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发酵的两个阶段
由于传统原因,啤酒发酵温度一般低于啤酒酵母较适成长温度(25~28℃)。上头发酵啤酒的接种温度一般操控在18~20℃,下面发酵啤酒的接种温度一般操控在 8~10℃。
采用低温发酵工艺的主发酵开始温度为5~7℃,一般6.5~7℃。发酵较高温度因菌种差别和麦汁成分差别而差别,一般在 8~10℃。温度偏低,有利于下降发酵副产品的生成量,α-乙酰乳酸的组成量削减,双乙酰、高 级醇、乙醛、H2S和二甲基硫的生成量也削减,啤酒口味清爽,泡沫性能好,合适生产淡色啤酒。
2. 啤酒发酵过程分为哪两个阶段
啤酒的工艺流程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被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和包装四道工序。
(一)制麦工序
1、 将大麦放入浸麦槽进行洗麦、吸水后,放入发芽箱进行发芽直到成为绿麦芽;
2、将绿麦芽进入干燥炉(塔)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
(二)糖化工序
1、将麦芽和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立仓经斗式提升机)和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
2、经过去石、除铁、定量和粉碎后进入糊化锅和糖化锅进行糖化分解成醪液;
3、过滤;
4、加入酒花煮沸然后去除热凝固物最后进行冷却分离
(三)发酵工序
1、将洁净的麦芽汁送入热交换器进行冷却;
2、加入啤酒酵母使其发酵;
3、将成熟的啤酒过滤后即得到琥珀色的生啤酒。(根据啤酒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发酵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啤酒发酵过程需要6天左右,淡啤酒大约需要5天)。
(四)包装工序
包装的主要过程包括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出厂。
3. 啤酒发酵的两个阶段图片
发酵时间都只有3-7天;比较劣质的艾尔发酵时间也在7-15天;精酿艾尔(上层发酵)发酵时间在20-60天不等,不过国内,包括进口到国内的,都极少超过30天的。除了上下层发酵的区别以外,可以看到这个发酵周期也是相对的,会受到发酵工艺和发酵温度等人为催发的因素影响,酿酒发酵到底要多长时间,要根据实际而定,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如果判断发酵液是否发酵彻底。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的物理变化从开始到结束有4个阶段,即发酵开始、发家旺盛、发酵衰退、发酵完毕,每个发酵阶段的物理变化都不同。生料酿酒发酵彻底后的表现:眼看:液面原料沉入缸底,料液处于静止状态,并由浊变清。听:发酵好的醪糟处理静止状态,是无声的。闻:闻起来香味柔,辛辣、冲鼻、熏眼减弱。尝:酸而不甜有酒香味、手抓起来有空洞感,米完全糜烂。测量品温:与室温基本相同。
4. 啤酒发酵的几个阶段
市面上的工业拉格(下层发酵)发酵时间都只有3-7天;比较劣质的艾尔发酵时间也在7-15天;精酿艾尔(上层发酵)发酵时间在20-60天不等,不过国内,包括进口到国内的,都极少超过30天的。除了上下层发酵的区别以外,可以看到这个发酵周期也是相对的,会受到发酵工艺和发酵温度等人为催发的因素影响,酿酒发酵到底要多长时间,要根据实际而定,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如果判断发酵液是否发酵彻底。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的物理变化从开始到结束有4个阶段,即发酵开始、发家旺盛、发酵衰退、发酵完毕,每个发酵阶段的物理变化都不同。生料酿酒发酵彻底后的表现:眼看:液面原料沉入缸底,料液处于静止状态,并由浊变清。听:发酵好的醪糟处理静止状态,是无声的。闻:闻起来香味柔,辛辣、冲鼻、熏眼减弱。尝:酸而不甜有酒香味、手抓起来有空洞感,米完全糜烂。测量品温:与室温基本相同。
5. 啤酒酵母发酵的四个阶段
啤酒发酵分为两段,这两段所需温度也是不同的
1.第一段为高温发酵期,一般在8到12度之间,这个阶段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啤酒酵母和啤酒酒糟起到发酵的作用,让酵母尽快的完成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2.第二段为酒液低温储藏期,一般控制在0度左右,开始的时候是促使酵母遇冷沉降或者上浮聚集,利于酵母的回收处理,再者就是酒液的后成熟
6. 啤酒主发酵期包括下面哪几个阶段
1、二氧化碳:指啤酒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这些二氧化碳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它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后赋予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即所谓的杀口力。特别是在15℃左右饮用时,二氧化碳逐步放出,给人以清新、爽快的感觉,还能闻出啤酒特有的酒花香味。
