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啤酒市场容量
中国啤酒产量在2002年以2386.83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内地度啤酒消费量达到25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问啤酒消费市场。再除以中国人数答,可算出中国人均喝啤酒版只有16-17升。瓶装啤酒大约容量0.62公升,这样可计算出平均每人每年大约喝25~权27瓶啤酒
2.中国啤酒行业规模
一、华润雪花-安徽省
安徽目前最多的就是雪花啤酒。生产规模居省内行业之首,其中雪花品牌系列产品占据安徽市场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产品满意度、品牌喜好度等各项指标在省内同行业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二、龙津啤酒-六安市
龙津啤酒,是安徽的三大名啤酒之一,产自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三、圣泉啤酒-蚌埠市
圣泉啤酒厂始建于1981年,原隶属于圣泉集团,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
四、大江啤酒-芜湖市
五、濂泉啤酒-合肥市
六、雪地啤酒-阜阳市
七、圣力系列啤酒-滁州市
八、益生啤酒-淮南市
九、紫晶啤酒-铜陵市
十、迎客松啤酒-黄山
3.中国啤酒市场占有率
1、乌苏啤酒
乌苏啤酒绝对是全国最“醉人”的啤酒,这个啤酒的口感那绝对可以说是排行老大的,更是被咱们中国的酒友们给评为了神酒啊,据说是因为新疆的水分好,所以酿出来的啤酒也属实好喝 。
2、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是我国一款老牌知名度最高的啤酒了,青岛啤酒的酒体是比较透明清澈的,它的口感醇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啤酒。作为啤酒的爱好者,一定喝过青岛啤酒,没喝过的肯定是滴酒不沾的。
3、雪花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是一家生产、销售啤酒的全国的专业啤酒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其股东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23%的份额。
4、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是咱们国内最早生产啤酒,没有之一,大约有100多的历史。哈尔滨啤酒可以说是咱们中国啤酒的骄傲,原产于东北的哈尔滨啤酒,把东北人的爱酒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是东北人最爱的一种啤酒。
5、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在八前,销量非常不错,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崛起,燕京啤酒的销量大不如以前了,可尽管这样,燕京啤酒依然是中国销量最好的几款啤酒之一,燕京啤酒的市场还是很宽广,选择燕京啤酒的人依然很多。
4.中国啤酒市场总量
全国饮料酒产量(基本等于消费量)总量为16万吨,其中白酒10. 8万吨.占总量的67,5%;啤酒0.7万吨.占总量的4.38%:葡萄酒0.02万吨,占总量的0.13%;黄酒2.5万吨,占总量的1 5.63%。即使到了2006年,全国产销总量为4072.53万吨,其中白酒400万吨.占10%;葡萄酒占1.2%;黄酒占1.96%;啤酒占86.3%。
5.中国啤酒市场容量分析
四听啤酒有四瓶。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罐装啤酒多为500毫升的容量。
