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啤酒市场分析现状
1.大绿棒子泛指哈尔滨绿色瓶装啤酒,地区不同叫法不同,有称之为“大棒”,有称之为“哈啤”,多数指尔滨绿色瓶装啤酒。
2.哈啤分为两种:绿色瓶装哈尔滨啤酒和白色瓶装哈尔滨啤酒,绿色瓶装就是传说中的大绿棒子,白色瓶装多数叫“哈尔滨小棒”,也称之为哈啤。
3.雪花根据地区不同叫法也不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沈阳地区生产的雪花啤酒,通长称之为“老雪”,阜新地区生产的雪花称之为“白牌”,又名“夺命12度”。
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产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至今仍风行于中国各地。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油坊街20号,是中国大陆第五大啤酒酿造企业,共拥有13家啤酒酿造厂。
哈啤集团的市场份额在哈尔滨约为66% ,在全国为5%左右。目前,哈尔滨啤酒销往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其他省区,并远销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啤酒的市场分析
流动比率150%以上正常。
3. 东北啤酒市场分析现状论文
1.雪花,2.百威,3.崂山,4.银麦
4. 哈尔滨啤酒市场现状分析
哈尔滨啤酒是中国企业。哈尔滨啤酒诞生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
哈尔滨啤酒不但在东北三省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远销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哈尔滨啤酒以其纯正、清爽的口味,高品位、高档次的形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和喜爱。作为始建于1900年的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哈啤集团是当今中国啤酒行业的四大巨头之一。
哈啤集团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可伸展的立体营销网络,以及可扩张推广的商业经营模式,使企业始终处于良性的高速发展状态。
5. 啤酒市场格局
首先,工业啤酒是个广泛的概念,任何大型的酒厂都会使用大规模的工业化设备进行生产,精酿酒厂亦是如此,所以说用工业啤酒形容一种啤酒风格有些不恰当。 Adjunct Lager是国际上对于我们口中的“工业啤酒”一个明确的定义,Adjunct并没有工业的意思,而是助剂、添加剂的意思,工业啤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原料中添加了麦芽替代物大米、玉米、淀粉等由于这些啤酒都是下发酵的拉格啤酒,再加上这种风格诞生于美国,我们姑且称之美式工业拉格。
以上说的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下面我们就聊聊工业拉格的历史。不过我们多说点,从真正的拉格啤酒开始说。
诞生在欧洲的拉格啤酒
16世纪,巴伐利亚的僧侣们为了避免夏日高温对酿酒产生不良的影响,开始把啤酒放入清凉的地窖或是岩洞之中美之名曰“贮藏”啤酒也就是拉格,尽管在19世纪啤酒酵母才被发现,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上发酵和下发酵,但未来会改变是啤酒世界格局的拉格啤酒酿造法就这样诞生了。
19世纪40年代,德国巴伐利亚的啤酒酿造师把这种在工艺带的捷克的皮尔森,马上当时的 Bürgerbrauerei酒厂就生产出世界上最早的黄金啤酒——皮尔森啤酒,随着制冷的设备的出现这质量稳定、不易变质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运输的啤酒大行于世。那时正逢铁路刚刚问世不久并迅猛发展的年代,随着交通方式的进步,很快皮尔森啤酒和皮尔森酿造法便在整个中欧普及开来。
这种啤酒还有一个优点,随着玻璃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透明酒杯中那些浑浊的爱尔啤酒在当时不怎么讨喜,相比之下酒体清澈,呈现金黄色泽的拉格啤酒则更受到人们的欢迎。
美国的“创新”拉格
之后这种在欧洲流行的啤酒被移民们带到了美国,可是在美国的这些新移民怎么也酿不出欧洲的原汁原味,最后他们发现欧洲的大麦蛋有非常好的层次感,很强的麦芽香,而美国的麦芽就显得单调干脆了很多,这下麻烦了,在当时无论是运输条件和农业技术在美洲大陆想鼓捣出欧洲大麦都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美国人马上就想到没大麦不是还有别的淀粉作物么?我们美国什么种的最多?玉米啊!于是玉米就成为了美国啤酒主要的淀粉源,不过美国人马上就发现除了玉米,大米也能加入到啤酒之中,最后甚至直接开始加淀粉了,就这样美国特色的拉格啤酒就诞生了。
这种啤酒远远被没有欧洲的啤酒好喝,因为玉米或是大米只能提供发酵出酒精的糖,而不能提供啤酒真正的麦芽味,最初酒商只能靠掺上一些大麦壳来添加香气,而现 在随着科技的进步随便加上一点香料添加剂就搞定了。之后随着美国酒厂的逐渐壮大,这种低廉的啤酒迅速的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我们的工业啤酒
啤酒在十九世纪末啤酒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来到了中国,我国最早建立的啤酒厂是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的乌尔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啤酒,青岛啤酒的前身也在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的合作下创立。1949年前,我国只有七、八个啤酒厂,绝大多数由外国人所控制,酒花和麦芽主要从国外进口,啤酒的销售对象也主要是在华的外国商人及军队,还有一部分“上层社会”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几乎无法享受。
也就是说啤酒这个舶来品刚刚到中国的时候还是遵循着欧洲的传统工艺生产的,在中国怎么欧洲的啤酒怎么就变成了“美国味”了呢?
