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肆虐,中国足球联赛好像也迎来了寒冬,2月14日,本是一个浪漫的日子,可深圳鹏城俱乐部在今日也宣布球队退出2020赛季中乙联赛。这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第11支退赛球队,也是中乙第八支退赛的队伍。为何,每年国内的各级别联赛都有队伍退赛或者解散,难道只是因为钱吗?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我说不是因为钱,那可能是在扯把子(重庆方言,意思是瞎说)。为什么这几年会有这么多的企业明知亏钱的情况下还来投资足球,单靠热爱吗?肯定不是,因为投资足球能让集团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获得红利,大家别想歪了,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我说的红利是指企业宣传、税收优惠、足协补助、俱乐部出现问题足协会主动帮助。
但是!真正能享受到这些的可能只有中超球队,足协曾经喊过要将中超打造成世界第六大联赛的口号,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把所有的优惠政策、曝光度、商业价值给了中超球队,但却忽视了中甲和中乙联赛。保定容大投资人孟永强在社交媒体上怒斥足协:俱乐部出现困难,请求足协出面调解,但对方没有任何做为。
快递员侃球: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足协这样发展不好,以面前的足球国情来看,想要一下把所有级别的联赛都发展起来显然不可能,“让一批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余人富起来”的思想我觉得也没有错。如果连顶级联赛都不能打出名号,那更别说其他低级别的联赛了。现在看中超的球迷中至少有30%是因为恒大夺得亚冠,上港、申花、鲁能等队伍引进大牌球星才开始关注国内联赛的吧?其后,才有一部分球迷开始关注中甲、中乙联赛,不管你们是不是这样,我反正是这样。
顶级联赛飞速发展,做为上层建筑的基础,中甲和中乙出现大量球队退赛的情况可能足协也没有想到,现在的情况就是中超顶在前面跑,中甲和中乙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这时候就需要俱乐部和足协共同出力,不管是出政策也好,俱乐部拉来其他投资商也好,只要大家都想搞好中国足球,那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看有人愿意做没有!
各位,意下如何?
谢谢阅读,祝您心明眼亮~
随着深圳鹏城的解散,今年会解散的中甲中乙球队可能会有10多只,而主要的原因就一点,投资大于回报,那些老板玩不下去了,在金元足球的泡沫里一碰就碎。
投资足球目的企业投资足球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个就是打响自己的知名度,第二就是为了从政府手里拿到一些政策优惠,这也是为什么玩足球的有那么多房地产公司,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和这种到处跑的球队,那边有政策优惠,就去成为那座城市,其中佼佼者就是许家印,把自己亏成了中国首富,恒大也从广州走向全国。而随着足协最新政策,要求全部球队改成中性名,这样球队打广告的效益就没了,而且这些年中国各方面的政策都在缩紧,他们能从政府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少。这也让投资者有了退却之意。
投资足球的成本恒大是新三板的上市公司,2019年全年的财报还没有出来,19年上半年亏损7.12亿,18年的时候亏损18个亿,全年的营业收入是6个亿。你要知道这是恒大,一年下来的营业收入只有6个亿,他全年下来收入只有6个亿,那么其他俱乐部也不会到哪里去,那些中下游球队只会更低。河南建业的董事长就说,他投资足球每年要亏10亿。已经解散的四川队当初为了冲中甲花了一个亿,所以说哪怕你只是安心呆在中甲和中乙一个赛季下来几千万投资都在那了,如果你还有所求,花费只会更大,而且这肯定赚不回来的。最后足协对球队的准入要求越来越高,中乙要求4只梯队,中甲要求5只梯队,这又大大加大球队的成本。
投资足球的收入一只正常的俱乐部主要收入就是商业赞助,联赛分红,球队门票和周边的贩卖。但是中甲一个赛季5000万冠名费,大家分起来也就几百万。而门票和周边贩卖收入更少,中国没有形成这种球迷文化,再加上球队三天两头改名,这又如何能聚集多少死忠球迷。当初恒大的入市,让中国足坛一滩死水起了波澜,但也大大提高球员的工资,顺带提高其他底层足球的存活成本。
就这些理由,企业又什么理由玩下去,每年花个几千万什么回报都没有,还不如花个几千万做个慈善还能博个好名声。
听羽说个球:一个正经人说不正经的足球,跪求关注
卫冕冠军江苏苏宁面临解散,这是中超的悲哀还是对足协的讽刺?
