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啤酒的品评实验报告
1、新鲜和令人舒畅的香气,喝过之后口中没有发涩、或久久不去的余味,而是非常清爽,也就是“杀口”的感觉。啤酒里含的碳酸气让人感到爽快。
2、 酸、甜、苦、辣、咸叫做五味,将味道调和的恰到好处谓之柔和。啤酒是苦味较重的饮品,但不能一味只突出苦味而让人产生不快的感觉。所以苦味的质很重要。上好的啤酒花会给啤酒添加优雅的苦味。如果不注意麦芽皮的处理、或者啤酒花使用的不适当的话,就会产生苦涩的味道或口中留有很苦的余味,也就是说啤酒的口味没有调节好。
3、 啤酒是嗜好饮料,“香”是啤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但要用简单明快的语言表现啤酒的香味并不容易。而且,口味的爱好会因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对啤酒口味的爱好也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品酒的的时候,不仅需要技术人员亲身品评啤酒、描述其香味,还需要广泛实施消费者调查,把调查的结果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嗜好分析,尽量去搞清酿造条件和啤酒成分与人们的爱好之间的关系。要描述啤酒的味道虽说很困难,但是现在最常见的淡色啤酒的特点是:良好的啤酒花的清香和苦味、清爽芬芳而不失醇厚。所以,好啤酒至少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也就是没有啤酒本身具有的天然香味以外的异味,使用质量不好的原料、酿造工序中的失误、以及受到外部污染等,是引起异味的直接原因。一般会使制品含有麦芽谷皮的臭味、接触空气氧化的臭味、啤酒遭太阳光直射而产生的阳光臭等。
4、 醇并不是浓重,味道要美且圆润,要有丰富和满足的感觉,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醇。 啤酒以清爽为本,但也不能淡的像水一样、让人感到不够味。没有重厚的余味、通过喉咙时清爽圆润是非常重要的
2.啤酒实验实验报告
4瓶燕京啤酒肯定能查出酒驾的,不要说4瓶啤酒了,哪怕就是一瓶啤酒也照样会被查出酒驾来的,曾经有实验报告证明,一瓶啤酒,相当于一两白酒,那么四瓶啤酒也就是相当于四两白酒的,就是刚刚喝完一瓶啤酒,做酒驾实验报告,也就是说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了!
3.啤酒差别检验实验报告
1:透明度:
《啤酒》国家标准 GB/T 4927-91规定为: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在实际检测中,我们发现无论什么品牌的啤酒,也无论出厂时间的长短,啤酒中都会有一些沉淀物(或悬浮物),仅数量多少的差别。《标准》中“无明显沉淀物”就是一个含糊的词。所谓“无明显”,我们的理解是“不应有肉眼随意就能看见的异物”,企业为了给自己的产品质量辩护,往往对比较明显的沉淀,也认定为“不明显”,因此产生判定误差,作为执法检验部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
2.色度:
《标准》要求:8-12度淡色啤酒为5.0-9.5EBC(优级)。现在的啤酒正向着淡爽型方向发展(尤其是南方),消费者对啤酒颜色的要求是浅一些好。为迎合消费者,啤酒厂家将啤酒的色度做得越来越浅,经常检测到色度为4.0EBC左右的啤酒,我们认为不合格,厂家却认为很自豪,因为消费者喜欢。
3.香气、口味:
对香气和口味的鉴定只有专业的评酒师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作为检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此很难予以正确的评价,除非酒质已变坏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
4.原麦汁浓度:
《标准》中规定为(X+/- 0.3)度才符合要求,在实际检测中,若低于(X-0.3)度,企业也认可为不合格,但若高于(X+0.3)度,则企业认为是自己多投入了,厂家的成本上去了,实际上也就是让消费者多得了实惠,若再判定为不合格,厂家觉得太冤,太委屈。设身处地地想想,企业的这些想法也不无道理,作为检验执法部门,我们应当维护《标准》的严肃性,依据《标准》,该判定为不合格的还是判定为不合格,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对企业表示充分的理解。
5.总酸:
