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在洛阳当兵,一次回老家探亲,买了几瓶洛阳伊川杜康酒厂的《杜康酒》,想带回家给父亲喝,洛阳离老家很远,坐火车要一天一夜,在漫长的旅途中,由于无聊、加上禁不住美酒的诱惑,开了一瓶尝尝,当酒香飘满整个车厢时,有很多人都惊呆了!甚至有几个爱酒的人跑到跟前来看、到底是什么酒这样芳香四溢?一看是《杜康》,众人都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我说了你不乐可以吗,我喝过最好的酒是,九块九的二锅头,是真的不上头。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要多少钱才能拉起一支军队?
辛亥革命之后,大大小小的军阀在中国大地上混战不止,他们为了保住地盘,扩大势力,花了很多钱在自己的部队上。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多,我整理了一点,能让大家有个大概的感受。
要想拉起自己的队伍,首先要有兵源。幸好,那是特别乱,因为打仗,到处都是流民。这些人为了吃上饱饭,是愿意跟你打仗的。只不过,这些流民的军事素养普遍不高,需要花大力气训练。
至于军饷,因为各地军阀的实力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也会有差距。比如当时实力比较大的冯玉祥,算是比较有钱的。他在北伐以后,普通士兵的军饷每个月5元左右,后来物价飞涨,普通士兵的军饷涨到了每个月10元。当然,军饷是随着级别上涨的,你官职越大,军饷越多。
然后就是要有枪有炮,当时国产的枪炮质量和产量都跟不上,所以军阀们都是想办法买“洋货”。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1922年的时候,张作霖从溃败的白俄“捷克兵团”手里,廉价收购了一批二手武器,其中步枪有30000支,每支13元。同年,张作霖从美国人手中购买装甲车100辆,每辆20000元。
1921年,张作霖从丹麦购买了制造野炮、炸弹的机械300套,共花费3,000,000元。(人家财大气粗,自己买设备造炮造炮弹。)
1928年,奉军第三军第四军又从挪威购买军火2400多箱,包括步枪、手枪、子弹,共计1,000,000元。
当然,这只是张作霖购买武器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上图为“狗肉将军”张宗昌)
为了让大家对价格更了解,咱们再看看“狗肉将军”张宗昌,他在1926年向德国洋行购买了1,800,000元的子弹,每百发售价13元。1927年的时候,张昌宗又购买了步枪500支,刺刀5000具,肩带5000副,子弹500盒,手枪40支,子弹43000发,共计39405金元。
再看看冯玉祥,他在1926年从英国购买的步枪10000支,每支售价85元;子弹2,000,000发,每百发12.5元;机关炮24门,每门7500元。
另外,在1927年张作霖曾经在苏联驻北京使馆,搜出了两张冯玉祥购买军火的清单收据,其中一张显示:步枪3530支,子弹23649455发,马克沁炮80门,三英寸野炮18门,榴弹炮8门,炮弹38箱计17654发,化学炮弹9360发,战地摩托车18辆,火药柱1800支,防毒面具30000具,燃烧器10架,纳门特手枪500支,军刀4000把,手枪子弹5000发,总计货价4,501,999卢布。
因为不知道当时卢布的汇率,我也无法计算到底折合多少钱。
当然,以上例子都是能找到价格的,还有很多军火购买并没有说明价格,也就无法得知到底花了多少钱了。但是很容易发现,军阀所需的军火量非常之大,除了步枪手枪,轻重机枪、火炮、装甲车、飞机甚至化学武器都有。
因为子弹和炮弹都是消耗品,必须不断地补充,还是很花钱的。
所以你想当个军阀,只是拉起一支队伍,简单算一算,手里头有个一千万左右就差不多了。但是啊,后续的花费太大了,必须要打仗,抢到好地盘才能有进账。一打仗,要花的钱就算不清了,万一抢不到地盘,别说钱了,说不定命都要搭进去。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只要打起仗来,那就是大笔大笔的钱,花钱多,赚钱也多。
按照题目描述,关于这只军队的定义是,这只军队属于那种拥有三万五千人数目的军队,并且要求全员配齐莫辛纳甘水连珠步枪,至于轻重机枪、火炮、弹药军饷都要考虑在内,一共需要多少钱。
我们首先计算全员配齐莫辛纳甘水连珠步枪得多少钱,按照当时的实价,老套筒或者毛瑟不过才13元一杆,所以比较受军阀欢迎,而这种莫辛纳甘枪属于纯进口货,很贵且很难买到相应的子弹和保养工业线,有多贵呢,一杆40元,三万五千就需要一百四十万大洋,如果去买老套筒或者毛瑟,就可以省一点钱了,但是可以归可以,可能没必要,在那个时代确实有军阀超爱纯进口的外国货。
但我还是忍不住想算一下如果买老套筒或者毛瑟,可以省多少钱,经过我的计算,如果这样居然可以省接近九十五万大洋。啧啧啧,要是我是军阀,我也选老套筒或者毛瑟!用什么莫辛纳甘啊,那么贵的东西,反正都是步枪嘛。
好了,我们说完了枪,再来聊一聊子弹,考虑到之前花了一百四十万大洋买枪,现在需要给这些纯外国进口的枪配子弹,就按照一个基数500发子弹的量配吧,由于这子弹也需要进口,所以也不便宜,一个基数500发就要20多大洋了,所以毫无疑问,子弹支出需要七十万大洋。 现在已经花了多少大洋了?一共花了二百一十万大洋了。
现在可以考虑军装的事情了,就按照一个人平均两块大洋的服装费(应该不过分,毕竟军官服装可能要更多),那就需要支出接近十万的大洋了,此时支出已经需要二百二十万了。
接下来需要考虑重机枪和火炮的事情,由于这属于重型武器,列强实施的都是禁运政策,想买到真的很不容易,基本上都是有价无市。最多允许购买轻机枪,被欧洲淘汰的布伦式轻机枪列强直接售价320美元,结果军阀们还打破脑袋抢购。
按照当时的美元换算,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美元就相当于三到四块大洋,所以轻机枪就按照960块大洋进行计算,毕竟三万五千人的军队,怎么着也得要买上个几百挺吧,就按三百五十挺计算,那就是一百个人里面有一挺,那就需要四十万大洋,如果是十个人里面有一挺,四百万大洋就出去了。
至于说重炮,除非您买工业生产线自己回家造,否则得话,列强拒绝出售。这个工业生产线嘛,当然很贵啦,就按照张作霖当年购买的火炮生产线,还建立在日本人刻意扶持以及俄国人刻意支持下,也花了接近六十万的银元。
如果你的军队不想受列强太多扶持,这个花费至少需要乘五,没个三百万绝对拿不下来。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看看军饷问题了,三万五千人,至少要有三百五十个人属于军官吧,对军官可不能太抠啊,比较北洋政府公务员鲁迅一个月三十大洋,你的军官干的是卖命的工作,一个月至少五十大洋起步吧,不然人家挖你墙角你就哭死了。
寻常小兵一个月发个十块大洋也属于正常水平,这么一来,一个月的军饷就达到了四十万的开销。 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要多少钱才能拉起一支军队?最多的可能性(坚决不和列强合作)是960万大洋,最少的可能性(效仿张作霖)是340万大洋,注意,这仅仅是一个月的花费哦。所以啊,也难怪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