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啤酒的历史来源
世界上三大古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惟黄酒源于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而且最富民族特色。
黄酒的黄,不仅仅是指酒的颜色,其内涵也是相当广泛:黄酒的黄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黄河”的黄,是生养炎黄子孙的大地——“黄土地”的黄,是中国人的肤色的黄。可以说,黄酒是伴随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酒。
黄酒究竟起源于何时?
黄酒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个重大的酒文化起源问题,需要从上古史谈起。
在上古时代,大约在一万年前,传说中有个神农皇帝,古史中称为炎帝。他尝遍百草,始创中医中药,发现五谷,创造耕具,教人农耕,兴办农业,被人们称为地皇。
人们耕种五谷,兴办农业,就可能有剩余的粮食,自然不自然地做出一些产品。酒,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书中论道:“清之关,始于耒耜。”清是酒,耒耜就是耕地的农具。也就是说,当农业兴起之后,才开始生产出美味的酒来。当时的酒是偶然发现的。晋朝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与此,不由奇方。”看来,古人吃剩下的饭,丢在桑树杆的空洞里,遇阴雨潮湿,自然发酵,久存出现香味,而成为酒。宋朝朱异中在《酒经》中也有类似的看法,“古语为之,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
黄酒从上古时候的“偶然得之”,到后来原始黄酒的产生,大概是在七八千年前。当时的人们将谷物发酵生酒的这种自然现象加以模仿,用发芽的谷芽酿成甜酒,当时叫做醴。考古文献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以粟、黍为主要酿酒原料,南方则以稻米(包括糯米、粳米、灿米)为主要原料,就地取材,因料酿酒,各有风味。这种原始黄酒在七八千年前,开始是利用天然曲,以后发展到利用人工曲,约有5000年的历史。
2. 啤酒起源于
虎牌啤酒起源于新加坡,创立75周年之际,在圣占姆士发电站里建立“TigerLIVE”博物馆。之所以选择圣占姆士发电站――一处曾被遗弃的破旧发电厂,是因为它现经翻修后已转变成新加坡特色的夜生活聚集地。 博物馆为了创造特别的感官感受,运用了包括绿色激光射线和现场不时喷出的云雾效果,以及在游客观看讲述麦子到啤酒酿制完成过程的三维立体动画片运用肥皂泡,亲手学习制作倒出冰凉香醇的啤酒等多感官体验。
3. 关于啤酒的历史
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用大麦芽酿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过那时的啤酒并没有丰富的泡沫。
大约在3000年前,波斯一带的闪米人学会了制作啤酒,而且他们还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献给农耕女神。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伦人中得到了普及,他们用啤酒来招待客人。那时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药用价值,纷纷用啤酒制作药物。希腊人也非常热爱喝啤酒,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酿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纪时,啤酒传遍了整个北欧。啤酒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其中英国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酿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较有名的一种。英国出现的一种黑啤酒也非常有名,与现代的黑啤酒已经很相似。公元1世纪,爱尔兰人自行酿制出了一种跟现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4. 啤酒的历史起源多少年
回答: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5. 中国啤酒的历史来源