2、泡持性:通常,啤酒倒入干净的杯中即有泡沫升起,泡沫持久的程度即为泡持性。质量好的啤酒泡沫洁白细腻,持泡时间长、挂杯性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3、浊度:是以EBC浊度单位表示啤酒透明度的外观指标,好啤酒的浊度很低,在0.5EBC单位以下。差的啤酒可产生失光,甚至混浊,浊度数值就高。引起酒液混浊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总数超标引起的生物性混浊,这种酒已不能饮用,另一种是由于啤酒在贮存过程中,酒的蛋白质、多酚等物质遇冷或氧化产生的混浊,冷混浊在啤酒恢复到室温后可自行消失,这种混浊并不影响饮用,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将酒冷藏的温度过低,一般在10℃~15℃即可。
4、酒精度及原麦汁浓度:酒精度指酒液中酒精的百分含量,可用体积百分数或质量百分数表示。原麦汁浓度是依据酒精度及啤酒中的真正浓度按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数值,用其来表述原料麦汁的多少。我们见到的标签标注的10°或11°等均是指酒的原麦汁浓度,它可读为10度或11度,今年颁布的新国标则标记为10°P或11°P。原麦汁浓度与酒精度不是一回事,通常情况下,原麦汁浓度高则酒中含酒精也越多,我们常饮用的11°啤酒其酒精度在4.5%(V/V)左右。虽然啤酒中酒精含量较低,但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酒精在人体内吸收,因此一次大量饮用也会醉酒伤身。
5、总酸:指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脂肪酸及其他有机酸的总量。啤酒中的酸包括挥发性及不挥发性的各种酸,如乙酸、低碳脂肪酸及乳酸等。适宜的总酸能赋予啤酒以柔和清爽的口感。如果总酸过高或酸味明显,则是污染了杂菌的标志,这样的酒不宜饮用。
6、双乙酰:是在啤酒主发酵期间酵母代谢的产物,是啤酒口味不成熟的标志。如其含量超过风味阈值,会给啤酒带来不愉快的馊饭味,酵母菌种、原料和麦汁组成、发酵条件等均影响啤酒中双乙酰的含量。由于其风味阈值比较低,对于优质淡色啤酒而言,双乙酰含量在0.10mg/L以下。
7. 啤酒发酵三大过程
需要
发酵过程中,酵母将麦芽汁中的葡萄糖转换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为啤酒增加酒精含量和碳酸饱和度。开始发酵过程时,要将冷却后的麦芽汁转移到已经添加了酵母的发酵容器中。如果要制造麦芽酒,则将麦芽汁在20摄氏度的恒温下保持大约两周。如果要制造陈贮啤酒,则将麦芽汁在9摄氏度的恒温下保持大约六周。因为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必须不断给发酵罐降温,保持适当的温度。这些发酵罐的容量超过9085升,也就是说,一个发酵罐可容纳四批麦芽汁。因为发酵最少需要两个星期
8. 啤酒发酵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生产工艺流程:
充氧冷麦汁→发酵→前发酵→主发酵→后发酵→贮酒→鲜啤酒
↑
菌种
锥形罐发酵工艺
(1)锥形罐发酵的组合形式
锥形罐发酵生产工艺组合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发酵-贮酒式 此种方式,两个罐要求不一样,耐压也不同,对于现代酿造来说,此方式意义不大。
②发酵-后处理式 即一个罐进行发酵,另一个罐为后熟处理。对发酵罐而言,将可发酵性成分一次完成,基本不保留可发酵性成分,发酵产生的CO2全部回收并贮存备用,然后转入后处理罐进行后熟处理。其过程为将发酵结束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去除酵母和冷凝固物,再经薄板换热器冷却到贮酒温度,进行1~2天的低温贮存后开始过滤。
③发酵-后调整式 即前一个发酵罐类似一罐法进行发酵、贮酒,完成可发酵性成分的发酵,回收CO2、回收酵母,进行CO2洗涤,经适当的低温贮存后,在后调整罐内对色泽、稳定性、CO2含量等指标进行调整,再经适当稳定后即可开始过滤操作。
(2)发酵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①发酵周期
由产品类型、质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种量、发酵温度、季节等确定,一般12~24天。通常,夏季普通啤酒发酵周期较短,优质啤酒发酵周期较长,淡季发酵周期适当延长。
②酵母接种量
一般根据酵母性能、代数、衰老情况、产品类型等决定。接种量大小由添加酵母后的酵母数确定。发酵开始时:10~20×10个/ml;发酵旺盛时:6~7×10个/ml;排酵母后:6~8×10个/ml;0℃左右贮酒时:1.5~3.5×10个/ml。
③发酵最高温度和双乙酰还原温度
啤酒旺盛发酵时的温度称为发酵最高温度,一般啤酒发酵可分为三种类型:低温发酵、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低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8℃左右;中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10~12℃;高温发酵:旺盛发酵温度15~18℃。国内一般发酵温度为:9~12℃。双乙酰还原温度是指旺盛发酵结束后啤酒后熟阶段(主要是消除双乙酰)时的温度,一般双乙酰还原温度等于或高于发酵温度,这样既能保证啤酒质量又利于缩短发酵周期。发酵温度提高,发酵周期缩短,但代谢副产物量增加将影响啤酒风味且容易染菌;双乙酰还原温度增加,啤酒后熟时间缩短,但容易染菌又不利于酵母沉淀和啤酒澄清。温度低,发酵周期延长。
