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啤酒价格

下半年小麦价格走势如何,能涨到多少钱一斤?农民该如何卖粮?

啤酒之家 2022-06-22 05:11 点击:110

下半年小麦价格不要期望值过高,今年是新季小麦丰产丰收年,不仅产量大大提高,小麦整体质量也明显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小麦市场行情稳定并不利于农户后期惜售卖粮!针对今年新季小麦需要根据当地小麦价格和是否启动小麦托市收购政策而综合考虑!下面简单聊一下:

目前来说,由于今年小麦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再加上目前各地夏收完成,新季小麦又处于大量上市、供应量猛增期间,导致市场供应充足,并且压力加大,由于市场采购商目前越来越理性看待,对于后期小麦价格期望值不高,进而不敢盲目大量收购,因而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户卖粮困难或小麦价格整体低于今年托市最低收购保护价的话情况,因此,为了稳定小麦市场信心,6月份和7月初先后在安徽、江苏和河南部分地区启动了小麦托市收购价预案,进而将明显回落的小麦价格又拉回到今年托市保护价1.12元/斤左右,从而增加了收购小麦力度,并稳定了市场行情!

由于目前小麦托市政策是在安徽、江苏和河南地区开展实施,说明这些小麦主产区可能当地小麦价格下跌态势明显,若是因为托市政策出台而出现了价格上涨,也不要期望太高的麦价,毕竟托市收购为政策干预,只是调节稳定市场行情,并不会带来大涨之势,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户应该认清事实,避免盲目囤粮惜售。如果今年小麦质量普通,应该赶在当地小麦价格高于托市收购价1.12元/斤以上时出售,可以避免后市行情再次下跌!而对于优质小麦的农户,则可以再等等看,即便到了9月底托市结束后销售也不迟!

而目前河北和山东小麦价格整体上高于今年托市收购保护价,因而暂时不会轻易启动小麦托市最低收购价预案,对于这些地区农户则可以考虑在托市结束前适时卖粮。例如近期山东小麦价格平均为1.13元/斤,涨幅并不明显,但却高于托市保护价1.12元/斤,说明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但面对小麦供应量充沛,市场反应并不高,对于后市小麦价格比较担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麦价格上涨空间!因此,对于普通小麦的农户没必要长期囤粮惜售,而对于优质小麦的农户也要审时度势,若是遇到小麦短期高价应该适当分批出售,可以降低后市行情回落风险!

总之,在今年托市保护价较去年下调0.03元/斤的背景下,又面临新季小麦丰产丰收及质量大大提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小麦市场行情的上涨幅度!对此,农户也应该理性看待,避免盲目惜售看涨,在麦价高于托市收购价时应该及时出售!(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供大于求”,是当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面临的实际问题,一直以来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是我国小麦种植的主产区。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价格受宏观调控影响较为明显,在2006至2014年,小麦价格经历了逐年上涨的行情,从0.72元/斤上涨至1.18元/斤,随后连续几年保持价格相对稳定,2018年开始下调最低收购价,由1.18元/斤下调至1.15元/斤,2019年继续下调0.03元/斤,如果按亩产1000斤算,也就是说亩产值下降了30元。当前正值小麦主产区农民卖粮的时候,由于集中上量较为明显,市场承压较大,粮贩也有趁机压价的迹象,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也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小麦价格回落。下半年小麦价格走势如何?能涨到多少钱一斤?农民该如何卖粮?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增产难增收”再次出现,小麦单产、品质有所提升,但价格难明显好转截止6月25日,小麦主产区累计收购量为2130.3万吨,同比增加424.8万吨,从6个主产区的收购情况看,当前收购量最多的为江苏,达到了561.6万吨,同比增加了58.9万吨,收购量最少的为湖北,只有68.7万吨,同比增加了9.5万吨,小麦主产区无一例外的收购量同比均有增加。这与今年小麦的增产有较大关系,虽然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了3%左右,但亩产量提升了不少,如河南地区,今年小麦亩产1200斤的比较多见,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500斤/亩,而在去年亩产量只有800—1000斤,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河南、河北等地今年增产30%左右,山东地区同比增产15%左右,而且今年小麦的品质也明显好于去年。然而摆在农民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小麦价格上涨乏力,甚至还得依靠最低收购价来托市,“增产难增收”再次出现。

二、普通小麦价格将围绕最低收购价波动,突破1.2元/斤的希望渺茫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一直以来实行着收储的举措,不会像其他农产品会有销售难的问题,在前几年最低收购稳步上行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然而连续的增收后,小麦的库存量明显提高,由于小麦在深加工领域相对单一,不像玉米那样可以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销量。在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成本不断增加时,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反而出现下行的趋势,2018年开始下调,幅度为0.03元/斤,2019年继续下调,降至1.12元/斤,上面给出这样的举措也反映出小麦库存压力较大,想通过调节价格的方式来调整小麦种植结构。从目前小麦的临储拍卖情况来看,去库存效果并不明显,如7月3日计划拍卖量为302万吨,实际成交量只有25711吨,成交率仅为0.85%,成交均价为2370元/吨,去库存依然是当前的重点,小麦价格将难突破1.2元/斤。

三、消费结构升级,普通小麦销量呈下滑趋势,优质小麦仍然存在进口预期增加的可能性,不利于小麦价格上涨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多地把它当主食,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食效应已经明显在弱化,需求量可以说有逐年下滑的趋势。随之人们对面包、饼干等需求量加大,强筋小麦、弱筋小麦需求量有所增加,对应的价格也要高于普通小麦,如去年普通小麦价格只有1.15元/斤左右,而优质小麦价格却可以达到1.3元/斤以上。原来优质小麦对进口依赖较大,从去年开始进口量有所下滑,原因也是众所众知的,不过下半年小麦进口量会不会明显回升,目前谁也不知道,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进口量不会超过进口配额,2019年小麦的进口配额为963.6万吨,2019年1—5月小麦的进口量为145万吨,同比减少11.6%,下半年如果进口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增加,将不利于国产小麦价格上涨。

四、想以时间换上涨空间往往难如愿,农民卖粮随行入市较为稳妥在小麦集中上量时,其价格往往会难上涨,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粮贩的选择余地大了,不愁买不到货,农民卖粮心切,粮贩有时还会趁机进行压价,价格往下掉,农民卖粮的积极性反而会提高。有些农民觉得得避开售粮高峰期,后期粮源相对少了,或许价格会好些,所以会先把小麦存放起来,等后面看行情再卖,这也就是想通过时间来换取小麦的上涨空间。然而实际情况恐怕难如愿,这么多年无论小麦、水稻还是玉米,惜售坚持到最后,并没有发现从中明显收益,反而增加了霉变风险,同时水分也降了不少,随行入市反倒觉得轻松了许多,不用担心后期行情的起伏波动。

总之,在今年小麦大丰收的情况下,再加上小麦库存量偏高,后期去库存仍然是重点,这也就决定了小麦价格难明显上涨,1.2元/斤仍然是重要阻力位,优质小麦1.3元/斤也有难度。当前小麦最低收购价成了农民卖粮的最高价,这也需要反思,如何才能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在种粮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而价格却在走低,意味着种粮收益在下滑,长期如此必然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靠单纯的提高小麦收购价也不太可取,只会加大库存量,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得多元化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亩产值提升了,小麦的种植面积自然会下滑,农民增收的希望反而增加了。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下半年小麦价格走势如何,能涨到多少钱一斤,农民该如何卖粮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下一篇:麦收临近,代农民问一下,今年小麦价格行情怎么样?
上一篇:1.2元是不是今年小麦价格最高点?后市行情还会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