而销售的玻璃瓶包装的啤酒也多为500毫升的容量。
听装(罐装)啤酒与瓶装啤酒普遍的容量是一样,
所以,四听啤酒也就相当于四瓶啤酒。
扩展资料:
啤酒的容量单位还有:
1、一扎啤酒:扎是容量,计量单位 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计量法里“扎”没有定义的,在法定计量单位里也没有“扎”的,一扎是多少也没有规定,因此,导致小扎也是扎,大扎也是扎。
按照规定,卖散装啤酒要求使用计量器具啤酒量杯。因为杯做的和一扎差不多,所以习惯上叫“一扎”。
也有说法讲一扎指的是一扎壶,一般扎壶容量是3000ML。
2、一提啤酒:一提啤酒多为6听,每听330ml,一箱4提24听。部分进口啤酒一听是500ml,一箱12听。
3、一件啤酒:瓶装啤酒通常论件算,一件12瓶,一瓶多为550ml,相当于罐装的两听。
4、一袋啤酒:用塑料袋装啤酒是老青岛人的做法。在一年四季的街头上,男女老少拎着泛着白色泡沫的袋装啤酒款款而行,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身份和气质。
6.中国啤酒总容量
一瓶啤酒600毫升。在以前,制作玻璃瓶的主要方式是吹制玻璃,也就是将溶解玻璃吹入瓶状模具,并转动模具以离心力使溶液均匀分布,待凝固后剖开模具取得玻璃,600毫升刚好是一个玻璃工人的肺部空气的最大容量,因此大多数酒瓶容量都集中在这个数字附近。易拉罐装的啤酒容量在300毫升-500毫升左右。
7.中国啤酒市场容量排名
乌苏啤酒
不知道为什么这款啤酒去年火的“一塌糊涂”,很多人都对它的酒劲“情有独钟”,并且乌苏啤酒倒过来念有“夺命大乌苏”的称号。
现在的电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为了大家都说好的乌苏啤酒,我特地去买了几瓶尝一下。我觉得乌苏有这么几个特点:
啤酒的容量比我们市面上常见的啤酒量要大一些,一般乌苏啤酒都是620ml装的。比市场上其它分量的啤酒量要大一些。
乌苏啤酒的酒精度4%,原麦汁浓度在11°,但是里面的配方也有大米。
乌苏啤酒入口比较清凉,喝起来爽滑一些。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是喝过以后会上头。头有一跳一跳的感觉,并且乌苏啤酒喝过以后散发出的酒味,朋友闻到会说是不是喝了白酒。
给我总体的感觉,乌苏啤酒实际饮用效果没有宣传的那么离谱,并且只能跟各个城市,以前都有的那种地产啤酒味道差不多。
唐山啤酒
我的老家就是河北唐山,经常回老家探望亲戚,吃饭时不可避免的要来上几瓶唐山啤酒。唐山啤酒给我的感觉:
唐山啤酒也跟以前各地的地产啤酒一样,现在属于哈尔滨旗下的一款啤酒。
唐山啤酒的12°说的是它的原麦汁浓度,不过唐山啤酒的酒精含量也在4.3%,这在国产的多数啤酒里酒精度算是高的。
唐山啤酒的配料表里有淀粉和糖浆,这个是现在很多啤酒里的常见配料。
唐山啤酒我喝过后,感觉总体还可以,不过酒劲也是够大的。用唐山话来说
“就是腿忒了”!不过也就跟一般市场上常见的啤酒差不多,比用酒花浸膏的强点。
唐山啤酒跟乌苏啤酒的综合比较
分量上乌苏啤酒占优。
酒精度和麦芽浓度上唐山啤酒要优于乌苏啤酒,因为啤酒好喝还是麦芽浓度高点的,酒精度在4.5%左右的。
配料表里其实两者也“难分伯仲”,都是工业啤酒。
乌苏啤酒和唐山啤酒两者的价格也差不多,都是8块钱左右一瓶,所以这两者啤酒应该属于同类型的。不过乌苏啤酒喝不好头疼,这个不明白为什么酒精度并不高的乌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结语:唐山啤酒和乌苏啤酒的口感都可以说一般,不过唐山啤酒要按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来说,应该要好过乌苏啤酒。
8.中国啤酒市场多少亿
因为很多国产啤酒不正宗,不地道呗。我一个从业啤酒行业的长辈十几年前就说,国产啤酒如果不改变早晚要玩儿完,那些五六度七八度的能叫啤酒?在日本啤酒低于11度不准生产的!当然这里的度数不是说酒精度,啤酒的度数和白酒的度数不是一码事!啤酒的度数是指麦芽汁浓度,国产的很多都是用麦芽水勾兑的,少了很多酿造过程!所以喝起来当然比不上德国等国家的优质啤酒了!