④罐压
根据产品类型、麦汁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种等的不同确定。一般发酵时最高罐压控制在0.07~0.08MPa。一般最高罐压为发酵最高温度值除以100(单位MPa)。采用带压发酵,可以抑制酵母的增殖,减少由于升温所造成的代谢副产物过多的现象,防止产生过量的高级醇、酯类,同时有利于双乙酰的还原,并可以保证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啤酒中CO2含量和罐压、温度的关系为:
CO2(%,m/m)=0.298+0.04p-0.008t
其中 p --罐压(压力表读数)(MPa)
t --啤酒品温(℃)
⑤满罐时间
从第一批麦汁进罐到最后一批麦汁进罐所需时间称为满罐时间。满罐时间长,酵母增殖量大,产生代谢副产物α-乙酰乳酸多,双乙酰峰值高,一般在12~24h,最好在20h以内。
⑥发酵度
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和超高发酵度。对于淡色啤酒发酵度的划分为:低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48%~56%;中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59%~63%;高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65%以上,超高发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发酵度在75%以上。目前国内比较流行发酵度较高的淡爽性啤酒。
锥形发酵罐工艺要求
①应有效的控制原料质量和糖化效果,每批次麦汁组成应均匀,如果各批麦汁组成相差太大,将会影响到酵母的繁殖与发酵。如10ºP麦汁成分要求为:浓度%(m/m)10±0.2,色度(EBC单位)5.0~8.0,pH5.4±0.2,α-氨基氮(mg/L)140~180。
②大罐的容量应与每次糖化的冷麦汁量以及每天的糖化次数相适应,要求在16h内装满一罐,最多不能超过24h,进罐冷麦汁对热凝固物要尽量去除,如能尽量分离冷凝固物则更好。
③冷麦汁的温度控制要考虑每次麦汁进罐的时间间隔和满罐的次数,如果间隔时间长次数多,可以考虑逐批提高麦汁的温度,也可以考虑前一、二批不加酵母,之后的几批将全量酵母按一定比例加入,添加比例由小到大,但应注意避免麦汁染菌。也有采用前几批麦汁添加酵母,最后一批麦汁不加酵母的办法。
④冷麦汁溶解氧的控制可以根据酵母添加量和酵母繁殖情况而定,一般要求每批冷麦汁应按要求充氧,混合冷麦汁溶解氧不低于8mg/L。
⑤控制发酵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温度控制以采用自动控制为好。
⑥应尽量进行CO2回收,以便于进行CO2洗涤、补充酒中CO2和以CO2背压等。
⑦发酵罐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以便于清洗和杀菌,当使用碳钢制作发酵罐时,应保持涂料层的均匀与牢固,不能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使用过程中涂料不能脱落。发酵罐要装有高压喷洗装置,喷洗压力应控制在0.39~0.49MPa或更高。
9. 啤酒发酵的两个阶段是
到精酿酒吧最核心的应该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味蕾的酒,怎样从万花丛中选中一瓶可以带给味蕾享受的酒,并且能深刻品尝出其独有味道,才是高逼格的体现。
通常情况下,每种精酿啤酒风格都拥有着不同的基本味道表现,有些味道来源于麦芽,有些出自啤酒花,有些源自原料的多样性,还有些味道产生于啤酒发酵阶段或取决于不同的酿造工艺。所以首先要弄清楚精酿啤酒都有哪些味道呈现。
1.苦味
主要来自于啤酒花,特别是美式IPA或英式苦啤,通常都会有比较明显的苦味。
2.酒花味
它包括很多种类,例如草药味、泥土味、针树叶味、杉树味,且带有令人愉悦的苦味。
3.稻草味
它常会出现在凸显酒花味的啤酒中,例如欧洲拉格啤酒、IPA和美式淡色艾尔。
4.太妃糖味
这种味道来源于麦芽本身,尤其出现在德式维也纳麦芽配制的维也纳啤酒(Vienna)、比利时琥珀啤酒或者世涛啤酒(Stout)中。
5.草药味
主要源自啤酒花的味道,其中包括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薄荷、留兰香(Mentha spicata)等味道。
6.胡椒味
常出现在比利时艾尔(Belgian Ale)中,且有黑胡椒味或者白胡椒味。
7.酸味
特指令人愉悦的酸,皆来自于柠檬、柑橘或酵母等产生的果酸味,例如比利时拉比克啤酒(Lambic)、柏林小麦啤酒(Berliner Weisse)等。
8.醋味
像法兰德斯红色艾尔(Flanders Red Ale)、拉比克(Lambic)、法兰德斯老棕色艾尔(Flanders Oud Bruin)、贵兹(Gueuze)这样的比利时酸啤,常会带有让人记忆犹新的水果醋味。
9.焦糖味
通常来自于焦糖麦芽(Caramel Malt),慕尼黑麦芽(Munich Malt)或维也纳麦芽(Vienna Malt),且略苦回甘、甜味十足!
