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粱为什么能用来酿酒
高粱淀粉含量过高,易于发酵,而内部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比例也十分平衡,不容易产生邪杂味。高粱中含有适量的单宁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这就可以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
2. 高粱可以用来酿酒吗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高粱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
3. 为啥用高粱酿酒
最适合酿酒的是糯高粱,其次东北大高粱,最差的是进口高粱。
4. 高粱为什么可以酿酒
所谓蒸馏,就是利用母糟中各液体组分挥发性的不同,用加热、汽化及冷凝的方法,将母糟中所含的乙醇及香味成分提取出来,并排除有害杂质的操作,俗称:“烤酒”。2)挥发系数与精馏系数
以A%表示乙醇—水蒸汽中乙醇含量,以α%表示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含量,则两者之比值称为乙醇的挥发系数,通常用KA表示,即:A/α=KA 。
5. 高粱可以酿酒还可以做什么
做酒並不是用单一种糧食就好,最有名最好理解的就是五糧液它就是高梁和大麦,玉米,稻谷等搭配酿出的好酒。
6. 高粱为什么能用来酿酒呢
酒糟是以米、麦、高粱等天然原料,以微生物发酵,酿制以后的,滤去酒液而得。
糟卤是从酒糟中加工提取的,其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醇类、酒类的芳香物质,其氨基酸组成齐全,组氨酸、色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例较高,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酒糟可以有很好的促进剂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7. 高粱能做酒吗
1、出酒率
这里涉及一个出酒率的概念。为规范起见,一般规定出酒率是用单位数量的原料酿造出65%(v/v)的酒的多少来表示的。
2、出酒率影响因素
出酒率的高低与原料粉碎度、淀粉含量、酿酒工艺、技术程度及要求等因素有关。
3、高粱成分
一般情况下,高梁含水13—14%,含淀粉64—65%,含粗蛋白9.4——10.5%等
4、1斤高粱能酿多少白酒?
理论界有个公认的数字,理论上每162.15公斤纯淀粉,可产纯酒精92.14公斤,则淀粉的理论产纯酒精率为56.82%,65度白酒的重量百分比为57.16%(w%),所以:
65度标准白酒理论出酒率(%)=56.82/57.16×100=99.41%
也就是说,1斤高粱(淀粉含量以65%计)的出酒率(65%的标准酒)是:
1×65%×99.41%=64.62%
8. 高粱酒是用什么酿的
酿造高粱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首先是高粱酒酿造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浸泡、蒸煮、冷却、搅拌、发酵、蒸馏(第一道酒)、再搅拌、再发酵、再蒸馏(第二道酒),完成酿酒生产作业。
下面详细给酒友们介绍:
1.浸泡
水温85-90℃,浸泡的水要淹过高粱15-20厘米,浸泡时间16-18小时。浸泡过程要翻动2-3次,让高粱充分浸泡,浸泡时间到后,放掉泡粮水。
2.蒸煮
在酒甑低放一层粗糠,均匀撒上高粱,开大火进行蒸煮,蒸煮时间1-2小时,蒸煮达到内无生心,外微开花,保证高粱完全熟透。
让后给蒸煮过的高粱补充水分,水温在80℃以上,越高越好,一般要用开水,加水量做到高粱吃水透彻,不外流为准。补充水之后,在地板上堆积20-30分钟,目的让高粱充分吸水,保证水分充足,便于糖化。
3.冷却
高粱粒因为蒸煮的原因使淀粉质蒸透,又黏又稠,再由输送带送至冷却机进行冷卻過程,为了使高粱粒不至于太黏稠,并且可以加速冷却所需的时间,此时可以加入谷壳搅拌。使用上,1000公斤高粱大約拌入20公斤的谷壳