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在命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真可谓用心良苦,生产什么牌子的啤酒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袁有鉴总经理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既然生产啤酒,一定要生产好的啤酒,要生产中国目前高起点、高质量的啤酒,要创造名牌。将来还要进入国际市场,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也有名牌啤酒,它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几经推敲,终于起名“金威”,无论从中文、英文还是方言上都具有丰富的品牌内涵,如中文名字“金威”二字,“金”字代表了“财富与好运”,“威”字代表了“强大与成功”,十分确切地体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英文名字“KING WAY”,中文意为“王者之路”,展示了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志存高远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同时这种吉祥如意的含义也是对消费者的深深祝福,正因为其丰富、深厚的品牌内涵所体现的文化氛围,才对消费者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亲近感、认同感,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激发了消费者对金威的偏爱和消费倾向,金威啤酒才名声雀起,享誉四方。 由企业品牌英文名kingway的第一个字母“K”设计而成。字母“K”的设计,巧妙地变化将其演绎出人性化的十足动感,既简洁易记,又充分突显金威人阔步向前的活力与朝气,红色预示着企业正朝着红红火火的胜利顶端锐意进取、冲刺,充分展现团结、奋进、向上的企业理念 中英文名的设计完全抛弃了原来柔弱、不易认知的字体特点,采用粗犷、简洁、一目了然的字体,尽显阳刚之气,与产品主流消费者(男性)充分对应,在提高识别率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企业已经迈向成熟、稳健的发展阶段。两者有机的组合构成企业完整的标志,整个标志无论从颜色、构图、字体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沿城市的啤酒企业,以人为本、大胆创新、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精神也得以全面的彰显。
6. 啤酒最早起源于哪里
准确的说国外啤酒进入中国市场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据记载中国古代就开始酿制"啤酒"了。
"传入"中国的用词并不恰当。
1、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
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然而,我们啤酒业真正的大发展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
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啤酒大国。
2、河南贾湖村遗址发现的9000年前酒精饮料却与现代啤酒成分有些差异,据记载,19世纪末啤酒开始传入中国,那时人们还将它称为“皮酒”,过了几年才有人制造出“啤”这个形声词。美国波士顿大学考古学系教授朱莉·汉森表示,中国考古遗址证实中国酿酒史可追溯至9000年前,这是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情。但依据当时石器时代的生产条件,这种酒精饮料的酿造技术不完善,或许这种早期酿酒方法可能得益于一个偶然发现,有可能石器时代的人类将采摘的葡萄、山楂等水果放入陶器内进行储存,存放长时间后水果即发酵产生酒精,加上水果的香味,让人们意识到这种方法可制造出美味饮料。但是,酿酒史跨越数千年历史,究竟中国最古老的酿酒文化是否始于9000多年前,以及最早的酿酒文化的起源,仍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商榷研究。
3、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古人称之为醴。大约在汉代后,醴被酒曲酿造的黄酒所淘汰。我国远古时期的醴也是用谷芽酿造的,即所谓的蘖法酿醴。
《黄帝内经》中记载有醪醴,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记载有不同种类的谷芽酿造的醴《周礼·天官·酒正》中有"醴齐",醴和啤酒在远古时代应属同一类型的含酒精量非常低的饮料。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但口味类似于醴,用酒曲酿造的甜酒却保留下来了。在古代,人们也称之为醴。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啤酒,但是,根据古代的资料,我国很早就掌握了蘖的制造方法,也掌握了自蘖制造饴糖的方法。酒和醴在我国都存在,醴后来被酒所取代。
古代外国的啤酒酿制过程中,有两道工序,其一是浸麦(促使其发芽),其二是麦芽的浸渍(使其糖化)。
4、在我国古代,即使采用酒曲法酿酒,也有一道工序是浸曲,这种浸曲法比唐宋之后的干曲末直接投入米饭中的方法更为古老。在北魏时极为盛行,即先将酒曲浸泡在水中若干天,然后再加入米饭,再开始发酵。
现在就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用曲酿酒,浸曲法可能是继承了啤酒麦芽的浸泡的传统作法,即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用蘖酿醴可能先是用水浸渍蘖。让其自然发酵。后来发明了酒曲,酒曲也用同样的方法浸泡,原始的酒曲糖化发酵力不强,可能酒曲本身就是发酵原料;后来,由于提高了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就可加入新鲜的米饭,酿成的酒酒度也就能提高。这样曲法酿酒就淘汰了蘖法酿醴。可以相信,蘖法酿醴这种方式在我国的酿酒业中曾经占据过重要的地位,甚至其历史跨度还超过了目前的酒曲法。