10.香蕉味
常出现在德国小麦啤酒中,如半发酵小麦啤(Hefeweizen)、古斯(Gose)、水晶小麦啤(Kristall-Weizen)、柏林小麦啤酒(Berliner Weisse)等。
11.松香味
常出现在美式淡色艾尔(American Pale Ale)中,其味道多来自于美式啤酒花,例如:克拉斯特酒花(Cluster)、摩西酒花(Mosaic)、亚麻黄酒花(Amarillo)等。
12.苹果味
大多数英式淡色艾尔(English Pale Ale)都会出现这种味道。倘若带有明显的青苹果味,那就意味着啤酒还太嫩,仍需更多时间进行熟成。
13.泡泡糖味
经常会出现在德国小麦啤酒(Weissbier)中,且由一种名为愈创木酚(Guaiacol)的天然有机物而产生的。
14.葡萄柚味
美国啤酒花会带有这种味道,但奇怪的是葡萄柚味却成为比利时啤酒的主要特征。
15.土壤味
比利时艾尔或英式艾尔常有类似的味觉,其好似湿土壤或湿石头的味道,且主要来自于英国啤酒花。
16.烟熏味
来自于烟熏麦芽(Smoked Malt),特别是德国的烟熏啤酒尤其明显,喝这种味道的啤酒就像是在大口吃培根!
17.饼干味
很明显,它来自于淡麦芽的标准味道。
18.甘草味
这种味道出自于深色麦芽,带有甘草味的啤酒包括有德式黑啤(Schwarzbier)、英国老式艾尔(Old Ale)、波特(Porter)和世涛(Stout)。
19.雪利酒味
常出现在比利时野生酵母的拉比克啤酒(Lambic)中,甜雪莉酒味则出现在瓶中二次发酵的啤酒中。
20.咖啡味
这种味道也出自于深色麦芽,带有咖啡味的啤酒包括有欧洲深色拉格(European Dark Lager)、棕色艾尔(Brown Ale)、波特(Porter)和世涛(Stout)。
21.红酒味
该味道常出现在木桶内熟成的啤酒,例如野生酵母啤酒拉比克啤酒(Lambic)或者烈性艾尔(Strong Ale),时常会带有这种味道。
22.葡萄干味
它常会出现在深色艾尔中,例如:帝国世涛(Imperial Stout),且通常产生于啤酒酿造的发酵阶段。
23.酵母味
新鲜的酵母味有点像刚出炉的面包,而臭酵母味却是由于啤酒中的硫化物过多,特别是硫化氢含量较高时,从而会产生这种不良的味道。
24.麦芽味
它是啤酒最显著的味道之一,且伴有饼干味、烘烤味与太妃糖的味道。
25.丁香味
常出现在德国小麦啤酒(Weissbier)中,且经由发酵中的酚类化合物而产生。
26.玫瑰味
多来自于啤酒花,有时也会出现在瓶中二次发酵的比利时艾尔啤酒(Belgian Ale)中。
27.烧焦味
通常来源于被高度烘烤的麦芽,且在世涛啤酒(Stout)中最为常见。
28.奶油糖味
常出现在部分烈性淡色艾尔(Strong Pale Ale)中,例如苏格兰艾尔啤酒(Scotch Ale)或者英式烈性艾尔(English Strong Ale)
29.核桃味
来源于水果麦芽(Fruit Malt),且常会出现在英国北方的棕色艾尔(Brown Ale)中。
30.柑橘味
出自于啤酒花,特别是美式和一些英式的啤酒花皆带有这种味道。
31.烟草味
常来源于德国的泰南格(Tettnanger)啤酒花,该酒花具有苦香兼优的特点,且有着优质酒花香气和较低的律草酮含量。
10. 啤酒发酵过程的操作管理及发酵各阶段的现象
乙醇发酵
厌氧下乙醛被还原成乙醇的过程
乙醇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糖酵解过程(又称EM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脱羧形成乙醛,乙醛最终被还原成乙醇的过程。乙醇发酵的主要代表菌为酵母菌,工业上主要用于酿酒和酒精生产。某些细菌,如运动发酵单胞菌也可以进行乙醇发酵。
基本信息
中文名乙醇发酵外文名Ethanol fermentation产物乙醇
反应介绍
糖酵解途径又称EMP(Embden-Meyerhof Parnas)途径,过一系列步骤,降解成三碳化合物(即丙酮酸,2 CHCOCOOH)。在无氧状态下,丙酮酸可转化为乳酸或者乙醇。
酒精发酵的总体化学式为:
CHO+Zymase (酶)→ 2 CHOH + 2 CO
