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制葡萄酒有啤酒味怎么办
葡萄酒在第一次发酵的时候是这样子的。粉红色是因为白色的酵母还在活跃,等酵母沉淀后酒会变清,可以进行第二次发酵。
.如果是自酿葡萄酒,酒味浓,那是发酵比较完全,酒精度较高。自酿葡萄酒完全发酵后,酒精度能高达16度左右。
2.新酒粗糙,酒味浓烈,存放后会柔和很多。成品葡萄酒中一些低档葡萄酒,果香味掩盖不住酒精味,也可能是“适当”添加了酒精。
2.自制葡萄酒的味道是怎样的
放白糖啊亲!
3.自制葡萄酒有酒精味正常吗
自制葡萄酒起泡是因为葡萄酒在发酵中,发酵的时候葡萄酒中的酵母在发生反应,糖分在转化为酒精和一些气体,因此葡萄酒会起泡。
自制葡萄酒一般选用冰糖,而不是红糖,最好是选用有点黄而且纯的冰糖。然后先将冰糖敲碎,便于放进玻璃罐。
4.自酿啤酒有酸味怎么补救
酿出来的酒为什么会变酸:
酒变酸的主要原因是密封不严以及酿造过程本身的一种副产物。(以葡萄酒为例进行介绍)
⑴ 密封不严,导致产酸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发酵产酸
酒精一般条件下是不会自发转变成乙酸(即醋酸)的,但是在有醋酸菌和氧气的条件下乙醇会被氧化成乙酸,此时葡萄酒就发酸了。 葡萄酒变酸的条件: ① 醋酸菌的存在;② 有氧气参与反应。由于醋酸菌天然栖息于植物体表面,只要存在含糖物质,就能发现与酵母菌一起生长的醋酸细菌。我们在酿酒过程中除了严格消毒,注意清洁,减少醋酸菌的污染以外,很难从根本上杜绝醋酸菌的存在。但是我们只要隔绝空气,醋酸菌就无法生长繁殖了,酒精也不会变醋酸。因此酿酒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⑵ 酒精发酵的过程中产生有机酸副产物
葡萄发酵产生酒精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它除了产生主产物乙醇(酒精)外,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其中就包含各种有机酸,这也是葡萄酒带酸味的原因,也就是说即使是纯种酵母菌、无菌发酵,生产的葡萄酒也是略带酸味的。这是葡萄酒变酸的次要途径。
5.啤酒怎么自酿
技术如下:
第一步原料:大麦芽1斤,水5斤,鸡蛋清1—2个,酒花0.7—0.8钱,白糖1两及酵母泥适量。
第二步加工方法:
1、麦芽汁的制取:将一斤大麦芽粉碎,加五斤水搅拌均匀放在水浴锅中(即用热水进行加热),徐徐加温至55—65℃,保持三小时左右。中间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温度不可忽高忽低。以三小时后,每隔十分钟取出一点麦芽汁用磺酒一滴进行检查,若无兰色出现,说明淀粉已转化成麦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纱布过滤除去残渣。残渣可加入少量热水浸泡,冲洗,再过滤后废弃。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在一起(约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补充)。为了有利于麦汁的澄清,将蛋清先用筷子打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麦汁中,另加酒花0.7—0.8钱白糖一两。如无酒花,可用0.5两柚皮或桂皮代替。麦汁加热煮沸30分钟,然后经沉淀,过滤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却至10—12℃备用。
2、前发酵,酵母的添加与繁殖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简单的办法是取含有活酵母菌的桶装生(鲜)啤酒做菌种,其用量为麦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厂的副产品一酵线泥,用量为殚汁计量的0.5%左右。在一个消毒过的容器内,先将麦汁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2.5钱)混合均匀,用已杀过菌的棒了搅拌均匀,在20—25℃的湿温下培养12—24小时(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发时间越短),经常搅拌,等发酵旺盛后,再倒入较大的容器内,加入所有的麦汁进行发酵。
3、主发酵:在麦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时后,液面开始有魄泡沫升起,称为起泡。经过2—3天后,泡沫起来越来越多,称为高泡期。延续2—3天后,泡沫逐渐下降,称为落泡。
主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8—12℃为宜,发酵时间约经过5—7天左右。落泡之后,口尝发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具有麦芽的香味,饭后杀口,不应有酸味或其它怪味,这就是嫩啤酒了。
6.自酿葡萄酒有臭味怎么补救
自酿葡萄酒表面出现白膜、白扑、长白毛是酿酒失败最常见的现象,这实际上是酿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东西:酒花。产生酒花的主要原因就是葡萄酒被氧化了,要避免这个发生,有多个注意的地方:
1、容器的使用率得当,留有空隙不要太多;
2、不要经常打开容器,避免空气过多接触;
3、最好加入偏重亚硫酸钾或者调硫片。
7.自制葡萄酒酒味很浓是怎么回事
正常。自酿葡萄酒,不会选择香味大的葡萄,而是常见的甜味葡萄,比如巨峰葡萄。这是葡萄酒香味小的原因。
发酵好,葡萄酒里面的糖转化成酒精,酸味就凸显出来了,甜味小了,口感就有几分干型或者半干型葡萄酒风格。
不喜欢这样风格,可以加糖调整酸甜比例。
发酵后的葡萄酒最高酒度达到15-16度,自己酿造葡萄酒酒度不会太低,而市场甜型葡萄酒酒度在5度左右,酒度高酒味大就是这样了。若兑水,调整酸甜比例,可以达到市场产品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