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拉托西尼介绍?
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古希腊数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最重要的贡献是设计出经纬度系统,计算出地球的直径
二、博格西尼几线品牌?
(一线品牌)英文名称:BOGEA SENIBOGEA SENI服饰系列沿用意大利本土化设计师之概念,以简约、时尚、内敛、实用为中心,坚持商业性、操作性、长远性和细节性四个基本特性,坚持化简为繁,以简洁而不简单的精致化思想去努力完成设计工作,从而实现BOGEASENI品牌风格的个性化和时尚化。
三、中天西太湖度假别墅项目介绍?
中天西太湖度假别墅位于该地块位于武进西太湖生活休闲区,东临霞飞路绿化带,南靠环湖北路,西至云帆路,北接规划道路,是紧邻西太湖畔的一块宝地。建筑占地面积17475.89平方米,“海树凝烟远,湖田见鹤清。”说的便是常州,常州西太湖更是平山远水、风景秀丽。透过窗外,便可看到建筑和水天相接,风景尽览,一派美好!
四、格尔尼卡介绍?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五、长沙尼格罗酒店多高?
长沙尼依格路酒店雄踞长沙城市中心繁华核心地段,耸立于452米高的长沙国际金融中心之巅,这座兼具潮流娱乐风尚与高端商务办公的地标之所,酒店坐拥第86层至92层的精致客房和套房,共241间,均配备完备先进的现代化设施,时尚的餐饮社交空间和雅致的会议活动空间为您带来无与伦比的奢华体验,包括茵园礼堂、788平方米的豪华宴会厅、悦廊、吧93、欣厨、水疗中心和健身中心。置身酒店仿若屹立云端,不仅可俯瞰旖丽壮阔的城市全景,还可领略风光无限的湘江美景。
具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解放西路188号国金中心1号楼!
六、博格西尼属于几线品牌?
是一线品牌,因为在1978年,在艺术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设计师博格西尼创立了以其名字所命名的男装品牌BOGEA SENI.属高档次西装的品牌。
七、九珑湖度假酒店介绍?
瓯江口九珑湖度假酒店,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9亩,总投资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酒店及配套等,酒店内有人工沙滩、岛屿,所有房间及餐饮均依湖而建,更有水上别墅,四面环湖,将打造成为“东方马尔代夫”。项目计划于2021年7月建成
酒店的贵宾A区上下2层,建筑仿字母A中空设计。A区共有35间客房。酒店的别墅区,23间独栋别墅次第建立在湖面上。酒店根据不同楼层所欣赏的不同景观推出不同房型。所有房间均自带阳台。别墅的建筑风格仿马尔代夫特色,仿茅草的铝条覆盖着房顶
九珑湖度假酒店位于灵昆九村,也是温州市职工疗休养基地。度假酒店的中心是个占地约百亩面积的大湖,所有建筑均依湖而建。
八、理田温泉度假酒店介绍?
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广河高速永汉出口处,龙之泉温泉度假村,距离高速路口举步之遥,便捷的交通使其完全融入于朱三角2小时经济圈,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稀缺的自然景观,打造大型生态颐养、温泉度假、休闲娱乐、商务出行、团队扩展、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项目。
九、格尔卡尼品牌介绍?
格尔卡尼隶属于重庆珠宝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公司以“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创新服务,创造价值”为核心价值观,坚持“一切以客户价值为根本”的客户观,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的认可与青睐。
格尔卡尼品牌是一家以互联网为销售途径主营925纯银饰品的时尚品牌运营商。10年来凭借专业的设计团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金牌服务,成为网货新星,现有1家1金冠淘宝店、多家天猫商城店、京东商城店及多家团购店。
十、格罗兹尼巷战的介绍?
