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波啤酒精酿馆
喜力好,它是来自荷兰的啤酒品牌,如今是全球第二大的啤酒酿造商。虽然喜力啤酒的知名度很高,但喜力啤酒只使用来自欧洲进口的A麦和美国进口的啤酒花酿造啤酒,原料统一由荷兰总部集中采购,不添加大米、淀粉等辅料,苦味比较明显,因此在中国市场常年不受青睐,但喜欢味苦啤酒的消费者可考虑。
2. 力波啤酒厂原址
上海啤酒品牌—力波啤酒(上海力波啤酒,老牌子,历史悠久)。
力波品牌诞生于1987年,是上海最早的合资啤酒品牌,是由上海亚太啤酒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上市即成为上海主流啤酒的领导品牌,这个名字是从当时的消费者征集过来的。
现在,上海亚太酿酒有限公司是荷兰喜力和新加坡亚太酿酒集团的合资公司。力波啤酒厂的前身是建立于1982年的上海益民啤酒厂,后改名为上海民乐啤酒公司,1988年成为中新合资公司,2001年改名为上海亚太酿酒有限公司,2005年成为荷兰和新加坡合资的外商独资企业。
3. 力波啤酒精酿馆地址
5月4日,力波归来。
归来的并不是益梅路上生产力波啤酒的工厂,厂区在2019年时就已被拆了大半,仅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60米大烟囱、锅炉房和麦芽仓等建筑。如今在拆除了锅炉的锅炉房里,开出了“力波1987精酿”餐厅。而厂区其他部分在未来也将陆续进行商业开发,它们将共同构成上海力波中心。
所以严格来说,归来的或许只是力波这个名字。昔日大厂变作高端餐厅、可装400吨酒的发酵大罐缩成1吨的迷你罐、瓶装啤酒也改为鲜酿啤酒……但对于深藏力波情结的上海人而言,这些都不重要。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让一段关于纯真年代的记忆,再次拥有一个可以依附的实体。
餐厅开幕典礼这天,力波的老员工们被邀请到现场。他们坐在一张用当年的蒸汽分水器切割改装成的长桌边上,脚则可以伸进分水器的肚子里。在他们头顶上方悬着的吊灯,也是用昔日的煤抓斗改装的。曾经都是每天工作中习以为常的用具,隔了这些年再看,却多少有点陌生。他们自嘲,人都不是原来的人了。这些人如今都老了,记忆和当下的界线模糊了,他们正努力适应周遭的环境。
啤酒被陆续端上台面。一共6种口味的力波精酿,400毫升的大杯卖48元/杯;如果是集齐全部口味的套装,则是一组88元,每小杯120毫升。34年前,即1987年的7月1日,第一瓶力波啤酒诞生的时候,640毫升装市面上卖6角7分。老员工们知道,这种比较其实全无意义,但忍不住要兴叹时代的变迁。他们一致认为其中一款“力波1987经典拉格”和老力波很接近,但吃口和瓶装啤酒还是不一样,毕竟牵涉到熟啤和生啤之分。
几天以后,晨报记者和昔日力波的董事沙天琴、副总肖洪元以及销售经理汪炳源坐到一起,听他们回忆往昔,揭开一段关于力波啤酒尘封已久的历史。“力波啤酒一上市,就受到上海人民的喜爱。一开始的广告语是‘为什么不给我力波啤酒?’,后来有了‘力波啤酒,的确与众不同’。”沙天琴回忆,“然后,才是那句更顺应时代潮流的‘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喜欢上海的理由》后被写成一首广告歌,这首上海人家喻户晓的歌曲诞生于2001年,今年正值它发布20周年之际。
我们现在讲述力波的故事,不是想对歌中那个“永久的纯真年代”进行一次徒劳的招魂;也无意于在近年来的国潮热里为力波的存在价值找到一个新的立足点。作为上海啤酒行业中第一个真正的国产品牌,力波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意义远非一首广告歌曲可以诠释。值得被铭记却从未被细细讲述的,不仅是一段属于力波啤酒的历史,也是一段上海的啤酒人为了民族工业奋力打拼的历史。讲述这段历史,或许可以为今日所提倡的国人“文化自信”,提供一段新的注脚。
4. 力波1987精酿馆
用元气森林白桃味的气泡水兑白酒,少一点低浓度的白酒,然后多一点气泡水,就刚刚好,味道大约就是白桃气泡水中带有淡淡的酒香,有点像果酒。
在元气森林的战略基本盘中,熊猫精酿、碧山村和力波啤酒早就成为未来重要发力的产品,特别是近日注册的“力波啤酒 REEB BEER REEB SINCE 1987”,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元气森林在酒类领域的战略布局进度。根据前瞻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气泡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
