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亲戚就是在农村开小酒坊的,他家里酿造的酒都可以说是纯粮的,而且按度数的不同售价也高低贵贱都有。不过他家里最贵的酒,也不过卖10多块钱一斤,这个是头炉出来的72°原浆,没几个人能喝的了这种酒,都是有名的“老酒鬼”才能享用。
剩下的白酒按度数不同,售价一般以1°一两毛钱来计算,也就是50°左右的白酒卖不到十块钱一斤。
那么市场上几块钱的散酒是不是纯粮酿造的呢?酿酒的粮食分很多种
一般农村酿酒的高粱酒是最贵的,按三斤高粱出一斤酒来算,一斤高粱酒的成本加酒曲也就7、8块钱。只要没有喝多,您就不该相信几块钱就可以买到纯粮酒。
接下来我先给你看看酿酒的过程。
首先要把高粱和酒曲破碎。
破碎的高粱需要加浆。所谓加浆,换成人话就是加水。
加多少有讲究,少了不能充分湿润,多了会造成淀粉流失,影响出酒率。
加浆后的高粱要似当时的温度放置一定的时间,保证充分湿润。一般来说不会低于四五个小时,当然了,天气热时候不能时间长了,否则喂猪都不吃更别说烧酒了。
稻壳一定要蒸透,否则会有杂味。需要说明的是,稻壳的作用就是为了增加透气性,因为都是沉甸甸的粮食,装锅蒸的过程中容易压实。要么蒸粮食时候蒸不熟,要么蒸馏时候容易跑偏,一边出的水一边出的酒,影响酒质。
蒸熟蒸透的高粱和稻壳要混合一部分老酒糟后上锅蒸透。
千年池子万年糟,没有老酒糟的帮助会非常麻烦,具体怎么办就不多说了。
装锅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要保证整个锅装的均匀,都能透气。
浓香型白酒分为立茬和混蒸。混蒸比较省事儿,就是把窖池里含有酒的胚出来跟新粮一块蒸馏,这个过程是连取酒带蒸熟新粮,大约需要七八十分钟的时间。
而立茬就麻烦点,说白了把混蒸一步到位的过程分为两次进行,人工和燃料都浪费的多。
蒸熟后起盖。
需要翻晾几次,鼓风机底下吹着用于加快速度。不得不说,现在科技进步,工人师傅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很多,要不然就靠人工翻来覆去的,得出多少力啊。
温度降下来后加酒曲,又要翻几次掺匀和。这个步骤有搅拌的机器,省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更均匀。
最后在温度适宜时候入池密封。现在有塑料布了,也省事的多,把泥巴糊上后覆盖塑料布,可以有效保证不漏气跑酒,发酵速度也加快了。过去全靠泥巴,还得天天去抹一抹。
池子我们都是泥池,这样才能保证出好酒。
我亲眼在很多农村小作坊里见过,虽然他们也是用的玉米等粮食作物,但是很多都是水泥池,甚至有的把水泥池再贴上瓷砖。好看是好看了,但肯定出不来好酒的。并且他们的发酵期一般都是十来天,出酒率高,只不过呢不但当时不好喝,而且越放时间长越难喝,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很多人参观酿造车间觉得跟自己想象的有差距,感觉食品就应该像饭店后厨一样窗明几净。其实酒是蒸馏出来的,并没有什么杂质和细菌。还要陈放一定的时间才能出厂,并且每个批次都经过检测,我们除了常规的六项检测之外,还要做塑化剂和重金属检验。
发酵期短,出酒率高。反之,发酵期长了肯定影响出酒率。
按照浓香型的工艺,最短的需要四十五天,低于这个时间的,别说厚重了,连后味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好酒都要贵的原因。
特别是经过三伏天的,发酵期长达五六个月,有的甚至达到一年,这样的酒才真的值得收藏。
想必能坚持看到这里的您也明白了,从粮食进库到一瓶酒摆上您的餐桌,最快的速度需要一年以上。
花几块钱就想买到真正的纯粮酒,您肯定是在做白日梦。
小编码了这么多字,您如果不点个赞就撤,是不是会不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