地狱里的战争:车臣绞肉机,“嗜血炼狱”格罗兹尼巷战
【更多专业知识,欢迎关注头条号“军史解密”】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共有2837人死亡、13270人受伤、337人失踪、432人被俘,另外还造成了2.5万平民死亡、1000余幢房屋被毁。其中,作为二战后最惨烈战争,格罗兹尼战斗尤为可怕和残酷,率先攻入格城的俄军第131摩步旅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给“战斗民族”蒙上了阴影。
"嗜血之城"格罗兹尼没有鲜花,在那寒气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纷纷竞相绽放。格罗兹尼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地下通道和防空设施四通八达,易守难攻。俄军入城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空有优势武器和装备却无从发挥。而车臣武装却可利用RPG、重机枪、枪榴弹、AK-47和狙击手组成兼具远-中-近3种距离的“巷战黄金组合”,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让俄军不寒而栗,尸横遍野……
——大兵压境
苏联解体之后,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反政府武装宣布脱离俄罗斯联邦的统治,建立伊奇科里亚车臣共和国,并要求与俄罗斯享有主权平等的权利。在多次谈判失败的情况下,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定决心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杜达耶夫政府放弃独立企图,如不奏效,则采取更强硬的作战行动消灭之。
1994年11月29日,由国防部、内务部、边防军和反间谍总局组成的联合领导机构开始实施一次“特殊战役”,争取在短时间内控制车臣局势,一举解决拖延三年之久的车臣问题。
俄国防部为了完成任务,制定了总的作战策略,并组织总参谋部、内务部、反间谍总局、边防总局共同确定了参战的兵力兵器,计划出动俄陆、海、空军和边防、内卫部队6万余人,其中3.2万人直接参加进攻格罗兹尼的地面行动。
精锐部队打头阵,俄军实现对格市合围。在参加战役的部队中,第131摩步旅曾立有赫赫战功,其武器装备在陆军序列里也算得上精良,配备有最新列装部队的T-80主战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因此,联合司令部决定在主攻方向上使用第131摩步旅,力求一鼓作气打垮车臣武装。
12月11日凌晨,俄空军出动苏-24前线轰炸机对车臣武装的多处据点实施轰炸,并且重点打击车臣在格罗兹尼北部的三个军用机场。这三个军用机场内停放有苏联时期留下的300多架教练机、歼击机等,只可惜车臣武装分子几乎没有受过训练的战斗机飞行员,这么多飞机没有一架可以起飞战斗。
车臣武装的空军力量在俄军的轰炸之后荡然无存,杜达耶夫得知此情况沮丧万分,但是为了鼓舞士气,他居然给俄空军总司令杰伊涅金发了电报:“祝贺您夺取制空权,但我们会在地面相见。”杜达耶夫并非口出狂言,他确实在地面给俄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在空袭开始之后,俄军地面部队分东、西北、西三个方向兵分5路向格罗兹尼进发。一路上,车臣武装采取设置路障、游击袭扰的方法迟滞俄军的行动,但是俄军凭借武器装备和人员数量的优势,还是在12月26日在西、北、东三个方向逼近格罗兹尼市区,实现了对该市的合围。
——陷入重围
攻城开始,俄军第131摩步旅陷入包围圈。12月31日凌晨,俄军分别从北、东北、东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发起攻击。担任“北部集团”主攻任务的就是第131摩步旅,联合司令部给该旅下达的作战目标是快速占领火车站,控制火车站后进一步向位于市中心的“总统府”发展进攻。
全旅1000多名官兵在旅长萨文上校的带领下,乘坐120辆步兵战车,在26辆坦克的掩护下,浩浩荡荡杀入格罗兹尼市区。出人意料的是,在部队的进攻过程中,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该旅就突进至火车站附近。
然而,其它几路俄军部队却遭受到猛烈的抵抗。负责支援第131摩步旅的“东北部集团”还没有进入格罗兹尼市区,就被车臣武装的游击队打乱了进攻队形,各单位之间协同失调,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东部集团”第一梯队的第129摩步团在突入四个街区之后,遇到了车臣武装分子提前设置好的拒马、鹿砦障碍区,并且遭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单兵火箭袭击,由于在狭窄的街区内,装甲部队行动迟缓,第129摩步团陷入苦战。
原来,车臣武装早就通过电台探听了俄军的作战企图,他们故意在第131旅的进攻路线上不设置重兵把守,放该旅进入城区内部,削弱其装甲和炮火优势。而在其它防御方向上全力阻击,不让其它俄军部队进入城区战斗,使第131摩步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歼灭。
