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ipa分类 > 美式IPA

求一篇关于啤酒发酵技术的文章

啤酒之家 2023-02-12 07:52 编辑:admin 140阅读

一、求一篇关于啤酒发酵技术的文章

1.传统啤酒发酵工艺

(1)主发酵 又称前发酵,是发酵的主要阶段,也是酵母活性期,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糖绝大部分在此期间发酵,酵母的一些主要代谢产物也是在此期内产生的。发酵方法分两类,即上面发酵法和下面发酵法。我国主要采用后种方法。下面重点介绍下面啤酒发酵法。

加酒花后的澄清汁冷却至6.5~8.0℃,接种酵母,主发酵正式开始。酵母对以麦芽糖为主的麦汁进行发酵,产生乙醇和CO2,这是发酵的主要生化反应。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直接添加法添加酵母 在密闭酵母添加器内将回收的酵母按需要量与麦汁混匀(约1:1),用压缩空气或泵送入添加槽内,适当通风数分钟。

②酵母添加量 添加量常按泥状酵母对麦汁体积百分率计算,一般为0.5%~0.65%,通常接种后细胞浓度为800万~1200万个/ml。接种量应根据酵母新鲜度,稀稠度,酵母使用代数、发酵温度、麦汁浓度以及添加方法等适当调节。若麦汁浓度高,酵母使用代数多,接种温度及酵母浓度低,则接种量应稍大,反之则少。

③发酵第一阶段 又称低泡期。接种后15~20小时,池的四周出现白沫,并向中间扩展,直至全液面,这是发酵的开始。而后泡沫逐渐培厚,此阶段维持2.5~3天,每天温度上升0.9~1℃,糖度平均每24小时降1°Bx。

④发酵第二阶段 又称高泡期。为发酵的最旺盛期,泡沫特别丰厚,可高达25~30cm。由于麦汁中酒花树脂等被氧化,泡沫逐渐变为棕黄色。此阶段2~3天,每天降糖1~1.5%。

⑤发酵第三阶段 又称落泡期。高泡期过后,酵母增殖停止、温度开始下降,降糖速度变慢,泡沫颜色加深并逐步形成由泡沫、蛋白质及多酚类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泡盖,厚度2~5cm。此阶段2天,每天降糖0.5%~0.8%。当12度酒糖度降至3.8~4°Bx时,即可下酒进入后发酵。

(2)后发酵

后发酵又称贮酒,其目的是完成残糖的最后发酵,增加啤酒的稳定性,饱充CO2,充分沉淀蛋白质,澄清酒液;清除双乙酰、醛类及H2S等嫩酒味,促进成熟;尽可能使酒液处于还原状态,降低氧含量。下面介绍下面啤酒发酵法的后发酵。

①下酒 将主酵嫩酒送至后酵罐称为下酒。下酒时,应避免吸氧过多,为此先将贮酒罐充满无菌水,在用CO2将无菌水顶出,当CO2充满时再由贮酒桶底部进酒液。此外,要求尽量一次满罐,留空隙10~15cm,以防止空气进入酒液。如果酒液被CO2饱和,由于有CO2溢出,氧则难溶于酒液中。否则啤酒中存在过多的溶解氧易引起氧化混浊,并产生氧化味。

②管理 下酒后,先开口发酵,以防CO2过多,酒沫涌出,2~3天后封罐。下酒初期室温2.8~3.2℃,若是外销酒,一个月后逐渐降至0~1℃。温度前高后低目的在于先使残糖发酵,随后澄清。注意不能将不同酒龄的酒液共存一室,否则温度要求互相矛盾,无法控制室温。

一般老工艺12°Bx外销酒贮酒时间为60~90天,内销酒为35~40天。

贮酒期间,用烧杯取样观察,通常7~14天罐内酵母下沉。若长期酒液不清,应镜检。若是酵母悬浮,则是酵母凝聚性差;若是细菌混浊,则属细菌污染,通常无法挽救,只能排放;若是胶体混浊,原因是麦芽溶解度差,糖化蛋白分解不良,煮沸强度不够,冷凝固物分离不良等因素造成。

二、生物题求指导

2.发酵罐中气体的浓度,发酵环境的温度

3. 酵母菌

4发酵果酒, 发酵果醋 

5.二氧化碳, 避免有灰尘或其他的细菌等杂质通过出气口进入发酵罐

6. 2/3? 

