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青岛啤酒

啤酒糊化锅的工作原理(啤酒糊化锅的作用)

啤酒之家 2022-10-05 02:06 编辑:admin 135阅读

1. 啤酒糊化锅的作用

根据分醪次数,煮出糖化法又可以分为一次,二次,三次煮出法工艺,不过如今都倾向次数少的分醪。

一次煮出糖化法:

50℃,添加麦芽;

升温至64℃,进行长时间的休止;

分醪煮沸15分钟;

合并醪液至72℃,进行糖化;

两次煮出糖化法:

50℃,添加麦芽,休止10分钟;

分醪煮沸15-20分钟;

合并醪液到64℃,短时间休止;

二次分醪煮沸5-10分钟;

合并醪液到75℃,进行糖化;

二次煮出法需要3-3.5小时,有时也会在35-37℃投料。当然溶解好的麦芽可以不需要进行第一次合醪时的蛋白质休止操作。

计算公式

煮出糖化法涉及到分离出约20-33%的醪液将其煮沸,然后把煮沸的醪液重新混合入余下未煮的沸的醪液中,使混合醪液温度达到下一个较高的休止温度。那么到底需要取出多少醪液熬煮就涉及到计算了。

醪液的总体积(Vm)公式为:

Vm = G x ( Rv + 0.8 )

G = 谷物的重量(kg)

Rv = 糖化水和谷物的比例(L/kg)

需要取出熬煮的醪液体积(Vd)的公式为:

Vd = Vm x [ ( T2 – T1 ) / ( Td -T1 ) ]

Vd = 取出的醪液体积

Vm = 糖化醪液总体积

Td = 取出的醪液温度

T2 = 下一步的目标温度

T1 = 当前糟液的温度

注意事项

静置醪液后,醪液会形成分层,未溶解的部分醪液沉于桶底,称为“浓醪”。浓醪是必须煮沸的,因为里面仍含有很多的淀粉小颗粒。而已溶解的醪液则在上方,称为“稀醪”。稀醪中含有丰富的酶,不允许煮沸(酶会失去活性),因此煮出醪液尽可能采用浓醪。

将煮沸后的醪液和糖化锅中的醪液混合时,为了保护酶,必须不停的搅拌。而且必须注意,一定要将煮沸的醪液并入糖化锅的中的醪液,这也是为了避免温度瞬间过高,让酶失活。同时也需要注意加入醪液的方式,为了避免氧化的问题,尽可能从底部泵到锅中。

适合煮出法的啤酒风格

慕尼黑深色啤酒,深色三月啤酒和博克啤酒

色度(EBC)在15到20间的慕尼黑麦芽和皮尔森麦芽相比较,据研究丧失了高达3/4的酶活性。在期望更高的发酵度和更高的糖化收得率时,可对部分醪液进行煮沸处理,有利于强化糖化过程。在生产深色基础麦芽时,与浅色的基础麦芽不同,麦芽厂经常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大麦品种,在保持良好泡沫稳定性的同时,可强化蛋白质休止操作,保证低分子蛋白质的的存在,可以为酵母提供足够的营养。而这在单一浸出糖化法中是不常见的。