一个原因是房地产走下坡路,第二个原因金元足球的泡沫破灭了,第三个原因不让冠名也有影响,第四个原因球员的薪水问题。
昨天刚夺冠,今天就解散,这是中超的悲哀,更是对足协的讽刺!
一:何为中超的悲哀?中超成立十七年,新科中超冠军面临解散,这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宁何错之有?①战线铺得太长;②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③俱乐部投入太高;④俱乐部收入有限!
在上面4个原因中,俱乐部收入有限,是苏宁快要解散的主要原因,也是中超所有俱乐部,最最头疼的事!足球离不开金元,职业联赛想要健康发展,更离不开金元!
虽然中超联赛的各种收入不少,但是分给俱乐部的并不多!在媒体以往的报道中,体奥动力的5年80亿赞助是中超收入的主要来源,中超俱乐部俱的主要分红,就是来自于体奥动力的赞助!
但是因为中超分红,采用的是平均分配(90%分红),所以很多投入大的俱乐部,反正在分红上吃了暗亏,这就是中超的不合理之处!苏宁球员的薪水(2020年)大约在2.5亿人民币左右,但是直到现在,苏宁俱乐部才拿到了1000万中超分红,这点所谓的分红,仅仅是一名本土球员的薪水(限薪前)。
中超曾经号称世界第六大联赛,但是在市场开发和市场运营方面,中超连一些亚洲俱乐部都不如!在中超16家俱乐部中,营销做得比较成功的,也就是广州恒大了,但广州恒大也是一直入不敷出!
2019赛季,广州恒大的总收入达到了9.5亿,但是球队的支出却高达29亿,亏损达到了19.5亿!苏宁的投入虽然远低于恒大,但是苏宁的收入更是不如恒大!
2020中超赛季,苏宁夺冠并不在俱乐部的计划之中,否则球队不会连庆功宴都没有,并且还是在球队长期欠薪的情况下!赛会制让苏宁俱乐部,捡了个便宜,但苏宁总部却非常头疼!
球队夺冠,俱乐部没有庆功宴、没有夺冠奖金,还要功勋主帅降薪才能续约,这难道不是中超的悲哀吗?
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进入2021赛季,足协新政将全面实施,限薪、限投、中性名齐上阵!但是新赛季还没开始,中超老牌球队天津泰达和卫冕冠军江苏苏宁,就面临解散的危机,这让足协情何以堪?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尴尬吗?很尴尬,讽刺吗?相当地讽刺!足协新政的实施,是需要俱乐部支持的,但是现在俱乐部不仅不支持,还要来个釜底抽薪,连个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如果说中超只出不进的模式,让各俱乐部债务缠身,那么,中性名则是压垮俱乐部的最后一根稻草!河南建业改为洛阳龙门之后,球迷的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无奈之下,建业只能选择退让!
中性名的改制,让一些企业,更是对中超不感兴趣,俱乐部本就负债累累,现在竟然连冠名都没有了,上级母公司,当然不愿意一错再错了!
足协推出新政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俱乐部生存下去,但没想到的是,俱乐部的退出会来得这么快,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负面影响太大,这何尝不是对足协新政的讽刺!
结语:中超走到今天,已不仅仅是限薪、限投、中性名的问题,而是中超现如今的体系,究竟适不适合职业联赛的发展!
所以,苏宁的解散乃至其他俱乐部的退出,是中超联赛体系不够职业的最好注解!半职业、半行政的足球体系,注定不会成功,要想马儿不吃草,还想马儿跑得快的思维,注定会让中超联赛万劫不复!