《标准》中,对 8-12度啤酒规定为 < 2.6ml/100ml,我们在实际检测中感到,这项指标要求太低了,大部分啤酒的总酸都 < 2.0ml/100ml,最高也 <2.2ml/100ml,我们认为,指标放得太松,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6.保质期:
《标准》中规定:熟啤≥120 d,而实际上,大部分啤酒60天后,口感就有明显变化(老化),但目前仍没有有效地检测方法。
啤酒检验依据及标准:
GB 27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 5009.49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009.2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
4.啤酒的品评实验报告总结
1、普鲁兰酶
普鲁兰酶能水解淀粉和糊精中的支链α-D-1,6葡萄糖苷键生成含有α-D-1,4葡萄糖苷键的直链低聚糖。所以,该酶可以和糖化酶或者α-淀粉酶一起使用,生产高麦芽糖浆。pH最适范围:4.2~4.6;温度最适范围:55~65℃。
2、 α-乙酰乳酸脱羧酶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催化α-乙酰乳酸分解为2,3-丁二醇。双乙酰含量是影响啤酒风味的重要因素,对啤酒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品评啤酒成熟与否的主要依据。它的形成途径为:糖类→丙酮酸→α-乙酰乳酸→双乙酰。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调节双乙酰前体物质走支路代谢途径从而控制双乙酰的含量,能催化α-乙酰乳酸直接形成羟基丁酮,从而有效防止双乙酰的生成,使发酵周期大大缩短。温度最适范围:35~45℃;pH最适范围:5.0~6.5。
3、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有绿色木霉经深层发酵制成的液体产品,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是由C1酶,α-1,4-葡聚糖酶(也称CX酶),α-葡聚糖苷酶组成。C1酶能在降解天然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CX酶水解溶解的纤维素衍生物或者膨胀和部分降解纤维素;α-葡聚糖苷酶能水解纤维二糖和短链的纤维寡糖生成葡萄糖。温度最适范围:50~55℃;pH最适范围:4.0~5.0。
4、糖化酶
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它能将淀粉从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解水解α-1,6-葡萄糖苷键,转化成葡萄糖。
pH最适范围:4.0~4.5;温度最适范围:58~60℃;剂:大部分重金属;参考用量:50U/g。
5.啤酒的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主要考试内容:
(1)对入库半成品酒进行分级和质量评价;
(2)提出发酵、蒸馏工艺改进建议;
(3)对酒的贮存过程进行质量鉴定;
(4)对酒的组合和调味方案进行评价;
(5)对酒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监控;
(6)选择合理的酿酒工艺技术;
(7)对新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鉴定。
品酒师对酿酒工艺技术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控制、新产品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考取品酒师资格证是需要交学费来培训的,这个费用应该还是挺高的。
6.啤酒的品评实验报告表
啤酒沫多好,丰富细腻的泡沫,是好啤酒的指标之一。泡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在啤酒品评里,泡沫丰富细腻程度被当成好啤酒的标志之一。
橙皮小麦因为添加了大量蛋白含量高的小麦,所以极易产生丰富的泡沫。
7.啤酒品评实验原理
没有危险。这是检验部门的工作,要对啤酒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做实验或者用仪器检测,理化指标符合了,最多也就是感官品评,再说啤酒生产过程过也不加什么有害物质,按照工艺流程生产的啤酒哪有什么危险。
8.啤酒的品评与鉴赏实验报告