2. 啤酒生产中糊化锅的锅底设计成弧形原因?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

干啤酒 该啤酒的发酵度高,残糖低,二氧化碳含量高。故具有口味干爽、杀口力强的特点。由于糖的含量低,属于低热量啤酒。

全麦芽啤酒 酿造中遵循德国的纯酿法,原料全部采用麦芽,不添加任何辅料。生产出的啤酒成本较高,麦芽香味突出。

头道麦汁啤酒 即利用过滤所得的麦汁直接进行发酵,而不掺入冲洗残糖的二道麦汁。具有口味醇爽、后味干净的特点。

黑啤酒 麦芽原料中加入部分焦香麦芽酿制成的啤酒。具有色泽深、苦味重、泡沫好、酒精含量高的特点,并具有焦糖香味。

3. 啤酒糊化锅结构图

啤酒制造的具体流程 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高温煮沸,加啤酒花→澄清冷却→加入酵母发酵→硅藻过滤→包装成品 具体如下: 1、粉碎: 大米、麦芽在进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经过粉碎机粉碎,粉碎虽是简单的机械过程,但粉碎程度对糖化的生化变化,对麦汁的组成成分,对麦汁的过滤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2、糖化、糊化: 糊化:大米粉碎后,加到糊化锅中,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45 ℃),淀粉在水中溶涨、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制成液化完全的醪液,再加入糖化锅中与麦芽一起糖化。糖化:麦芽经过适当的粉碎后,加到糖化锅内,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50 ℃),利用麦芽本身的酶,将麦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等糖类,将蛋白质分解成酵母易于发酵利用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这一过程就是糖化过程。3、麦汁过滤: 糖化结束后,将糖化醪液泵送到过滤机,把麦芽汁与麦糖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麦芽汁。4、高温煮沸,加啤酒花: 麦芽汁输送到麦汁煮沸锅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热煮沸1个多小时,是麦汁的成分稳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种有效成分溶于麦芽汁中。5、澄清冷却: 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冷却至10℃左右便接种啤酒酵母进行发酵。6、加入酵母,发酵: 麦芽汁经过冷却后,加入啤酒酵母和无菌空气,输送到发酵罐中,开始发酵。发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将买芽汁中的买芽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风味物质,经过一定的发酵周期后,成为成熟的发酵液,也称“嫩啤酒”。用上面酵母的发酵温度10~25℃,需时5~7天。7、硅藻过滤: 发酵液成熟后,经过离心及多重过滤,去掉发酵液中的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质,成为晶莹、清澈的酒精,再经巴氏灭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进行罐装。

4. 啤酒生产糊化作用

1、喝前借故把瓶子尽量的摇晃,这样开瓶后就直接有大批泡沫流出,可以少喝不少。

2、喝时别把整个瓶口塞入口中,嘴唇占据一半的瓶口,让空气可以自由流入瓶体,起到平稳进入口腔的作用。流速过快容易反气而喝不下。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

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

如果是低度数的酒而且少量的饮用是对身体有一定好处的。啤酒中含有维生素c是可以软化血管,还有啤酒中具有很强的防腐杀菌的作用,

5. 啤酒生产中糊化的作用

啤酒制造的具体流程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高温煮沸,加啤酒花→澄清冷却→加入酵母发酵→硅藻过滤→包装成品 具体如下:

1、粉碎:大米、麦芽在进行糊化和糖化前首先经过粉碎机粉碎,粉碎虽是简单的机械过程,但粉碎程度对糖化的生化变化,对麦汁的组成成分,对麦汁的过滤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2、糖化、糊化:糊化:大米粉碎后,加到糊化锅中,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45 ℃),淀粉在水中溶涨、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制成液化完全的醪液,再加入糖化锅中与麦芽一起糖化。

糖化:麦芽经过适当的粉碎后,加到糖化锅内,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50 ℃),利用麦芽本身的酶,将麦芽及大米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等糖类,将蛋白质分解成酵母易于发酵利用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一过程就是糖化过程。

3、麦汁过滤:糖化结束后,将糖化醪液泵送到过滤机,把麦芽汁与麦糖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麦芽汁。

4、高温煮沸,加啤酒花:麦芽汁输送到麦汁煮沸锅中,加入啤酒花并加热煮沸1个多小时,是麦汁的成分稳定并是酒花的香味、苦味及各种有效成分溶于麦芽汁中。

5、澄清冷却: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冷却至10℃左右便接种啤酒酵母进行发酵。

6、加入酵母,发酵:麦芽汁经过冷却后,加入啤酒酵母和无菌空气,输送到发酵罐中,开始发酵。

发酵主要是利用啤酒酵母将买芽汁中的买芽糖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风味物质,经过一定的发酵周期后,成为成熟的发酵液,也称“嫩啤酒”。用上面酵母的发酵温度10~25℃,需时5~7天。 7、硅藻过滤:发酵液成熟后,经过离心及多重过滤,去掉发酵液中的酵母、大分子的蛋白质,成为晶莹、清澈的酒精,再经巴氏灭菌制成熟啤酒,才可以进行罐装。

6. 啤酒糖化锅

严格生产过程控制

 (1)糖化生产时,尽量不要打开糖化锅、糊化锅等锅体的入孔,以免麦汁与氧过分接触。糖化过程是麦汁吸氧的重要阶段,应严格控制麦芽粉碎的时间以及糖化锅的密闭,避免麦汁回旋时间过长。

 (2)严格控制过滤速度及洗槽质量。过滤要形成好的滤层,保证滤出的麦汁澄清、透明。洗槽要彻底,但不能过度,以避免多酚物质大量溶出。洗槽时,一般控制残糖浓度为1°P—1.5°P。