5、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 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7. 啤酒的起源来历
关于拉格啤酒的起源和传说,听过不少。最主流的一个说法是,在人们还不知道酵母的年代,巴伐利亚的啤酒师为了在炎热的夏天保存啤酒的风味和质量,把啤酒放入冰窖。
等到拿出来的时候,发现不仅质量保存的好,啤酒的风味更加清爽宜饮了。
这个意外被德国酿酒师发现后,大家开始建造一堆底地窖,从仅仅用来存放啤酒到开始在冰窖发酵啤酒。
接着,经过不断进化,这种新的酵母诞生,他能够适应低温发酵。这种类型的啤酒也深受德国人民喜爱,入口清爽,口感稳定。
8. 啤酒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啤酒是当今风靡世界的饮料之一,而说起啤酒的来历还颇有些传奇色彩。
新石器时代有—一个健忘的面包师,一天无意中把作面包用的生面团长时间的放在太阳下晒,生面团逐渐变成液体状态并开始发酵,由此发现了最早的啤酒酿制方法。
关于啤酒的起源,说法颇多,有文献记载,啤酒的起源可追溯到9000年前,中亚的亚述(今叙利亚)人向女神尼哈罗献贡酒,就是用大麦酿制的酒。
也有人说,大约4000多年前居住在两河流域地区的苏美尔人已懂得酿制啤酒,而且当时啤酒的消耗量很大,苏美尔人收藏粮食的一半都用来发麦芽然后酿制啤酒。
大约同一时代,据说伊朗附近的闪米人不但会酿制啤酒,且将制法刻在粘土板上,献给农耕女神,至今在巴黎还保存着这种记载制酒法的文物。
巴黎卢浮宫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墨绿色石柱,上面刻着3700年以前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在这部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里,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6代国王,自公元前1792~1750年统治巴比伦)制定了关于啤酒酿造和饮啤酒的法规。
另外,叙利亚人和埃及人用小管吸饮啤酒的情景在柏林 地质博物馆埃及部分展出的石灰岩壁画上清晰可见。
1994年《华盛顿邮报》载,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南科罗来纳大学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尼罗河畔发掘到一个酿酒作坊,内有4个酒缸。
专家们对酒缸内的黑色物质分析后得知酒缸乃是酿啤酒之用,已有5400年的历史,这一发现为啤酒起源埃及的说法提供了蜒。
所有这些都说明啤酒及其技术的传播是很快的。
但啤酒的原型到现代啤酒,也并非——蹴而就。
原始的啤酒,有的是将发芽的大麦,加水贮于敞口容器中天然发酵而成:有的是先将大麦、小米等物制成面包,粉碎后至于水中发酵而成;还有的人将发酵后的酒液加入香料,煮热后再饮用。
公元786年,德国的一个 修道士尝试把啤酒花用于啤酒生产,使啤酒的质量得到了改善。
但直到15世纪,才正式将酒花确定为啤酒的香料。
1850-1880年间,法国的巴斯德确立了微生物的生理学观点,并创造了著名的巴氏灭菌法:1878年,罗伦茨·恩茨格尔研制出一种过滤装置,这种装置可除掉啤酒中的混浊物质;1881年,丹麦人艾米尔.克 里斯蒂安·汉森发现了大量的发酵菌种,不久后他又成功地培养了这些菌种:随后,冷冻机也开始应用于啤酒工业。
这些新的技术使啤酒酿造转入了工业化规模的新阶段,现代啤酒基本定型。
9. 啤酒的历史来源有哪些
1、自助餐厅的啤酒因为是大量的定期采购,有很大的市场和需求,所以啤酒的商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减少单价的盈利,薄利多销。
这样一来,自助餐厅就可以拿到很划算的价格,大概一瓶啤酒的成本价,也就在2元左右。
2、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很少见的啤酒,那种啤酒往往品牌还没有什么名气,是一些小酒厂里出来的酒水。
这种啤酒,跟自助餐厅就属于一种互帮互助的关系,餐厅能拿到更低的成本价,而这些啤酒也借机做了宣传。
在自助餐厅售卖,人流量大,宣传效果和人群更加精准,所以餐厅拿到这类啤酒的成本价会更低,一瓶350毫升的啤酒,大概的成本价可能就在1元左右。
10. 啤酒的历史来源简介
“干杯”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是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酒徒,有这样的习惯,把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纯性。
到了18世纪,“干杯”这个词才有了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社祝贺颂辞。
干杯时,人们往往还要互相碰杯,据说这与教堂敲钟是同一意思,为了驱除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