4.加曲搅拌
加曲量0.86.—1.2%不同的小曲用曲量不一样,要以说明书为准),加曲量冬季适当多夏季适当少。加曲药温度均匀,搅拌均匀。加曲开要看看使用的是什么曲?目前传统小曲要进行培菌工序,一般在培菌床上培菌24-36小时。非传统小曲不需要培菌过程。
5.发酵
加曲,搅拌均匀后,可以入缸(池子、窖池、桶等)密封发酵,发酵温度28-38℃,最高不能超过40℃。发酵过程要检查温度,温度过低要采取保温措施;温度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发酵过程不能打开,避免空气进入,杂菌污染。发酵期25-30天。
6.蒸馏
将发酵好的高粱,放入蒸锅內蒸煮,大约一小小时所蒸出的水气,将顺着气管循环、冷却,流出來的液体就是新出的高粱酒,也是 第一道酒, 也称为头锅,酒精度约为81℃。
蒸好第一道酒后,需将高粱渣滓出锅,并送入另一道锅中,待见冒烟,再加适量谷壳使其冷却。然后加适量曲粉 , 再送进发酵池中发酵,也要进行翻糟工作,发酵时间十多天,此为再拌曲、再发酵的动作。
发酵完成后,立即进行第二次的蒸餾 ,就是【再蒸餾(第二道酒)。时间上大越也是一小时,第二道酒较沒有高粱的杂味、较香、较纯、比起之前较为顺口,这就是所谓的二国头,是部分品酒人士的最愛。
9. 酿酒用什么样的高粱
晋糯3号半糯性、产值大、出酒率高,是酿酒职业首选的高粱品种之一。
平均生育期120天,幼苗绿色,平均株高167.8厘米,穗长33.4厘米,穗粒重67.9克,千粒重27.4克,褐壳红粒,纺锤形穗,穗型中紧。在我国南方高粱区,春播移栽区3月下旬到4月中旬播种,夏直播区不迟于5月下旬,适当浅播。
10. 高粱能做酒酿吗
传统理解,烫一下黄酒,杂质(主要是醛类物质)会挥发,酒质会更醇和。但事实上,现代黄酒企业标准化生产、科学贮存和灌装之后,酒中其实没什么杂质了,即便有,也不是靠烫一下就能去除掉的(塑化剂能烫掉吗?氨基甲酸乙酯能烫掉吗?)。酒精挥发快,沸点低,如果加热的话,它的挥发速度会更快,从胃部转移到血液中的速度也更快,大量饮用加热的酒,极易喝醉。
如果要烫,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太热太久酒精会挥发掉,黄酒没了酒味,而且黄酒中的糖分会变酸,口感就差的多了。
正常来说,常温喝就很好,喜欢热的冬天可以烫一下,夏天可以加点冰,酒的喝法不存在哪种一定比哪种好,都是看个人的口味。喜欢就好。
很多人认为黄酒就是糯米酿造,产地都在江浙沪,其实在古代不是的。
黄酒酿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各地以不同的粮食酿制,绝不是单指糯米酿造,也不是单只江南,更不是“直到康熙疏浚运河后才开始远销北方”。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曲造酒部分提及的酿酒方法31种,其中黍米(14例)﹑秫米(高粱米)(6例)﹑糯米(3例)﹑稻米(3例)﹑粟米(2例)﹑粳米(1例)﹑粱米(1例)﹑穄米(1例)(可见贺老先生《齐民要术》造曲并酒注译
)。在古代,使用北方高原种植的黍米酿制的黄酒绝对是市场的主流,江南生产的糯米黄酒也有其独特性,但决然代表不了黄酒。
村头作坊或许会兜售当年现酿的新酒,但这种其实不叫黄酒,叫米酒。但凡成字号的酒坊,是绝不敢兜售新酒的。黄酒之所以谓之“黄酒”或“老酒”,是因为新酿的黄酒颜色是几近透明的,在不添加色素的情况下,只有经过陈年窖藏之后,酒体才会逐渐变成金黄色,年份越久,颜色越深,口感越醇,香味越甚。所以,新酿的黄酒根本称不上“黄”酒,更谈不上好酒。
扩展阅读:
为什么黄酒没有像啤酒、白酒那样发展成为大众的喜好?
中国的蒸馏酒(白酒)的技术是本土原创还是由外国引入的?如果是引入的,最可能是谁引入的?
同样度数的白酒,为什么有的喝下去辣,有的不辣,是什么物质产生辣的感觉?
哪些酒可以热着喝?温酒有哪些讲究?
啤酒是酒吗?
黄酒为什么要热一下喝才好?
我想在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做绍兴黄酒,应该如何运作呢?我之前没有类似的经历。?
如何买到非勾兑的黄酒,醋?
硬广(利益相关):
有哪些好喝的黄酒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