另外,价钱决定着呢啊,拿三四块钱的国产啤酒和十几二十几甚至几十块的国外啤酒比,未免对国产啤酒太不公平了吧!你舍得多花钱买,国产啤酒里面也有真正的啤酒,比如青岛原浆啤酒,那口味也很地道的。
值得反思的是,如今社会已经不是从前了,现在的人有钱了,很多人已经不满足温饱状态了,还要质量,要享受,国家也正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呢,说白了就是提升质量!很多国产啤酒不能再走低端糊弄的路线了,也要像德国学习,做精品,才能竞争得过国外的啤酒品牌,否则,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9.中国啤酒市场规模
1.青岛—青岛啤酒2.北京—雪花啤酒3.哈尔滨—哈尔滨啤酒4.广州—珠江啤酒5.重庆—山城啤酒
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啤酒厂及知名的啤酒品牌,但是在中国啤酒市场具有一席之地的啤酒品牌并不多。而中国有这么几个城市,啤酒生产规模较大,品牌过硬,深受当地乃至全国消费者的青睐。
10.中国啤酒市场格局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青岛啤酒,一个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化品牌的传奇样本。
这不仅在于企业百年不衰的强劲生命力,更在于其在全球对“中国制造”的另类诠释:与多数中国产品形象不同,即使在欧美市场,青啤作为“进口”的高档货,身价为最高。
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言:在任何一项社会事业的表象后面,必定有一种无形的、有力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青岛啤酒的成功,归根结底也是文化的成功。正如青岛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所阐释,“做大靠资本、做强靠品牌、做久靠文化”,文化已成为青啤最宝贵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以人为本“新商道”
在青啤,新人入厂会接受这样一堂“必修课”:徒弟问师傅,刷洗发酵池干净的标准是什么?师傅问,你爹喝啤酒吗?徒弟说,喝。师傅说,那你就照着刷你爹酒壶的标准刷。
这是青啤人代代相传的“好人酿好酒”的信条。酿酒的“酿”字是良心做成的,这是青啤人以人为本理念的朴素表达。
揭示青啤文化的最大特点,建立在诚信、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是青啤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涵。传统文化的“诚信、和谐”,已成为企业百年来愈沉愈深的精神底色。纵向看,成长初期叫做“好人酿好酒”,计划经济时期是“质量第一,卫生第一”,现在是“为生活创造快乐”,虽然着眼点不一,但“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核心理念却一以贯之。横向看,目前青啤文化模型中,市场观为“永远追求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品牌观为“品牌是和消费者有情有义的沟通”,服务观为“向消费者传达畅饮和快乐”……这无一例外都落脚到以人为本。用青啤人的话概括:我们的使命是要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包括供应商,乃至于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对青啤来说,这种以人为本的追求,目的是使自己能够成为对别人负责、也受别人尊敬的“企业人”,本身即为脱离功利目的的修道,可以说,青岛啤酒对声誉、品格的追求,较之实在利润也许更为重视。
但换个角度从竞争战略上来看,这种修道本身也成为一种商业竞争的利器,也是成就青啤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当前民族企业动辄遭受商业伦理拷问的背景下,这一启示更为深刻——
首先,大道无敌。企业声誉的长期积累,本来就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青啤无形资产估价500多个亿,大约3倍于有形资产,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多年来,青岛啤酒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为中国高端产品的代名词,将其归结为企业美誉度的延伸与放大,应无大的异议。
而从竞争手段考量,以人为本也体现了青啤对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精到把握。“你能让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能让你成功;你能让多少人赚钱,就有多少人能让你赚钱;你能对多少人负责,就有多少人能对你负责。”这被青啤人视为“新商道”,正是青啤立于不败的法宝。比方说,采购价格上,尽管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环节介入很深,青啤却从不因为自己的规模优势,压榨原料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这看似不智的举动,却让青啤赢得了长久的合作,这自然转化成为市场上的竞争力。
近几年来青啤的发展,充分显示了这种“新商道”的力量: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青啤逆势上行,2009年并购济南趵突泉,2010年又在石家庄建厂,同时日照、福州、珠海、厦门等地工厂搬迁扩建,收购太原嘉禾啤酒、银麦啤酒,2011年收购新安江啤酒、新建揭阳工厂、泰国工厂……产能提升约500万千升,赢利能力大大提升。
永葆文化“新鲜度”
如果说,受黄河文明哺育,青啤文化奠定了诚信和谐的精神底色,那同样,既含有西方的技术、资本、人才,又身处海洋环境的成长背景,同样赋予青啤以开放的文化色彩。开放与创新,构成了青啤的另一个文化基石。
开放最直观的影响,是企业一开始就具备了全球化视野。“‘拥有全球影响力’则是我们以世界眼光判定品牌价值的一项基本标准。”金志国这样断言。置身青啤,这种追求确实无处不在:在青岛文化模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的发展愿景;企业每年一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采用的是来自联合国契约组织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七十三条指标……可以说,青啤这种以世界眼光与天下争的气势,是青岛啤酒“成其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1.中国啤酒市场容量占比
以53度白酒和3.5度500毫升/瓶啤酒计算,一斤53度白酒相当于17.05瓶啤酒。
53度白酒 就是指这种白酒中的酒精含量占比为53%,其密度是0.88817克/毫升。
1斤=500克。
500克÷0.88817克/毫升=562.96毫升。
酒精含量是:562.96毫升x53%=298.37毫升。
3.5度啤酒,就是指这种啤酒中的酒精含量占比为3.5%。
298.37毫升÷3.5%=8524.86毫升。
8524.86毫升÷500毫升/瓶=17.0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