 (3)麦汁煮沸要彻底。煮沸强度要大于8%,保证麦汁的可凝固性氮能去除干净。蛋白质凝聚不充分,易产生蛋白质浑浊,最终影响成品啤酒的保质期。

 (4)严格控制麦汁回旋及静止时间。麦汁煮沸定型后,会有大量的热凝固物析出。同时,仍有一些细小的蛋白质颗粒不易沉降,麦汁回旋可给细小颗粒以离心力,缩短其沉淀时间。麦汁回旋时间一般控制在30min—40min之间。

 (5)控制好麦汁冷却,及时排出冷凝固物。麦汁回旋完毕后,应进行急冷却。麦汁速冷却后,会有大量冷凝固物析出。同时,麦汁冷却温度越低,冷凝固物也越多。一般冷却时间控制在60min以下。大量的冷凝固物进入发酵罐后,应及时将其排出。否则,将引起啤酒澄清缓慢及过滤困难。

 (6)合理控制麦汁组分。啤酒风味物质的生成量随麦汁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麦汁中α-氨基酸的含量对发酵过程形成啤酒风味物质至关重要。一般要求12°P麦汁,α-氨基酸含量控制在140mg/L—160mg/L,对啤酒整体风味有利,且不影响酵母的生长和繁殖。

 (7)麦汁溶解氧含量要稳定。麦汁中含氧量越高,酵母增殖越大,发酵越旺盛,啤酒风味物质的生成量也越多;反之,酵母增殖量少,不利于发酵的正常进行。一般麦汁中含氧量控制在6mg/L—10mg/L为宜。使用分锅次满罐的麦汁,最后一锅麦汁可以不充氧,以防止因发酵罐麦汁氧含量过高,导致酵母增殖量过大,产生较多的影响啤酒风味的物质。

 (8)麦汁进罐温度和满罐时间的控制。锥形罐刷洗完后,空罐温度控制应与主发酵温度保持一致,避免罐温对酵母起发温度产生影响。麦汁起始接种温度应低于主发酵温度2℃—3℃,满罐温度应低于主酵温度1℃为宜。麦汁在分锅次进罐中,会让酒体温度随酵母繁殖代谢产生的热量,使罐温自然升温到主酵温度,因此,麦汁的冷却温度应遵循先低后高,最后达到满罐温度的原则。

  (9)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压力。一般情况下,0.1Mpa压力对酵母细胞是无影响的,但对酵母的代谢产物、细胞繁殖和发酵速度的影响却较大。前酵期为不影响细胞繁殖速度,最好在糖度降到3.5°P时开始升压。

 (10)严格控制后贮时间。后贮时间长,风味物质含量会有小幅上升。特别是啤酒消费淡季,后贮时间应严格控制,一般为7天—14天。

 (11)做好酵母菌种的管理工作。啤酒酵母的特点决定了啤酒的口味。原菌种要保持性能稳定,不出现变异、退化等现象。

  

  (12)过滤时,特别是用压缩空气备压时,会增加氧进入的机会,使啤酒氧化,对酒体产生影响。清酒罐要使用纯度为99.99%的CO2备压,用脱氧水引酒,实行等压过滤,应用脱氧水流加硅藻土,清酒管道避免酒液形成湍流而使清酒溶解氧含量过高。

 (13)清酒罐、灌装机要用CO2备压,避免氧的溶入。发酵结束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酒液与氧接触,清酒溶解氧控制在0.05PPm以下,灌装后的清酒溶解氧要控制在0.2PPm以下,瓶颈空气控制在3mL以下。

 (14)保证CO2或N2等保护性气体的纯度。采用CO2或N2备压,前提条件是CO2或N2的纯度达99.99%以上,杂菌数≤1个/10分钟。

 (15)包装单元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灌装过程要尽量避免啤酒与氧的接触,必须保证罐罐、条条包装线都用纯度为99.99%CO2备压,瓶子二次抽真空。

 ②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禁止人工兑酒及二次上线灌装。

 ③控制好杀菌强度。在啤酒包装生产中,由于设备故障或其它原因,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杀菌机的停车,使啤酒在杀菌机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PU值过高,加快啤酒的氧化,使啤酒口味变差。

7. 酒糊锅怎么办

一是粮食发酵不充分,用传统烧酒设备蒸酒时,没发酵好的淀粉沉入锅底引起糊锅,二是使用直烧式烧酒设备做酒。

粮食发酵不充分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温度不够,发酵管理不到位,发酵时间不够……,还有一种就是您所用的酒曲发酵力不强,不能将淀粉全部转化成酒,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更换酒曲

下一篇:燕京啤酒瓶装图片(燕京小瓶啤酒图片)
上一篇:东北什么啤酒叫闷倒驴(东北什么啤酒叫闷倒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