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其它几路俄军都没能突破车臣武装的防御,但是这些部队突入城区不深,能够得到空军航空兵和火炮的支援,伤员也可以得到及时救治。由于受到强烈的通信干扰,第131摩步旅对友邻部队的动态毫不知情。在消灭了驻守火车站的200多名车臣武装分子后,旅长萨文误以为车臣武装已经撤离格市主要地区,随即命令部队向位于市中心的“总统府”挺进。就这样,第131摩步旅进入了车臣早已布置好的包围圈。
"嗜血之城"格罗兹尼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易守难攻。俄军入城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空有优势武器和装备却无从发挥。而车臣武装却可以利用RPG火箭弹、重机枪子弹、枪榴弹、AK-47和狙击手,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
——地狱巷战
苦战三天两夜,第131摩步旅险些全军覆没。俄军第131摩步旅一进入市区中心地带,守候已久的车臣武装立即发动了全面的猛烈攻击。由于俄军是排成一列纵队在狭窄的街道上行军,车臣武装首先使用RPG火箭筒击毁俄军位于最前和最后的两辆步兵战车,使俄军顿时进退两难。此时,车臣武装主力从周围的许多建筑上向俄军猛烈开火,一时间,RPG火箭弹、重机枪子弹、枪榴弹、AK-47冲锋枪子弹像冰雹一样砸向第131摩步旅的官兵。
一部分士兵乘坐的步兵战车被击中后,立即爆炸或燃烧起来,里面的士兵瞬间全部死伤。另一部分相对有经验的士兵拼死冲出装甲车,却马上遭受到位置极好的车臣机枪手的射击。一些侥幸没有被击中的士兵躲在战车或者建筑物后向不明方向的车臣火力点射击。此时,车臣武装又引爆了预先埋设好的地雷,造成大量俄军士兵伤亡。
第131旅的坦克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进攻队形,由于坦克主炮受到射击角度的限制,既无法压低打击位于地下室的火力点,也无法升高打击位于屋顶的敌人。除此之外,坦克开火之后,从炮口出冒出的巨大火光会吸引来许多火箭弹的围攻。编号537的坦克连续被7枚火箭弹击中,当场爆炸,车内3名士兵当场身亡。编号531的坦克被6枚火箭弹击中,车长指挥塔被整个掀掉,当场阵亡。
在接下来两天多的战斗里,俄军第131摩步旅损失惨重:26辆坦克有20辆被彻底击毁,120辆步兵战车有102辆失去战斗力。旅长萨文上校多次呼叫司令部请求支援,但无线电通信已被车臣武装干扰,俄军司令部根本不知道第131旅被包围。
在萨文上校的指挥下,全旅官兵奋力突围,拼死占据了几个建筑物作为支撑点。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艰苦战斗之后,1月2日晚上10点多钟,第131旅终于冲出了车臣武装分子的包围圈,且战且退,回到了出发阵地。但是,他们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全旅1000多名官兵,包括旅长萨文上校在内的800多人阵亡,78人被俘,险些全军覆没。
——战例点评
格罗兹尼的惨败引起了俄军的高度重视,在检讨分析的过程中甚至有人提出“装甲部队不适合城市作战”的论断。纵观第131旅的战斗过程,其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装甲部队使用不合理是俄军惨败的主要原因。
装备第131摩步旅的T-80坦克是俄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战斗全重53.5吨,有一门125毫米主炮、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火力非常强大。在该坦克刚刚问世的时候,许多西方专家都认为T-80坦克与北约的主战坦克性能相当。但是,该型坦克在作战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俄军使用的坦克在城市作战中存在致命弱点。
T-80坦克主炮的俯仰角为-4°~+18°,不足以攻击隐藏在地下室和建筑物顶部的目标;坦克顶部和底部的装甲较薄,使RPG火箭筒和反坦克地雷有机会攻击这些部位;坦克的125毫米主炮旋转半径过窄,在狭窄的街道中只能攻击前弧目标。此外,由于经济吃紧和准备时间过短,第131旅的许多坦克都没有加装反应装甲,这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坦克装甲,其内部填充有炸药,使迎面飞来的空心装药破甲弹最先触碰到这些装甲内的炸药而引爆,从而减小其对坦克车体和车内人员的损伤。失去了反应装甲的保护,俄军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大降低。
三、俄军在装甲部队的战术选择上存在严重失误。
从以往的战争经验来看,俄军的装甲部队往往采取集群冲锋的方式击溃对手。第131摩步旅在城市的狭窄街道内作战,死板地套用这一战法,片面强调装甲单位的数量,将众多的坦克、步兵战车排成一列纵队向目标发起进攻。虽然主战坦克在遭受多枚RPG火箭弹的打击后才被击毁,但当纵队中的前锋和后尾装甲车辆被摧毁后,整个纵队被困在狭长的街道里,即使是再好的坦克也无法还击。
四、战场指挥官的决策失误是俄军惨败的直接原因。