5. 力波啤酒1987精酿
1987年8月7日,第一瓶力波啤酒就是在如今的创意园区正式生产出来的。因此,这里也正式定名为“力波1987” 创意园区。走进创意园区,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60米高的大烟囱,这其实是原力波啤酒厂标志性的建筑。在创意园区的改造过程中,这些老厂房内的大锅炉、麦芽仓等都被原汁原味保留下来
6. 力波啤酒体验馆
上海本地啤酒三大品牌,光明牌啤酒、力波啤酒、东海啤酒。我这里就讲一个,三得利光明啤酒(上海)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三得利株式会社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1996年,开始在上海发展啤酒、饮料事业。其产品上市十余年,尤其是三得利啤酒,已成为国内年销量最高的外资啤酒品牌之一。光明牌啤酒估计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
7. 力波啤酒地址
上海产的啤酒有,三得利,力波,光明,上海。
8. 力波啤酒博物馆
1、“元气森林”正在全面地推进多元化,从“全饮料”向“全食品”迈进。
2、“无糖气泡水”是元气森林的起步之作,开局即巅峰,写就了新消费品牌的神话,目前估值正在向150亿美元靠近。
3、元气森林收购了上海老字号的“力波啤酒”,还和河南老字号的“春都”(最早的火腿肠)达成战略合作,并提出了复兴老字号的战略,希望通过“回忆”扩展中老年人的市场。
4、“中老年人”是支出能力更为稳健、消费客单价更高的群体。“年轻人”市场的数据看起来很振奋,但利润率其实乏善可陈,不管是元气森林、江小白,都还挣扎在利润率的纠葛里。
5、元气森林的最新尝试,是通过收购包装“观云白酒”,来挺进白酒市场。
6、观云白酒采用“全新不锈钢窖池发酵系统”,非常的元宇宙。众所周知,在中国白酒的发酵过程中,窖泥中所含的微生物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元气森林的观云白酒这种新技艺,可以说彻底颠覆了数千年的白酒酿造史,势必写进人类历史。
9. 力波啤酒哪里生产
国内目前啤酒的市场大致状况就是巨头垄断格局形成,雪花、青岛、燕京、百威、嘉士伯五大巨头相争的格局形成,占据了国内70%市场份额。地方上虽然还有一些区域品牌,但也大多受巨头的控股。独立生存还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已经不多了。
国内全国性的畅销品牌有内资的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珠江;外资控股的哈尔滨(百威英博)、重庆(嘉士伯);外资品牌百威、嘉士伯、喜力(中国国内地区业务被华润收购经营);而众多地方品牌大多已被纳入各巨头品牌旗下,很多都已经被母品牌取代不再生产。只有少部分品牌依然保留在地区市场内较为畅销。
广西漓泉啤酒、福建惠泉啤酒、内蒙雪鹿、金川保健、河南月山、山东三孔、无名、莱州啤酒属燕京;基本还都存在,有些还在区域内比较强势。
陕西的汉斯、宝鸡、广东的山水、山东的崂山、银麦、趵突泉、河北石家庄嘉禾、浙江新安江江苏的中丹、瘦西湖属于青岛;部分保留部分消失。
黑龙江新三星、辽宁大连凯龙、大连、鞍山鞍山啤酒、丹东鸭绿江、辽阳啤酒、铁岭岛城、朝阳松林、吉林雪豹、广东金威、浙江西湖、钱江、江苏狮王、安徽圣泉、龙津、河南悦泉、奥克、蓝牌、山东琥珀、湖北行吟阁、四川蓝剑、贵州瀑布属于雪花;绝大部分都被雪花替代了。
福建雪津、浙江双鹿、KK、红石梁、普陀山、雁荡山、湖北金龙泉、湖南白沙、江苏金陵、三泰、大富豪、贝克、黑龙江松花江、佳凤、冰川(哈尔滨控股)、晓雪、牡丹江、花河、河北唐山、辽宁大雪、江西南昌、河南维雪(鸡公山)、航空、洛阳宫、吉林金士百、银瀑(属哈尔滨)属于百威英博;少数被保留,大部分都消失。
重庆山城、云南华狮、大理、西藏拉萨、青海青海湖、甘肃黄河、新疆乌苏、新疆啤酒、宁夏西夏、宁夏啤酒、江苏天目湖(重啤控股)属于嘉士伯。基本都在区域内持续经营。
地区性外资品牌广东海珠、澳门属于麒麟啤酒;上海力波、海南力加属于喜力控股的新加坡亚洲酿酒(拥有力加和虎牌啤酒);广东蓝带、河北滦山蓝贝属于蓝带;朝日旗下北京啤酒;
地区性的独立的辽宁抚顺天湖啤酒、本溪龙山泉、阜新梅雪;河南金星;山西白马;浙江千岛湖;山东泰山;内蒙海拉尔;安徽紫晶、迎客松;湖北津江;云南澜沧江;贵州茅台啤酒等为数不多的品牌;能生存下来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