三、2008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2008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含答案) | 2008-5-12 19:13:00 1.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但棍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这是因为() A.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B.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C.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D.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2.以下有关凯氏带的叙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凯氏带是仅在根的内皮层细胞中存在的结构。 B.凯氏带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之间的物质运输. C.凯氏带是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的结构。 D.如果将内皮层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使其发生质壁分离,凯氏带处的质膜不会与细胞壁分离。 3.水稻上、下表皮的主要区别() A.气孔数目 B.表皮细胞形状 C.泡状细胞的有无 D.角质层的厚度 4.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由大孢子发育为胚囊需要经过() A.1次减数分裂和2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 B.减数分裂形成4核。 C .3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 D.2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核。 5.有一个充分水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其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则细胞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6.早春,当落叶树开始新一年的生长时,木质部中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A.大气与木质部的水势差 B.蒸腾拉力 C.根压 D.土壤与根木质部的水势差 7.洪涝灾害发生时,农作物根系往往因下列哪种原因而受损、发黑甚至坏死,进而导致整株植物的死亡( ) A.病原菌感染 B.饥饿 C.过度吸水 D.无氧呼吸及发酵 8.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 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类囊体 9.植物呼吸速率最高的器官是() A.叶片 B.根 C.茎 D.花 10.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3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 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 B.有机物在体内的运输速率 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 11.对于植物间断暗期最有效的光是( ) A.红光 B.远红光 C.蓝紫光 D.绿光 12.用环割处理证明,光周期诱导产生的开花刺激物质向茎生长点运输的主要途径是( ) A.木质部 B.细胞间隙 C.韧皮部 D.薄壁细胞 13.与植物器官脱落关系最为密切的酶是() A.蛋白酶和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淀粉酶和转化酶 D.IAA氧化酶和ATP酶 14.低温来临时,越冬作物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随条件变化 15.蔷薇科里有四个亚科: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李亚科,梨亚科。其共同的特征是( ) A.心皮合生、杯状花托 B.雄蕊多个、心皮多个 C.杯状花托、雄蕊多个 D.心皮多个、心皮离生 16.一般侧根的发生的部位有一定规律,下列哪种类型的根在侧根发生时对着初生木质部 A.二原型、三原型 B..三原型、四原型 C.二原型、四原型 D.四原型、多原型 17.豆目(豆科)分为含羞草科(亚科),苏木科(亚科),蝶形花科(亚科),其花瓣排列方式为() A.镊合状,下降式复瓦状,上升式复瓦状 B.镊合状,上升式复瓦状,下降式复瓦状 C.上升式复瓦状,镊合状,下降式复瓦状 D.辐射对称,假蝶形花冠,蝶形花冠 18.下列蕨类植物中,植物体的地上茎具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的是:() A.石松 B.水韭 C.芒其 D.问荆 19.对于脊椎动物形态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侧线器官是水生鱼类所特有的 B.内鼻孔出现于鱼类 C.跗间关节始见于爬行动物 D.槽生齿是哺乳类特有的 20.通过消化道小肠吸收的营养,输送到肝脏的血管是:() A.肝静脉 B.肝动脉 C.肝门静脉 D.肾门静脉 21.哪组动物不可以都在淡水湖泊中生存 ( ) A.水螅纲动物、鞭毛纲动物、头索动物、双壳纲动物 B.甲壳动物、纤毛纲动物、蛭纲动物、两栖动物 C.腹足纲动物、寡毛纲动物、蛛形纲动物、海绵动物 D.线虫动物、轮虫动物、肉足虫纲动物、涡虫纲动物 22.羊膜动物的脑神经有( ) A.10对 B.11对 C.12对 D.13对 23.高等动物的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A.脊髓、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C.脑、脊神经、交感神经 D.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4.鸟类的特化特征为( ) A.多具有龙骨突、具气囊与肺相通 B.体温高而恒定、无皮肤腺 C.具气囊与肺相通、无皮肤腺 D.多具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 25.哺乳动物中肠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 ) A.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B.浆膜、粘膜下层、肌肉层、粘膜层 C.肌肉层、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 D.浆膜、肌肉层、粘膜下层、粘膜层 26.昆虫纲与其它节肢动物类群共同的特征是( ) A.发育过程有变态 B.气管呼吸 C.有三对步足 D.适宜陆生 27.鸟类呼吸时新鲜空气通过肺部的方向是( ) A.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B.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 C.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D.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不通过肺 28.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的什么变化?( ) A.肌小节的长度不变 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不变 C.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D.明带和暗带缩短 29.排卵后,卵泡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下面哪一项?() A.血体→黄体→白体 B.黄体→血体→白体 C.黄体→白体→血体 D.血体→白体→黄体 30.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以下哪一类婴儿?( ) A.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B.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C.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D.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31.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增加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B.可引起体内脂肪的重新分布。 C.增加体内肝糖原储备 D.不参与水盐代谢的调节。 32.长期营养不良会造成水肿,主要由于() A.血浆晶体渗透压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 33.CO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A.组织液、肺动脉、肺泡气、呼出气 B.肺动脉、组织液、肺泡气、呼出气 C.组织液、肺动脉、呼出气、肺泡气 D.呼出气、肺泡气、肺动脉、组织液

下一篇:美国东岸和西岸是怎么划分的
上一篇:什么是IPA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