由于缺乏训练,俄军指挥官的应变能力和指挥水平相比苏联时期有了大幅下降,在第131旅的战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旅长萨文上校并未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及时调整。在第131旅的通信受到严重干扰时,旅长萨文上校曾经有两次机会与友邻和上级取得联系,进而改变部署,甚至扭转战局。第一次是在第131旅进攻顺利,而其它部队进攻受阻的时候。萨文上校可以采取运动通信的方式,派出通信兵前往友邻部队的战斗区域通报作战情况,此时城内的战斗还没有进入最激烈的时候,第131旅也没有进入敌人的包围圈。
第二次是在进入包围圈之后,萨文上校一味通过电台呼叫司令部请求支援,司令部由于距离较远,根本无法收到他的信息。而担任支援任务的“东北部集团”独立第74旅就在第131旅的侧翼,正准备撤回出发阵地筹划第二次进攻。假如萨文上校改为呼叫第74旅或是派出突击力量冲出包围圈寻找支援部队,第131摩步旅可能早已突出重围,损失也不会那么惨重。
五、基层指挥官犯下低级错误。
在进攻受阻的时候,指挥官命令装甲车辆进入附近建筑物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躲避敌人的射击。但是这样一来,许多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车侧裙板和栅栏装甲很容易就被建筑物的外墙刮掉,车侧的装甲薄弱部分暴露在外,更容易被击毁。夜间战斗中,交战双方都缺乏实用的夜视器材,俄军坦克车长指挥炮手对车臣武装分子的火力点进行盲目射击。坦克主炮炮口巨大的火焰好像照明弹一样为车臣火箭筒射手指示目标,除了537和531,还有许多坦克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夜间被击毁的。
六、通信联络不畅通是俄军惨败的重要因素。
城市战斗不同于野战,市区内高楼林立,存在许多通信死角。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用通信设备投入使用,城市内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对参加城市战斗的部队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明显俄军对战斗中的通信困难预想不足。第131摩步旅使用的电台有两种:坦克和装甲车的车载电台、旅通信连的超短波背负式电台,这两种电台的理论通信距离都不超过50千米。在战斗中,该旅并未得到上一级通信力量的加强,全旅甚至没有一部卫星通信器材。战斗一开始,这些电台因地形受限,通信质量就开始大幅下降。此外,车臣武装分子为了切断该旅同友邻部队的联系,把己方的通信设备全部开机,使得格罗兹尼上空的电磁信号纷繁复杂,严重干扰了俄军的通信联络。
七、大量新兵投入战斗加剧了俄军的战损程度。
由于政局动荡和资金短缺,俄军许多部队都存在严重缺编现象,担任主攻任务的第131摩步旅战前缺编达50%。为了让这支“精锐部队”完成任务,俄军在第131旅的开进途中临时为这支部队补充了人员,但是这里面大部分是没有经过充分训练、没有经过战火洗礼、甚至是从来都没有亲历过战斗的新兵。由于经验不足,这些新兵一进入战场就错误百出,白白丢了性命,有的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心生畏惧,当了俘虏。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维克托・舍伊尼斯曾经参与营救战俘的行动,他在回忆录中说:“开始的时候他们完全无精打采,衣衫褴褛。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只是被装进车厢运到了格罗兹尼,而他们中间许多人彼此都不认识。这不是经过磨练的部队,而是匆忙收罗起来的士兵。”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也是导致俄军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第131摩步旅退出战斗之后,俄军总结经验教训,马上调整作战部署。将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分成若干小组,配备射界范围较广的ZSU-23型高炮支援强攻部队,同时严令装甲车驾驶员保持50米以上的车距,避免多车同时陷入伏击。此外,俄军还针对车臣武装分子的作战特点研究出了“游戏木马”的坦克防御战术,不仅可以对目标实施不间断的火力压制,也能大大降低敌方武器的命中概率。这些举措使俄军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最终取得了格罗兹尼之战的胜利。
普京亲自下命令调集了2000余名特种部队成员,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狙击手跟神枪手,而俄军这次采用了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不再采取常规部队大规模进军作战方式。这样有史以来一场由俄罗斯特种兵对阵西方国家特种兵的作战开始了。这次俄军特种兵基本是5个成员一组,携带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最新式远程火箭筒跟两位以上狙击手。并随时呼叫空中武装直升机跟歼击机支援作战,在经过惨烈的搏杀后俄军2000余名特种兵阵亡1173名,而俄军消灭这些西方国家特种部队成员,总数也达3000余名,附带车臣叛军总数达一万余名,这次作战俄军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