这还要说到改革开放,1979年后的十年我们啤酒业得到了真正的大发展,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大型酒厂被集团兼并,随着国际市场上百威和嘉士伯等集团抢占市场份额战火蔓延到了中国,一些被收购下的酒厂也开始为利益来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这时候采用美国人的这种“先进”工艺,最适合不过了。
不过现在的工业拉格不仅仅在淀粉源上来降低成本,啤酒花浸膏的加入,再加上生产后期人工充气来用气泡掩盖啤酒花的不足和大范围的缩短酿造时间等等。
6. 啤酒市场情况分析
漓泉啤酒的上半年销量是:50.7万吨。
拓展资料:
漓泉公司依赖桂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汲取优质的漓江水资源,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先进工艺及全生态的优质原料,酿造出“持久新鲜、极致醇净、香气优雅、绝不上头”的生态啤酒给广大消费者。
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纯生、漓泉1998等系列产品为塔顶,大众类10度鲜啤、7度纯生等普通啤酒为塔身,专供农村市场消费的清爽产品为塔底的金字塔型产品结构,产品在广西市场占有率高达85%,成为国内继燕京之后,第二个在省级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的啤酒品牌。
7. 啤酒的行业市场状况
按目前消费趋势和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啤酒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增长,啤酒被誉为朝阳产业,而消费者的消费也转向更加健康的饮酒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啤酒产业还是大而不强,啤酒工厂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啤酒工厂的员工在待遇和发展空间以及整体素质上还属于相对过低,特别是年轻人有点文化和报复的那种人,在啤酒企业呆的时间都很短就跳槽转行走了,本人认识的一些朋友都属于这个情况,当然也有坚守下来的而发展很好的。
白酒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而且白酒文化是源源流长,特别是一些白酒企业的利润相当可以观。但是,白酒目前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消费者转移的威胁。不过,白酒企业整体上还是可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新的销量大王,而四川区域公司为其全国较好的公司,整体上还是不错。这个还看个人的情况撒。邛崃的小型白酒厂——在邛崃的白酒在全国的名气有但是名声还一般,因为出了几次问题,而四川的白酒在全国都牛,好象有800个亿,而宜宾就有400多个亿哦。
呵呵,这些看法仅供参考。
8. 啤酒市场趋势
啤酒属于消费类板块,啤酒板块比较关注的是龙头部分,包括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
以重庆啤酒为例,嘉士伯以60%的持股比例成为重庆啤酒的绝对控股股东。此后,在嘉士伯的重点支持下,重庆啤酒不仅在生产工艺,产品品质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形成了本地强势品牌加国际高端品牌。
9. 啤酒市场状态分析
关于市场定位
就像不可能一枪就把满林子里的乌都打下来一样。聚酯瓶包装啤酒的
市场定位也要在啤酒消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推出主打产品。
中国的啤酒消费市场最大宗的应该是餐饮和家庭消费,目前其主力商
品包装是640ml装啤酒。现在其商品容量有向二头分化的趋势,即逐渐小瓶化为500ml和大型化到750ml,甚至1L、2L以上的大包装。而歌厅酒吧和运动场馆以及旅游在途,原为易拉罐包装的啤酒消费市场,则有望为500ml以下,如330ml小瓶装啤酒进入。
就像所有的商品有高、中、低档的分野一样。当年易拉罐的啤酒饮料
包装进入中国消费市场,是以高档包装商品的面目出现的。对此我们可能还记忆犹新。尽管在西方国家消费市场上,易拉罐啤酒饮料是最大众化的方便食品,而对于啤酒这一特定的易拉罐包装,由于灌装过程的广口敞开,远比啤酒瓶装包装与空气的接触面要大得多,因此其增氧量也要高于瓶装啤酒,所以在啤酒内在品质上应该是逊色于后者。但由于包装新颖,中国消费者图个新鲜,当时就把易拉罐啤酒误作为高档消费。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消费渐趋理性与成熟,现在再把易拉罐啤酒当作高档消费的人,应该已不多了
10. 东北啤酒市场分析现状及分析
东北人爱喝啤酒是全国闻名,尤其是哈尔滨更是全国著名的啤酒城,在国际上也是相当有名的,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黑龙江省和俄罗斯有一江之割,所以受俄罗斯的影响,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就在哈尔滨诞生的,l900年就有了啤酒厂,哈尔滨每年还举办一届盛大的啤酒节,所以东北人非常喜欢喝酒,尤其到了夏天,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一到晚上,那更是热闹,一边吃烧烤,一边啤酒,不管男女,就是撸串喝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