(2)浸渍时间。一般控制在30小时左右,“浸三断六,辅以喷雾”。因小麦表面较光滑,水滞留性较差,浸麦时应适当增加喷雾次数,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由于小麦粒度不够均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较长时间的空气休止对提高发芽整齐度有利

(3)浸麦温度。一般控制在120℃左右。因低温浸渍有利于控制浸麦度,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影响浸渍及发芽效果

(4)翻麦次数。一般每隔12-14小时翻一次,略小于大麦

(5)发芽温度。发芽开始的1-4天控制品温在14℃-16℃,第五天升至18℃。因低温发芽有利于蛋白质溶解,后期升温能使粗细粉差和麦汁粘度协调一致;

(6)干燥温度及时间。由于小麦胚乳中纤维素及蛋白酶含量较高,加之表皮薄而少,因而麦汁粘度高,过滤速度慢。所以麦芽干燥应从45℃开始,并用大风量排潮,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酶的活力;由于在60℃时穿透力较强,小麦中低分子氮较多,颜色容易加深,因而焙焦时间一般控制在1.5-2小时,比大麦芽短1-2小时,焙焦温度控制在78℃-80℃。

2.小麦芽的质量指标:小麦芽一般应具备下述要求:水分≤5%,α-n(毫克/100克)≥130,糖化时间≤12分,糖化力(wk)≥300,色度(EBC)≤50,库值(%):38-42。

三、酵母小麦啤酒(浑浊小麦啤酒)的酿造工艺要点

1.色度的控制:酵母小麦啤酒的颜色区别较大,浅色类在8-14EBC,深色类在25-60EBC。原麦汁浓度通常在10%-12%,也可能升至13%-14%。小麦芽的比例一般在50%-100%。麦汁的颜色可以通过添加深色麦芽,或深色焦香麦芽,以及小麦着色麦芽来调整。

2.糖化工艺要点:糖化工艺必须有利于加强蛋白质的分解,可采用投料温度为35℃-37℃的两次煮出糖化法(或一次煮出糖化法)。醪液煮沸时间为20-25分钟。糖化醪的料液比一般为1∶2.8-1∶3。最终确保发酵度达到78%-85%。糟化工艺条件:35℃→50℃(40分钟)→63℃(40分钟)→68℃(40分钟)→78℃→过滤→煮沸(25-30分钟)。

3.发酵工艺要点:

(1)接种。接种温度约12℃-14℃,酵母泥添加量为0.3-1升/百升,并通入适当量的无菌空气(或氧气)

(2)主发酵。主发酵十分强烈,在18℃-21℃下发酵2-4天即可接近最终发酵度。主酵结束后回收酵母(发酵池从上面捞取,锥形罐从锥底抽取)

(3)后酵。为保证后酵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必须重新添加富含浸出物的麦汁。

具体方法如下:添加“头道麦汁”。即准确添加定量(6%-7%)的头道麦汁,头道麦汁需预先灭菌。添加量应以距离最终发酵度约12%为准。添加的浸出物经过发酵后即可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添加“打出麦汁”。将主发酵罐内糖度为9%-10%的下面发酵高泡酒加入混合罐内,然后带压继续发酵。

下一篇:您好,我是09年毕业的一名本科学生,现在做软件销售一年多,看到了青岛啤酒在招聘业务员,不知道待遇怎么
上一篇:金汉斯价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