白梅见打开是一股梅子的清香,入口也是酸甜的梅子味,酒味不浓,不会掩盖梅子的清爽,口感很顺滑,回味还有点甘甜,相比其他品牌的青梅酒醇厚的口感,梅见更适合我这种不喜欢甜腻的人,朋友这种对青梅酒很挑的人(受不了涩感),也觉得味道蛮惊喜。
之后又在网上下单了两瓶,想要尝试它家另一款金梅见。入口就能感受到梅子的清爽,酸酸甜甜的,口感很丰厚,因为加入了烟熏乌梅,还能很明显的感受到烟熏的风味。
这款酒无论是加冰块还是纯饮口感都很不错,尤其是在一年中酷暑难耐的季节里,自带清凉气质的梅子酒再加上少许的冰块,清爽痛快,酸甜适中,瞬间消融整个夏日的炎热,对我来说绝对是最高级的享受之一了。
梅子酒度数也不高,“金梅见”这款只有14度,即使是从没喝过的人也可以随时小酌一杯。
而且相比“白酒容易吐,啤酒会涨肚”,梅子酒看起来再健康不过了。
因此也是养生人士偏爱喝梅子酒的原因之一了,嗯,即保温杯里泡枸杞,现在“提起步入老年的年轻人”还要加上餐桌之上品青梅了(笑)。
当然年轻人的酒文化和上两代人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再喜欢酗酒和醉酒,而是喜欢小酌和微醺。因此对于酒水的需求,逐渐开始呈现出低度、健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像我身边很多朋友聚餐,更多是喝啤酒和一些低度果酒之类的,度数不需要太高,能够满足微醺、利口好喝的饮酒需求就好。
而梅见青梅酒刚好都能满足以上需求,所以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也经常会带上几瓶,畅饮一下,在我安利之下,已经成为了我身边不少朋友的口粮酒了。
另外,梅见青梅酒这类果酒的饮用场景,也丰富有趣得多。午餐、下午茶、宵夜、聚会、会谈等等,从一人独饮、到二三好友小酌到数十人的聚餐都非常适合。
再加上“梅见”既是谐音又是双关,“好酒梅见”和“好久没见”前后呼应,正是国人好友见面那句“这么久没见了,走着,喝两杯?”的诗意概括。表达出我们对酒类最初的美好憧憬,因此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9.啤酒的品评实验报告原理
1、普鲁兰酶
普鲁兰酶能水解淀粉和糊精中的支链α-D-1,6葡萄糖苷键生成含有α-D-1,4葡萄糖苷键的直链低聚糖。所以,该酶可以和糖化酶或者α-淀粉酶一起使用,生产高麦芽糖浆。pH最适范围:4.2~4.6;温度最适范围:55~65℃。
2、 α-乙酰乳酸脱羧酶
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催化α-乙酰乳酸分解为2,3-丁二醇。双乙酰含量是影响啤酒风味的重要因素,对啤酒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品评啤酒成熟与否的主要依据。它的形成途径为:糖类→丙酮酸→α-乙酰乳酸→双乙酰。α-乙酰乳酸脱羧酶可调节双乙酰前体物质走支路代谢途径从而控制双乙酰的含量,能催化α-乙酰乳酸直接形成羟基丁酮,从而有效防止双乙酰的生成,使发酵周期大大缩短。温度最适范围:35~45℃;pH最适范围:5.0~6.5。
3、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有绿色木霉经深层发酵制成的液体产品,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是由C1酶,α-1,4-葡聚糖酶(也称CX酶),α-葡聚糖苷酶组成。C1酶能在降解天然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CX酶水解溶解的纤维素衍生物或者膨胀和部分降解纤维素;α-葡聚糖苷酶能水解纤维二糖和短链的纤维寡糖生成葡萄糖。温度最适范围:50~55℃;pH最适范围:4.0~5.0。
4、糖化酶
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它能将淀粉从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解水解α-1,6-葡萄糖苷键,转化成葡萄糖。
pH最适范围:4.0~4.5;温度最适范围:58~60℃;剂:大部分重金属;参考用量:50U/g。
10.啤酒实验结果分析
可以用来蒸馏乙醇,乙醇就可以做实验啦!比如燃烧、制固体燃料、跟钠反应、制取乙醛…
11.啤酒的品评实验报告怎么写
啤酒沫多好,丰富细腻的泡沫,是好啤酒的指标之一。泡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在啤酒品评里,泡沫丰富细腻程度被当成好啤酒的标志之一。
橙皮小麦因为添加了大量蛋白含量高的小麦,所以极易产生丰富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