第一段阶的二磷酸腺苷(ADP)转化成三磷酸腺苷(ATP)、2分子的NAD与NADH产生变换。谷氨酸代谢途径,它们能催化NADH和ATP,ADP与Pi结合形成ATP,此即葡萄糖的磷酸化过程,磷酸果糖激酶是EMP途径的关键酶。
CHO+ 2 ADP + 2 HPO+ 2 NAD→ 2 CHCOCOOH + 2 ATP + 2 NADH + 2 HO + 2 H
第二阶段发生的是糖的裂解,丙酮酸分解为乙醛和二氧化碳。
CHCOCOOH → CHCHO + CO
第三阶段使用还原剂 NADH。经由巯基酶催化,可被碘乙酸 (ICH2COOH)不可逆地抑制。NAD+还原成 NADH。
CHCHO + NADH + H→ CHOH + NAD
乙醇发酵利用酵母菌进行厌氧代谢的过程。酵母菌在厌氧代谢中分解1mol葡萄糖,生成 2mol乙醇,乙醇发酵所需的原材料为糖质原料,它们均为农副产品,如糖蜜、谷类作物(玉米、小麦、大米等)由于酵母菌体内的淀粉酶,糖化酶活性不高故淀粉类原料必须经过水解,糖化过程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利用发酵。要求发酵罐中氧压力不高于(6.67一13.3Kpa),pH值3.0一6.0,反应温度2°C一35°C,转化成酒精的转化率可达90%一92%。
应用
面包烘烤
酒精发酵的副产品——二氧化碳的形成导致面包发起来。
酒精发酵导致面包面团发起。酵母微生物食用在生面团中的糖,并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作为废弃产物。二氧化碳在生面团中形成气泡,气泡扩大将面团发起来,但几乎面包中的所有乙醇都在进行烘烤生面团时蒸发。
酒精饮料
所有酒精饮料(包括碳酸浸渍生产的乙醇)含有的乙醇都是使用通过酵母引起的酵的方法生产的。
• 葡萄酒是用葡萄中的天然糖分发酵;苹果酒是用苹果中的天然糖分发酵
• 蜂蜜酒是用蜂蜜中的天然糖分发酵
• 啤酒、威士忌(whiskey)、伏特加(vodka)是谷物中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为糖,然后用糖发酵
• 米酒(包括日本清酒)是谷物中的淀粉被米曲菌转化为糖,然后用糖发酵
• 兰姆酒是用甘蔗中的天然糖分发酵
在所有的情况下,发酵必须发生在一个容器中,它允许二氧化碳逸出,但阻止外部空气从进来。这是因为暴露于氧气会阻止乙醇的生成,而二氧化碳的积累会造成容器将破裂或灾难性失败的危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1. 啤酒酵母的三个时期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白逢彦团队通过该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的青藏高原微生物资源项目,对青藏高原的酵母菌资源进行收集、分离和系统研究。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酿酒酵母属的物种多样性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青藏高原或相邻地区可能是该类酵母菌的多样性中心或起源中心。
真贝氏酿酒酵母也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其遗传多样性远高于该种的巴塔哥尼亚群体,可证明青藏高原才是真贝氏酿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
通过多基因和基因组分析后发现,该种在青藏高原存在三个种群(谱系),其中的一个西藏种群在基因组上与拉格啤酒酵母具有99.82%的序列相似性,该种群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真正的野生亲本。
由此,白逢彦团队提出了青藏高原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